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孙思邈评传 > (六)亲自实验

(六)亲自实验

  成书于三国(220-280 年)的《水经①·卢江水》:"斯耳传之谈,非实证也"一言,博学的孙思邈肯定读之再三。所以他的一生,就是脚踏实地,工作负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极变探幽"和"贵察声色,深究萌芽,心考锚铢"(见《翼方·序》)而"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见《要方·大医精诚》)。故而所有新方新药,总要自己亲手通过实践来作取舍。

  例如:"方称大豆汁解百药毒。余每试之,大悬绝不及甘草"(见《要方·解毒并杂治·解百药毒》)而否认了过去过份强调大豆解毒的说法。

  "古今痢方千万首,不可具载,此中但撮其效者七八而已"(见《要方·脾脏下·热痢》)。反过来说,其中二三为无效而删掉。非亲手实验,是不可能知道其有效与否。

  "古之术子,多用庆云散、承泽丸,今代人绝不用此。虽未试验,其法可重,故述之"(见《要方·妇人方上·求子》)。其所以"故述之",因为没有亲自实验过。"故"借用为"姑"字。"古人有十水丸,历验多利大便而不利小便,所以不能述录也"(见《要方·水肿》)。正因为他通过多次亲身实验,说明没有利水作用而不加介绍。

  孙氏能有计划、有目的地用客观来考察现象,并将观察所得的变化和结果来判断某方某药的有效与否?或获效的程度?最后决定取舍是十分科学而负责的。如其每一位医生都能做到这点,疗效不患不提高。

  而且孙氏一取一舍之间,也十分审慎从事,举"芜花散"为例:① 《水经》2 卷,三国亡名氏撰,晋·郭璞注记述黄河、长江、渭水等130 条 水流。但原书早佚,北魏·郦道元作《水经注》40 卷,以《水经》为纲,原文得以复 见。

  ??然比行之,极有神验。其用药殊不伦次,将服节度,大不近人情,至于急救,其验特异,方知神物效灵,不拘常制,至理关感,智不能知,亦犹龙吟云起,虎啸风生,此其不知所然而然,惟圣人莫之辨也。故述之篇末,以贻后嗣。好学君子详之,非止救物兼深,抑亦庶儿于博见矣"(见《要方·胆腑·万病丸散》)。

  孙氏把暂时不能理解的事物,不肯轻率否定、莽鲁摈弃,留待后人来探索。这种客观而负责的精神,更是难能可贵。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