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只能称为居士
我们进一步可作这样的推想,孙氏文中的佛教部分,当然不能排除他从直接研究中吸收获得,但也很可能是由儒学、道学更其是道学中间接转引的。因为当时的道教文献中有不少参有禅理,而且还是较为深入精湛的。
我们再根据《要方·大医精诚》第一句就是"张湛曰",《翼方·养性禁忌》第一句也就是"论曰,张湛称养性缮写经方??"的多处引用那位以玄学来解释佛学的张湛,所以这个推想,并非毫无道理的。
再一个可怀疑孙氏的佛学,可能由道教中转过来的,且看《要方·论风毒状》"有释门深师师、道人述法存"一句,僧道并提,也有蛛丝马迹可寻。更有一个明显的证据,《要方·大医精诚》最后一段"人得阳德,人自报之。??阴阳报施,岂诬也哉"一节明显的是出于佛经《瑜伽师地论》因果学说,但上面却张冠李戴地大书"老君曰"。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名方类证医书大全》:"思邈以辟谷服气,惟饮酒耳。"考佛教的戒酒列为诸戒之首的第一戒,现在孙氏并不遵守,例如《要方·丁肿·丹毒》:"余以正观七年三月八日,于内江县,饮多,??。"可知孙氏对佛门的清规戒律视若无睹,则多少有些大不虔诚。
或谓,我不相信孙氏对佛学方面造诣的不深,且看他与高僧道宣的交深谊厚吗?其实古来儒士与佛门弟子深交结友的还多哩,如王羲之①与支遁②、谢安③与支遁、苏东坡与佛印④、黄庭坚⑤与佛印??等,在历史上都是有名的方外之交。这种方外之交,比比皆是,所以不能以孙氏有了方外之交而就认为佛学造诣必然粗深的根据。
最后,可以这样说,孙思逸绝对不是佛门弟子,至多为一介居士而已。
① 王羲之(303-361 年),晋时大书法家,字逸少。曾仕右军将军,故人称王右军。性好爱白鹅。② 支遁(314-366 年),东晋高憎,俗姓关,诅籍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南)人。25 岁出家,为"六家七宗"之一。
③ 谢安(320-385 年)字安石,晋书法家,官大保,赠太傅。
④ 佛印(?),宋·名憎,名了元,能诗善文。
⑤ 黄庭坚(1045-1105 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分宁人。与苏东坡齐名,后人称为苏黄。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