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遗命司马迁
元封元年(前110 年),春末夏初的三、四月,正是鲜花如锦的烂漫时节,封禅大典就要在泰山之颠举行。司马谈作为参与制定礼仪的主角之一,该是何等的激动。可惜他因病留滞周南(即今洛阳市),未能参与,这时司马迁正好从奉使西征的西南夷前线赶回来参加这希世罕用的大典,行到洛阳,见到了生命垂危的父亲。司马谈在弥留之际,见到了已经成才的儿子司马迁的归来,仿佛看到了希望,充满了坚定的信念。他激动不己,拉着司马迁的手,伤心地流着眼泪,嘱托后事。司马谈说①: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
曾子有言:"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①"世传史官的司马氏之业,难道就要断送在我的手里吗?"司马谈发出了悲怆的叹息。他"执迁手而泣",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谆谆教导司马迁要发扬祖德,克尽孝道,继承自己开创的事业,肩负修史之任。司马迁奉使西征,甚得汉武帝恩宠,又值封禅大典,很可能被委以重任,如果这样,那世传的史官之业真的就要断绝了。所以司马谈临终遗言,要求司马迁断仕途之想,一定要继任冷清的太史令。司马谈沉痛地继续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一代封禅大典,作为职掌天官的司马谈未能参与,那心情怎能平静!他慨叹是命运捉弄人。看来,这遗憾就要带往九泉了。恰好,才华横溢的儿子司马迁归来,给弥留之际的老人带来了莫大的藉慰!这也许就是一种命运的安排吧!只要儿子答应继承遗愿,就可以弥补所有不尽人意的遗憾了。司马谈需要儿子作出坚定的回答,因此他简直是反反复复,絮絮叨叨起来,一则曰:"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再则曰:"余死,汝必为太史。"三则曰:"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接着,司马谈又以严肃的口吻对司马迁说: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爱及公刘,以尊后稷也。
这里,司马谈以孝道之义教育司马迁。司马谈高度评价了修史的重要意义,不亚于太王、王季、文王、武王、周公、召公等伟大历史人物的创业。周朝八百年天下,就是由这些历史人物,一代接一代光耀起来的。在司马谈看来,完成一代大典,垂名万世,光耀祖宗,就可以和创造周王朝的那些伟大人物比美了。司马谈比这看得还要深远。从忠君立场上说,不完成歌颂大一统的汉家业绩,就算不得是忠臣。从立身的事业上说,他把修"太史公书"与孔子修《春秋》相比,尽孝、尽忠、立身,这三者的完美统一,是铸造伟大人物品格不可缺一的。司马迁"俯首流涕"恭敬地听着父亲临终的教晦,已在心中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太史公书"。父子两人的手握得更紧了,两颗圣洁纯一的心熔铸在一起了。这时,司马谈再次强调修史的宗旨和责任① 司马贞:《史记索隐序》。
① 司马谈遗命详载于《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
②。他说: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这是司马谈最后的话语,他以史职、史德要求司马迁象孔子修《春秋》那样,自觉地肩负起历史的使命。"汝其念哉",要求司马迁牢牢记在心中。司马迁低着头,流泪呜咽,诚恳地向父亲立下誓言。司马迁说: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司马谈听完儿子的誓言,满含笑意地长眠了。司马迁公务在身,忠孝不能两全,他殡瘗父亲遗体后,赶到泰山去向汉武帝回报奉使任务。如果说司马谈不得从行上泰山是临终的遗憾,而司马迁在父亲临终后还要赶赴行在所回报政务,不能不是儿子的遗憾了!由于司马谈临终遗命,具有这一特定环境,所以"太史公执迁手而泣",司马迁"俯首流涕",这是对命运的抗争而怆然流涕。可以体察出,司马谈这位执着的历史家,未能亲手完成修史计划是多么的揪心!他慨叹命运而决不屈服于命运,他遗命司马迁来实现修史壮志。司马迁立誓,接过了这付千斤重担。可以说,司马谈临终的一幕,给予司马迁的刺激是太深刻了,所以他的记述是那样的激情满怀。司马迁也果真牢牢记住了司马谈临终的伟大遗命,时刻准备着。太初元年,司马迁与壶遂讨论修史义例,就一再申说"先人有言"。因为,司马迁深知,他要弥补两代人的遗憾,就是忠于自己的誓言,完成父亲的重托,实现父亲的遗愿。历史已经回答了,司马迁交了一份很完美的答卷,无论司马谈,还是司马迁,他们的在天之灵,都没有遗憾了。
② 《论语》第八《泰伯》。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