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诺贝尔 > 第一章 童年

第一章 童年

  引言

  诺贝尔,一个响亮的名字。

  诺贝尔的名字,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传颂着。

  有人说,他是一个“炸药大王”。

  有人说,他是“欧洲最富有的流浪汉”。

  有人说,他是发明家、科学家。

  诺贝尔本人又是怎样说的呢?

  一次,诺贝尔的二哥路德维希,为了编写家史,约他写自传。

  于是,从来不愿意谈论自己的诺贝尔,为后人留下了一份难得的、颇具风趣的“诺贝尔自传”:

  阿尔弗莱德·诺贝尔,这个可怜的半生物,应该在他哭着出生的时候,就让慈悲的医生把他闷死。最大的优点:保持他的指甲干净,对任何人都从不构成负担。

  最大的缺点:没有家庭,缺乏欢乐精神和良好的胃口。

  最大的也是惟一的请求:不要被活埋。

  最大的罪恶:不拜财神。

  生平重要事件:无。

  诺贝尔既是名人,又是平常百姓。

  依据现今的观点,诺贝尔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科学家。

  他没有文凭,没有学位,惟一接受过的正规学校教育,是在斯德哥尔摩的一所学校读了两年小学。

  诺贝尔的童年生活、奋斗之路是怎样的?成功奥秘是什么?他是否有过爱情生活,为何没有建立起属于他自己的家?

  如果您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请读读我们这本书吧!

  诺贝尔生前以他献身科学的精神,利用他大量的科学发明为人类造福,并且立下遗嘱,死后用他一生辛劳积累起来的大部分财富,设立诺贝尔奖,继续为推动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不朽的贡献。

  没有诺贝尔,就不会有诺贝尔奖。

  没有诺贝尔奖,诺贝尔的名字就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得到如此广泛的传颂。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诺贝尔奖即是诺贝尔生命的延续。

  1901年,也就是诺贝尔去世后的第五年,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嗣后,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除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其他原因所致的间断以外,几乎延续了近一个世纪。

  现在,诺贝尔奖已经深入世界各国人民之心。尤其是物理学、化学和医学这三个自然科学领域中的诺贝尔奖,越来越为大多数科学家所青睐。有人甚至把获取这一殊荣,形象地比喻为“向斯德哥尔摩进军”。

  有人说:在我们中国,有两件事情始终过不去,一是世界杯,二是诺贝尔奖。

  还有人说:要是和争夺体育奥林匹克奖相比,科学诺贝尔奖在国内简直毫无声势,这不能说不是一大遗憾。

  为了让读者对诺贝尔奖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本书介绍了有关诺贝尔奖的申请、评定和颁发方面的最新内容。并且用了相当的篇幅,简要介绍1901—1994年物理学、化学、医学、文学、和平、经济学(该项奖自1969年开始颁发)这六个方面的诺贝尔奖得主。这部分具有史料价值的内容,列于本书的附录之中。

  此外,本书还全文收录了诺贝尔的最后遗嘱。它是著名的诺贝尔基金会和诺贝尔奖的起源。

  顺便提及的是,舆论界普遍认为,我国诺贝尔科学奖仍然处于零的纪录。

  其实不然。笔者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在一本由诺贝尔基金会1995年出版的《诺贝尔基金会指南》小册子中发现,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位博士的国籍,清楚地注明是中国。

  这与杨振宁博士的回忆完全相符。

  1995年6月9日,杨博士在武汉华中理工大学透露,1957年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并未加入美国国籍。他是持中国护照——换言之,是以一个中国公民的身份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加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的。

  由此可见,我国诺贝尔奖零的纪录早已打破,杨振宁和李政道就是我国最早的诺贝尔奖得主,尽管他们的获奖工作主要是在美国完成,并且在后来加入了美国国籍。

  最后,衷心希望青年读者们,能够从这本书中汲取力量,发扬诺贝尔精神,为祖国和全人类的科学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

