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司马迁评传 > 四、制定封禅仪

  四、制定封禅仪

  《史记·封禅书》洋洋万余言,是一篇恢宏大论,它记载了从上古到汉武帝三千年间帝王祭祀天地山川百神的活动,集中地从神道观的角度反映了《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历史观,是研究司马谈和司马迁思想极为重要的文献。

  1、封禅为治国大典。

  梁玉绳《史记志疑》卷十六曰:"三代以前无封禅,乃燕、齐方士所伪造,昉于秦始,侈于汉武。此书先杂引鬼神之事,比类见义,遂因其傅会,备录于篇,正以著其妄,用意微矣。"梁氏还举证《封禅书》多用盖、若、云、焉诸疑似之语词以为说,认为《封禅书》大旨在于讥刺秦始皇、汉武帝而已。此说具有代表性,今之时贤亦多从之,但这却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断章取义,亟须辨正。

  《封禅书》叙事揭露帝王迷信鬼神,故语带讥刺,而大旨是实录。从封禅历史来看,祭把典礼是上古国家的大政,并非出于燕、齐方士所伪造。几天子祭祀天地山川鬼神,都可称为封禅,只是上泰山封禅始于秦始皇,成于汉武帝罢了。秦汉封禅,是祭告天地称成功的一种盛大祭典,它是秦汉大一统的必然产物。在泰山顶上祭天称为封,在泰山下小梁父山上祭地叫禅。所以封禅礼又称"封泰山,禅梁父"。而秦始皇、汉武帝之上泰山封禅正是从古代天子祭祀天地名山大川百神的典礼发展而来的。虞舜受禅后,"遂类于上帝,俚于六宗,望于山川,辨于群神"①,五载一巡狩,而天下大治。夏、商、周三代开国之君无不礼神,其国泰民安。秦之先公,秦文公、秦德公、秦穆公、秦灵公一代接一代励精图治,敬礼上帝,传至始皇,终于统一了天下。楚汉相争正酣,高祖敬礼黑帝,立北峙,后四岁一统天下。三代未主,**废祀,导致了破家亡国。所以司马迁在《封禅书序》中开宗明义说:"传曰:'三年不为礼,礼必废;三年不为乐,乐必坏,'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又在《封禅书》中引管仲的话说:"皆受命然后得封禅。"所谓受命天子,是仁德兼备,功业盖世的帝王,他能一统天下,敬礼百神,天上地下一片和穆。也就是说,封禅是治世和大一统的一种象征。司马迁从巡封禅,躬逢盛世,是何等的荣幸。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封禅,改正朔,易服色,作《今上本纪》第十二。"惜其本纪亡而不得窥其详。由此可见,《封禅书》大旨并不是讥刺,而是实录历史和对大一统的歌颂。故《太史公自序》概括写作《封禅书》的目的说:"受命而王,封禅之符罕用,用则万灵罔不社祀。追本诸神名山大川礼,作《封禅书》第六。"从唯物历史观来看,一个社会的统治思想,也正是那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思想,何况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是相信天人交感的。故《历书序》云:"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阙意。"《封禅书序》云:"自古受命帝王,局尝不封禅?"早在汉文帝时,不仅有方士公孙臣,而且著名政论家贾谊都提出了封禅。司马相如临终遗留给汉武帝的一封札书,就说的是封禅事。因为象征天下一统的封禅,不止是宗教典礼,而且也是政治上的庆成功,给已取得的成绩打上一个句号,井给未来的① 关于司马迁二元论的历史观,详本书第八章第四节。

  发展创造激情。汉武帝堵塞黄河瓠子决口,就是在封禅庆成功的背景下完成的。所以司马谈、司马 迁也是极力主张封禅的。司马谈直接参与了封禅典礼的制定工作,并以不得从巡泰山封禅而"发愤且卒"。司马迁从巡封禅,参与改历,是十分激动的。《太史公自序》云:"五年而当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历始改,建于明堂,诸神受纪。"所以《汉书·郊把志赞》曰:"孝武之世,文章力盛,太初改制,而儿宽、司马迁等犹从臣(公孙臣)、谊(贾谊)之言,服色数度,遂顺黄德。"也就是说,汉武帝的封掸大典是始于司马谈而完成于司马迁等人之手的。

