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和珅:二号人物 > 第七章 只在红人手下工作

第七章 只在红人手下工作

  年纪还不太大的和珅最起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兄弟两个人要想在当时的社会上出人头地,应该做到文武双全,才能互相帮助、互相提携。而要想做到文武双全,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兄弟二人就必须有分工、有协作。

  兄弟搭配,干活儿不累

  提起大贪官和珅的家庭,我们的观众就会有一种直觉:他的家人里面,如果不像是传说中的纪晓岚给和珅的题字一样——“个个草包”——都是凭借和珅的官势和权威为生的话,那也一定应该是一个个都是男盗女娼。总之,没有一个人是好东西。

  这一回,您还真的说错了。据我了解,和珅家里面的人,个个都跟和珅不一样。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和珅家里面的人,没有一个像他一样的贪官——虽然我们还没有考证他到底是不是贪官,但是他的家人都不是贪官可是史学界公认的观点。不管是他的弟弟还是他的儿子,都不是贪官。

  第二,和珅家里面的人,没有一个像他一样的京官。用现在的话讲,他们都不在北京上班,都离皇帝很远很远。

  在和珅的家人当中,与他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他的弟弟和琳。

  提起和琳,常常使我们史学工作者感到很奇怪。因为,他与他的哥哥和珅完全不同。

  哥哥学文,弟弟学武;哥哥据说是个贪官,弟弟可从来都是清官;哥哥到处得罪人,弟弟到处替哥哥擦屁股。

  更为奇怪的是,两个完全不同性格的人,居然一生关系都很好。他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提携。

  一起长大的亲兄弟,一起读的书,一起参加的工作,为什么在工作以后会有如此多的不同?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二人有如此的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解答这些问题。

  根据《清史稿》上的记载,和珅有一个弟弟,而且仅有一个弟弟,没有哥哥。

  关于和珅的这个弟弟,我们在前面谈到过两次。

  第一次讲和珅的这个弟弟,我们是在叙述和珅3岁时的一件事的时候。

  我们谈到在和珅3岁这一年——乾隆十七年(1752年),他的家发生了一次大的变故。他的母亲在生和珅的弟弟的时候难产死了,他的弟弟活了,他的母亲却死了。

  话说到现在,有的读者就会问啦,和珅他的弟弟叫什么名字呀?叫“钮祜禄.和琳”。“钮祜禄”是姓,“和琳”是名。后面的内容里,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就直呼其名为和琳。

  第二次讲和珅的这个弟弟是在叙述和珅求学前后的时候。

  那个时候,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和珅9岁,他弟弟7岁。那年,他们上了一所北京最好的学校——咸安宫官学。

  有的读者又会问啦,和珅与他的弟弟和琳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可以想到,和珅与他的弟弟和琳的关系是非常好的。和珅能够很好地照顾他的弟弟,和琳也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听他这个哥哥的话的习惯了。

  他们的关系如此好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二人是自幼父母双亡,生活很艰难,必须同甘共苦才能出人头地;再加上和珅是兄长,毕竟比和琳大一些,因此从小就懂得照顾他的这个唯一的弟弟。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和珅、和琳兄弟二人上学了。他们在咸安宫官学上学的时候,学到的东西是否一样呢?

  从前面的介绍中,我们知道咸安宫官学实际上是一所国家高级干部培训学校,是一所官员后备学院,更为准确地说,它应该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家高级行政干部管理学院。这所学校在乾隆年间大量招收八旗官员子弟入学。在这所官学学习的学生,如果不是名门显贵之后,那一定是达官子弟。在当时,咸安宫官学的名声要比景山官学高得多啦。

  像和珅、和琳兄弟二人这样的“穷学生”,在这样的学校里面应该是很少的。他们能够上得起这所学校,也是受益于他们的父亲福建副都统常保。常保在把这两个孩子送到这里上学后不久就死于福建副都统任上了。

  在第二章中我们曾经介绍过,和珅与他的弟弟在这所学校里面经常受气;我们还曾经介绍说,和珅在这所学校里学到了很多别人所不具备的知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和珅掌握了四种语言:满语、蒙古语、藏语和汉语。那么,和琳在这所学校里,学到了哪些知识呢?与他的哥哥学到的是否一样呢?

