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记文学 > 刘禹锡评传 > 三、名副其实的"诗豪"
刘禹锡诗今存八百余首。这些诗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如何?有哪些特色和成就?前人将刘诗与许多唐名家诗进行过比较,认为刘诗并不逊色①。
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与刘禹锡齐名的白居易生前曾一再惊叹:"诗敌之动者,非梦得而谁?"②"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③可见,刘禹锡当时在诗歌创作上的确有一股咄咄逼人的气势,从而获得了"诗豪"的美称。
刘禹锡诗的题材广泛丰富,无论是社会现实,还是前朝史事;是时事政治,还是个人经历;是风土民情,还是山川景物,都有所涉及。归纳起来,主要有政治诗、咏史怀古诗、风土民情诗和抒情酬赠诗四类。这些诗,大多植根于现实生活,站在时代的高度,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诗人的喜悦和悲哀、爱慕和憎恶、歌颂和讽刺,都鲜明、自然、真切地流于笔端。
刘禹锡的政治诗,包括政治抒情诗和政治讽刺诗两种。政治抒情诗,有的是直接咏赞时事,如《平蔡州三首》、《城西行》、《平齐行二首》等,对平定吴元济、李师道等藩镇的叛乱,进行了热情的歌颂,表达了他对国家统一的深切关注;有的是抒发政治抱负和政治情怀,如《华山歌》借华山的高大形象来抒发其远大的政治抱负,《壮士行》写壮士为民除害以表达其要继续铲除邪恶势力的决心,《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表达了对"永贞革新"和革新派人士的怀念,或慷慨激昂,或深情凄惋,都反映了其进步的政治倾向。
刘禹锡的政治讽刺诗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战斗性,既对中唐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有所反映,也揭露了社会的严重弊病,如针对当时藩镇割据带来的将骄卒情问题,《武夫词》中刻画武夫"依倚将军势,交结少年场。探丸害公吏,袖刃妒名娼"横行霸道的丑态;中唐宦官监军、弄权,官员多昏庸之辈,赏罚不明,贤愚颠倒,《和董庶中古散调词赠尹果毅》揭露了官场改名易姓、冒功叨赏的恶劣伎俩,"贵臣上战功,名姓随意移。终岁肌骨苦,它人印纍纍"。不仅如此,刘禹锡还猛烈抨击了那些顽固反对改革弊改,疯狂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臣、宦官,在《聚蚊谣》、《飞鸢操》、《百舌吟》等诗篇中,将他们比作吸血的蚊子、卑微的飞鸢、"趋炎附势"的百舌等,形象地刻画出他们的丑恶面目和害人本性,指出他们虽喧嚣得意于一时,但最终逃脱不了可耻的下场,显示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如刘禹锡的政治讽刺诗《白鹰》,对那些采用卑劣手段害人的政敌作了有力的揭露和鞭挞:毛羽斒斓白纻裁,马前擎出不惊猜。轻抛一点入云去,喝杀三声掠地来。绿玉嘴攒鸡脑破,玄金爪擘兔心开。都缘解搦生灵物,所以人人道俊哉!
这首讽刺诗写于贬谪朗州时期。白鹰是鹰一类的猛禽,嘴长且弯曲锐利,爪① 参阅《刘禹锡研究》附录:卞孝萱《刘诗历代评述选辑》。
② 《白居易集》卷六十八《与刘苏州书》。
③ 《白居易集》卷六十九《刘白唱和集解》。
如铁钩,背褐色,腹白色,捕食小鸟、鸡、兔,猎人多驯养作为猎鹰。正因为白鹰懂得捕捉生灵,所以人们才夸它是主子的"好"爪牙。"永贞革新"失败后,宪宗一上台就迫害革新派人士,而那些反对"永贞革新"的权臣、宦官,就是如同"白鹰"一样的爪牙。
值得注意的是,刘禹锡的政治诗大多是"即事名篇,无复倚傍"的乐府歌行,实际上就是"新乐府体"诗。当时,白居易、元稹、李绅等人继承了杜甫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倡导"新乐府"运动。刘禹锡也以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为中唐诗坛出现的新局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与政治诗相比,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更具特色。诗人并非单纯地怀古,泛泛地抒发其今昔兴亡之感,而是从现实的需要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以一个政治改革家和思想家的视角,将现实的感受与历史的沉思结合起来,以历史题材反映现实内容,寓深刻的哲理于咏史怀古之中。
咏史怀古诗,一类是借咏古以抒怀,借古人古事直接或曲折地抒情言志。
如《经伏波神祠》诗,以东汉伏波将军马援"自负霸王略,安知恩泽侯?乡园辞石柱,筋力尽炎洲。一以功名累,翻思马少游",抒发了空怀壮志,远贬南方的哀怨。《咏史二首》之二云:"贾生明王道,卫绾工车戏。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贾谊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二十多岁时就做了博士,提出改革的主张,表现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一年之内由博士破格提升为大中大夫,后因受到守旧派的诋毁,又被文帝贬为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卫缚凭借玩车戏的小技侍奉汉文帝,被提升为中郎将。①因此,刘禹锡在诗中感叹道,贾谊深明以王道治国之策,卫绾善于以车技娱人,他们同处汉文帝执政的时期,但又是谁身居尊贵的职位呢?显然,刘禹锡以"明王道"的贾谊自况,表达了对元和时期锐志改革弊政的志士仁人遭谗被逐的愤慨心情。又如《咏古二首有所寄》,咏写汉武帝之卫皇后得宠、陈皇后失宠以及汉光武帝宠阴皇后事,抒发了贬谪失意的苦闷,并对同贬的"八司马"中最先得以复用的程异,提出劝勉和希望:"一朝复得幸,应知失意人","岂无三千女?初心不可忘。"这"初心",应指程异当初参加王叔文集团时所抱的政治革新的心愿,刘禹锡显然愿以此与程异共勉。
