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司马迁评传 > 九、《史记》通行版本和读本

  九、《史记》通行版本和读本

  流传的《史记》版本有多种。 1958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贺次君《史记书录》,详载《史记》重要版本六十余种,有唐以前的《史记》抄本,有宋元明刊本。为省篇幅,这里不多引录,只介绍几种通行读本。

  宋刊黄善夫本《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一百三十卷南宋庆元二年(1196 年)建安黄善夫刊本。现存三家注合刻本以此本为最古最全。有涵芬楼影印本行世。1922 年商务影印的二十四史百衲本,第一部《史记》即采用黄善夫本。明刊本《史记评林》一百三十卷明吴兴凌稚隆辑校,万历四年(1576 年)刊本。凌稚隆,字以栋、号磊泉,乌程人。是书取三家注合刻本,而辑录诸家评论《史记》之说,名为《史记评林》。首有王世贞序,次茅坤序。凌氏以黄善夫系统的柯维熊本为底本,而以宋本数本校勘,对于《史记》原文参差抵悟疑不能决者,以小字注异文于《史》文之旁,可称精审。凌氏除辑录各家的史评之外,又将司马迁作《史记》时援引之《诗》、《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吕氏春秋》、《楚汉春秋》诸书,其载之未详者,井录其全文于上栏。又将先秦诸子及《风俗通》、《白虎通》、《越绝书》、《说苑》、《新序》、《论衡》、《韩诗外传》等,于《史记》多有互相发明者,亦摘录于上栏,后之学者参互审勘,不劳钩稽群册之烦。凌氏所辑评论,网罗繁富,为后来诸家评林所取资。明崇祯元年(1628 年)陈仁锡刊刻《史记评林》为后出之善本。陈氏评论,多得司马迁微意,尤其对于每篇体例,俱能揭其大旨,故为晚明学者所重。陈本流行后,凌氏原刊本已不多见。今有清光绪十年(1884 年)湖南湘阴刘鸿年翻刻本。

  清殿本《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一百三十卷清乾隆四年(1739 年)武英殿校刊本,通称殿本,为清官刊二十四史殿本之一。此本以明北监刘应秋本为底本,参用宋本校勘而成。尚书张照为总校,当时著名学者陈浩、齐召南、孙人龙、杭世骏等参与其事,故于史文及三家注校正者甚多。每篇之末附《考证》,既有前人旧说,亦有张、齐、杭诸人考辨之语。此本为清代精校精刊本,流布最广。

  张文虎校本《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一百三十卷清同治九年(1870 年)金陵书局刊,清唐仁寿、张文虎校本。此本唐、张二氏博取宋、元、明诸善本汇校汇考,又采择梁玉绳《史记志疑》、王念孙《读书杂志》、钱大听《史记考异》等书成果,详为校勘,考其异同,精审采择,世称善本。

  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一百三十卷此本1959 年初版,分为十册,现已多次重印。每次重印都订正一些错误。点校本以金陵书局张文虎校本为底本,对《史记》原文及"三家注"作了全新的断句、标点和分段整理,是最便阅读的读本。此本有两大特点。第一,分段精善。一般是每事一段。但为了避免琐碎,凡事情简易、文字短小者,数事合为一段。反之,一个大事件,文字很长,则按事件发展的波澜分成若干段。如《项羽本纪》的"鸿门宴"一节就分为四段。分段精善,使史事内容条理清晰,线索分明。第二,技术处理合理。为了使段落之间眉目清楚,根据段与段之间的不同联系做了不同的技术处理。凡大段之间空一行。二人以上合传,关系密切的叙完一人事迹接续另一人事迹时空一行;关系不密切的,人物之间空两行;附传人物为一组,之间不空行。正文中的大段引文如《秦始皇本纪》和《陈涉世家》所引《过秦论》,以及后人增补的文字如《张丞相列传》、《郦生陆贾列传》所附增窜文字均另起行,低二格以示标帜。年表部分,在书眉上标注了西历纪年,阅读和考证都十分方便。点校者对于已断定的增删文字也作了有标帜的技术处理。删去的字用圆括小号字排,增添的字用方括标排,以避免武断。三家注则用小号字分条排列于各段正文之后,标注号码照应。《史记》经过这样的整理以后,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不仅给广大读者提供了精善的读本,也给专门研究者提供了完善的引证本。