  您还别说,和珅、和琳兄弟二人还真都是很有心计的人。在和珅的安排下,他们哥儿俩在学校里,还真是有分工、有合作呢。他们兄弟二人学到的东西还真的是有同有异呢。

  相同的是,在学校里,他们兄弟二人从来不像那些纨绔子弟一样游手好闲、恃强凌弱。他们兄弟二人从来不与这些公子哥儿们同流合污、随波逐流。他们兄弟二人总是互相帮助,共同刻苦学习各种文化礼仪知识。因为,他们知道,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互相帮助、刻苦学习现在是唯一的机会了——如果这条道路走不通,那就没有什么道路能走得通了。

  不同的是,经过和珅的分析,两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应该各有分工、各有侧重的。

  因为年纪还不太大的和珅最起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兄弟两个人要想在当时的社会上出人头地,应该做到文武双全,才能互相帮助、互相提携。而要想做到文武双全,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兄弟二人就必须有分工、有协作。就要有人学文、有人习武。

  那么,谁来学文、谁来习武呢?和珅懂得下面的道理:严格说来,学文、习武,各有利弊。学文的益处是可以增强自己的修养;弊端是很难做到迅速地出人头地,正像古人所说的那样,“百无一用是书生”嘛。习武的益处是只要认真努力,就可以迅速地出人头地;弊端是随时有生命危险。

  和珅经过反复权衡,还是做出了如下决定:和珅自己侧重于学习各种语言文字和乾隆的诗文笔体,也就是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文科类,尤其是为官之道的内容;和琳则侧重于学习各种战争的战略战术,也就是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理科类,尤其是军事院校学习的内容。当然,我这里说的是侧重于,不是仅仅学习这些。

  有的读者听到这里就会产生新的问题了:和珅为什么要做出如此安排呢?是不是因为和珅贪生怕死,就不顾及自己的亲弟弟的死活呢?

  话可不能这么说。和珅之所以要做出如此安排,是有着深思熟虑的。

  他觉得,一是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又相貌堂堂,非常招人喜爱,很适合凭借自己的相貌优势与人打交道,因此适合学习文科;而自己的弟弟不但相貌差一些,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社会安定、天下太平,和珅觉得应该没有什么战事发生,习武应该没有什么危险存在。

  因此,我们可以说,和珅还是充分考虑了当时的家里家外的诸种可能性才做出了如此的安排的——虽然这种考虑事后证明还是有很大问题的。

  正是因为兄弟二人的刻苦好学,所以他们也很招人嫉恨。

  开始的时候,这些公子哥儿们还敢欺负他们家贫,经常捉弄他们两个人。可是后来毕竟因为和珅、和琳兄弟二人也真是做到了所谓的“文武双全”,还是有些真本事的,所以这些公子哥儿们也真是奈何不得他们,就只能做些给他们起起外号之类的事情。

  这些公子哥儿们给和珅、和琳兄弟二人起了什么外号呢?“书蠹”呗!“书蠹”就是“书虫”的意思,就是骂他们死读书、书呆子嘛。

  虽然当时在咸安宫官学里面学习的一些公子哥儿们不太喜欢他们兄弟二人,可这里的老师们都非常地欣赏这对刻苦好学的兄弟呀。

  欣赏这对刻苦好学的兄弟二人的人物里面,有我们所熟知的人吗?有啊,前面我们说了一个曾经担任过刑部尚书兼直隶总督的人——英廉——不但看中了和珅,而且还把自己唯一的亲孙女嫁给了和珅吗?

  除英廉之外,还有别的什么人看中了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吗?尤其是有什么人看中过和琳吗?有啊,多了去啦。最为著名的是当时的著名诗人袁枚。

  袁枚(1716~1797年)是清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也是一位颇有贤名的县令。他出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历任溧水、沭阳、江浦、江宁等县知县,颇有政绩,但40岁即主动解甲归田,在江宁小仓山下以三百金购得隋氏废园。隋氏废园旧为织造园(即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当时“园倾且颓……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荒废已久。袁枚购得后,加以整治,由于是“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故改名为“随园”。

  袁枚留下的文学著作很多,有《小仓房诗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随笔》、《随园食单》和笔记小说《子不语》等。作为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他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乾嘉性灵派三大家”;作为文学家,他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他的笔记小说《子不语》与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齐名。此外,他的《随园食单》,是清朝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

  当时的著名诗人袁枚为和珅两兄弟所感,赋诗颂扬他们:“擎天兼捧日,兄弟各平分。”

  这首诗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主要的认识有以下两点:

  第一,我们可以看到,袁枚对于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评价还是很高的。说他们中的一个能擎天(肯定是日后的和琳啦),另一个要捧日(肯定是日后的和珅啦),平分秋色,都是国家所倚重的股肱之臣嘛。

  有的读者就会问啦,呦,这首诗是不是大诗人袁枚在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人生达到鼎盛时期的作品呀?是不是为了拍他们的马屁而写作的呀?

