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记文学 > 毛泽东和党外朋友们 > 风仪师友,情深意长——毛泽东关怀黎氏兄弟
风仪师友,情深意长——毛泽东关怀黎氏兄弟
赵志超
湖南湘潭县晓霞山下,有一个书香世家,人称“长塘黎氏”,这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语言学家黎锦熙及其兄弟的故居。
黎锦熙昆仲8人,个个成材,卓然成家,其名字已被分别载入各种辞典,乡里人誉为“黎氏八俊”、“八龙八桂”。他们分别是老大黎锦熙,著名的语言学家;老二黎锦晖,著名的音乐家;老三黎锦曜,地质矿产专家;老四黎锦纾,平民教育家;老五黎锦炯,铁道桥梁专家;老六黎锦明,文学家;老七黎锦光,音乐家;老八黎锦扬,美籍华裔作家。
这么多的专家、学者出自一家,堪称少有,在湖南近现代史上乃是一桩奇事。
黎氏八兄弟从小受到父亲黎松安(晚清秀才,画家齐白石的好友)的熏陶,“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从小钻研学问,矢志治学、从艺。兄弟八人,早年均受维新思想和“五四”新思潮的影响,思想倾向进步,同情革命,有的参加了革命。在早年,他们与毛泽东同乡,与他有过不同程度的交往,解放后积极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党和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为我国的科学文化艺术事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一)
黎氏8兄弟与毛泽东交往最密切的,首推老大黎锦熙。
黎锦熙(1890~1978),字劭西(也有写作邵西),号鹏庵。他比毛泽东仅大3岁多,却是毛泽东的一位比较敬重的老师。1913年至1915年,他担任湖南省立第四师范、第一师范的历史和国文教员,毛泽东就是他这时候的学生。那时,二人常在一起谈论历史,臧否古今人物。二人真诚相交,情同挚友,形成了一种介乎师友之间的友谊。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3月23日,毛泽东和中央其他四大书记离开西柏坡,登车进京。5月间,毛泽东由香山双清别墅迁居中南海菊香书屋。
进入中南海后不久的一天,毛泽东在卧室的办公桌上见到一封寄自北京师范大学的信,打开一看,原来是他幼年时的同学、北师大代校长汤藻贞教授的来信。毛泽东看完信十分高兴,立即打电话给汤藻贞,向对方询问了工作、生活和家庭情况;接着,又问道:
“北京现在还有哪些老相识?”
汤藻贞告诉毛泽东:“在北京的老相识还有:北京师大文学院院长黎锦熙、地理系主任黄国璋、数学系主任傅种荪,以及国画家齐白石,等等。”
毛泽东高兴地说:“太好了!”
汤藻贞忙说:“我让他们来看你吧!”
毛泽东连说:“不要,不要,我去看他们。”
随即,毛泽东驱车来到北京和平门北师大宿舍,看望黎锦熙、汤藻贞、黄国璋、傅种荪等人。
汤藻贞与黎锦熙闻讯连忙从家中赶来迎接。毛泽东一见年近花甲的黎锦熙先生,便迅速迎上前去,喊道:
“黎教师,您好!”
“黎锦熙满面笑容,连连摇摇头,谦和地说:“不敢,不敢!”
师友们亲切叙旧,谈笑风生,气氛格外融洽。据说,毛泽东请黎锦熙出任教育部长,黎极力辞谢了。
汤藻贞要家里人弄点湖南特产——腊肉招待主席。毛泽东连忙说:“不麻烦你们了,今天我请客。”马上让工作人员叫来两桌酒席。
宾主入席,边吃边谈,亲切的话语,浓厚的乡音,把他们带到当年湘江之边那“风华正茂,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峥嵘岁月里..
1949年9月,60岁的黎锦熙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被指派为北师大校务委员会主席。
此后,毛泽东曾几次接黎锦熙去中南海家中叙谈。一次,黎偕夫人黄鹤寿应邀到中南海赴宴,毛泽东特意开了一张纯家乡风味的菜单:虎皮扣肉、火焙子鱼、香干大蒜炒肉、冬笋腊肉、猪血豆腐汤..席间,毛泽东不停地向老师和师母敬酒敬菜,宾主谈笑风生,好不欢畅。还有一次,正值荷花盛开时节,毛泽东特意邀请黎锦熙先生到中南海同赏荷景,怡情悦目..