  1. 斯堪的纳维亚

  欧洲北部,纵卧着一道长长的山脉。茂密翠绿的大森林,覆盖着整个山脉。山的西麓,地势陡峭,东麓地势平缓。

  这就是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山的东部有一个国家,叫瑞典。

  瑞典和邻近的挪威、丹麦,这三个国家,同属斯堪的纳维亚国家。

  三国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都属于印欧语系斯堪的纳维亚语支。

  斯堪的纳维亚的最南端,有一个地方,名叫斯科讷,是瑞典的一个县。

  在斯科讷县的东诺贝洛夫,有一位名叫奥勒夫的农民,他养育了一个爱好音乐、求知若渴的儿子。

  这个孩子取名彼得·奥勒夫森。长大后,他离开了农村。

  17世纪70年代,彼得·奥勒夫森来到瑞典乌普萨拉求学。1682年,他考入乌普萨拉大学法律系,在注册时,将他的姓名改为拉丁文姓名:

  彼得勒斯·奥莱·诺贝利厄斯。

  大学毕业,取得法律学位后,诺贝利厄斯在乌普萨拉附近的一个县法院,受聘为法官。

  他对音乐的爱好,为他提供了进入上流社会和文化家庭的敲门砖。

  接着,在1696年,他和乌普萨拉大学校长的女儿温德娜,一个学识渊博的女才子,结为伉俪。

  他们生育了几个孩子。

  其中最小的一个儿子,奥洛夫·珀森·诺贝利厄斯生于1706年,颇具艺术天资,后来成了乌普萨拉的微型画画家和学院派绘画大师。

  奥洛夫·珀森·诺贝利厄斯的儿子,没有步其父亲的绘画道路,而是选择了医学。

  他成了一名外科医师,还在耶夫勒做过地区级卫生行政官员。

  1775年,他在战争时期作为军医服役时,把他的诺贝利厄斯大姓,改成了叫起来更顺口的“诺贝尔”。

  他膝下的大儿子,爱默纽尔·诺贝尔,是位有名望的人,也就是本书传主阿尔弗莱德·伯哈德·诺贝尔的父亲。

  2. “发明狂”

  爱默纽尔·诺贝尔,1801年出生于瑞典商业港耶夫勒。

  他从小聪明过人。

  可是,他却不愿意坐在教室里死记硬背地读书。由于他身体强壮,臂力很大,机智多谋,年仅14岁就当上了海员。

  随着远洋帆船的每一次出航,他见到了地中海国家和远东的风土人情,视野不断扩大。

  当他经历了三年充满冒险的海上生活之后,于1818年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他突然萌发出要做一名建筑家的念头。

  于是,他在耶夫勒学了一年的建筑艺术学,接着南下,来到首都斯德哥尔摩,在工艺学院建筑系继续深造。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原本就对绘画和机械建筑极有兴趣的爱默纽尔·诺贝尔,在学校的表现尤其突出,曾经得到学院的三次“优秀建筑家”奖。

  他还兼任学院机械系的设计员和助教,并且数次获得建筑和机械制造方面的奖学金。

  爱默纽尔·诺贝尔离开学校,走向社会。

  他在斯德哥尔摩完成过许多建设项目和市政建筑工程。起初,他同别人合伙,不久后便自己独挑大梁了。

  他还设计了“活动木屋”,造过各种式样的浮桥,研制出性能各异的机床,……

  1828年,他发明了“诺贝尔机械运动”,并且获得了专利权。

  所谓“诺贝尔机械运动”,是一种将循环运动改变为前后运动的新方法。根据这种方法,后来造出了具有10个滚轮的碾压机。

  爱默纽尔·诺贝尔从此作为一名发明家而初露头角。

  他甚至忘记了自己的本行,而迷恋于发明、实验、研究。

  他似乎生来就酷爱发明,想那些别人没有想过的事情,发明那些世上罕见的东西。

  一次,他设计了一种橡皮囊。

  设计思路是很有意思的,打仗时士兵带在身边,可以用它盛东西;当士兵渡河时,将橡皮囊充气,立刻就能变成一艘橡皮船。

  他为此筹来资金,建了一座小工厂,开始生产这种橡皮囊。可是,尽管他作出了种种努力,瑞典军队却没有购买这种新式装备。

  他的发明总是走在时代的前面,很难得到周围人们的理解,还不时招致他人的反对。

  左邻右舍看到他挖空心思地去琢磨那些莫名其妙的东西,都纷纷议论说:

