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潘季驯评传 > 三、加强运河水源管理:建立严格的闸坝启闭制度

三、加强运河水源管理:建立严格的闸坝启闭制度

  明代治河,保运优先。这其中就包括了对京杭大运河的管理。京杭大运河从明代永乐年间重新开通以后,首起北京大通桥,尾到杭州钱塘江口,沟通长江、黄河、淮河等数条大河,横贯华北、华东的8 个省市,成为明代最重要的南北交通运输线。因此,明朝封建政府视运河如命脉,十分重视运河的管理。

  管理运河,最大的问题就是控制水源。大运河南北延袤3500 余里,所经地区地理条件差异很大,运河工程受其影响,形成了三个主要特点:(1)由于大气降水自南向北递减,淮河以北降水偏少,不少河段水源紧张,需要沿河泉源湖塘补充调剂;(2)由于沿河地势起伏不平,各河段地面高度不同。

  再加上水量不足,就要求人们沿运河全线修筑许多闸坝来调节运河水量以利通航;(3)在全部运河河道中,从江苏扬州一淮安-徐州-汶上-临清一线的河段,由于受黄河等多泥沙河流的影响,成为明代运河管理中最受关照的一段。

  明代的运何工程管理受自然和地理条件的制约,主要体现为水源、闸坝、堤防等三个方面的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关于闸坝的管理,它是解决运河沿线地势不平和水源不均问题的最主要工程手段。

  运河上的各种闸坝,据万历《明会典》中的统计,共222 座,其中闸175座,坝46 座,堰1 座。运河闸坝可分为拦河修建与侧向修建两大类,都有严格的启闭制度,由朝廷专设的闸官和闸夫负责启闭。当时对于运河闸坝的启闭管理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规定:(1)规定闸门最少积水量,即在备闸"置官立水则,以时启闭",要积水及则方准开放。①(2)规定各闸开放间隔时间或一次经过船数。如永乐时规定淮安清江等五闸"五日发筹一放"。万历三年(公元1575 年)改为回空漕船经过"每二日启放一次,随放,随闭。"②每次均要"满漕方放"。

  (3)建在与江河交会处的闸坝要根据江河汛期按时启闭。如地处淮安至扬州一线的"瓜(州)、仪(真)、天妃各闸,启闭不定期限,惟以江河消长为候",江、河消则启板以通舟,江、河涨则闭板以障流。特别是淮安天妃闸以及后来改建的通济闸,每年伏秋"黄水盛则闭闸谢绝黄水以杜淤;黄水落又启闸以利官民。"其它如徐州镇口、古洪、内华三闸"每遇黄水爆发即下板以遏浊流之横,而闸内无壅阻之苦;黄水消落则启板以纵泉水之出,而外有洗涤之功。"①(4)上下相邻各闸递互启闭,联合运用。万恭认为,山东运河各闸启闭"若潮信焉,如启上闸,则闭下闸;启下闸,则闭上闸",此为"节缩之道",可防止河水消耗过快。②(5)上述闸坝管理制度虽然早在永乐时代就已开始建立,并不断得到完善,但是到了潘季驯治河时,由于连年水患,河堤败坏,再加上前任河官更换频繁,管理不善,已经破坏殆尽,亟需重新修补。

  ① 《明太宗实录》卷一一六。

  ② 《明神宗实录》卷四○。

  ① 万恭:《治水筌蹄》。

  ② 万恭:《治水筌蹄》。

  潘季驯主持治河以后,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去做运河管理制度的恢复和修补工作。他阅历浩典,遍访耄老,对以往各朝的运河管理经验作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在广泛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他撰写了一系列奏疏,从自然和人事两个方面对于运河的管理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新鲜见解。

