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记文学 > 刘备不是传说 > 第四章 转折(17)
第四章 转折(17)
论据二:日后刘备配合周瑜进攻曹仁镇守的江陵,提出了“从夏水入截(曹)仁后”(《三国志》注引《吴录》)的进军计划。证明水军可以从江陵附近的长江进入夏水,并可以沿夏水深入江陵北部。很有可能正是这一条夏水连通了汉水。
论据三:关羽日后从江陵、公安北攻襄阳、樊城,当时江夏掌握在东吴手中,史料中并没有关羽向东吴借道的记载(东吴答应不答应暂且不论)。但在襄樊之战中,关羽水军大显神威,水淹于禁七军,攻灭庞德等人。如果没有其他水路,关羽水军的大船难道是飞过去的?
由此可以证明,这第二条水路在三国时期乃至南朝刘宋时期,都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还是一条近路,只有一千余里的路程。
刘备如果急于占据江陵,南撤时有两个选择:一是陆军分军一部分脱离军民联合队伍先走,二是派关羽水军走近路直下江陵。
但刘备既没有分军,也没有派遣关羽水军抢先占据江陵。否则,用十多天时间走一千余里水路,是绰绰有余的,当刘备兵败当阳的时候,关羽已经在江陵城里晒太阳了。
而刘备兵败当阳的时候,关羽水军还行驶在当阳附近的汉水中,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关羽根本没有急着前往江陵。在当阳附近接应刘备,不是巧合,而是事先安排。从一开始分军,关羽水军的任务就不是急于占据江陵,而主要是策应和掩护刘备陆军。
这是刘备撤退时部署的一手好棋。刘备清楚曹操的长处是陆军尤其是骑兵,水军就是曹操手中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由关羽水军担任策应和掩护陆军的任务,是比较容易完成的。水陆两军同步前进,最终同时达到江陵。
因此,在当阳长坂遭遇虎豹骑的猛烈打击后,刘备毫无疑问会向东“斜趋汉津”,会合关羽水军。
陆军溃败,至少还有关羽水军可以依靠。此后一直到南征四郡时期,关羽水军是刘备唯一的嫡系军事力量。
刘备与关羽会合后,眼看曹操虎豹骑迅速南下,他们原定会师江陵的计划已经落空,只好改变行军路线前往江夏一带。
刘备作出这个决定,至少有三个因素。
一是刘备一方与江夏太守大公子刘琦一向交情不错,现在又有共同的敌人曹操,牵手合作是共同的需要。
二是此时刘备只能依靠关羽水军前进,而水军只能走水路,既然不能南下江陵,就只能走另一条水道——沿汉水走江夏,进入长江。
三是一个不速之客的到来。
来人便是鲁肃,因为献出“炕上策”(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而深受老板孙权器重的鲁肃。
鲁肃不辞劳苦冒着生命危险奔波几千里深入荆州来到当阳,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吊唁老板孙权的杀父仇人刘表那么单纯,而是身负重任,既要与大公子刘琦化敌为友,又要与刘备联络感情建立革命友谊。
曹操几乎兵不血刃迫降荆州,身在江东的孙权早已坐立不安睡不踏实。在强大的曹操威胁之下,不只是刘备、刘琦需要盟友,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孙权也有同样迫切的需要。
在共同的利益驱使下,牵手合作是必然的结局。
因此,刘备顺水推舟,接受鲁肃的建议,率军前往江夏一带。这样不但能摆脱曹操的追击,而且能靠近东吴的地盘,便于日后抱团取暖,联合抗曹。
不过汉水从当阳到江夏的水道还远,曹操追了那么久追得那么辛苦,怎么舍得让你潇潇洒洒地走?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