另一类咏史怀古诗是借古以讽今。刘禹锡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又长期在大江南北担任地方官,足迹遍布各地,所到之处都探访古迹,吟诗咏怀。
在他的笔下,古今是相通的。历史与现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咏史怀古诗成为他讽谕现实的一种得心应手的武器。著名的如《西塞山怀古》、《金陵怀古》、《蜀先主庙》、《观八阵图》,《金陵五题》等,不仅艺术技巧纯熟,思想内容也表现出进步的倾向和深刻的主题。
《金陵五题》是一组借六朝古都金陵遗迹来总结历史教训的诗篇。第一首《石头城》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PGN0266.TXT/PGN>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① 魏泰《临汉隐居诗话》:"刘禹锡诗:'贾生王佐才,卫绾工车戏。同遇汉文时,何人居重位?'贾生当文帝时流落不偶而死,是也。卫缩以车戏事文帝为郎尔。及景帝立,稍见亲用。久之,为御史大夫,封建陵侯。景帝末年,始拜丞相。在文帝时,实未尝居重位也。"石头城是建安十七年(212)东吴孙权主持修筑,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一带,西北面临靠长江。这首诗的开头,就置读者于苍莽悲凉的氛围之中。
环绕着这座古都的群山依然存在,江潮拍打着荒废的空城,仿佛也感觉到了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寂寞地退了下来。石头城是六朝的都城,至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开始废弃,二百年来久已成为一座"空城"。只有月亮还和六朝时一样,从秦淮河的东边升起,夜深的时候依旧照见石头城上的短墙。山川月色依然如故,而石头城的旧日繁华已空无所有。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寂寞的潮声、朦胧的月夜中写,尤能显示出故国的冷落。
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的深沉感伤,使人从咏叹六朝的兴亡之中引起深思。白居易读了《石头城》一诗,赞美道:"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①刘禹锡也自认为这组诗是他的得意之作。《石头城》不作一字议论,在写景中暗暗透露朝代的更迭、今昔的变化,这种不用人来目睹,而用群山、潮水和明月来作证的写法,的确是匠心独运,别出心裁。
第二首《乌衣巷》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部秦淮河南岸。三国时,吴国曾在这里设营驻军,因士兵穿黑色衣服,故称这条巷为乌衣巷。朱雀桥是横跨秦淮河上的一座桥,离乌衣巷很近,面对金陵的朱雀门,建于东晋咸康二年(336),当时是交通要道之一。此诗的首句,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形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士族居住的地方,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泥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朱雀桥从东晋至陈一直是世家豪族游玩的地方。但是,昔日的繁华之地与富贵之乡,如今变得冷落起来。野草开花,点染了朱雀桥畔的荒芜;夕阳斜照,增添了乌衣巷里的寂寥。经过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之后,诗人没有采用过于浅露的写法,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而是继续借助对景物的描写,出人意料地把笔触转向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暗示出乌衣巷今昔的变化。
唐汝询云:"不言王、谢堂为百姓家,而借言于燕,正诗人托兴玄妙处。"①沈德潜云:"言王、谢家成民居耳,用笔巧妙。"②施补华云:"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③小说家杜撰《王榭(风涛飘入乌衣国)》,篇末引刘禹锡《乌衣巷》诗④为证,是极大的歪曲。
第三首《台城》云: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① 《刘禹锡集》卷二十四《金陵五题》引言。
① 《唐诗解》卷二十九。
② 《重订唐诗别裁集》卷二十。
③ 《岘佣说诗》。
④ 见刘斧《青琐高议》别集卷四。
台城是六朝时期的皇城,故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北。台城原是东吴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为东晋、南朝的宫殿所在地。台城这个地方,六朝修建的宫殿一代比一代豪华,尤以陈后主最奢侈。陈后主为了享乐,在豪华的台城里营造了临春、结绮、望仙三座高达数十丈的楼阁。三阁结构宏伟,装饰奢华。
陈后主整日倚翠偎红,不理朝政,还自谱新曲《玉树后庭花》,让数以千计的美女边歌边舞。但好景不长,正如后主所作的甚为哀怨的歌辞中说的那样"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南朝最末的一个皇帝就在这香雾缥缈的靡靡之音中垮台了。这首怀古诗,以台城这个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首句先总写台城,勾画一幅富丽堂皇的六代皇宫图;次句在画面上突出了结绮、临春两座楼阁,使人联想起楼台之中轻歌阵阵、舞影翩翩的情景;第三句写楼台今昔,眼前野草丛生,满目疮痍,这与当年"万户于门"的繁华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结句论述陈后主失国原因,诗人改用听觉形象来表达,仿佛隐约闻《玉树后庭花》的乐曲的空际回荡。《台城》在奢华与荒凉的对比中,引出一个历史教训:一味追求穷奢极侈、荒淫无度的腐朽生活,就逃脱不了陈后主那样的可悲结局。
