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针灸的贡献
中医许多治法中,以针灸术为最早最久而使用也最广,所以到了唐代,基本上已进入了成熟阶段,也为以后宋代大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除了《神农明堂图》、《黄帝流注脉经》??等有名无书与《涪翁针经②》、《子午经③》??等失传的著作之外,当时就能看到的有《黄帝虾膜经》、《灵枢经》④、皇甫温《甲乙经》⑤、杨玄操《黄帝明堂经》⑥??等及孙氏参与审阅的甄权《明堂经图》⑦。再加上临床上世代相传的实际操作,可以说是基本上已粗具规模了。即使宋代又有一个推进与提高的**,但依然不能雷越出这个框框。孙氏在针灸方面的贡献,是把针灸术在临床上使用加深加细。在他的一深一细之下,疗效也就明显地提高。
第一定量,艾灸在过去仅仅谈几壮几壮,粗糙得很。而两部《于金方》中,就有了定量,如"苍耳子大"、"小指大"、"小豆大"、"雀屎大"、"如黍米"、"如簪头大"、"??",这样大小分档,药力也显然恰到好处。
第二指导精确的取穴方法,不同体位,在某种肌肉的弛张与某种肌肉的紧张之下,往往使穴位可以走穴移位。这一点孙氏之前,很少注意及之,如《要方·七窍病上·目病》的"风痒赤病,灸人中近鼻柱三壮,仰卧灸之",《要方·针灸中·肝病》的"针客主人,一名上关,??侧卧张口取之",《翼方·针灸下·脱肛》的"又颈衡,在两伸手直向前,令臂着头对鼻所在处",《翼方·针灸下·杂法》的"正仰卧,屈一膝,伸一膝"??等,都是提高取穴的准确率。所以从此之后,现在的在头面侧部取穴,往往取侧伏位或侧卧位。后头部取穴取俯伏位或侧卧位。后颈、肩胛及背部取穴,取坐位、伏卧位或侧卧位。四肢、臂部,或坐、或卧、或仰卧、或捏拳,或屈时屈膝等等,都是在孙氏这个启发之下取得的方法。
第三发现阿是穴,《要方·针灸上·灸例》:"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有处,不间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第四孙氏开辟了各种灸法的新天地。我们当然也知道,这许许多多的灸法,不一定都是孙氏所发明,但他能集其大成于一书,也非易易,非数十年① 王叔和(170-255 年),名熙,晋·高平(今山东省金乡西)人。最精咏理)撰有《脉经》10 卷,医家奉为枕秘。不过传授不一,互有差异。
② 《涪翁针经》,根据《后汉书·郭玉传》谓,涪水渔翁所撰。
③ 《子午经》,据传谓扁鹊所著。
④ 《灵枢经》又名《针经》81 篇,现与《素问》合编,即《黄帝内经》。⑤ 皇甫谧(215-282 年),字士安,自号元晏先生。撰有《黄帝甲乙经》简称《甲乙经》,固以十干为分类序数,故称甲乙。
⑥ 杨玄操,唐,曾为吴歙县尉,精于医、明于脉。撰有《黄帝明堂经》及注《黄帝八十一难经》⑦ 《明堂经图》,唐、甄权撰。
亲身操作是不可能做到的。例如:隔附子灸:《要方·丁肿痈疽·痈疽》"痈肉中如眼,诸药所不效者方。取附子削如棋子,安肿上,以唾帖之,及灸之。泥灸:《要方·丁肿痈疽·发背》"背上痒痛有异,即火急取净土,水和为泥,捻作饼子,厚二分,润一寸半,以粗艾作大炷,灸泥上,贴着疮上灸之"。
隔薤灸:《要方·丁肿痈疽·凛疽》"治恶露疮方。捣薤菜傅疮口,以大艾炷,灸药上,令热入内"。
隔面灸:《又》"治恶疮,面一升作饼,大小覆疮,灸上令热,汁出尽,差"。
隔蒜灸:《要方·痔疮·九漏》"灸一切瘰疬在项上及触处,但有内结凝似作瘰及痈疖诸方。以独头蒜,截两头留心,大作艾炷,称蒜大小,贴疬子上灸之"。
隔鼓灸:《翼方·疮痈下·痈疽》"取香鼓三升,少与水和,热捣,成疆泥作饼子厚三分已。有孔,勿覆孔,可肿上布豉饼,以艾列其上,灸之使温"。
隔商陆灸:《翼方·疮痈下·鼠瘘》"颈漏,持生商陆根作饼子,如钱厚三分,贴漏口,以艾灸之,饼干热则易之"。
隔葶苈灸:《又》"葶苈子二合,鼓一升,有未味,合捣大烂熟作饼子如上。以一饼子当孔上贴,以艾住如小指大,灸上三壮一易,三饼九炷"。隔豆灸:《翼方·针灸上》"卒中风口■,以竹筒长五寸,以一头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勿令泄气,一头内大豆一颗,并艾烧之令燃,灸七壮"。盐灸:《翼方·针灸·淋病》"第一法,着盐脐中,灸三壮"。
这样丰富多采的灸法,给后世临床家更其是外科,留下了不少遗产,直到18 世纪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①》,还列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其中如隔蒜灸法、附子饼灸法、豆豉饼灸法??等,都是直接采用了孙氏的方法。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