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该把什么做为最高目标?理学家们一致的回答学作圣人。①刘因作为理学后学,也对学作圣人问题作了阐发。他在青年时期(十八岁)写过一篇'《希圣解),集中表达了这一思想。该文以神话的形式,借浯溪拙翁、西洛无名公、诚明中子②三人的形象和言辞,渲染了"学作圣人"的主题。文中说:拙翁曰:"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小子疑吾言乎?"吾应之曰:"圣可希乎?"曰:"可。""有要乎?"曰:"有。""请问焉?"曰:"一为要。""一者何?"曰:"无欲。""孰无欲?"曰:"天下之人皆可无欲。然则天下之人皆可为圣人。"③问题提了出来,还需进一步展开,于是拙翁又说了一大篇话:天地之间,理一而已。爰其厥中,散为万事,终焉而合,复为一理。天地,人也;人,天地也。圣贤,我也;我,圣贤也。人之所钟,乃全而通;物之所得,乃偏而塞。偏而塞者,固不可移;全而通者,苟能通之,何所不至矣?溪拙翁的这些话,主要是杂引周敦颐(通书)"志学"、"志圣"两章及朱熹《中庸章句序》中的文句,但也混合着刘因的理解,因此也可以代表刘因的观点。它以天人合一的理论为根据,讲人和人在本性上是同等的,能不能最终达到圣贤,只在于能否把全具的本性加以贯通罢了。进而,仍借拙翁之言,区分了天、圣、贤、士的界限:圣希乎天,至则天,不至则大圣;贤希乎圣,过则天,不至则大贤;士希乎贤,过则圣,至则贤,不至则犹不失乎令名。此圣之所以为圣,贤之所以为贤也。这就是说,人的修养有不同的境界,目标越高,最后达到的程度往往也越高。只要尽了主观努力,即使原定目标未达到,但仍不失为贤、为士,仍会得到社会的承认。进而,拙翁又勉励道:子受天地之中,禀健顺五常之气,子之性,圣之质;子之学,圣之功。
子犹圣也,圣犹子也。??苟修而静之,勉而安之,践其形,尽其性,由思入睿,自明而诚,子希圣乎,圣希子乎!这就是说,从禀赋上说,人人都具有同圣人一样的素质;从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说,也与圣人一致,只要坚持不懈,身体力行,在形色(身体--引申指行动、感觉、**等)中体现出人的固有本质,充分发挥人的固有本性,由思索达到睿智,由明善达到与天为① 周敦颐说:"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通书·志学第十》)张载说:"学必如圣人而后已。""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之大蔽也。"(转引自《宋元学案·横渠学案上》卷一七,页六六三)程颐说:"人皆可以至圣人,而君子之学必至于圣人而后已。不至于圣人而后已者,皆自弃也。"(转引自《宋元学案·伊川学案上》卷一五,页六三一)② 浯溪拙翁指周敦颐。浯溪在湖南湘水之南,周原籍湖南道州,亦在湘南。周写有《拙赋》,自抒怀抱。文中说拙翁"襟怀洒落,如光风霁月",系黄山谷评濂溪语。西洛无名公指邵雍。邵自传名《无名公传),并写有《无名公序》。文中说无名公"有风月情怀,江湖性气",语出邵之《安乐窝吟》。邵为河南共城人,地在洛西。诚明中子指张载。张载的代表作《正蒙》有《诚明》篇。张逝世后,门人曾拟谥曰"诚",又拟曰"明",俱未用。文中称他"有淳古君子之风",语出《宋史·张载传》:"吕公著荐张载于朝,言其有古学。"① 《希圣解》,《静修先生集》卷一,页二。
② 《希圣解》,《静修先生集》卷一,页二。
① 《希圣解》,《静修先生集》卷二,页二。
一的诚的境界,这样就与圣人无异了。这里,连引了《孟子》、《尚书·洪范》的文字,对"圣可至"的意思作了充分地阐发。
人既然在本性上都同等,在目标上都可以成为圣人,那为什么许多人都达不到这个目标呢?刘因在另一篇文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性无不统,心无不宰,气无不充。人以是生,故材无不全矣。其或不全,非材之罪也,学术之差,品节之紊,异端之害惑之也。②他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原因,即学术道路的差错,品类(科目)节次的紊乱和佛老异端的迷惑。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他认为需要从古圣贤的书籍中寻求智慧,说:今之去古远矣,众人之去圣人也下矣,幸而不亡者,大圣大贤惠世之书也。学之者以是性与是心与是气即书而求之,傅邪正之术明,诚伪之辨分,先后之品节不差,笃行而固守,谓其材之不能全,吾不信也。远在孟子已明确提出"圣人与我同类","尧舜与人同","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
但在封建社会的现实中,存在的却是"圣"、"凡"的种种差异。因而后世的许多学者又用不同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阐发这一由凡入圣的道理。刘因所云,没有多少更新的东西,但在元初那样的社会中能对之加以大力宣扬,对于破迷解惑、廉顽立懦,确立积极的人生观,还是有积极意义的。至于他把读圣贤书作为修养的唯一方法,这是封建士大夫的眼界给他的限制,是应该批判的。
① 《叙学》,《静修先生集》卷一,页三。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