  “爱默纽尔真是个发明狂。”

  “谁找了这么一个性格怪僻的丈夫,不倒霉才怪呢。”

  可是,爱默纽尔·诺贝尔根本不把这些蜚语放在心上。他一点也不气馁,继续做他的实验,搞他的发明,尽管失败一再尾随着他。

  这可能是他生来便有的一种乐观性格,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充满自信,并且具备丰富想象力的缘故。

  看来,爱默纽尔只能作为一个发明家,而远非一位精明的经济学家。

  这也为他的下一代,从一个侧面提供了某种有益的借鉴。

  3.母爱

  爱默纽尔·诺贝尔26岁那年,即1827年,娶24岁的农家女卡罗莱娜·安德里特·阿尔塞尔为妻。

  卡罗莱娜出生于瑞典南部的斯莫兰县,她的父母都是当地勤劳的农民。她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具有无穷的智慧和精力,颇富幽默感。她讲求实际,乐观豁达,谦虚有礼。

  所有这些优秀品德,后来都强烈地影响到她的孩子。

  1832年的一场大火,烧毁了他们在斯德哥尔摩的住宅和全部家什。

  于是,他们不得不搬到斯德哥尔摩北郊,一幢楼房的后屋,这幢楼就是现在这座现代化城市中心的北方街9号。

  第二年,1833年的10月21日,一代奇才阿尔弗莱德·伯哈德·诺贝尔,降生于这么一户贫困的普通人家。

  阿尔弗莱德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一直纤弱多病,动不动就感冒,发热,要不然就痉挛性发作。

  先于他来到这个家庭的,还有他的两个哥哥。

  大哥罗伯特·诺贝尔生于1829年。

  二哥路德维希·诺贝尔生于1831年。

  虽然两个哥哥需要照料,但是母亲只好拿出她更多的爱来关怀、抚育阿尔弗莱德,以便让这盏明灭不定的生命之灯,能够继续点燃下去。

  当别人几乎全都放弃了希望的时候,只有她,一个伟大的母亲,依然自信,一定能够养活这个孩子。

  最终她取得了成功!

  阿尔弗莱德自幼酷爱文学,青年时代特别喜欢写诗。他在18岁时,写了一首题为《谜》的自传体诗,回顾他的童年旧事。现摘录其中几段:

  我躺在摇篮里行将死去,

  母亲怀着深沉的爱,

  长年累月守护在我的身旁,

  虽然希望渺茫,

  她却要拯救这欲灭之光。

  我连吸吮乳汁的气力都没有,

  接着是一阵抽搐,

  直把我送到死亡的边缘,

  我体验到了死亡的痛苦,

  又感受到了死亡的极点。

  好不容易长大了,

  病弱仍然一直伴随着童年。

  在这个小小的世界上,

  我生活的地方,

  仿佛是陌生的,

  小伙伴们玩得热火朝天,

  我却只能默默地站在一旁观看。

  我这颗与童年欢乐无缘的心,

  只能朝着未来,

  把希望寄托给明天。

  4. 卖火柴的小男孩

  18世纪是瑞典海外贸易迅速发展时期。后来因蒙受拿破仑战争的惨重打击,导致了19世纪初期瑞典的大萧条和经济危机。

  \  这种状况给瑞典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便是向国外大移民。

  据当时的统计资料表明,这个500万人口的国家,竟然移走了一百多万人。

  爱默纽尔的建筑承包业务一再背运,他已经跌入了困境。债主们不间断地上门逼债,他不得已宣告破产。

  尽管爱默纽尔性情倔强,对自己的才能充满信心,可是后来他还是认真地思索起来了:

  “为什么如此奋斗,还是事事不能如愿以偿呢?”

