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孙中山谋略大全 > 武装起义与和平光复并举

武装起义与和平光复并举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当天晚上,新军工程第八营首先发动,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其它各营兵士纷纷响应,合力攻打湖广总督署。

  第二日12点左右,武昌全城为革命军占领,在武汉炸响了革命的第一炮。

  第三天,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城的孙中山,从报纸上得悉武昌起义的消息。回国之心,急如火焚,但他经过仔细考虑之后,认为革命“不在疆场之上,而在樽俎之间”,决意先从外交方面致力,寻求西方国家的援助,孤立清政府。,在11月下旬由巴黎回国之前,先后在美国、英国伦敦和法国巴黎会见了美国朝野人士,英国外交大臣格里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外长毕恭,争取他们同情中国革命,并约见了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主任,希望他们停止对清政府的贷款,但都没有什么很大的成功。

  孙中山虽然在那段时期内忙于致力外交,但仍时刻关注着国内革命的发展形势,在10月20日,经过圣路易、芝加哥抵达纽约时,确定了日后的革命计划,决定采取武装起义与和平光复并举的方针把革命之火在全国燃开。

  孙中山这一策略代表了当时革命党人的总体思想,在当时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孙中山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武昌起义后,最主要的任务是发展起义,造成全国各地纷纷响应的局面,以求达到孤立和打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但当时,各省的官僚和地主以及立宪派头面人物把握了一部分很大的势力,他们在地方上的统治还相当稳固,他们手下有一大批未被革命感化的军队,如果他们为捍卫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的话,革命势必遭受极大的损失,胜算究竟有多大,也未必敢肯定。

  这一严峻形势迫使革命者在进行武装起义的同时,不得不寻求一条瓦解敌对力量的路子。孙中山仔细地分析了敌对阵营里存在的矛盾。

  清王朝的满族统治者在垂死的时期,“感觉到皇室和满人地位的危险,深恐大权旁落,满人将受汉人的宰制。无以自存,他们就趁今日监国机会,先把军权抓到自己手里,巩固皇族的大权,然后渐渐借政治上的力量来排汉。”载洋上台后,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加剧了皇室与地方督抚之间的矛盾,督抚们不是排满,就是被满排,这一形势使得他们对革命的态度张望不定。清王朝对立宪派玩的一个花招,冠冕堂皇的内阁实际上是一个皇室内阁,使一直在企望清王朝实行宪政的立宪派绝望了。清政府把这一派力量也推向革命的一边,并造成了“民心思动”的政治冲击力,正如孙中山所说的:“现时各省民心之望革命军起,以求彼等脱离清朝之苛政者,已若大旱之望云霓。”

  正因为如此,孙中山认为采取武装起义与和平少复并举的策略是最适当的,以武装起义的方式来造成革命的声势,以和平光复的方式来劝说清王朝的地方官僚举起反清的大旗,脱离清王朝的统治而独立。总之策动各地以响应武昌起义。

  孙中山亲自致电两广总督张鸣歧和广东提督龙济光,劝他们反正。国内革命党也纷纷执行这一策略,他们在发动武装起义给清王朝以打击的同时,也劝说地方大官反正。革命党人曾经让汤化龙以湖北洛议局长的身份号召各省谘议局反正。

  孙中山这一策略的施行,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平光复”减少了革命的阻力,避免了许多牺牲和损失。比如当时的广东,两广总督张鸣歧就想凭着驻扎在城内外的李准和龙济光所部40几个营的巡防队,负隅顽抗。孙中山致电与他说:“率所部反正,免祸生灵。”使广东得到了和平光复,使革命避免了一场两败俱伤的自战。

  在和平光复的战略攻心下,身份特殊的立宪派也纷纷宣布独立,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他们的作用下,各地官吏纷纷效尤,包括一些满族官吏,并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但又惧于革命的声势,持首鼠两端的态度,但那些很有影响的地方大员一反正,就逼得他们不得不跟着走。如江苏省巡抚程德全宣布和平光复,江苏独立,当天就通电江苏省所属的备府县独立,使得全省官吏惊恐不安,交出官印,接受独立。

  就这样,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省的革命党人用革命的两手,促成了光复和独立,全国其他的各省的许多府县也和平光复,建立了新的政权,造成了武昌起义全国响应的局势,孤立了清王朝,给了清王朝极大的震动和打击。