  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考证》成书刊行于本世纪三十年代(1934年日本东方文化学院排印),是继三家注之后的一次集大成的整理。《考证》以金陵书局《史记》为底本,引录三家注以来有关研治《史记》资料及注家一百二十余种典籍,上起盛唐,下迄近代,囊括中日名著(其中中国典籍百零几种,日人著作二十余种),别择缀辑于注文中,时加审辨说明,会革一千二百年来诸家之说于一编,与《史记》原文,以及三家注合排,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考证》资料丰富,辑录了《正义》佚文一千二百余条,补入注中。可能有一部分并非《正义》原文,但大部分应是可靠的。《考证》还对《史记》所采旧典,凡能考据的,一一注出,方便研究者溯本求源,比勘研究。《考证》对史实、文字、词语进行的考辨,颇多精语。对地名,往往注以今地,便于披阅。这些都是《考证》的特点。《考证》也有严重的缺点,特别是对资料的搜集遗漏较多,大约只吸收了唐以来《史记》研究三分之一的成果。例如黄震、鲍彪、吴师道、张鹏

  雷学淇等人说法就未罗致。

  对于金石文字和近人论著的采摘尤为疏略。此外,在摘引资料和训古方面也有不少疏失。为了补正《考证》,日人水泽利忠在五十年代撰《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印行于世。《校补》尤重校勘,广罗众本,是一部值得重视的《史记》校勘书,与《考证》相辅相成。 1986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将两书重新影印为十六开本,题名《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面世,至便翻阅。

  马持盈《史记今注》本书1979 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六册。今注明白晓畅地疏解原文,其特点是注译结合,对难句难段,先串译后疏注。便如《五帝本纪》:"获宝鼎,迎日推策",注:"获得了宝鼎及迎日推算的神策。迎日:预先推知节气日辰之将来。推策:推算历数之神策。策者,蓄也,占卜之物。"先串译,使读者知其意,再列注文,使知其所以然。许多词组,也以串译代注,增强了可读性。此外,今注不平均用力,难文难句详尽注译,明白易懂的篇章,注译简略,如《天官书》原文八千二百余字,注文三万余,是原文的四倍。各列传的注文往往不及原文字数,或只有原文字数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白话史记》本书是台湾十四院校的六十名教授协作翻译的"白话史记",1979 年初版于台湾,1985 年修订再版。大陆岳麓书社1987 年重印台湾修订本。书前有台静农的序言和六十名教授译文作者小传。《白话史记》只出译文,不载原文以省篇幅。编译者在《启话史记体例》中说明编译目的,在于普及《史记》,引起更多人的研读兴趣。从总体看,译文基本为直译,但都通畅、浅显、准确而有文采。五帝、夏、殷、周诸本纪、八书以及三代诸侯世家,比较难读,而《白话史记》在这些篇章用力甚勤,译文准确流畅,难能可贵。由于《史记》体大思精,误译地方不少,不必讳言。

  张大可《史记全本新注》本书三秦出版社1990 年出版,全套四册,分精平装两种版本,收入该社出版的中国六大史学名著丛书中①。新注以阐明司马迁的一家之言为宗旨,打破传统的注释方法,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起来,创造了全新的注释内容,包括序论、五体说明、题解、段意、白文简注、简论等六项内容。序论宏观评介司马迁其人其书,五体说明剖析《史记》体例结构,段意、简评与题解呼应点示义理。这五项内容着重宏观分析,相辅相成,是新注体例的创新。白文简注,除注释传统内容字音、字义、人物、地理、职官、典章制度、历史掌故外,对难句作串译,便于深入浅出贯通文义。《史记》正文,以中华书局点校本为底本而作了全新的技术处理,将《史记》原文、司马迁在传中引用的文献、褚少孙补文、其他增窜文字、司马迁附记太初以后大事等项用不同字体区分排版,既保留旧观,亦示区别,提供读者以方便的参考。

