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记文学 > 毛泽东和党外朋友们 > 历经沧桑见太平——毛泽东与张元济
历经沧桑见太平——毛泽东与张元济
张树年
先父张元济生于1867年(清同治六年),至1959年因病逝世,整整生活了92年,经历了前清、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三个统治时期,直到全国解放后,亲眼看到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走上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道路,感到欢欣鼓舞。新中国诞生后,他先后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文史馆馆长、公私合营商务印书馆董事长,曾先后两次晋见过伟大领袖毛主席,并多次书信往返,使他深深感到统战政策的温暖,受到很大的鼓舞,同时他积极热心于党的统战工作。
(一)
1949年8月下旬,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周而复告诉先父,中共中央请他作为特邀代表,赴北平参加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和新中国开国典礼。9月6日先父离沪去京,同年前往的还有赵朴初、茅以升、盛丕华、蒉延芳、袁雪芬等。因先父年事已高,经中央批准,由我陪同前往。会上,各民族、各党派和各界代表欢聚一堂。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和陈云副总理等先后会见了先父,毛主席还两次约见先父,我都有幸陪同。
第一次是共游天坛。同游的有刘伯承、陈毅、粟裕、程潜、陈明仁等。在祈年门前同毛主席见面后,从祈年殿至圜丘坛游览一周。一路上毛主席神采奕奕,谈笑风生,最后在回音壁外的古柏林中围坐饮茶。毛主席询问先父当年参加戊戌变法的情景,问他在北京做官时是否来过这里。先父笑答:“此是皇帝敬天之处,我那样的小京官岂能来此?”毛主席爽朗地大笑起来,说戊戌维新是一场进步的政治改革,改革也要流血,它给我们留下了可以借鉴的经验。读书人闭门搞改革断无成功希望的。我们进行革命,主要依靠发动群众。随后谈及商务印书馆,毛主席盛赞“商务”出了不少好书,他读《科学大全》就学到不少新知识。特别是“商务”出的大型丛书对中国文化界贡献尤大。毛主席还说他在延安时,案头上总是放着“商务”出的两本厚厚的《辞源》,写作过程中常常还得翻阅它。
在喝茶时,天坛公园一位管理员对先父讲,北平所有公园名胜,除孔庙外已全部开放了,他希望能让孔庙也开放。先父鼓励他对毛主席讲。他大胆向毛主席提出了上述建议。毛主席说,“好啊,你写一封信把这件事详细讲一讲,寄中南海毛泽东收。”
当天晚上,先父辗转床头,久久难以成眠。他对我说;“今天我异常激动。我已活到耄耋之年了,曾经见过光绪,见过袁世凯,也见过孙中山,还见过蒋介石,今天又有幸见到了毛主席。光绪想把国家治理好,但他太懦弱,而且上有慈禧,下无得力助手,缺乏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因而维新只能是一种梦想。孙中山虽有伟大的理想和愿望,但未能实现。今天我见到了毛主席,他有学问,有气魄,我看中国的富强指日可待。我这一辈子还没有见过太平盛世,中国的外患内战一直不停,看来至今和平有望了。”我从来没有见过父亲这样激动过。