  您还真的想错了,袁枚的这首诗,还真不是袁枚在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人生达到鼎盛时期的作品,还真不是为了拍他们的马屁而写作的;而是袁枚在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尚在咸安宫官学里面学习的时候就写成的。

  根据前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出生于1716年的袁枚要比和珅大35岁,早在和珅出生前11年就考中了进士。更为重要的是,他只当了10余年的官就辞官归隐不干了,那个时候,和珅、和琳兄弟二人还没有出生呢!从那时直至1797年他82岁去世,这50年间他一直拒绝为官。以他的人格,还不至于沦落到拍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马屁的程度。

  有的读者又会问了,这个袁枚是在什么情况下赋诗颂扬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呢?

  前面我们讲到了袁枚只当了10余年的官就辞官归隐不干了,他又喜好旅行,又爱交朋友。根据袁枚的上述特点,我分析这首诗应该是袁枚到北京看望他在北京的老朋友的时候写就的,他的老朋友应该是在咸安宫官学任教的老师,这个老师应该不但教过和珅、和琳兄弟二人,而且应该很欣赏他们。

  第二,我们可以看到,袁枚对于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评价稍有不同。

  袁枚当时实际上已经看出了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完全不同的性格,并据此预言出了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将来不同的前途。这实际上已经替我们初步解答了一些心中的疑问——为什么亲兄弟二人的性格完全不同。

  造成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完全不同的人生历程的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学校里面学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学文的人性格容易变得内向,他们会把更多的时间用来思考人际关系,用来算计别人;学武的人则相反,他们必须外向,更加注重与他人在武功上的真实切磋,而不会把大量时间用在算计人上。这就是造成和珅、和琳兄弟二人未来的性格如此不同的重要原因。

  另外,和珅要比和琳的年龄大一些,从个人角度而言,他也不会希望自己的弟弟像自己一样。这其实就跟我们现在社会上所有的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的百万富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的想法是一致的。

  从袁枚诗中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在这所学校里面学到了很多知识,这为他们以后的飞黄腾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朝里有人好做官

  经过在咸安宫官学的学习生涯,厚积薄发的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已经具备了为官处世所有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了。应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机会很快就来临了,首先是和珅被吏部录用,承袭了祖先留给他们家的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袭职务,正式踏上了仕途。

  按照大清朝的规矩,祖先留给后代的世袭职务,只能由一个人承袭。所以,和珅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的职务后,和琳就不能再承袭这个职务了。

  但是,很快,和琳也被吏部录用,他以满洲文生员笔贴式这一职务开始了自己的官宦生涯。“笔贴式”是满语,意思是“办理文件、文书的人”,主要掌管翻译满汉奏章文书、记录档案文书等事宜,相当于今天的秘书工作。笔帖式升迁较为容易,速度较快,被称为“八旗出身之路”。由于和琳工作认真细致,政绩卓著,所以更是理所当然地不断升迁。

  此时的和珅已是乾隆身边的一个红人了。俗话说:“朝里有人好做官。”和琳在和珅的帮助下更是如鱼得水了。

  和珅是怎么样帮助和琳的呢?

  其实,由于和珅在咸安宫官学的内容侧重于文科,又比他的弟弟大几岁,所以为人处世的经验要比他的弟弟和琳多一些。

  正因为如此,与他的弟弟和琳相比,和珅更加懂得在官场中的游戏规则。这些游戏规则现在我们通常称为“官场厚黑学”。

  在和珅看来,这些官场中的游戏规则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全力以赴伺候好当时自己能够接触到的最高领导人。

  这个最高领导人在当时来讲就是乾隆皇帝。要掌握乾隆皇帝的喜怒哀乐和个人好恶,要利用各种时机在乾隆皇帝面前充分展示兄弟二人的才华,这样才能达到迅速出人头地的目的。

  上述这两种游戏规则,正是和珅本人的强项,在此游戏规则指导下,和珅做出的实际行动,我们在前面领略过一些。此时的和珅认为,自己已经出人头地,现在自己的弟弟和琳还暂时帮不上什么忙,倒是自己应该帮和琳一把。但是,自己应该如何帮助和琳呢?和珅想到了他心目中的官场游戏规则中的第二条。