  (一)认真研究水流泥沙运动规律,制定

  合理有效的水源管理制度1.制定两河交汇处的闸坝管理制度大运河的水源条件虽然复杂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借黄济运、借淮济运、借湖济运、借泉济运几大类。所谓"自瓜仪至淮安则资湖,自淮安至徐州镇口闸则资河,自镇口闸至临清板闸地方则资位。"①其中最受潘季驯关注的是黄河、淮河、运河的交汇问题。因为这些河流的交汇之处由于不同径流的水量、流速、含沙量大不相同,水流最为紊乱,泥沙经常迁淤不定,对运河的影响最大。因此他特别强调两河文汇处闸坝的建设和管理,多次明确指出:"启闭之法非严不可。"②例如,他十分重视位于徐州之北运河与黄河交汇处的镇口闸的建设,多次上疏阐明其利害关系,指出:"此泉河与黄河交会之处,伏秋黄水大发,时多灌入,本口动至淤阻。"但是,只要建了镇口闸、就可以有效地防止这种灾害现象:"如遇水发,下板谨闭,伺黄水消落,即启闸纵水外冲,而漕河无淤垫之患。"这实际上是对"蓄清刷浑"技术的一种巧妙运用。

  对于淮安清口地区运河闸坝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也是一样,制定了"启一闭二"、蓄清刷浑的有效管理制度,"如启通济闸,则福、清二闸必不可启;启清江闸则福、通二闸必不可启;启福兴闸,则清、通二闸必不可启。"如此可以有效地防止黄河浊水倒灌运河,使"河水常平,船行自易。"同时,对于运河的启闭时间也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单日放进(船),双日放出(船),满漕方放(船),放后即闭(闸)。"潘季驯非常重视这些管理制度的建设,认为"其于河道关系不小也。"①后来他在《河议辩惑》中还系统总结了类似的经验,明确指出:"此凡系清黄相接处皆然,不独茶城也。"只要了解并遵循水流泥沙的运行规律,"黄涨则闭闸以避淤,黄退则启闸以冲刷,"就可以保证运河出口的畅通。他认为这是"极为便利"的运河管理之策,舍此则"本口无遗策矣"。因此他向朝廷大声呼吁:"永宜遵守可也。"②2.完善山东闸河的水源管理制度京杭大运河自徐州镇口闸到北方临清一段河道长700 余里,其间地势高亢,不通江河,以济宁南旺为山脊,形成运河沿线最高的隆起带,所赖以济运者,惟籍山东芜莱山区的诸泉水,建闸节制,形成著名的闸河。

  山东诸泉水汇入汶水,在南旺山脊被人工分流,接济南北闸河,故南旺分水枢纽成为明代历任管河官最为关注的一处水利工程。潘季驯说:"南旺分水,地形最高,所谓水脊也。决诸南则南流,决诸北则北流,惟吾所用何如耳。"③由此可见南旺枢纽分水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南旺水利枢纽虽然不是潘季驯的创造,但是他在完善配套工程和加强水① 潘季驯:《河工告成疏》,见《河防一览》卷一○。

  ② 潘季驯:《河防险要》,见《河防一览》卷三。

  ① 潘季驯:《河防险要》。

  ② 潘季驯:《河防险要》。

  ③ 潘季驯:《河防险要》。

  源管理制度方面是有贡献的。如万历十七年他于坎河口创筑石坝一道,长60丈,"水涨则任其外泄,而湖河无泛滥之患,水平则仍复内蓄,而漕渠无浅涸之虞,利赖甚重。"在管理水源方面,他也制定了周密的规章制度。如在《河防险要》中指出:"当春夏粮运盛行之时,正汶水微弱之际,分流则不足,合流则有余,宜效'轮番法'。如运艘浅于济宁之间,则闭南旺北闸,令济尽南流以灌茶城;如运艘浅于东昌之间,则闭南旺南闸,令汶尽北流以灌临清。当其南也,更发滨南水佐之;当其北也,更发滨北诸湖水佐之。泉湖兼注,南北合流,即遇旱暵,克有济矣。"他认为这种水源管理制度充分体现了"以智役水,以人胜天"的积极主动精神,"力不劳而功倍,计无愈此。"3.完善湖泊水源管理制度闸河除了借泉济运,还借湖济运。明代人把济运的湖泊形象地称之为"水柜",认为湖泊之水可蓄可济,是运河水源的最佳存储场所,因此格外重视湖泊水源的管理工作。如潘季驯在运河修守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巡守五湖堤岸"的制度,指出"运艘全赖于漕渠,而漕渠每资于水柜,五湖者水之柜也。"①这里的"五湖"包括了山东闸河沿岸的南旺湖、蜀山湖、马场湖、马踏湖、安山湖。当时"五湖"在水源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官民争地,官府想法保存湖地以蓄水,民间则频频侵占湖地以召佃耕种。虽然历任河道官员屡屡布告封界,禁止百姓越境耕种,但因湖中无法筑堤,界限不明,一遇枯水年份,百姓便依然乘机进占蚕食湖地,使"五湖"存水空间不断缩小。潘季驯上任之后,经过多方调查,提出了新的管理措施:高亢之地,仍可修复封界湖堤;至于湖中纳水处所,不便筑堤,可以"密栽水柳为界"。这样,"水至入湖,为运河之资、水退据柳,为民田之限"。即明确了公私经界,有效防止了民间越界侵占湖地,又可有效存蓄湖水,防止外溢,使"堤内蓄水,堤外召佃,官民两便。"①由于潘季驯对于运河水源管理制度的精心完善,自万历六年以后,闸河运输一直比较畅通。