黎锦熙是语言家,又是文字改革家。1949年8月25日,华北大学校长吴玉章就简化汉字等问题写信给毛泽东,倡导文字改革。毛泽东深表赞成,立即复信吴玉章。信中特别提到要请当时任北平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兼中文系主任的黎锦熙等先生“一阅”:
玉章同志:
来信已悉。当付郭、茅、马(指郭沫若、茅盾、马叙伦——引者注)三先生审议,提出意见。现已接复信,特付上,请予考虑,并请回答你对于他们的意见之赞成,或反对,或修改的意见。如果你同意的话,请付范文澜、成仿吾、黎邵西(即黎锦熙——引者注)三位一阅,或者座谈一次,以集体意见见告为盼!此致敬礼!
毛泽东
八月二十九日
不久,毛泽东又指定黎锦熙和吴玉章、范文澜、成仿吾、马叙伦、郭沫若、茅盾7人组成“中国文字改革协会”,黎任文字改革协会理事会副主席及汉字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在毛泽东的关怀下,黎锦熙焕发了精神,潜心进行学术研究,毕生致力于文字改革工作,为祖国的文字改革工作和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
1956年,黎锦晖参加全国第三次文艺界代表大会。毛泽东知道后,单独接见了他。毛泽东回忆了当年他们青年时在长沙求学的往事。
黎锦晖(1891~1967),排行老二,字均荃,早年与老大黎锦熙一同考入湖南省立第一中学读书,后入省立优级师范习绘画音乐科。20年代末在上海创办中华歌舞专门学校,而后组建明月歌舞社,是著名的现代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解放后长期在戏剧电影界工作。
在1956年的相会中,毛泽东还向黎锦晖提到:陈毅同志在井冈山、中央苏区时期,曾用黎锦晖创作的《桃花江上美人多》曲子填词,把“桃花千万朵,比不上美人多”,改成“红花千万朵,送给红军哥”。毛泽东这么一讲,两个人相对笑了起来。
老四黎锦纾(1896~1954),字季纯,早年毕业于湖南省高等工业学校。大革命前参加了进步青年组织的去欧洲的勤工俭学,和朱德、徐冰是同一个组。他们一同租住在柏林的一座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将军未亡人的楼房里,包住房,包伙食。黎锦纾和朱德同志感情很深。后来,黎锦纾获得了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归国后,他在南京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工作,与晏阳初先生等人致力于平民教育事业。
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朱德总司令写信给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请他在南京找到黎锦纾,并予以保护起来。
新中国成立以后,朱德多次向毛泽东主席推荐黎锦纾到中央工作,得到了毛泽东的同意。黎锦纾先生终因身患胃癌未能遂愿。他于1954年病逝,享年58岁。
老五黎锦炯(1900~1981),字殿庸,又名黎亮。1927年唐山交大毕业,是铁道桥梁专家,是滦河大铁桥总设计师,也是入党较早的高级知识分子。解放后,曾任铁道部设计局局长,华北人民政府交通部副部长等职。“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打成“党内反动技术权威”和“走资派”,发放到宁夏某农场劳改。1970年,周恩来总理知道这事后,向毛泽东主席报告说:黎锦炯是党内铁道桥梁技术权威,但不反动。对我国铁道桥梁工程,有杰出的贡献。在毛主席的关怀下,他从农场返回北京,继续担任了铁道部设计局局长。
(三)
1954年,黎锦熙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主席团成员。这年国庆节,他参加了天安门城楼的国庆观礼,和毛泽东相见,二人亲切谈话、叙旧。谈话中,毛泽东问到:“六先生还好吗?”
“六先生”就是黎锦熙的六弟黎锦明,字艮甫,号均亮,生于1905年,从小酷爱文学,1925年考入北师大。先后创作中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11篇,剧本5部。小说《尘影》曾受到鲁迅的称赞:黎锦明的作品“蓬勃着楚人的敏感和热情。”
“我看过六先生的中篇小说《尘影》。”毛泽东兴致勃勃地说:“是在1927年‘四·一二’政变以后写的。他以海丰农民斗争为背景,较真实地描写了我国南方一隅,在大革命时期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
黎锦熙静心地听着,毛泽东接着说:“难能可贵的是六先生在小说中显示了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在于我党没有自己的武装。这真是一针见血..”
