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记文学 > 毛泽东的艺术世界 >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毛泽东有一句名言:“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这句名言恰好是毛泽东语言有理有据的明证。
1927年,当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了危急关头的时候,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中央常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主张只有“保存武力”,才有办法对付事变,并提出“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
但在选择落脚点的问题上举棋不定。当时有两个地方可供选择:一是井冈山,一是湘南。为什么最后选择了井冈山呢?
首先,毛泽东向江西安福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王新亚作了调查。原来,王新亚原是北伐军的一个营长,北伐军离开江西永新时他被留在当地协助政府组织工农武装。大革命失败后,王新亚与贺子珍等人在1927年7月搞了一次永新暴动,失败后,王新亚带领安福农民自卫军到湖南浏阳一带活动,而贺子珍和其他一些人则上了井冈山避难。在井冈山上,当时有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武装。袁文才是穷人家出身,他从年轻时起,就受到革命影响。后来他参加了当地的马刀队农民武装。1926 年初,他加入了共产党。入党后,他把三百六十人的马刀队改为宁冈农民自卫军,接受党的领导。大革命失败后,他把这支队伍拉上井冈山,为党保存了一支武装力量。同时他还为附近几县的共产党员上山避难提供方便。王佐是个穷裁缝,也是由于不满封建压迫拉起三百人上了井冈山。在山上,袁、王二人结拜为兄弟。此外,王新亚还介绍了井冈山地区的地理情况以及附近地区党组织的状况。这些情况表明,井冈山地区除有利的地理条件之外,在群众基础和党的力量方面都是革命军落脚的理想地方。
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了。失败后,毛泽东决定上罗霄山脉。9月20日起义军向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进军了。9月29日,部队到达了永新县三湾村。毛泽东—方面对部队进行整编;另一方面派人和袁文才、王佐取得联系,以争取他们的支持,经过几次会谈,袁文才和王佐同意毛泽东的部队上山,共商大计。
10月上旬,部队到达井冈山北麓的茅坪。毛泽东利用在茅坪养脚伤的时间,又对井冈山的地理环境和人员情况作了调查,并同袁、王多次会面谈话,同时还与上山避难的永新的党员贺子珍等谈话,了解永新党组织的情况。此外,他还由袁、王陪同,考察了井冈山北段的地势、地形。通过调查研究,毛泽东对在井冈山落脚的决心增强了。
于是,毛泽东率领部队离开水口,几经周折,于10 月下旬从井冈山西南面经过荆竹山、双马石上山,并受到王佐部队的接应。
上山后,毛泽东再次对整个罗霄山脉进行了调查。他利用战斗的间隙从南到北走遍了整个罗霄山脉。他了解到井冈山地区包括一山六县,即井冈山和江西的莲花、永新、宁冈、遂川和湖南的酃县、茶陵,在这里,有进行“工农武装割据”的有利条件。
首先,井冈山有有利的地理条件。井冈山地区方圆五百多华里,地势险要,高山连绵,通往山上的道路只有黄洋界、桐木岭、朱砂冲、双马石、八面山五大关隘,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加上山里的树密林深,气候多变,军事上进可攻、退可守。
其次,井冈山县有一定的经济条件。边界六县盛产稻米、油茶和林木,仅宁冈一县所产粮食即可供全县两年食用。这可给部队提供足够的经济给养。
再次,井冈山地区有较好的政治条件,共产党的组织和群众组织都有较好的基础,大革命时期,边界各县就建立了党组织和农民协会,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大革命失败后,党组织和农民协会虽遭到很大破坏,但革命影响仍然存在,许多党员和群众转入深山,继续坚持斗争。
最后,在井冈山进行武装割据,已有袁文才、王佐等人的实践。
在调查的基础上,毛泽东对罗霄山脉各段进行了分析比较。他认为北段地势不如中段,又太接近大城市,南段地势比北段好,但群众基础不如中段,在政治上对湘赣两省的影响也小些,只有井冈山的罗霄山脉中段最利于进行武装割据。这样,毛泽东才最终确认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从这个事实不难看出,“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这一结论是有充分的事实根据和理论根据的——为什么要上山?上哪个山?为什么要上井冈山?又为什么最好在罗霄山脉中段?这些都从地理、经济、政治、军事诸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分析,所以结论的得出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即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而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又是毛泽东语言带普遍性的特点。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