又如,《金陵怀古》诗云: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这首诗是宝历二年刘禹锡由和州返洛阳,途经金陵时写的。诗人畅游金陵,面对六朝的名胜古迹,诗的一、二两联直写眼前景,并特别点出与六朝有关的名物地理,从而暗示出历朝成败兴亡之迹。冶城,相传是三国时吴国在此冶铸的地方,旧址在今南京市朝天宫一带。梁朝陈霸先曾在此与前来进犯建康的北齐徐嗣徽对峙,并大破徐军。不久,陈霸先灭梁,建立陈朝。征虏亭,相传是东晋征虏将军谢安所建,故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北。蔡洲,在今江宁县西南十二里的长江中。东晋时苏峻称兵作乱,卞壶及二子卫国战死,陶侃、温峤率兵平叛,曾驻军这里。幕府,山名,在今南京市东北长江边上。东晋时丞相王导建幕府于此山而得名。因此,诗中所写的这四个地名都曾经和历史上某个政治事件有关。它们或标志着一个朝代的兴亡,或记载一次军事行动,表示着从三国到南朝的六朝历史变迁。三、四两联转入议论,强调国家兴亡,取决于"人事";山川险阻,不足凭恃。最后,以耳畔仍然回响着不堪卒听的亡国之音作结,讽劝唐代的最高统治者不可荒淫误国。这些咏史怀古诗,大多针对现实政治,以古鉴今,往往在冷静的思考中流露出强烈的感情,揭示重大的社会问题,产生巨大的感人力量。
与咏史怀古诗同样杰出的,是刘禹锡的风土民情诗。二十多年的贬谪生涯,使他有机会接近人民群众。他喜欢民间歌谣,认真吸取民歌营养,创作了一批反映下层社会民众和风土人情的好诗。
早在贬谪朗州期间,刘禹锡就发现"甿谣俚音;可俪《风》什"①,认为民间歌谣可与《诗经》的风诗相媲美,从而对民歌产生了兴趣。他开始学习民歌,写出了《竞渡曲》、《采菱行》、《阳山庙观赛神》等诗作,以民歌待有的欢乐轻快的调子,歌唱了湘沅一带赛龙舟、少女采菱和赛神会等盛况。
① 《刘禹锡集》卷十八《上准南李相公启》。
如《阳山庙观赛神》云:汉家都尉旧征蛮,血食如今配此山。曲盖幽深苍桧下,洞萧愁绝翠屏间。荆巫脉脉传神语,野老娑娑启醉颜。日落风生庙门外,几人连蹋竹歌还。
阳山在今湖南省常德县,阳山庙里的神是东汉的梁松。诗人在题下自注:"梁松南征至此,遂为其神,在朗州。"赛神会是在神诞之日,群众扛着仪仗,扮演杂戏,敲锣打鼓地引神出庙周游街巷的一种宗教迷信活动,本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这首诗的价值不在于生动地描绘了赛神会的盛况,而在于真实反映了荆楚的风土人情。楚人"信巫鬼,重淫祀"在历史上是有名的。《旧唐书·刘禹锡传》说:"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这首诗学习民歌风格,描绘了一幅楚人"信鬼而好祀"的风俗画。诗的开头点明了赛神的地点在阳山,所赛之神是汉家都尉梁松。中间两联渲染了赛神会的盛况:苍郁的桧树之下,仪仗队络绎不绝;葱翠的山岭之间,洞萧声呜咽不断,使人愁绝;"荆巫"装神弄鬼,脉脉含情,满嘴"神"话;"野老"开怀畅饮,悠然自得,笑逐颜开。诗的结尾写赛神会后,人们余兴尚浓,归途中仍三三两两地脚踏节拍,口唱小调而回。应当看到,诗中所写的"赛神"的热闹场面,只是诗人借以表达自己哲学观点的形式。刘禹锡没有参与赛神活动,从诗题"阳山庙观赛神"看,一个"观"字表明了诗人是这场赛神会外的旁观者;从"荆巫脉脉传神语"一句的"脉脉"二字看,写出了降神事鬼的女巫忸怩跳神,卖弄风情的丑态,表明诗人对敬神、娱神等活动持轻慢态度。因此,诗人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就通过对赛神活动的冷眼旁观和轻慢蔑视而表现出来。
又如,《采菱行》也是一首描写朗州的风土人情的诗。诗的小引说:"武陵俗嗜斐菱。岁秋矣,有女郎盛游于白马湖,薄言采之,归以御客。古有《采菱曲》,罕传其词,故赋之以俟采诗者。"诗云: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鸳翔。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缘岸扣舷归。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系船苹满衣。家家竹楼临广陌,下有连樯多估客。携觞荐芰夜经过,醉蹋大堤相应歌。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
这首诗具体地描写了武陵人在秋天采菱御客的风俗。在诗人的笔下,白马湖上全是诗情画意。秋阳灿烂,湖平如镜,紫菱如锦,彩鸳飞翔。采菱女郎荡轻舟于碧湖,唯菱是采,顾不得看那马上的少年郎。她们争多逐胜,时时摇动兰挠,采菱船破浪向前。女郎的长发髻,因船移而摇来摇去;女郎的窄衣袖,逐芰菱而上下翻飞;女郎的金钗银钏影入湖中,随着波浪轻轻荡漾。当晚霞染红了天边时,湖上笑语喧哗,少女们满载而归。家家户户的竹楼都面临大路,下面停泊着桅杆林立的商船。夜色已经深沉,家家"携觞",户户"荐芰",盛情款待连樯的估客,喝得醉醺醺地在堤上踏着节拍此起彼应地对歌。诗人面对屈原祠下的浩荡沅江,月光照着寒波升起白茫茫的烟雾,耳听一曲南方民歌,想到自己和屈原一样地被放逐,北望远在三千里之外的长安,心中不禁感慨万端。
《刘禹锡集》现存两卷乐府诗,是他努力学习民歌的成就。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夔州刺史任上关于《竹枝词》的创作。《竹枝词九首》引叙述创作经过和动机说: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
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其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佇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
《竹枝词》原是四川东部一种与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民歌。夔州一带是《竹枝词》的故乡。这种民歌具有"含思宛转"的特色,抒情味浓厚,多用于歌唱爱情和抒发愁绪。刘禹锡有意识地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写了《竹枝词》体的小诗,目的是要象屈原那样开创一种新的诗风。