事后,黎锦熙将毛主席的评价传达给六弟黎锦明,黎锦明十分感动,更加激起了他的创作热情,他先后创作了多部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和剧本。
老七黎锦光,字履衢,生于1907年。湖南大学土木科肄业。后毕业于上海音乐舞蹈专门学校。大革命时期就读于黄埔军校第三期,曾任明月歌舞团乐队指挥、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音乐编辑、作曲、导演。他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一位勤奋多产的音乐家,曾创作过1000多首歌曲、戏曲,其中不乏许多著名歌曲,如《接过雷锋的枪》、《送你一支玫瑰花》及《西厢记》插曲《拷红》等。
黎锦光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任教时的学生,二人有过一段
密切的交往。那是1921年7月,黎锦光随三哥黎锦曜到长沙报考中学,在湖南第一师范附小就读补习班,同年9月,毛泽东就任一师国文教员,并任补习班班主任。他上的国文课,执教严谨,时常补充一些时论教材,宣传民主和革命,受到学生欢迎。这个班有个调皮学生,叫唐生明,是曾任湖南省主席的唐生智的弟弟,上课时爱吹口哨,经常吹着时兴小调《打牙牌》,而且不容易发觉。老师每当听见,便问:“谁在吹口哨?”唐生明的一伙人便装着寻找吹口哨人的姿态左顾右盼,唐也一边吹一边跟着左顾右盼,弄得老师莫名其妙。老师追查不出来,唐生明的胆子便越来越大。
有一天,毛泽东讲课时,唐生明仍吹口哨。毛泽东数次问:“谁在吹口哨?上课时不许吹!”唐怕事情被揭穿,才停下来。下课后,毛泽东向一些同学打听,但无人敢揭发。
这天,正好轮到黎锦光当值日生,下课后,他送作业本去毛泽东老师房间。当时,他的名字叫黎锦颢,毛泽东早就了解到他是黎锦熙的七弟,谈话中首先讲了自己与黎锦熙的师生关系,希望锦光遵守课堂纪律,好好学习,不要学纨绔子弟的样。然后,毛泽东悄悄地向黎锦光打听上课时是谁在吹口哨。黎锦光犹豫着迟迟未作答。毛泽东说:“莫担心,告诉我。”于是,黎锦光才告诉毛泽东吹口哨者就是唐生明。
第二天,毛泽东上课时,唐生明故技重演。正吹得得意忘形时,毛泽东突然喊了一声:“唐生明!”唐即张口结舌答应了一声:“到!”毛泽东厉声说:“你口哨为什么不吹了?”唐生明立即低头站了起来。于是,引起哄堂大笑。毛泽东批评他:“以后不准再吹了!”唐答了声“是”,以后果然不敢再犯了。
黎锦光下面还有一个小弟弟,叫黎锦扬,排行第八,生于1915年,字任余。是著名的美籍华裔作家。抗战时期,他毕业于西南联大,后获公费出国留学,就读于美国耶鲁大学。现年近80岁,旅美半个多世纪,创作了10多部长篇小说,如《花鼓歌》、《天堂之门》、《中国外传》等。他的成名作《花鼓歌》在美国曾拍成电影,或改编成戏剧,颇有影响。
1976年黎锦扬写信给大哥黎锦熙:久居海外,想回国观光,希望大哥锦熙向毛主席当面提出回国访问的要求。当时,周总理逝世不久,毛主席心情不好,黎锦熙没有向毛主席提出。直到毛主席去世5年后;黎锦扬才于1981年回到祖国观光。
黎氏八兄弟出身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却因为接受了新思想的影响,潜心钻研学问,而各有建树,在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文学艺术领域里作出了许多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国家的成就和贡献。这除了受他们的家庭熏陶外,还与他们同毛泽东有过交往以及毛泽东对他们亲切关怀有着密切的关系。
毛泽东同志一生私交甚广,尤其尊敬老师,尊重民主人士。他与黎氏兄弟的交往及对他们的关怀,是令人称道和耐人寻味的。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