  第二,要想迅速升迁,就要充分依靠当朝权贵、国家的股肱之臣的力量。

  和珅知道“强将手下无弱兵”的道理。和珅心想,在当时的朝廷中,最为乾隆皇帝信任的满洲大臣就要数当时任军机大臣的阿桂和当时任两广总督的福康安二人了。因此,若把和琳放到当时最为有本事、最让皇帝放心的大将阿桂或福康安手下,和琳最容易成功。因此,他决定,一定要与这两个人搞好关系,让和琳在他们的手下工作。

  和珅的这个希望会实现吗?很难实现!为什么呢?

  与阿桂和福康安这两个人搞好关系?在他们的手下顺利工作?这是非常困难的,简直难于上青天。为什么呢?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这两个大臣不但非常正直,而且很有些本事。

  先说阿桂。阿桂(1717~1797年),字广庭,号云岩,姓章佳氏,原籍满洲正蓝旗,后被抬入正白旗。他出身于达官显贵之家,父亲阿克敦是乾隆朝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很受乾隆帝的器重。他自幼聪敏过人,“闻人谈史事,即了了,能记其大略”。雍正十年(1732年),16岁的阿桂入官学读书,两年之后补为禀生。乾隆元年(1736年),为副榜贡生,随后以父荫授大理寺丞。乾隆三年(1738年),阿桂中举人后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长期戍守西北边疆。阿桂一生屡统大军,运筹决策,用兵持重,为清帝所器重,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定伊犁、讨缅甸、平定大小金川,战功赫赫,封诚谋英勇公。

  再说福康安。福康安(1754~1796年),字瑶林,富察氏,清满洲镶黄旗人。他是经略大学士傅恒的第三子,乾隆皇帝的嫡后孝贤皇后的侄子。因为福康安是富察家族的子孙,乾隆皇帝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早殇的嫡子端慧皇太子永琏和皇七子永琮的影子。乾隆皇帝追思爱妻娇儿,便把富察氏的嫡侄接入宫中亲自教养,待之如同亲生儿子一般,以求安慰。福康安长大成人以后,他更是被乾隆皇帝委以重任,成为一代宠臣之最。福康安19岁时即以头等侍卫统兵的身份随定西大将军温福征剿大金川。此后担任过吉林将军、盛京将军、成都将军、四川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武英殿大学士等要职。福康安还参加过平定大小金川、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击退廓尔喀入侵等重大战役。福康安作战英勇,足智多谋,但生活奢侈,他统率的大军所过之处,地方官都要供给巨额财物。前线血肉横飞,而福康安的兵营之中仍歌舞吹弹,余音袅袅不绝。但乾隆皇帝对福康安的信任却丝毫不减,乾隆皇帝承认自己和福康安的感情有如家人父子。乾隆皇帝早就想封福康安为王,让他像诸皇子一样享受荣华富贵,只是碍于家法,不能如愿。于是便令福康安率军作战,建立军功,以作为封王的基础。所以福康安每次出征,乾隆皇帝都精心为他挑选将领,选派劲旅,使其必胜。而其他将领也迎合乾隆皇帝旨意,有意不取胜争功,以归美于福康安。

  阿桂和福康安二人长期征战在外,可以说是出将入相,样样都能,是国家的股肱之臣。这样的人,是一点儿也看不上那种靠钻营起家的人的——尤其是和珅这样的每天都在家里研究乾隆皇帝的诗文笔体的人。他们认为官场中的游戏规则的第一条,应该是全力以赴忠于皇帝而不是伺候好皇帝,为人臣子的就应该在战场上为国立功,而不是每天都想着如何讨好皇帝。可以说,他们的想法在当时的社会里还有些赳赳武夫的味道,但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二是这两个大臣素来看不上和珅这样的在朝廷中没有根基的人。

  各位读者,您想啊,军机大臣阿桂,比和珅大33岁,其父阿克敦是康熙四十八年的进士,康熙、雍正、乾隆的三朝元老,阿桂又是乾隆三年(1738年)的举人;福康安的父亲是乾隆朝的大学士,福康安的姑姑又是乾隆皇帝的皇后,福康安则是乾隆皇帝的内侄。俗话说得好,“道不同,不相谋”。有这样家庭背景的人能轻易看得上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吗?