刘禹锡对《竹枝词》的喜爱,不仅注意听,而且还学会了唱。白居易《忆梦得》诗曰:"几时红烛下,闻唱《竹枝》歌?"自注说:"梦得能唱《竹枝》,听者愁绝。"①这说明刘禹锡学习《竹枝词》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刘禹锡写的《竹枝词》共有两组,一组是九首,另一组是两首,合起来是十一首,正好与屈原《九歌》的篇数相合。这说明刘禹锡学习创作《竹枝词》是受了屈原的启发和影响。《九歌》本是民间祭神之词,刘禹锡的《竹枝词》却更多的用来描写农村妇女的健康的爱情,记录劳动人民生活和地方风物。
刘禹锡写的十一首《竹枝词》,篇篇都是佳作。其中,描写爱情题材的有三篇: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PGN0274.TXT/PGN>第一首描写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在江边听到情郎唱歌时的那种乍疑乍喜的复杂心情。首句是写景:江边杨柳,垂拂青条;江中流水,平如镜面。在这动人情思的环境中,她忽然听到了江边传来的歌声。巴蜀地区的青年男女在恋爱的过程中,往往用唱歌来表情达意。初恋的少女听到这熟悉的歌声,其心情既惊喜又迟疑。诗人抓住眼前"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物,融入初恋少女的复杂心情,用天气的"晴"与"不晴",来谐对方的"有情"与"无情",把两不相关的事物通过谐音双关语巧妙地结合起来,写出了情郎的黠慧可爱和少女的天真纯洁,使全诗形成了一种清新的意境。
第二首写一个纯真而深情的女子在爱情受到挫折时的愁怨。这首诗采用了"比"、"兴"的手法,前两句是"兴",后两句是"比"。诗人以山桃花的花瓣纷纷落满山头和蜀江春水拍山流过起兴,接着从中引出两个新颖贴切的比喻,用花红易衰比男子负心,用水流无限比女子痴情。民歌的传统手法是用花儿比喻女子的美艳,刘禹锡在这首诗中用花儿比喻男儿的心猿意马,别有风致。由于此诗比义紧扣兴义,比兴揉而为一,使女子炽热而深沉①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九云:"夔州营妓,为喻迪孺扣铜盘,歌刘尚书《竹枝词》九解,尚有当时含思宛转之艳,他妓者,皆不能也。??妓家夔州,其先必事刘尚书音,故独能传当时之声也。"的感情同明媚的自然景色溶合在一起,男子的薄情与女子的多愁形成鲜明的对照。
第三首写一个妻子思念丈夫的情怀。这首诗以夫妻之间真挚热烈的感情为基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侧面,即妻子托便船捎信给自己丈夫,着意进行刻划,勾勒了一幅富于感**彩的画面。日出三竿,春雾消散,江边上停泊着入蜀的客船。一位少妇请船家给住在成都万里桥的丈夫捎去一封信。"凭寄狂夫书一纸"句中的"狂夫"一词,表现了这位少妇对远行在外,久不归家的丈夫又气又爱、又恨又思的心情。"住在成都万里桥"一句,以口语入诗,少妇对蜀客的叮咛交代可见可闻,极有生活气息。
《竹枝词》中歌颂劳动人民的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也很出色。这些诗以明快的笔调,描写当地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喜欢歌唱、辛勤劳动的情景,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例如: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极文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蹋青来。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
第一首诗描绘了四川奉节初春的明丽景色和当地人民的愉悦情怀。奉节县境内有三条瀼水:一曰东瀼,一曰西瀼,一曰清瀼。春雨初晴后的江上红楼;西瀼的春水,波纹方生。桥东桥西,到处是杨柳;人来人往,无不唱着歌行路。"桥东桥西"两句,运用重迭回环的形式,使音调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诗的意境也显得更为优美动人。
第二首诗描写了夔州的旖旎风光、名胜古迹,和青年男女在春天到郊外去踏青的情景。昭君坊即昭君村,宋王十朋《昭君村》诗自注:"案图经,昭君村在归州兴山县,而巫山亦有之,在十二峰之南神女庙下,未知孰是。??刘梦得《竹枝词》云:'昭君村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回。'则在巫山者是。"①唐代诗人咏夔州名胜古迹,一般都提到昭君村。永安宫是蜀先主刘备所建,遗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
第三首诗描绘了一幅巴东山区少数民族人民劳动生活的风俗画。山上桃李烂漫,云间炊烟缭绕,妇女们下山背水,男子们上山烧荒种田。这首诗从满山的桃李花引出山村人家,又由山村人家引出劳动男女戮力春耕的情景,赞美了巴东山区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劳动,质朴善良的品德。
《竹枝词》中还有一类诗是即景即事,从眼前见闻,写出胸中积愤,对当时社会上一些反复无常、尔虞我诈的人物作了批判,包含着一定的政治内容。例如: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唐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第一首诗和第二首诗都是从瞿塘峡的艰险借景起兴,引出对世态人情的感慨。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之一,两岸连山,水流急湍,形势险要,古有"瞿① 《梅溪先生后集》卷十五。
塘天下险"之称。峡中多礁石险滩,峡口有"滟滪堆"巨石,因阻扼水势,形成旋涡,水路交通十分危险。诗人由此发出感慨:奉节城西,瞿塘峡口,滟滪巨石岿然屹立,年复一年,波击浪打不能摧;最恼恨的是人心不如磐石那样坚定,稍遇风浪,就立刻东摇西摆起来。瞿塘峡之所以险,是因为水中有道道险滩,而人间世道"等闲平地"也会起波澜,岂不令人防不胜防?刘禹锡参加"永贞革新"失败以后,屡受小人诬陷,权贵打击,两次被放逐。
痛苦的遭遇,使他对那些惯于兴风作浪、无事生非、陷害无辜的无耻之徒产生无比愤恨,真是"人心"比瞿塘峡水还要凶险。