  孙中山这一策略的形成和实践,给解放战争部分省市的解放,提供了新的模式。

  分进合击,歼敌有生力量1917年7月,段祺瑞把握北京政府,破坏临时约法,并借张勋辫子军复避的机会,驱逐了总统黎元洪,建立了一个段氏政权。段氏这一系列的举动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全国人民认识到必以反对复辟者反对伪共和,始可救国,全国掀起了反对假共和的高潮。

  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更不能容忍段氏这种践踏约法的行径,为了拯救革命和国家,义不容辞地扛起了护法的大旗,他仔细分析全国的形势,以便订出作战计划来。

  他发现南北方在政治影响上,段氏是非法政府,外人均不敢轻为承认,众叛亲离;而护法军靖国护法,义师讨贼,为人民所拥护。军事上,北方军心不一,且又畏难,并且军内有人倾向于革命;南方拥有海军和滇系、桂系,能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有必胜的把握。

  1917年9月,孙中山出任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但实际上并没有很大的军事实力,而是要转过来依靠陆荣廷的桂系和唐继尧的滇系作为主力。

  陆荣廷和唐继尧各个肚里都揣了一把小肠子,为自己打算。好在当时的形势可以利用。段棋瑞派傅良进攻湖南,与桂系陆荣廷。陈炳混要巩固和扩大地盘的需要发生了尖锐的矛盾、桂系出于自己的考虑,愿意与军政府联合起来,唐继尧虽然有要恢复约法的思想,但实际上也是想利用护法进攻四川。

  在南方企图北上护法的同时,段祺瑞也有一种武力的战略意图,分三路南下:主攻湖南、四川和闽浙为两翼。

  各方面的原因使孙中山为护法战争拟定了战略目标和战术计划。战略目标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推翻北京政权。孙中山的战略计划是采取“分进合击”的策略。

  9月10日,孙中山等提出了“分进合击”的战略战术。第一阶段的军事部署如下:由桂系派兵防止龙济光打俯背,巩固后方;由滇军第三师援军;以滇军第四师及海军即日誓师攻打福建;陈炯明、朱执信两军长招募训练部队,为滇军海军后援;由陆荣廷、唐继尧火速出军,会师武汉。

  这一战略不但能够适合北伐正面打击敌人,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需要,也适应桂系和滇系巩固和扩大地盘的需要。也是针对段氏三路南犯的形势。

  正面迎敌,保卫南方各省的需要而制定的。这一计划促使了三路进军,分进合击,会师武汉,断敌退路,歼灭敌人在长江以南的有生力量。

  歼灭敌人在江南的有生力量只是手段,但并否护法的最终目标,孙中山为了直捣北京,消灭段氏违法政权,制定了北伐的作战方针。北伐以长江岸为主战场,先克武昌,后定南京,击攘敌军在长江一带的势力,再图北京。

  其战略仍然采用“分迸合击”,军分三路:桂系为主力的湘、桂联军为中央军;滇系为主力的,联合黔川护法力量为左翼;在粤滇军,陈炯明、朱执信招收训练的部队,加上海军为右翼,三路共进,合击北京。

  战争分两步走:第一步,中央军由两广进攻长沙,肃湘人湘之战,作好攻打武昌的准备;左翼军道先攻占四川,留下部分兵力扼守川陕边境,以牵制晋陕之敌,主力东下与中央军会攻武昌;右翼军攻打闽、浙,略定淞、沪,与中央军,左路军共下南京,歼灭敌方在江南的有生力量。

  第一步战成功之后,休整补充,以图北进。中央军从南京出发,沿津浦路北进;左翼军从武昌出发,沿京汉路北进;留守川陕,边境的部分兵力,度秦岭,出陕晋,攻打敌军后侧;右翼军沿江人海,由海路北上。三路共进,会攻北京。

  孙中山这一计划的制定,充分体现了他在军事谋略上的正确探索与实践。他在作战方针中确定了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认识到了要推翻反动政权,必先消灭反动军队,例如他要求中央军援湘进攻长沙,肃清入湘北军;先克武昌,次定南京,目的也是为了断敌后路,合“逆军匹马只轮不返”,“尽歼丑类,永奠民国。”