  所以,依照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身份和行事的习惯,他们只要能够做到不得罪阿桂和福康安这两个人就很了不起了。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呀。没有根基的人,你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够做到迅速升迁吗?

  三是在不久前,和珅又刚刚与阿桂闹了些矛盾。

  矛盾从何来呢?据《清史稿》记载,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境内发生苏四十三(撒拉族、回族穆斯林反清起义首领之一)领导的人民起义。乾隆皇帝下令派一些将领带兵征讨,随后又命和珅为钦差大臣,偕大学士阿桂前往督师。阿桂身体不舒服,敦促和珅先行。和珅到达甘肃之后,军中的战将瞧不起他,也不听他调遣。等到阿桂到达甘肃之后,和珅向阿桂告状,说这些将领不听调遣。阿桂听后不置可否,立即升帐派兵,诸将都听从号令,不见一丝不敬。阿桂转身问和珅说:“诸将殊不见其慢,当谁诛?”意思是说,我怎么看不出来谁不听调遣呀?您说应该杀谁呀?后来乾隆皇帝得知此事后,迅速调和珅先于阿桂回到京师,严厉地谴责了和珅一番。和珅从此才知道阿桂的厉害以及阿桂在乾隆皇帝心目中的位置。

  正是因为如此,和珅心想,如果把自己的弟弟和琳派到他们二人的手下去工作,就能达到一石三鸟的功效:

  首先,如果把和琳派到他们二人的手下去工作,和琳就能迅速出成绩,就能迅速升迁。您想啊,强将手下无弱兵啊!和琳迅速干出成绩、迅速升迁的话,我们兄弟二人就可以出将入相,万无一失了。

  其次,如果把和琳派到他们二人的手下去工作,和琳还可以替我监视他们的行动,可以随时为我通风报信,让我干什么事都能提前有个准备,我也可以更快地升迁。

  最后,我们兄弟二人性格不同,处世方式不同,就如同唱戏的那样,一个演红脸,一个演白脸,一唱一和,互相扶持。如果把和琳派到他们二人的手下去工作,他还可以替我解释解释,替我为为人不是?

  因此,和珅迅速地利用时机把和琳派到了大学士、军机大臣阿桂手下。问题在于,和琳能够适应在阿桂手下工作吗?阿桂又会如何对付和珅的弟弟和琳呢?

  抓住对手的软肋

  大学士、军机大臣阿桂当官已经几十年了。况且,他的父亲又是三朝元老,几经宦海沉浮。在他父亲几十年的宦海沉浮中,给阿桂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父亲曾经有好几次因为被一些特别年轻的官员弹劾而被削职为民。因此,阿桂从他父亲的经历中得出了一条官场中的游戏规则,那就是,在官场中,轻易不能得罪其他官员,尤其是像和珅、和琳这样现在很年轻的、将来可能很有作为、很有前途的官员,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强大”而忽视别人。

  他的这种想法,我们可以从阿桂临死前说过的话里分析出来。他说:“我年八十,可死;位将相,恩遇无比,可死;子孙皆佐部务,无所不足,可死。忍死以待者,实欲待皇上亲政,犬马之意得一上达。”您看,阿桂明明是想除掉和珅,可是直到阿桂临死的时候,连这句话他都不敢说,只能委婉地说是“实欲待皇上亲政,犬马之意得一上达”,多么可悲啊!

  对于阿桂的这一点认识,其实和珅也有同感。只不过文人的和珅对此理解得比作为武将的阿桂更加深刻且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而已。在和珅的心目中,这应该属于官场游戏规则中的第三条:轻易不要得罪其他官员,尤其是皇帝看中的、有真才实学的、像阿桂、福康安这样的国家的股肱之臣。如果已经不小心得罪了的话,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地用自己的真心去弥补回来。

  正是因为和珅与阿桂都有这样的一种基本认识——虽然认识的程度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阿桂肯定会接受和琳在自己的手下工作。

  但是,我们知道,接受你不等于给你发展的机会。和琳在阿桂手下的工作干得会如何呢?阿桂会给和琳大力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吗?