第三首诗描写巫峡烟雨,就猿声之悲与否发表议论。巫峡也是长江三峡之一,这里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并列江边。巫峡的烟雨苍茫,从两岸山峰的树枝上发出阵阵凄清的猿啼声。历代文人墨客咏巫峡猿啼者颇多,大都认为此声悲凄。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鄙道元《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二》写道:"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屡引凄异,容谷[岫]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刘禹锡在这首诗中一反历代文人墨客的传统说法,认为途经这里的人是自己愁肠欲断,从来不是因为猿声悲凄才引起他的愁思的。嵇康《声无哀乐论》的主要论点是"凡百哀乐,皆不在声。""哀乐自当以情感,则无系于声音。"唐太宗也说:"悲欢之情,在于人心,非由(音)乐也。"①刘禹锡在这里写出命意精警的诗句,是他自己在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察中悟出的人情世态,其感慨非常耐人寻味。
巴渝民歌的丰富营养,除哺育了刘禹锡的《竹枝词》十一首以外,还使他的其它乐府体的诗作大放异彩。他在夔州时期所写的《纥那曲二首》、《杨柳枝词二首》、《堤上行三首》、《蹋歌词四首》等,诗中都直接提到"竹枝"一词,风格也同《竹枝词》十一首相近。例如《堤上行三首》云。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莫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长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日晚上帘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
"堤上行"是刘禹锡根据梁简文帝的《大堤曲》创制的乐府新题。这组诗描绘了江边居民的生活图景和码头上商船来往不绝的繁荣景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唐时期发达的商业经济和长江两岸的风土人情。
第一首写日暮争渡。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幅江边码头的写生画:堤头酒旗相望,堤下船只密集,樯橹相连,是一个繁华的江边码头。天色已晚,行人急于回家,在渡口争着摆渡,浆声荡漾在江中。前两句写码头的热闹,从静处落笔,只简单地点出了酒旗、樯、楼三种事物,而把船上的客人涌进酒家以及酒楼上热气腾腾的景象留给读者去联想;后两句写渡口的繁忙,不写人声的嘈杂,运用象声词"幽轧"两字,来突出浆声,写出了船只往来之多。
第二首写月夜对歌。诗人在诗中描写了入夜时的江景:月照寒江,夜色中隔江相望,烟波浩渺,两岸长堤之上,行人络绎不绝,歌声此起彼伏。歌声或表达爱情,或诉说哀怨;流水和月光无穷无尽,歌声中情感绵绵。刘禹锡在这里用"桃叶"和"竹枝"概括歌声的内容,很值得体味。《桃叶歌》① 《旧唐书》卷二十八《音乐志》一。
是乐府歌曲名,属吴声歌曲,泛指民间流行的表达爱情的歌;《竹枝词》也有些情歌,但多表达哀怨之情,是巴山楚水人民爱唱的民歌。诗人抓住《桃叶》、《竹枝》两种歌曲的特征,表现了人们对于爱情、幸福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全诗写景与抒情水乳交融,把热烈的生活激情融合到由烟波、江水和明月构成的艺术境界之中,景色优美动人,感情深沉真挚。
第三道写酒家迎客。诗人采用白描的手法,写眼前所见之景:长堤镣绕,江水徘徊,堤上酒家,依次排开。余晖脉脉,杏帘飘飘,估客大船,落帆而来。全诗把码头的勃勃生机、江中商船的频繁往来、江边居民安居乐业的兴旺景象,描绘得真实、生动、自然。
刘禹锡在夔州时写的《蹋歌词四首》,也是他学习民歌创作的一组反映风土民情的诗歌。蹋歌,是古代长江流域民间流行的一种歌调,一边走,一边唱,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尤其适合青年男女歌舞聚会的形式。唐代以后,在南方少数民族中盛行。从初春至春未,青年男女常以月下踏歌的方式,聚会择偶,狂欢达旦。刘禹锡的《蹋歌词四首》,正是描写了这种风情: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桃溪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散,游童陌上拾花钿。</PGN0280.TXT/PGN>日莫江头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
第一首描绘了少女们在月夜的江边唱歌跳舞,等待情郎幽会的情景。月照春江,大堤平平坦但,妙龄女郎手挽手,在大堤上边走边唱。少女们的情思在胸中荡漾,新编的歌词早已唱尽,心上的人儿还是不见。新词唱尽之时,已经不是月照大堤的夜色,而是红霞映照绿树,树上鹧鸪齐鸣的早晨了。鹧鸪喜爱雌雄对啼,这就很巧妙地揭示了少女的内心世界。刘禹锡用民歌体写的爱情诗,善于表达一种似愁似怨、似失望又似期待的复杂情绪。诗中写少女在月出时兴致勃勃地走上大堤去唱歌,一夜未能觅见情郎,感到寂寞和失望,是小伙子真的无动于衷,还是有意作弄这些多情的少女呢?谁也捉摸不透。
第二首描绘了能歌善舞的少女在月下对歌的情景。经过那长着桃树和柳树的田间小路,浓妆艳抹的少女们在月光之下对歌。相传战国时楚襄王让宫女减食以求细腰,因为这里是楚襄王故宫的所在地,至今体态苗条、能歌善舞的女郎仍然很多。
第三首描绘了青年男女聚会,联翩起舞,相互对歌的情景。青年男女们对歌,都是即兴抒怀、脱口而出的新词,悠扬宛转,悦耳动听,一句句接连不断。少女们挥动双袖,摇晃着美丽的发舍,在风露中婆婆起舞。狂欢一夜之后,月落乌啼直至天明才歌停舞散。次日,游童们沿路去拾取女郎遗落的首饰。花钿遗落满地而不觉,可以想象当时少女们是如何沉浸在歌舞狂欢之中。
第四首描写夔州地区《竹枝歌》的流行情景。诗人傍晚时在江边听到《竹枝歌》,当地人欢乐却引起异乡人的悲伤。自从入冬飘雪时唱起新曲,一直唱到阳春三月春花落尽的时节。这反映了巴渝一带的民间风气习俗。
《畬田行》是刘禹锡被贬夔州期间所写的反映山区农民火耕情景的诗。