  他终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瑞典好像不是发明家可呆的地方。如果到国外去,我的才能或许会有用武之地。”

  于是,爱默纽尔在1837年只身离开了自己的祖国。他先是去了芬兰。

  父亲走后,母亲在几位有同情心的朋友和邻居的帮助下,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开了一爿小店,经营乳制品和蔬菜。依靠由此得来的微薄收入,维持一家人的贫困生活。

  大哥罗伯特晚年曾回忆说:

  “我最辛酸的记忆之一,莫过于这个时期出现过的一段小插曲:有一次,妈妈给了我一枚3分钱的硬币,要我去买晚饭吃的东西,而我却在路上把这枚可怜的小硬币给弄丢了。”

  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9岁的大哥罗伯特和7岁的二哥路德维希,像安徒生童话里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在那个特别寒冷的年头里,也站在斯德哥尔摩的街头巷尾卖起了火柴。

  阿尔弗莱德,比起他的两个哥哥,显得更加苍白,而且文静得多。

  他很少外出玩耍,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母亲身边度过的。

  只是在天气晴朗的时候,他偶尔也和两个哥哥一起,上街吆喝着:

  “卖火柴啦!”

  可是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刚干起来就立刻感到疲惫不堪。

  他那时多么羡慕哥哥和其他那些小孩健康的身体啊!

  瑞典曾有“火柴王国”之称。

  在世界火柴发展史中,瑞典始终处于领先地位。19世纪30年代,黄磷火柴流行欧洲。瑞典早在1836年就创办了火柴厂。

  但是,这种黄磷火柴不仅有毒,而且容易引发意外的燃烧。于是在瑞典,有人用化学性质不活泼的赤磷代替燃点很低的黄磷,并且以配料“隔离法”使涂在火柴杆上的燃烧剂,只能在涂有发火剂的火柴盒上划 燃。这就是安全火柴的发明始末。

  阿尔弗莱德一边体验着卖火柴的经历,同时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也埋下了发明的火种。

  5.“大自然这本最好的教科书”

  诺贝尔三兄弟,和睦相处,亲如手足。

  阿尔弗莱德看到两个哥哥已经上学,自己羡慕不已。

  “妈妈,我能去上学吗?妈妈,你说呀。”

  不知什么时候,他又来到正在厨房做饭的妈妈身旁,这句话他已经问过许多遍了。

  母亲看着他瘦弱的身躯,窄小的脸庞,皮肤白里透青,禁不住用双手温柔地扶着他那瘦削的双肩,轻轻地告诉他说:

  “阿尔弗莱德,只要你把身体弄好,上学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的。”

  七叶树的叶子,快要落光了。

  1841年的秋天,阿尔弗莱德终于到了上学的年龄。

  他进了两个哥哥所在的小学,斯德哥尔摩的圣雅各布高级卫道士小学。

  这是他一生中接受正规教育惟一的一所学校。

  他当时虽然年幼多病,上课常有缺席,但他学习特别勤奋,认真,刻苦。

  身体不好有时没有去上学,他就在家里读自己喜爱的书和课本,或画画,或写作文。

  看到母亲终日忙个不停,阿尔弗莱德总想帮助母亲做点什么。而母亲总是说:“对于你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所以,你们不要担心钱的事情,要去学习你们感兴趣的东西。”

  不论父母作出多大牺牲,也要让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是阿尔弗莱德父母的一贯想法。