  这就要靠和琳自己了。

  前面我们讲过,和琳与他的哥哥和珅的性格完全不同,思维方式、办事习惯等各个方面都不一样。正是这一点帮助和琳迅速得到了阿桂的肯定。这种在各个方面与和珅完全不一样的风格,也正是阿桂能够把和琳留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是因为这兄弟俩对于官场游戏规则第三条的认识程度比阿桂要深刻许多,所以在和珅的帮助下,和琳在阿桂手下,工作不但干得相当漂亮,而且在乾隆皇帝的心目中,甚至干得比阿桂还要出色一些。

  在大学士、军机大臣阿桂手下的和琳有两件事干得都很漂亮。

  第一件事,处理盛住贪污案。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五月,受乾隆皇帝派遣,和琳随军机大臣阿桂赴浙江查询杭州织造盛住贪污案,盛住与福康安的父亲一样,也是乾隆皇帝的小舅子。乾隆皇帝的小舅子是很多的啊!盛住呢,他在进京朝见皇上时携带大量贵重财物,被御史窦光鼐(乾隆七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左都御史、上书房总师傅)发现,向乾隆皇帝参了一本。乾隆皇帝当然想包庇自己的小舅子,可又不能做得太过火。和珅深解圣意,向乾隆启奏,派自己的弟弟和琳与阿桂一同去处理。此事的最终结果是:阿桂办事过于认真,被乾隆皇帝责罚;和琳办事妥帖,被乾隆皇帝升为湖广道御史。一年多之后,盛住又被乾隆皇帝重新起用,官复原职。

  第二件事,处理李天培假公济私案。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湖北按察使李天培假公济私,借进京之机顺路用官船运送私人木料给福康安。此事本来是小事一件,但和珅、和琳兄弟二人想抓住这次机会来打击福康安,于是由和琳向乾隆皇帝弹劾李天培。乾隆皇帝正想整顿吏治,于是派大学士、军机大臣阿桂前往调查、处理此事。此事的最终结果是:李天培被流放到边疆;福康安也因纵容部下被乾隆指责,罚总督俸禄三年;和琳迅速地被擢升为内阁学士、兼署工部左侍郎、正蓝旗汉军副都统。

  从这两件事的处理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前面我们说过,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性格、思维方式、办事习惯都完全不同。但是刚刚这两件事,兄弟二人的想法为什么却又惊人的一致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兄弟二人的性格、思维方式、办事习惯虽然完全不同,但是他们毕竟是亲兄弟,他们的最终追求是一样的——利用一切手段创造仕途飞升的奇迹,在不同的舞台上彻底超过所有的人。他们知道,兄弟二人必须齐心协力、互相配合、互相补台,才能最终达到成功。

  通过和珅的巧妙安排,和琳在这两桩案子中显示出卓越的处事才能,使乾隆皇帝看到和珅一家人才辈出。于是,和琳也像兄长和珅那样创造了仕途飞升的奇迹。

  应该说,此时的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已经完全应验了袁枚对于他们的评价了。他们一个擎天,另一个捧日,都是国家所倚重的股肱之臣嘛。二人都各自真正达到了他们人生的鼎盛时期了。

  到了人生鼎盛时期,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思想、二人的关系又有了什么新的变化呢?两个人的关系是沆瀣一气、“王八找绿豆——对上眼了”呢?还是道不同不相谋、分道扬镳呢?还是像小说《三国演义》中说的那样,“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呢?

  就在这个时候,就在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人生都真正达到了他们人生鼎盛时期的时候,和珅又决定利用一切可以接近福康安的机会,把和琳派到大将军福康安手下。这又是为什么呢?

  根据咱们前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福康安与大学士阿桂一样,本身是非常看不起和珅的;而在湖北按察使李天培假公济私案件中,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又得罪了福康安。应该说,福康安是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死对头了,双方只要一见面就应该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的。

  我们可以看到,和珅这一次得罪福康安,与上一次得罪阿桂不同:上次得罪阿桂,是无意而为之;这次得罪福康安,是经过精心准备、刻意安排的。

  可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和珅居然决定把和琳派到大将军福康安手下,这不是自找死路又是什么呢?和珅,应该全力以赴地对付福康安才对啊!