全诗对舍田这种极原始。极粗放的耕作方法作了描述:何处好畬田?团团缓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惊麏走且顾,群雉声咿喔。红焰远成霞,轻煤飞入郭。风引上高岑,猎猎度青林。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复起。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夜色不见山,孤明星汉间。如星复如月,俱逐晓风灭。本从敲石光,遂致烘天热。下种暖灰中,乘阳诉牙孽。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由来得地势,径寸有余阴。
此诗共有二十八句,可分为两个段落,前半段十八句写放火烧荒;后半段十句写畬田之利。
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十分关心农事,注意农业生产,因而对当地的耕作方法颇感兴趣。舍田虽是一种原始、粗放的耕作方法,但在很难开垦的灌木丛生的山区,这种方法也能给人们带来一定的收获,使落后山区的农业得以发展。刘禹锡用《舍田行》这首诗歌唱了夔州山区农民的畬田劳动。尤其值得注意诗的最后两句"由来得地势,径寸有余阴",是化用西晋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二诗意,"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左思《咏史》原诗,托古讽今,吟物抒怀,对门阀制度表示不满。刘禹锡诗的结尾借用左思诗意,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浪淘沙词九首》也是刘禹锡以反映风土人情为主的一组乐府体诗。浪淘沙,原是民间曲调,唐时为教访曲名,刘禹锡作为同牌。《浪淘沙词》和《竹枝词》等一样,也是刘禹锡学习民歌的丰硕成果。这些小诗,不同于一般的六言绝句,不注重雕琢,但成功地运用了民歌的复唱形式,九首诗首首不离"沙"字,不仅不使人感到重复、呆板,反而显得清新自然。其一至七首云: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砂。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沙[花]。
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疋]晚霞。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手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PGN0283.TXT/PGN>第一首描写了黄河源远流长,波涛汹涌,大浪淘沙的雄伟气势。古代传说黄河自源入海共有九曲十八弯,黄河源头与银河相通。据《荆楚岁时记》记载的神话故事,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大夏,寻找黄河源头。经过一个多月,张春乘筏直上银河,见到织女而还。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不满恶势力压迫的反抗精神。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以飞动的笔触,描绘九曲黄河卷着万里泥沙,浪淘风簸自天边滚滚而下;后两句诗人借用汉代张骞寻找河源的故事,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风沙直上银河,直到牛郎、织女家,抒发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第二首写洛水春色。洛水是黄河的支流,在今河南省西部,流经洛阳。
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洛水桥边静中有动的画面:春天的夕阳斜照在洛水桥边,透过碧绿清澈的流水,看得见美玉般的砂砾。突然间,岸上刮起一阵狂风,受惊飞动的鸳鸯带出了浪花。
第三首写汴、淮二水的春色。汴水,起于河南省荥阳县,东流经安徽,至江苏人淮河。淮河也发源于河南省,流经安徽,入江苏洪泽湖。诗人在诗中写道,汴水东流泛起虎眼纹般的轻波,清澈的淮水拂晓时的景色犹如鸭头绿。诗人发出感慨,在那浪水淘沙的渡口,渡过了世间多少人!
第四首写一个妇人对远离家门的丈夫的思念。鹦鹉洲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西南长江中。鹦鹉洲头波浪翻卷着泥沙,春日登上青楼眺望那夕阳西下。衔泥的燕子都争着归巢,独有在外作客的"狂夫"竟然毫不思家。这是诗人在诗中发出的感叹。
第五首写妇女春日在江边濯锦。诗人以明朗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春日江边濯锦的图画。濯锦江,即锦江,又名浣花溪,在今四川省成都市郊,因洗涤锦缎色泽鲜艳而得名。《华阳国志·蜀志》载:"锦江,织锦濯其中则鲜明。"濯锦江两岸开满了鲜花,春风掀起的波浪淘漉着泥沙。女郎们剪下织有鸳鸯的锦缎,在清澈的江水中漂洗,可与倒映在江中的晚霞相媲美。这首诗以"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江中一片"晚霞"作背景和陪衬,突出了鸳鸯锦的美丽,表达了濯锦女郎面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无限喜悦的心情。
第六首写淘金妇女的劳动。诗的前两句描写一轮初升的红日照耀着澄州,朝晖轻缓地拨开了笼罩在江面上的晨雾。成群结伴的淘金姑娘,正散满在江湾辛勤地淘沙漉金。后两句由眼前所见的淘金妇女劳动的艰苦,转而联想到"美人"、"侯王"生活的奢华,美人的金饰和侯王的金印,全都是劳动者经过千辛万苦从沙中浪底淘漉而来。金饰、金印与小小的金沙,美人、王侯与淘金妇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对比之中,深化了诗人深切地同情劳动人民的主题思想,突出了诗篇的批判意义。
第七首写钱塘江潮的磅礴气势①。诗中的"八月涛声",指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怒潮,即钱塘潮。据说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口海潮最大。