第二次会见是在中南海怡年堂毛主席的住所,与毛主席同进晚餐,在座的有周善培先生、陈毅和粟裕。饭后谈话内容很广泛,从工农业建设到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毛主席不断提问,主要征求大家的意见。先父建议,为使下情上达,报纸应多刊具有真实地名、地址的读者来信,广开言路。毛主席表示赞同,并说可先辟一专栏做个榜样。先父还建议筑铁路。毛主席说:筑铁路离不开钢,因此要先办钢铁厂。其次,先父认为内战多年,人民生活艰难,为使国家安定,一定要发展农业。毛主席耐心地听着,频频点头称许。周善培老先生主张读经,毛主席默然不语。先父讲普遍读经未必需要,可在大学里辟一专科,研究四书五经。
政协会议闭幕那天,先父向毛主席辞行,毛主席微笑着和我们一一握手道别。当握着我的手时,毛主席还叫了一声“树年兄”。他作为人民领袖和国家主席,这样和蔼待人,使我非常感动。
政协会议闭幕,毛主席当选为全国政协主席,先父送给他一部《林文忠公集》。当时内地如云南、四川等处尚未解放,这些地区长期种植鸦片,流毒全国。先父送《林文忠公集》,意在请毛主席在全国解放后,严禁鸦片。
(二)
先父在京开会期间,代表商务印书馆与政府出版部门协商如何尽快地实现公私合营。返沪后继续为此事奔忙,不料因操劳过度,1949年冬,在“商务”工会成立大会上讲话时,忽患脑血栓形成症,以致左半身瘫痪。此后,他总是躺在病榻上写信、阅读、写作。毛主席和他书信往来,前后共5次。
1951年8月29日,先父给毛主席写了一信,提出西藏解放后,应重视民族语言、文学和学校教育,并提出四项具体建议:(1)在首都北京设西藏语文专门学校,由藏族同胞选送聪颖子弟入学,给予优厚待遇。在邻近各省也可酌情设立分校。(2)在首都及邻近各省大学中特设西藏语文专业,培养一批懂藏文的学生,以备异日派入西藏参加军政各项工作。(3)编辑藏文常识书籍,用极浅近的文字配以图片及汉文解释,送入西藏,以使中央政府的政策能顺利贯彻。(4)在藏族同胞聚居的地方,由当地政府领导人与他们集会联络,“使其有宾至如归之乐”。
先父还满怀豪情,写了《西藏解放歌》长诗,在序文中,他希望“从此上下一心,实行自治,修明庶政,巩固边防,完成民族大团结之伟业”。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党、对祖国和对人民的无限热爱。
(三)
先父生前非常关心祖国统一。1957年6月的一天,他突然对我说:“我忽发奇想,要写封信给蒋介石。”当时我很惊愕。他缓缓地说:“蒋介石和我都是浙江人,我想请他效法另一个浙江人。五代时的钱镠(武肃),他的祖父钱镠建立的吴越国控制了浙江流域以至太湖周围的十三州之地。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王朝后,先后消灭了南方的几个王国,收复燕云等州,公元963年又出兵两湖,统一是势所必然。钱镠深明大义,出兵策应北宋。公元978年他纳两浙十三州之地归附北宋,适应了历史的要
求。”他把这些想法告诉了在京的陈叔通先生。几天后,叔老来了一信,说毛主席对先父的想法很赞成,并请先父写好后,交上海有关部门转递。6月15日我为先父磨好墨,预备好了信纸信封,先父颤颤巍巍地写下了一封200多字的致蒋中正的信。全文如下:
介石先生大鉴:
庐山把晤,快领教言。光阴迅速,忽忽已二十余年矣。此二十余年中,公所施为受国人之嬉笑怒骂者,可谓无所不至,然弟终不愿以常人待公。今者据有台澎,指挥四方,此固足以自豪。虽然,弟窃有更进于此者,令愿为公言之。公浙人也,弟亦浙中之一老民。千百年来,我浙江有一不可磨灭之人物。伊何人欤?则钱武肃。是钱之事迹,度公亦必耳熟能详。当北宋之世,武肃据有全浙八都,军威著于一时,能默察时势,首先效顺,而炎宗统治之局,因以底定。当今之世,足以继钱武肃而起者,舍公而外,无第二人。窃于公有厚望焉。此致敬礼!
一九五七年六月十五日
信由我交上海市府管易文同志。两三个月后,中央派一位同志来看望先父,说信由广播电台对台宣读。信稿曾由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廷龙同志手抄保藏,“文化大革命”中被查出,顾老先生因此被狠狠地斗了一通。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