  其实,我们只要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和珅的用意了。

  我们在讲到和珅被杀的时候,曾经提到过一个人物,他叫福长安。我们说福长安是和珅的重要党羽。这个和珅的重要党羽福长安是个什么人呢?他呀,他居然是和珅的两个最为重要的死对头之一的福康安的亲弟弟。

  福康安兄弟共四人(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比和珅小4岁的福康安行三,比和珅小10岁的福长安行四。按照咱们普通百姓的说法,他们应该管乾隆皇帝叫姑父,亲的啊,他们的亲姑是乾隆皇帝的皇后。

  您明白了吧?和珅可真是个人物。他知道福康安完全看不起自己;而自己带兵打仗的功夫又确实永远超不过福康安;更为重要的是,福康安兄弟又是皇上的内侄,而自己在朝中却没有任何根基。在湖北按察使李天培假公济私案件中,自己兄弟二人又得罪了福康安。而自己在朝廷中还远没有做到树大根深、枝繁叶茂之前,过早地树敌似乎也不太好。

  但是,自己已经得罪了福康安,就违背了官场中的游戏规则的第二条。局面就已经很危险了。毕竟,福康安家族的势力要远远强于自己。福康安家族对付自己兄弟二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挽回危险的局面呢?在和珅的心目中,挽回这种局面的办法就是官场游戏规则中的第四条,应该做如下表述:

  第四条,除了一定要千方百计地用自己的真心去弥补之外,还要极力拉拢对方最为重要的亲属站到自己的一方来,从而达到双方在新的情况下势均力敌的局面,以避免对方下手伤害自己。

  所以,为了对付福康安,挽回危险的局面,和珅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方面,拉福长安下水。问题在于,福长安那么容易被和珅拉下水吗?还真的很容易。为什么呢?因为福长安与和珅二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首先,二人都善于拍马逢迎——这与福康安明显不同;其次,二人都是从皇帝的侍卫这个职务起家,福长安与和珅有很多共同的语言。当然,二人也有很多完全不同的地方。福长安是皇帝的内侄,而和珅出身卑贱,完全没有根基,因此,福长安一开始也并不想与和珅沆瀣一气;但在与和珅共事后,福长安发现自己事事皆落在和珅背后,与和珅争宠不过之后,福长安马上就转投和珅集团;和珅也是看到了福长安的成长经历与自己相似,而且又出身高贵,有皇帝作为靠山,便也极力拉拢、培植他。

  第二方面,派和琳到福康安手下弥补,从福长安的经历,我们可以分析出福康安的想法。和珅派和琳到福康安手下,福康安肯定会一口答应无疑。为什么呢?

  您想啊,毕竟这个满清朝第二大贪官福长安是自己的亲弟弟啊。虽然自己完全看不上大贪官和珅,但是自己又因为满清朝第二大贪官福长安是自己的亲弟弟而不能贸然弹劾和珅;既然不能贸然弹劾和珅,还不如把和珅的亲弟弟掌握在自己手中呢?这样还可以互相制约一些不是?

  基于与阿桂类似的想法,福康安接受了和琳在他的手下工作。而和琳呢?有了前面在大学士、军机大臣阿桂手下工作的经验,在福康安手下工作的和琳也有两件事干得很漂亮。

  第一件事,平定廓尔喀对西藏的侵略。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廓尔喀贸然兴兵侵略西藏。廓尔喀,就是今天的尼泊尔。经过和珅的周旋,和琳被派往西藏,与大将军福康安共事。结果,和琳与大将军福康安配合得非常默契,不但更加得到乾隆皇帝的信赖,不断步步高升不说,转眼之间就当上了工部尚书,而且还深得福康安的信任。

  和琳为什么能够得到福康安的信任呢?

  原因之一是和琳独立的处世方式。和琳是一个性情中人,在与福康安的共事中,他不但能不断化解福康安心中的怨恨,让福康安认为“有其兄未必有其弟”;而且两人在长期的征战中,不仅配合非常默契,而且甚至默契到彼此称兄道弟的地步。

  原因之二是福康安也对和珅、和琳兄弟二人有所顾忌。还是前面那句话,毕竟这个满清朝第二大贪官福长安是自己的亲弟弟啊!