  斯德哥尔摩依山傍水,景色绮丽。

  这是一座水上城市,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

  市郊青山耸翠,绿水泱泱。

  风和日丽的季节,阿尔弗莱德喜欢独自到田野、小丘、河边去,静静地把自己融化在大自然之中。

  浓郁的双眉之下,一对晶莹闪烁的蓝色大眼睛,凝视着远方。

  天空的色彩,浮动的云朵,因季节和气候的不同而千变万化;一草一木,都令人感到生命的神奇,真是千姿百态。

  他在孤独的环境中,渐渐地培养了自己观察大自然的爱好,并且从中体验到了无穷无尽的乐趣。

  后来有一次,他对他的朋友说:

  “我在少年时代就研究过大自然这本最好的教科书。”

  6. 父亲来信

  七叶树的叶子,又一次落光了。

  冷风吹得光秃秃的树枝嗖嗖作响。

  诺贝尔三兄弟,每人手里拿了一份成绩报告单,兴冲冲地回家来了。

  “妈妈!您看,成绩更好了。”

  “我真高兴,得马上写信告诉你们的爸爸。”

  阿尔弗莱德由于生病,上课出席率最低。但是他勤奋努力,结果全部功课以及品德都得了最高分。在同年级的82名学生中,只有两人取得了这样好的成绩。

  1842年10月的一天,全家人望眼欲穿地盼望着的父亲来信,终于送到了。

  随信一起送到的还有许多急需的钱。

  父亲在信中说:

  “让你们久等了。在国外的这五年时间,我时刻强忍着对你们的思念,拼命地干活。我的努力最终没有白费,你们一定会为我高兴吧,我已经建了一座小工厂。

  工作方面,订货单不断增加,已经不成问题了。我现在已经购置了一幢很大的房子,这是赠送给你们的见面礼。请尽快到圣彼得堡来,让我早点见到你们健康的面容!”

  原来,父亲自1837年离开瑞典后,起先在芬兰的图尔库。他在那里做过建筑师、营造师、各种实验员,经历了许多磨难。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排排当时风格的各式建筑,就是他在那里活动的见证。

  但是,不足之处,这个国家似乎也不太愿意接受有天才的发明。他心想:

  “是不是又走错了地方。”

  父亲又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俄**人的身上。

  这个俄**人是父亲在芬兰时认识的。19世纪40年代初,父亲同他一块儿去了俄国的圣彼得堡。

  还是在瑞典的时候,父亲就发明了地雷和水雷。这些东西能够在“陆地或海洋,将进犯之敌消灭在相当远的地方”。

  他曾经把这些发明,连同设计图纸和样品,提交给当时的瑞典武装部队。然而使他感到极度失望的是,军方对此毫无兴趣。

  当他辗转到圣彼得堡时,他又开始劲头十足地恢复这些实验。

  一次,在当地有影响的头面人物的帮助下,他的实验表演获得了成功,得到军事当局的夸奖,还奖给了他一笔奖金。

  爱默纽尔利用这笔奖金,加上他自己顽强不屈的毅力,1842年开办了一家机械工厂,即“奥加列夫与诺贝尔(经准许的)铸造车轮厂”。

  这家工厂除了生产地雷和水雷以外,还制造了那时相当有名的“诺贝尔型轮轴切削车床”,以及炮车和各种机床。就是俄国最早的中央暖气热水管,也是以爱默纽尔的设计为蓝图,在这家工厂制造的。后来出现的各种暖气装置,都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母亲也许是因为太突然,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她一遍又一遍地读着父亲的来信。

  可是孩子们却欢喜若狂,他们想到第一次去外国,要在异邦生活,兴奋得一刻也平静不下来。

  这时,阿尔弗莱德·诺贝尔刚刚过完9岁的生日。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童年时代的经历和体验是一生都难以忘却的。

  后来,已经功成名就的阿尔弗莱德·诺贝尔,在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人的记忆,犹如写在黑板上的字,是不会消失的。”

  大凡名人都有相同的感慨。

  1973年度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洛伦茨,在回顾他的成长过程时,也说过一句类似的话:

  “我认为,一个人在童年时代的早期经历,对于他今后在科学和哲学方面的发展,竟然如此重要。”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