  2.司马谈的制仪活动。

  上泰山封禅,希世用事,实力秦汉首创。秦始皇封禅,因秦政暴虐,国运短柞,所以诸生皆讹曰:"始皇上泰山,为暴风雨所击,不得封禅。"也就是秦始皇的封禅礼仪不得引用。汉武帝封禅,前无师承。从文帝以来就集诸儒开始讨论,诸生迂阔,意见纷歧,始终不得要领。最后由太史令司马谈与祠官宽舒等讨论,先立后土祠、泰峙坛进行演示,一步一步制成,从元鼎四年至元封元年,历经四年。

  元鼎四年(前113 年),司马谈奉命与词官宽舒制定后土词典礼。后土词建立在元鼎元年(前116)得宝鼎的地方。这地方在山西汾水入黄河处的南面,汉邑有汾阴县,隔河与左冯翊夏阳县相对。夏阳县即司马谈故里。在汾阴临河东岸的水洼地方,特地堆筑起一条形如尾椎的地形,长四里,广二丈余,高十余丈,称脽丘。后土祠就建立在脽丘上,堆起五个圆土丘,称为坛,每一个坛用黄牛祭祀,祭祀礼毕,把黄牛埋起来。凡亲临祭祀之人,身着黄衣。按五德终始说,汉得土德,土为黄色,取以相应。

  在后土祠对岸的河西,汉武帝建立了行宫,即夏阳挟荔宫。汉武帝祭祀后土,然后到这里止息。元鼎四年首次举行祭把后土词典礼,十分隆重。司马谈、司马迁从行,荣归故里,是非常惬意的一件事。

  祠祭后土的第二年,元鼎五年十一月辛巳朔旦在甘泉宫祭祀太乙神。太乙是天神中最尊贵的神。立泰峙坛也是司马谈与祠官宽舒制仪并主持祭祀。这典礼是祭祀上帝,比祠后土更隆重。太乙坛有三层,周围是五帝坛,各按方向排列。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中央的黄帝在西南方。祭把太乙仿照在雍地的郊祀礼仪,用一头白色的牛作祭品,再用一头鹿放在牛中间,还有一头猪又放在鹿中间。祭祀毕,祭肉被烧掉。祭日用公牛,祭月用公羊公猪。祭太乙的祝宰穿绣花紫色衣,祭五帝的祝宰各如其色,祭日赤色,祭月白色。

  祭日在冬至日。天将黎明之时,皇帝身着黄色衣,亲率祭祀百官来到祭坛。司仪朗诵有声,说:"天始以主鼎神策授皇帝,朔而又朔,皇帝敬拜见焉。"祭祀仪就这样开始。坛上燃起熊熊大火,坛旁摆放着祭祀炊具。祭祀司仪捧着六寸大的圆壁,这叫瑄玉,奉献神明。在那天夜里,太乙神祠的上空出现一道美丽的光亮,到了白天又现出一道黄气上接于天,这被视为嘉祥。于是司马谈、祠官宽舒等建议:"神灵之休,祐福兆祥,宜因此地光域立太畤坛以明应。令大祝领,秋及腊间祠。三岁天子一郊见。"①泰畸坛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祠后土,祭太乙,正式拉开了上泰山封禅的序幕。又过了两年,就是元①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

  鼎七年①,万事俱备,只等汉武帝正式下令上泰山封禅了。封禅庆太平,先要振兵释旅。冬十月,即元鼎七年岁首,汉武帝亲率十八万骑出长城巡边,向匈奴示威。汉武帝派使者对匈奴下了一道战书,说:"南越王头已悬于汉北阙矣。单于能战,天子自将待边;不能,亟来臣服。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为!"②匈奴单于害怕得不敢出大气。汉武帝于是还转长安,在归途中于桥山祭祀黄帝家。

  汉武帝回到长安,马不停蹄于春正月东巡封禅。先登嵩山祭祀中岳神,听见空中有三呼万岁的声响。汉武帝十分高兴,下令不得樵采嵩山的草木,以山下三百户为太室祠奉邑。从嵩山下来,司马谈病了留在洛阳,汉武帝一行东巡海上。夏四月,正式上泰山封禅。

  司马迁奉使巴蜀以南,千里迢迢倍道兼程赶回来扈从封禅。他在洛阳见了父亲后,赶赴行在还报命,平定西南夷的成功要祭告天地,因此,司马迁是参加了封禅典礼的。

  群儒制定封禅泰山礼仪,因"牵拘于《诗》《书》古文而不能骋",被汉武帝遣散了。司马谈未能从巡上泰山,"发愤且卒",这大概是司马迁没有记载封禅泰山的礼仪的原因吧!这是举国上下企盼了几代人的大事,其隆重程度可想而知,司马谈是参加了礼仪制定的,而未能亲自参加,这是何等遗憾的事啊!