  第二件事,镇压贵州、湖南苗民起义。

  乾隆六十年(1795年)正月,贵州、湖南爆发由石柳邓﹑石三保﹑吴八月﹑吴半生(本名吴天半)等人领导的苗民起义。起义的苗民提出了“逐客民(指满、汉族地主和官吏)、收复地”的口号,以“穷苦人跟我走,大户官吏我不饶”为号召,各地苗、汉、土家族人民奋起响应,起义势力很快发展到黔东北、湘西及川东三省接壤的广大地区。同年二三月间,清政府调遣云贵总督福康安﹑四川总督和琳﹑湖广总督福宁率领七省兵力十余万人,分路镇压。起义军以“敌有万兵,我有万山,其来我去,其去我来”的战术,四处出击。

  此时的和琳正从西藏凯旋而归,在路过邛州时,得知义军已经攻打到秀山,和琳不顾风尘仆仆,马上投入战场,击败义军;又与福康安通力合作,连下义军七十余寨。不仅如此,和琳还身先士卒,率军生擒义军领袖吴半生。乾隆皇帝又因此加封和琳为太子太保。

  将星陨落之后

  就在这时,嘉庆元年(1796年),主帅大将军福康安积劳成疾,在军中病逝。和珅与弟弟心意相通,向此时已经是太上皇的乾隆皇帝启奏,允和琳暂代军务。乾隆太上皇当即下令和琳督办军务。而和琳也是愈战愈勇,迅速生俘义军领袖石三保。

  此时的和珅、和琳兄弟二人一边把握朝政,一边控制军权,一将一相,一文一武,真是威风了得呀。

  可惜好景不长,没承想,仅仅过了三个月后,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黄粱美梦就变成了泡影。为什么呢?因为和琳在当年围攻平陇的战役中,由于受瘴气而染病身亡,当时年仅44岁。

  和珅听闻此事,伤心万分,作了《悼亡诗》十五首来悼念胞弟。和珅在诗序中写道:“言不成声,泪随笔落,聊以当歌。”我们这里引用其中的两首:

  其一:

  看汝成人瞻汝贫,子婚女嫁任劳顿。

  如何又为营丧葬,谁是将来送我人。

  其二:

  同胞较我三年少,幼共诗书长共居。

  宦海分飞五载别,至今音问藉鸣鱼。

  乾隆太上皇得知和琳染病身亡,命将和琳晋赠一等公爵,准许后代世袭;并且准许和琳家建专祠祭奠,谥忠壮,赐祭葬,命将其牌位放在太庙由国家按时祭祀。

  和琳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

  在为人处世方面,与和珅相比,和琳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吗?

  第一,相对而言,和琳是武将,作为武将的和琳,脾气更加耿直一些——在这方面,连乾隆皇帝都是认可的;而和珅是文臣,作为文臣的和珅,更加巧舌如簧一些,精于算计——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害人终害己,反误了卿卿性命。

  第二,和琳比较正直而不贪婪,可以说是基本做到了“武将不爱钱”;而和珅据说不但很卑鄙,而且很贪婪,可以说,他完全没有做到“文臣不爱权”,称他是当时的“天下第一贪”,倒是绰绰有余的了。

  除此以外,和珅的卑鄙、巧舌如簧且精于算计有助于为和琳的迅速升迁扫清道路上的障碍。和珅可以迅速地除掉和琳身边的异己者;和琳的耿直、正直而不贪婪又有助于延长和珅的性命。有了和琳,和珅少了很多真正的对头,毕竟连福康安这样的人都认为“有其兄未必有其弟”嘛,都自始至终没有弹劾和珅嘛。

  和琳有一个儿子,叫丰绅宜锦。和琳死后,其子丰绅宜锦世袭一等公爵的职位。但是在1799年和珅被嘉庆皇帝处死之后,丰绅宜锦也受到了一些影响。嘉庆皇帝命将和琳的牌位撤出太庙;毁掉和琳家专为和琳建立的祠堂;剥夺和琳的儿子丰绅宜锦的公爵职位,仍旧改为世袭三等轻车都尉之职。

  和琳还有两个女儿,其长女早在和琳死前就嫁给了乾隆皇帝的第六子质庄亲王永瑢(1744~1790年)的第五子(也就是乾隆皇帝的孙子)多罗质恪郡王绵庆(1779~1804年)。当时和琳征战在外,婚事是和珅帮着操办的。和珅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自己的家人祖祖辈辈都多多地与皇室联姻,以此来确保自己开创的“钮祜禄氏”家族的基业能够百年牢固。和琳的小女儿,正史上没有太多记载。

  和珅就是忘记了中国的两句古话,一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1799年,和珅被嘉庆皇帝处死,他的家人也受到了一些影响,长期抑郁不得志。

  和珅的兄弟和琳一家人,除了和琳本人先于和珅病逝而没有受到和珅被诛案的冲击之外,其他的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呀。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