  还有,孙中山把战争分为两步来打,以攻打武汉作为转折点,也是非常正确的。第一是因为武汉是北方通向湖南的枢纽,只有攻克武汉,才能切断敌人的增援和退路,达到腹背夹击歼敌有生力量的目的。第二是因为武汉是三楚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三楚又“为全国中枢,棺毅大江南北,形势所重敌必所争。”攻占了武汉,就能决定三楚,扼长江,威慑全国。

  孙中山这一伟大的谋略终究因为西南军阀的阻挠未能实现,桂系主力攻克长沙不肯北进,唐继尧占领四川不愿南下,使攻占武汉的计划搁空了。但其战略的正确性和伟大性仍然可由护法战争初期的胜利所证明。

  精兵袭取,侧翼牵制精兵袭取,侧翼牵制是孙中山武装革命开端时,举行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时所采取的军事谋略。

  精兵袭取在战术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精兵,即指人的本身,兵贵精而不贵多;另一方面是战术即作战方法上的袭击,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敌人一个突然的打击。精兵袭取是孙中山在1895年广州起义中所动用的主要策略。

  孙中山从战略上没把广州起义孤立起来,而是将它与惠州起义联系起来。他应用侧翼牵制的总谋略来筹划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的:一方面在惠州起义,一方面准备在广州响应。惠州作主要作战方面,广州策应以侧面牵制189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以失败而告终。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的战败与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孙中山抓住清政府被削弱和全国人民革命的呼声高涨的时机,制定作计划,采用精兵袭取,侧翼牵制敌人的战术,向清王朝发起武装革命的第一次进攻。

  孙中山在筹划广州起义时,仔细地分析当时的情况。第一方面,在清王朝统治几百年之后,突举义旗,也属“造反”,起义必须隐蔽、迅速,这个角度来说,兵贵精而不贵多;第二方面孙中山觉得当时广州的重要衙署只有将军、都统总督、巡抚、水提等六七处,只有数名衙役把守。孙中山打算派人袭击这六七处地方,将敌军指挥官或执或诛,达到擒贼先擒王的目的,使敌自乱。从这一角度来说,也要求兵精而不兵众。第三,孙中山认为清朝军队防备松驰,没有思想准备,他计划对广州的清军来个突然打击,用“内起外应”的作战方案,派一部分精兵潜伏在城内,出敌不意地袭击敌军的指挥机关,使清军陷于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只要敌军一混乱,事先埋伏在城外的各路会党队伍随即响应,攻占广州。

  基于这种分析和设想,他给广州起义定下了“精兵袭取”的策略。他注重参加起义的人员的“敢死”精神,有奋勇首义的无畏胆略,希望他们能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他在筹备起义的时候,特意从汕头和西江招募一些会党,利用他们与广州存在的主客之分,语言差别,与当地人不相习,无后顾之忧,可以一意以争胜,孙中山想就是起义中途有什么变故,他们也无法在城内存身,使得他们只能置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地向前进攻。

  广州起义终因计划泄密而失败,但孙中山所作的军事谋略上的探索是值得肯定的。

  在策划惠州起义的时候,孙中山作了侧翼牵制的谋略上的探索。他分析了在惠州起义的各方面条件:惠州是广东东江一带的要地,它接近英属殖民地新界,又濒临大海,便于从香港和海上获得接济。但何况惠州地区是会党聚居之地,革命党人正待机而动。在惠州举事是有许多有利条件的,也是很在战略意义的。尽管如此,清政府在广东方面的势力还是很强大的,不在战略上作出计划,起义就很难成功。孙中山认为应牵制住广州的敌人,阻止他们东援。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孙中山派出邓荫南、史坚如等人急赴广州,在广州同时举事,牵制清军,以保证惠州方面能够迅速集结起兵力,夺取惠州、新安两地区,然后再逆江西上,与广州起义军内应外合,夺取广州市,然后再逐渐据有广东省。

  孙中山在惠州起义的同时,策划广州起义,其目的不在于直接夺取省城,只是想让广州有乱,使清军受到牵制,无法出兵惠州而已。他这一侧面牵制的谋略的运用,使得惠州起义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一下子就发展到两万多人,一连打了很多胜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