  (二)严格依法治运,强化闸坝管理制度

  保证运河畅通,除了加强水源管理,还要依法治运,强化运船过闸的管理制度。本来,为了加强运河的管理,明朝每一届政府都曾制定过严格的闸坝管理制度。但是具体在实行过程中,却又往往出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越轨行为。河患发生时,大家紧张一阵,汛期过去后,严格的制度也就被许多人置于脑后。特别是驱运官吏,为了自己一家的眼前利益,往往公开藐视闸坝管理制度,随意违反漕规。有的人借助于官位权势,不守闸规,不听闸官劝告,强行开闸,走泄水源,导致大批船队搁浅;有的人打着给朝廷运送进贡鲜品的旗号,强行越帮,扰乱运输秩序,耽误正常漕运;还有的船只打着官船的旗号挟带私货,导致搁浅,阻断大批船队,给漕河管理造成混乱。

  更为糟糕的是,这种混乱局面的蔓延不仅耽误了正常漕运,而且直接影响到河床本身的稳定,使山东运河与黄河交汇处的闸口有被泥沙淤塞的危险。

  潘季驯在巡视河情的过程中,深深为这种混乱的漕运局面所担忧,下决心予以整肃。万历六年他上书万历皇帝,明确指出:"人情易玩,法禁易弛,势豪人员,任情自恣者,难保不无。地方当事之臣,稍稍阿徇,辄至滥觞。"① 潘季驯:《修守事宜》,见《河防一览》卷四。

  ① 潘季驯:《修复湖堤疏》,见《河防一览》卷一一。

  因此他强烈"恳请皇上,特降严旨,容臣等到石金书,垂示各闸之上。庶几人心有常自之警,而良法无久弊之患矣。"①万历十六年他第四次主持治河,把治河的基本方针由创筑逐步转移到修守的重点后,更加强调了闸坝制度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万历十六年闰六月,他上疏题请严肃运河入黄处的镇口闸规。按照河流的运行规律,"惟黄水暴涨,闭闸以待;黄水消落,启闸通行。"②决不能随意开人情闸。针对少数督运官员无视漕规、鞭打闸官、随意启闸、横行霸道的行为,潘季驯专门上疏予以严厉批评,要求彻底究治,以肃清规。他说:"闸座之设专力贡艘粮运,节宣水泽,俾利涉也。故每日启放一次,先尽贡运船只入闸,官座民船次第衔尾而进。如无鲜贡船只,官民船亦准启放。此谓之正漕也。"如若随到随启,漫无纪律,则谓之偏漕。走泄水利,搁浅船只,其患有不可胜言者。他说,近来人心玩偈,惟便己私,船到即命启板,稍迟辄打鞭挞。"夫闸官虽卑夫,牌至贱,然惟本管司道得以制之。若人人皆可鞭挞,是人人皆为专司,此乱道矣。"③对于此等豪强之人,只有依据大明律例,从重问治,予以严究。

  这样才能维护漕规的权威性。这样,在潘季驯的亲自主持下,当时大运河的运输秩序有了明显的改观。

  ① 潘季驯:《查复旧规疏》见《河防一览》卷八。

  ② 潘季驯:《申严镇口闸禁疏》,见《河防一览》卷一一。

  ③ 播季驯,《豪强违禁启闸疏》,见《河防一览》卷一一。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