海潮袭来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诗人描绘道,八月的海潮咆哮卷地而来,浪高数丈一次又一次地撞击山石而折腾回去。片刻之间,潮水退入大海,只留下卷起的沙堆好似雪堆。诗中准确地运用"吼"、"触"、"却"、"卷"等动词,形象地烘托了钱塘潮的气势,给人以豪迈振奋的感受。
总的来说,《浪淘沙词》组诗以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等主要河流为背景,紧密联系"浪淘沙"的词意,描写了涛声吼地、碧流轻浅、清淮晓色、日照江雾、高浪触山、沙堆似雪、春风吹浪等壮丽景色,赞颂了劳动人民濯锦、淘金、渡入等劳动生活,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积极奋发的情怀。
《杨柳枝词九首》是刘禹锡晚年的得意之作。这组诗和《竹枝词》、《浪淘沙词九首》、《蹋歌词四首》等一样,都是他学习民歌的表现手法,又加以翻新而创作出来的。《杨柳枝词》起于汉乐府《折杨柳》曲,又名《柳枝词》,隋唐时为教坊曲名。民间流行的杨柳枝词,多以杨柳为题材托物抒情,曲调新鲜活泼,节奏明快。刘禹锡、白居易翻旧曲作新歌,已不限于歌咏杨① 施谔《淳祐临安志》卷十"观潮诸诗"载刘禹锡此首,确认为描写钱塘江潮。今案:刘禹锡父系寓嘉兴,母系一范阳卢氏贞元时"家于钱塘"(见卞孝萱《刘禹锡丛考·母系考》),他青少年时或曾至外家,故得观潮。
柳本意。刘禹锡的《杨柳枝词》通过赞美杨柳,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思想感受和审美情趣。今以其中的六首略作分析: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PGN0286.TXT/PGN>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支。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第一首是《杨柳枝词》组诗的序曲。首句"梅花",指汉乐府民歌横吹曲中的《梅花落》,用笛子吹奏,其曲调流行后世。次句"桂树",指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的门客小山作的 《招隐士》篇,首句是"桂树丛生兮山之幽",而题旨则在"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东汉王逸曾在《楚辞章句》中说,《招隐士》是"闵伤屈原","以章其志也"。王夫之《楚辞通释》驳斥说,《招隐士》义尽于招隐,为淮南王召致山谷潜伏之士,绝无闵屈子而彰之之意。不管怎么说,《招隐士》虽篇章短小,但情辞悱恻动人,为后世所传诵。《梅花落》曲原出塞北,歌咏梅花;《招隐士》出自淮南王门下,屡屡咏及桂树,它们与《杨柳枝词》都以树木为歌咏对象,内容上有相通之处,所以刘禹锡拿它们与《杨柳枝词》相比。他在诗中写道,塞外北方用羌笛吹奏《梅花落》的曲调,南方流传淮南小山写作的《招隐士》歌词;那些前朝的陈词滥调请不要再弹奏了,且听唱新改编的《杨柳枝词》吧。这鲜明地体现了刘禹锡在诗歌创作上的革新精神。
第二首描写早春垂杨的优美姿态。首句的"南陌东城",泛指洛阳的风景胜地。南朝陈文学家徐陵《洛阳道》云:"东门向金马,南陌接铜驼。"早春的洛阳城,桃红柳绿,风景美丽如画。在田间小道上,柔嫩的杨柳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人们都夸奖桃花红李花白,殊不知桃花和李花只有在垂杨翠绿的映衬下才能显得格外美丽。
第三首进一步指出垂杨比较耐久,胜过"须臾尽"的桃李花。首句中的"金谷园",是西晋贵族官僚石崇在京城洛阳的别墅,园中亭台楼阁,金碧辉煌。石崇以生活奢侈、争豪斗富出名。次句中的"铜驼陌",是东汉京城洛阳南北宫城之间的官道,以宫门前一对高大的铜驼而得名。刘禹锡在诗中写道,金谷园中黄莺儿飞来飞去,而铜驼街上吹拂着和煦的春风。"莺乱飞"三字,暗示着昔日繁华的金谷园,唐时已是一片荒凉景象。诗人由此感叹道,城东的桃花李花虽然好看,但很快就凋谢了,怎能比得上郁郁葱葱的垂杨那样充满无限的生机。桃李的"须臾尽",衬托了垂杨的"无限时"。诗人赞美垂杨的永久,就某种意义上来说,"垂杨"的形象是诗人自我形象的一种象征。
第四首借写杨柳的遭遇,批评唐玄宗荒淫误国。首句"花萼楼"是花萼相辉楼的简称,唐玄宗开元年间在长安兴庆宫内建筑,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兴庆公园内。花萼楼最初是唐玄宗与兄弟亲王宴饮的地方,后来玄宗与杨玉环曾在此玩乐。唐玄宗时期,每年正月十五日夜花萼楼前歌舞及灯会很盛。
诗人在这首诗中写道,想当年花萼楼前刚栽上杨柳时,宫女们在楼上歌舞,热闹非凡:如今,当年的柳树被遗忘在花萼搂前的长街上,沾染露水的柳叶象是美人的啼眼,她在怨恨谁呢?这首意境深警的喻理小诗所提出的疑问,耐人寻味。第五首借写残柳,揭示隋炀帝荒淫亡国。隋炀帝穷奢极侈,在位期间大规模建筑宫苑,到处游山玩水。此诗写道,建筑着隋扬帝行宫的汴水旁边,几株残余的柳树衰败冷落,妆点不了明媚的春天。晚来风起,吹得柳絮飘舞如白雪,飞入宫墙内,空空不见人。全诗把隋炀帝行宫的荒废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从而揭示出其行宫是他荒淫无耻、自取灭亡的历史证据。
第六首写折柳赠别的习俗人情。诗的前两句交待了友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城外的春风吹动着酒店的旗子,行人挥手告别已是太阳偏西之时。后两句赋予无情的杨柳以多情的性格,从长安道上绿树成荫,无穷无尽的树木中,突出杨柳对于行人依依不舍的形象,只有垂杨才管人间的苦别离。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因为"柳"与"留"谐音,折柳赠别有挽留的意思。《诗经·小雅·采薇》有"杨柳依依"句,因而折柳赠别也有惜别的意思。清褚人获《坚瓠广集》卷四《折柳》云:"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这也是合理的解释,折柳赠别含有祝愿的意思,祝愿行人如柳树那样善于适应环境,所到之处,无不安然。此诗构思新颖,诗人从反面托笔,引人深思:柳树犹如此伤别,何况于人呢?