  汉武帝封禅泰山后,再东巡海,北上至碣石,然后沿长城西行经五原回长安,再一次向匈奴示威。汉武帝一行威风凛凛在北中国大地上转了一个大圆圈,行程一万八千里。一路风光,一路排场,十几万人的从巡百官与军队,浩浩荡荡,场面何等壮阔,耗费资财以亿计。司马迁赞颂汉文帝"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呜呼,岂不仁哉!"③两相对照,司马迁的感慨就容易理解了。

  《礼书序》载:"太史公曰:余至大行礼官,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其所由来尚矣。"这里的。"太史公"即指司马谈。大行,秦官名典客,九卿之一,景帝改名大行令,掌归义蛮夷九宾之仪。司马谈为太史令,因与祠官宽舒制封禅礼仪,而兼掌礼仪之官,研究夏、商、周三代礼仪沿革,参与最高典礼的制定工作,不仅是一件很荣耀的事,而且对于礼书、乐书、封禅书的创作,无疑具有重大影响。

  3.司马迁对封禅的态度。

  司马迁从巡汉武帝祭把天地诸神名山川,对这一活动的表里内容有深切的了解。《封禅书》用了相当的篇幅来记载和揭露、讥刺秦皇、汉武迷信鬼神的过分荒唐行为。司马迁借诸生之口批评秦始皇的封禅是"此岂所谓无其德而用事者邪?"秦始皇不恤民政,专务封禅,只是加速了国家的灭亡。"今天子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对汉武帝的讥刺更是入木三分。如果说封禅典礼在政治上起聚凝作用是国家大事,那汉武帝一味巡海求仙,立寿宫清神,完全是为了个人长生不老所发的愚昧奇想。司马迁对此作淋漓尽致的讥讽,这是他进步历史观之从哲学史的角度来看,《封禅书》表现的是二元论历史观。司马迁既相① 以上引文及祭礼仪式皆载于《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

  ② 元鼎七年(前110),夏四月封禅后改为元封元年。

  ③ 《汉书》卷六《武帝纪》。

  信天人交感,而又不迷信鬼神,在探寻治乱兴衰的具体叙述中并不相信天意鬼神能支配人事。夏帝孔甲"淫德好神","桑楮死"。其后帝武丁,"有飞雉登鼎耳而",武丁惧,从而"修德",用傅说,殷道中兴,"位以永宁"。原来,司马迁是把有节制的封禅看成是励精图治的表现。天下太平,根基是修德用贤。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淫德好神",残虐元元,天命就要转移。司马迁对秦皇、汉武的讥刺,用意即在此。《封禅书序》云:"自古受命帝王,易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这段话是阐明上泰山封禅的标准。秦始皇是属于"无其应而用事者矣"的暴君;周文王是属于"虽受命而功不至"者;周武王是属于"至梁父矣而德不洽"者;汉文帝是"洽矣而日有不暇给"者,故《封禅书》所记述的无怀氏、伏羲、神农、炎帝、黄帝、颛顶、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等十二君都是"皆受命然后得封禅"的古代圣君。司马迁把封禅与治政之隆作了紧密的联系,只是强调它的治政作用,并不迷信天地鬼神真能赐福。所以司马迁反对不治政而专务鬼神的行为,他正是从这一角度对秦始皇、汉武帝作了深刻的批评。《封禅书》对汉武帝的讥刺,是奉劝统治者应牢记秦始皇前车之鉴,而效法古代圣王修德用贤。这一大旨无论对当时的统治者来说,还是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都是积极的,也是进步的思想。因为象征秦汉大一统的封禅正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正由于《封禅书》有这一积极意义,虽然对汉武帝有所讥刺,但终于能够保留下来。最生动的例证,就是班固作《郊祀志》不仅转录《封禅书》,而且还在论赞中借谷永之言说:"不亦正乎!不亦正乎!"谷永在成帝时上书,就是反对淫祀的。

  司马迁的封禅思想,是受司马谈薰陶培育的,《封掸书》也是在司马谈为礼官整理的资料基础上写成的。因此,《封禅书》也是我们窥探司马谈封禅思想的依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