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孙中山谋略大全 > 前言

前言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是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封建帝制,创立民主共和制度的卓越领袖,是与形形色色反动势力顽强斗争、不怕挫折和失败的无畏战士,是中国20世纪初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人物。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1892年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行医于澳门、广州,早年即有志反清。1894年北上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主张,被拒绝,遂赴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次年在香港设机关,准备在广州起义未成。1900年派人至惠州(令广东惠阳)三洲田发动起义,失败后继续在国外开展革命活动。1905年在日本领导兴中会联合华兴会和光复会组成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政纲,提出了三民主义学说;创办《民报》,宣传革命,同当时中国改良派激烈论战。此后在国内外发展革命组织,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多次发动武装起义。1911年(宣统三年)

  10月10日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12月29日,被17省代表在南京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1月1日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就职,月底组成临时参议院。2月13日,因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妥协,被迫辞去大总统职。3月临时参议院通过孙中山主持制订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选为理事长。1913年3月因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即主张起兵过袁,但党内意见分歧,在袁出兵进攻时仓促应战,旋即失败。1914年在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重举资产阶级革命旗帜,次年发表《讨袁宣言》,1916年又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1917年段棋瑞解散国会,他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军政府,当选为大元帅,誓师北伐。1918年因受桂系军阀和政学系的挟制,被迫去职,至上海,次年创办《建设》杂志,发表《实业计划》,并将中华革命党改级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回广东,次年就任非常大总统。1922年因陈炯明叛变,退居上海。屡经失败,陷入绝望境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了他以新的希望。在中国共产党和苏俄共产党、列宁的帮助下,决心改组国民党。

  1923年他在驱走陈炯明后回到广州,重建大元帅府。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重新加以解释,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改组中国国民党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同年11月,他应邀北上讨论国是,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两大号召,同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段祺瑞、张作霖等作斗争。192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遗嘱主张“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在哲学上,提出“知难行易”说,批判了“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保守思想。遗著编为《中山全书》或《总理全集》多种。1956年为纪念其90诞辰,出版了《孙中山选集》。

  孙中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医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人,他的光辉业绩已为举世公认,他的画像永远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他的灵枢永远置放在建筑宏大庄严的南京中山陵,供世世代代的人们去瞻仰,缅怀。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已不是孙中山曾经取得了多少成功,而是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首先,孙中山一生部把自己交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他的一句名言,叫“天下为公”。这就使他的政治活动自始自终都得到中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戴。正如他所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开创的革命,虽然千难万险,但却感召了整整一代人,亿万民众都自觉不自觉地按他的思想方法去思维,按他的生活方式去生活,按他的表达方式去表达,甚至按他喜欢的着装去着装(中山装),在20世纪初,他是中国第一个最具精神感召力的领袖人物。

  在孙中山的故乡,常常见到不少相信风水舆论的人们,对产生孙中山的原因作地理环境方面的解释,如什么“二龙戏珠”,什么“皇帝田”等等。

  但是,孙中山绝对不是什么“神”,他从翠亨村童趋于时代巨人的最重要因素是人文环境,是他所身处的一个急速变化的国际环境。孙中山的政治天赋和非凡活动能力,造就了他的博大和高远。随着革命的逐步兴起,人们越来越相信他传播的革命真理;孙中山的智慧不仅来源于书本,也来源于他的生活经历。比如,孙中山晚年,把他的旧三民主义又重新解释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这就是他从长期革命的挫折中吸取沉痛的教训,而重新作出的正确选择。

  孙中山是位天才的外交家。他与外国建立的众多关系,大多不是正式的外交关系,而是所谓的民间外交,有的甚至是纯粹的个人之间的交往,这就使我们研究孙中山外交谋略更具有现实意义。他与美、英等国首脑的交往,使他们支持中国的民主革命;他与外国记者交往,使他的国际形象迅速通过英文报刊反映出来;他与外国商人、金融家交往,使他们不仅在经济上给予中国革命巨大帮助,而且也在政治上给予声援和支持,……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学习孙中山外交谋略,对我们解放思想,开拓国内外市场,引进更多外资,都具有较大的启迪作用。

  孙中山被中国人尊为“国父”,除了他的伟大功绩,还在于他的崇高的品格,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孙中山的“人生谋略”,“教育谋略”里,我们不难看出,作为一代伟人的孙中山对自我要求是严格的。他一生检朴,无私无畏,道德高尚,在个人生活方面与中国20世纪中后期伟人周恩来有相似之处。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与世长辞。在弥留之际,他对守护身边的同志说:“我此次放弃两广,直上北京,为谋和平统一。……实现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建设新国家。兹为病累,不克痊愈。生死本不足念,惟数十年致力国民革命,所抱定之主义,未能完全实现,不无遗撼。甚望诸同志努力奋斗,……如是,我在九泉之下亦甚瞑目。”最后,孙中山艰难地,断断续续地呼出“和平――奋斗――救中国”遂不能复言。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1925年孙中山逝世,曾经使全国人民陷入极度悲伤之中,国民党通电全体党员左臂缠黑纱7日,停止宴会7日,以示哀悼。北京几十万民众含泪自发走上街头,为他灵枢送行。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这位伟人的尊敬和爱戴!

  今天,一部《孙中山谋略大全》,将引导你向这位中国二十世纪初最伟大的巨人靠近,再靠近……

  “同志仍需努力!”让我们耳边永远响彻他的声音!

  编者

  一九九七年三月十日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