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刘禹锡评传 > 二、"诗者,其文章之蕴耶"

二、"诗者,其文章之蕴耶"

  刘禹锡的文学思想,不仅表现在与进步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相一致的"文章与时高下"的文论上,而且表现在其别具一格的诗论上。

  首先,刘禹锡认为诗的审美特质是凝炼含蓄、意在言外、词近旨远。他在《董氏武陵集纪》中指出: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千里之谬,不容秋毫。

  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工于诗者能之。风、雅体变而兴同,古今调殊而理冥,达于</PGN0257.TXT/PGN>诗者能之。工生于才,达生于明,二者还相为用,而后诗道备矣。

  诗为"文章之蕴",是说诗比一般文章更凝炼、更含蓄、更微妙,"心之精微,发而为文;文之神妙,咏而为诗。"①"义得而言丧","境生于象外",说的是诗的意境。"意" 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景物形象。"意"与"境"的完美统一,就是意境。刘禹锡认为,"义"不能离开"言","境"不能离开"象";但"义"与"境"又远远超出"言"与"象","言","象"有尽而"义"、"境"无穷。"义""境"是实与虚、有与无、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刘禹锡的这种意境说,与皎然的诗论有一定的继承关系。刘禹锡幼年即与皎然师徒来往。皎然是中唐大历、贞元年间的一位诗僧,俗姓谢,在诗论的意境说上有独到的见解。刘禹锡在《澈上人文集纪》中说:"世之言诗僧多出江左。灵一导其源,护国袭之。清江扬其波,法振沿之。如么弦孤韵,瞥入人耳,非大乐之音。独吴兴昼公能备众体。"对皎然诗论的评价极高。

  皎然撰《诗式》五卷、《诗议》一卷,有意识地运用佛教境界说来阐述诗歌的"意境"问题。他在《诗式》卷一《辩体有一十九字》中说:"夫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偏高偏逸之例,直于诗体,??。"皎然在这里不仅提出了"境"的概念,而且把"境"看作诗歌的基本审美范畴,认为取境之高下直接关系到诗作的成败。在意境的生成上.皎然不仅指出了"诗情缘境发"①这一意境产生的奥秘,而且提出了"缘境不尽曰情"②的审美标准。意境的生成就是诗入之"情"与"境"的相互缘合。刘禹锡的境界论吸取了皎然的思想,强调"境生于象外",即"境"对"象"的超越性,构成了"境"的特征。这一命题在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上首次明确地把意境与"象外"联系起来,具有开拓性。他所推崇的诗的理想境界是言外之义、象外之境。

  "片言可以明百意"是说诗歌要精炼含蓄,以少胜多;"坐驰可以役万景"是说诗人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诗的构思产生于某一具体景物的触发,蕴含于某一具体景物的吟咏。"风雅体变而兴同,古今调殊而理冥"是说诗歌无论何体、何调,都必须以意兴感人而理在其中,不能象文章那样直接说理,这是各类诗同而与文不同的艺术特征。因此,刘禹锡重视诗人的才华("才")、① 《刘禹锡集》卷十九《唐故尚书主客员外郎卢公集纪》。

  ① 《杼山集》卷一《五言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扬上人房论涅槃经义》。

  ② 《诗式》卷一《辩体有一十九字》。

  识见("明")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意境高雅、格调新颖的诗作。

  其次,刘禹锡对虚静成诗的创作规律有较为深刻的理解。《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一诗的引言云:梵言沙门,犹华言去欲也。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乎词。词妙而深者,必依于声律。故自近古而降,释子以诗闻于世者相踵焉。固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PGN0259.TXT/PGN>粹然以丽。信禅林之萼,而诫河之珠玑耳。

  这段话中的"去欲"、"离欲"之说,是对佛教思想的一种概括。刘禹锡一生与僧人交往较多,其诗论显然有佛学的影响。按照佛教哲学认识论,无论是客观外境,还是内心之境,都不是实存的,一切境相都是非有非无、虚幻不实之像。皎然较早用佛学观点来探讨诗的意境虚实结合的二重性问题,他在《诗议》中指出:"夫境象不一,虚实难明。有可睹而不可取,景也;可闻而不可见,风也。虽系乎我形,而妙用无体,心也;义贯众象,而无定质,色也。凡此等,可以对虚,亦可以对实。"这就是说,"境象"是一种虚实结合体。实,使意境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虚,则可以蕴含无穷的意义,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权德舆曾称赞一位诗人:"凡所赋诗,皆意与境会。疏导情性,含写飞动,得之于静,故所趣皆远。"①皎然、权德舆关于虚静成诗的思想,给刘禹锡以很大的启发。