  附录:① 泷川氏的《史记会注考证》也是一部资料汇集的名作,将在下一节作介绍,这里从略。司马迁创作系年(附司马谈)

  《史记》成书,为司马谈发凡起例,司马迁发愤续成,是父子两代人的心血结晶,前后历四十余年。由于司马谈述史之始即有司马迁助修,而后又由司马迁一手完成,因此,研究《史记》思想体系只能用司马迁一人作代表。《史记》中留有司马谈作史痕迹,但作为整体的《史记》不容分割。所以本文系年以司马迁为中心勾勒《史记》成书过程,照映全书,标题为《司马迁创作系年》而附著司马谈系年。司马迁生卒年按本书考证,系生年为景帝中五年,系卒年为昭帝始元元年,示意司马迁与汉武帝相终始。司马谈有卒年而无生年,假定长于司马迁二十岁,推计生年则在汉文帝前元十五年,即公元前165 年。假定司马谈的生年,一是便于行文,二是表现一定的历史内容,即假定的推理原由。

  王重九先生在《从王国维、郭沫若共认的"先汉纪录"考定司马迁父子的生年》一文中①,将《索隐》说"年二十八"系于建元三年以推计司马谈生年,得出司马谈生于汉文帝前元十五年,即公元前165 年的结论;而以《正义》说"案迁年四十二岁"推计司马迁生年为景帝中元五年,即公元前145年。王重九据此断言司马谈长于司马迁二十岁。

  王重九的考证还缺少史实左证,他对于《索隐》说"年二十八"这条材料的运用也须商榷,他的考证自然不能定案,只能是一种假说。顾颉刚在《司马谈作史》一文中假定司马谈长于司马迁三十五岁,两种假说比较,王重九的假说要合理一些。第一,司马谈出仕京师,留下独生子司马迁于故里,以情理度之,更切合于青年之所为,血气正盛,以事业为家,至于中年则要多一些家庭的考虑了。第二,司马谈卒时概叹命运不好,透露出未尽天年的感慨,所以司马谈的终年不应过高。具体说,在古代"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情况下,司马谈长于迁二十岁,卒年时寿已五十六岁,与其命运之叹较为符合。第三,汉代举贤良,选秀才,虽有老年,而多为青年后进。例如贾谊年十八在廷尉吴公举荐下,文帝召以为博士。贾谊之出仕,当是参与了文帝初即位于前元二年的举贤良对策;司马谈的出仕,亦当是参与汉武帝初即位于建元元年举贤良对策。汉武帝更是一个奖拔后进的人,他当时只有十六岁。依上述种种情况推计,假定司马谈长于司马迁二十岁,他在建元元年举贤良时已二十六岁,是接近事实的。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假说,姑以系年,不作定论。本文系司马谈之年从司马迁生年始。

  司马谈作史,准备在建元、元光间,正式述史在元狩元年。司马迁基本完成《史记》在太始四年,修订直至终年。从元狩元年至太始四年,即公元前122 至前93 年,整三十年。单说司马迁,从他元朔三年"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起至司马迁卒于昭帝之初始元元年,即公元前128 至前86 年,则历时四十二年。司马迁发愤撰史阶段应为元封三年为太史令至太始四年基本完稿,即公元前108 年至前93 年,为十六年。系年以创作为经,行年为纬,分为四个阶段:

  (一)家世、童年;

  (二)修史助手;

  (三)发愤著书;

  (四)晚年修订。略述于次。

  ① 六大史学名著包括《左传》、《通鉴》、《史记》、两《汉书》及《三国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