总的来说,刘禹锡的《杨柳枝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或描写景物,或咏怀古迹,或歌咏风俗,首首不离柳枝。我们从诗人赞美杨柳的品格中,可以领悟到作者所追求的一种道德理想和高尚情操。
关于抒情酬赠诗,在刘禹锡诗中数量也较多。这类诗,多抒发个人情怀和朋友情谊。
刘禹锡珍惜和赞美至真至善的友情,鄙弃重利轻义的行径:"水,至清,尽美。从一勺,至千里。利人利物,时行时止。道性冷皆然,交情淡如此。"①他的一些酬和之作往往超过原唱,表现出高超的识见和豪迈的气度,对人生显示出哲理的思考,并且与真挚、深切的情意融为一体,写出了一些格调清新的佳作。刘禹锡在酬赠诗中写的不少名句脍炙人口:如文人多悲秋,他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②;世人常伤老,他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③;在仕途坎坷时,他充满信心:"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④;在哀悼朋友时,他勉已慰人:"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⑤。唐代诗人中象刘禹锡这样认识人生的并不多见。
在酬赠诗中,有许多是刘禹锡写给自己的志同道合的战友的,如《答杨八敬之绝句(杨生时亦谪居)》。元和十年,杨敬之被贬为吉州司马参军时,曾寄诗给当时被贬为连州刺史的刘禹锡。刘禹锡写了这首答诗:饱霜孤竹声偏切,带火焦桐韵本悲。今日知音一留听,是君心事不平时。
① 《谢注唐诗绝句》卷一评:"此诗意谓,人不能特立,随时趋势以求富贵者,与花尊楼前杨柳何异?"《唐诗镜》卷三十六评,"自怨语,正是尤人无限。"谢枋得、陆时雍对此诗各有理解。
① 《刘禹锡集》卷二十一《叹水别白二十二》。
② 《刘禹锡集》卷二十六《秋词二首》。
③ 《刘禹锡集》卷三十四《酬乐天咏老见示》。
④ 《刘禹锡集》卷三十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 《刘禹锡集》卷三十二《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权,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据《后汉书·蔡邕传》记载:蔡邕到吴地,听到吴人烧桐木作饭的爆裂声,知道是段好木料,即从火中取出制成一张琴,果然音色优美。因琴的尾部有焦痕,故称"焦尾琴"。诗人在这里写道,饱经风霜的孤竹制成的管乐器,声调格外激越;经过火烤的桐木制成的弦乐器,音韵自然很悲愤。刘禹锡自认是杨敬之的知音,他在细读了杨的赠诗后,知道了其不平静的心境,刘禹锡在《彭阳唱和集引》中,曾说他自己遭贬以后的诗歌"凄然如焦桐孤竹",这首诗中先以"饱霜孤竹"、"带火焦桐"夹形容杨敬之的诗。这说明相似的政治遭遇使他们结为"知音",也使他们的诗风接近起来,都充满着"不平"之意。
又如,《酬皇甫十少尹莫秋久雨喜晴有怀见示》云:雨余独坐卷帘帷,便得诗人喜霁诗。摇落从来长年感,惨舒偏是病身知。扫开云雾呈光景,流尽潢污见路歧。何况菊香新酒孰,神州司马好狂时。
皇甫十,即皇甫曙,字朗之,排行第十,曾任河南府少尹。皇甫曙是刘禹锡晚年的好友。他在晚秋久雨之后写过一旨喜晴诗,送给刘禹锡。这是刘禹锡晚年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时酬答他的一首诗。诗人雨后卷起帘帷独坐在屋内,接到了皇甫曙写的《莫秋久雨喜晴有怀》诗。树叶凋落往往使老年人有所感触,阴晴变化偏偏是患病者能预先觉察。扫开云雾才能呈现晴天的风光景色,荡涤污泥浊水方可分清正道和歧途。何况现在菊花正香,新酒已经酿熟,正是神州司马大有作为的时候。据《旧唐书。职官志》三,开元初改河南府司马为少尹。神州司马指皇甫曙。
此外,刘禹锡还写过山水游记诗、题咏诗等,也多佳作。《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九华山歌》、《秋江晚泊》、《望洞庭》、《沓潮歌》等,描写了天坛的风雨晦瞑,九华山的奇险,秋江的晚霞,洞庭湖的波光以及海潮的奇观等山川景色,都具有形象鲜明、美不胜收的特点。
当然,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刘禹锡的诗歌中也表现出一些消极悲观情绪。他爱与僧徒、道士交往,和他们酬赠的诗篇,有些格调低沉,抒写闲情逸致,甚至解说佛理;他爱读《庄子》,庄于的虚无主义、相对主义思想,在他的诗作中时有反映,如《酬乐天见寄》:"华屋坐来能几日?夜台归去便千秋。"这虽然是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心态,不能代表刘诗的主流,但毕竟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软弱性。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