  刘禹锡的诗作,有一个从青年时期的激昂慷慨的感情转化为晚年的深沉幽远的思绪的过程。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刘禹锡认识到:愤激不平的精神状态所成之诗大多才豪气猛,虚静幽远的精神状态所成之诗大多淡雅邃美,而这正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大类型。刘禹锡在这里特别揭示了虚静成诗的创作规律,"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即心虚神静并非闭目塞听,而是可以更广泛、更深入地观察事物,得其精髓,百感交集,浮想联翩,产生丰富多彩的审美感受,泄而成诗。这种诗由于对事物的冷静体察和深微感受,所以境界清淡幽远,语言自然精粹,即刘禹锡说的"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

  再次,刘禹锡提倡自然、邃美的诗风。他在《答柳子厚书》中,曾对柳宗元的作品作出这样的评价:"其词甚约,而味奫然以长。气为干,文为支。

  跨跞古今,鼓行乘空。附离不以凿枘,咀嚼不有文字。端而曼,苦而腴。佶然以生,瘦然以清。"这就是说,柳宗元的诗文辞藻简约,而意味深长;表面平淡,而内蕴深厚,有一种自然、邃美的气势。刘禹锡晚年对这种艺术风格有更多的论述:郢人斤无痕迹,仙人衣裳弃刀尺。世人方内欲相寻,行尽四维无处觅。①13800170_0261_0静得天和兴自浓,不缘宦达性灵慵。大鹏六月有闲意,仙鹤千年无躁容。② 13800170_0261_1静而不躁,淡而味长,天然邃美,这就是刘禹锡着力提倡和身体力行的诗风。

  在中唐诗坛上,韩愈和白居易是最有影响的诗人,他们各自开创了不同的诗歌流派。韩愈的诗风奇崛怪僻,白居易的诗风浅俗直露。刘禹锡能够崛① 《权载之文集》补刻《左武卫胄曹许君集序》。

  起于两派之间,以自然邃美的诗风独树一帜,表现出巨大的创新精神。

  刘禹锡与韩愈的唱和之作不多,但他对韩诗风格是熟悉的。韩愈的审美情趣幽奇古怪,以丑为美,其诗多用赋体,并把古文的章法、句式融入诗内,开创硬体诗,用字僻涩,显得古朴劲遒。①而刘禹锡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挖掘朴素明澈的美,注意吸取民歌语言的丰富营养,语言生动活泼。二人诗风不同。例如,同是描写大火的诗作,韩愈的《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极力宣扬鬼神与恐怖;而刘禹锡的《武陵观火诗》却寄寓了人定胜天的唯物论思想。同是描写衡山的诗作,韩愈感兴趣的是传说中十分神秘的峋嵝碑;而刘禹锡感兴趣的是雄伟的祝融峰,因此,刘禹锡的《望衡山》一诗的境界要比韩愈的《岣嵝山》深远高大。

  刘禹锡和白居易在中唐诗坛的地位大体相当,人们习惯以"刘、白"并称,但他们各自成家。刘诗深沉雅丽,精练含蓄;白诗辞烦言激,通俗易懂。

  白居易早年写讽喻诗力求通俗到使老妪能解的程度,中晚年以后思想逐渐趋于消极,处世态度尚拙,诗歌风格向拙朴发展,表现出一种通俗与拙朴相结合的特征。刘禹锡与白居易唱和极多。古人的酬答诗一般要效法对方的体式。

  刘禹锡的酬白之作,表面上与自体相似,如"签歌要请频何爽,笑语忘机拙更欢"②,对白居易晚年尚拙的艺术趣味表示赞赏,但也流露出不甘寂寞的情调,如"离人下忆泪,志士激刚肠。"③因此,从总体上说,刘禹锡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别具一格的诗论思想正是对这种创作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① 陈师道《后山诗话》:"韩以文为诗,??故不工尔。"张耒《明道杂志》:"退之以高文大笔,从来便忽略小巧,故律诗多不工。"吴可《藏海诗话》:"有大才,作小诗辄不工,退之是也。"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韩退之诗,爱憎相半。爱者以为虽杜子美亦不及,不爱者以为退之于诗本无所得。自陈无己辈,皆有此论。然二家之论俱过矣。"余不多举。

  ② 《刘禹锡集》卷三十四《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

  ③ 《刘禹锡集》卷三十四《酬乐天闻新蝉见赠》。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