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傅玄评传 > 二、祖傅燮的仕履与性格

  二、祖傅燮的仕履与性格

  傅玄之祖傅燮(143?-187),字南容,《后汉书》有传。他一生最后几年入仕居官期间,干了两件轰动一时、名扬后世的大事:一件是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转战南北,功绩卓著,成了"英雄";另一件是出任汉阳太守,面对羌胡叛军,孤城难守,以身殉职,成了义士。他的性格特点,也通过这两桩事功本末,表现得鲜明突出。本传对此有详细记载,《通鉴》里亦大量采录。

  (一)入仕前的大致情况

  本传言及傅燮人仕前的文字甚少,他处亦无可补阙,只知他"少师事太尉刘宽"一事而已。

  刘宽(120-185)于《后汉书》有传。他任太尉是在灵帝嘉平五年(176年)以后,当时傅燮之子傅斡已出生,对傅燮而言,已不可再称"少"时。傅曼师事刘宽肯定应在此前无疑,"大尉"是以显职尊称。

  本传紧承师事刘宽语后曰:"再举孝廉。闻所举郡将丧,乃弃官行服①。"结合上下文,从这两句话里,我们略可推知傅燮入仕前的一些大致情况。第一,生年约在顺帝汉安二年(143 年)前后。东汉时,郡国举孝廉在岁末。傅燮这次"再举孝廉"入仕是在灵帝光和六年(183 年)底。顺帝阳嘉元年(132 年),东汉政府据当时尚书令左雄建议,颁诏:"郡国举孝廉,限年四十以上。"(《通鉴》卷四三)从此对士子实行严格的限年入仕之制,直到魏文帝黄初三年(222 年),这一规定才正式被取缔,不再遵守。①其间虽有早仕之例②,当与顺帝阳嘉诏书里特加"不拘年齿"有关,而且很少见,本人传记里是要说明或提供线索的。傅燮被举孝廉,应该在他40 岁以后。第二,师事刘宽当在入洛阳太学后。东汉质帝本初元年(146 年)以后,京城洛阳"游学转盛",太学"至三万余生";当时诸生互相标榜,清议激扬,太学生之间亦行拜师相从的风尚。③按惯例,士家子弟入太学的年龄是在15 岁。傅燮初入太学当在桓帝永寿三年(157 年)前后,其时刘宽38 岁,尚② 汉末以降,维系士人与郡望的纽带,一是强烈的乡土感情,二是初什要经本郡官吏或中正察举提名。① 其时服丧以日代月,二十六日即期满除丧,不行三年之制。

  ① 《三国志·魏文帝纪》黄初三年诏:"今之计(吏)、孝(廉)??其令郡国所选,勿拘老幼??到皆试用。"② 《后汉书·范滂传》记,范滂(137-169)举孝廉入仕的时间颇早。《三国志·魏武帝纪》讲,曹操(155-220)"年二十,举孝廉为郎"。③ 参《通鉴》卷五三正文与胡注。

  未入仕,亦在太学,其后不久居官,仍在京师。④其间,傅燮慕其名而师事之,有五六年(157-162 年)之久。刘宽其人,本传注引谢承《后汉书》讲,"少学欧阳《尚书》、京氏《易》,尤明《韩诗外传》",被人们"称为通儒"。显然,他是固守经学传统的儒者。汉末"党锢之祸"以后,士族知识分子迭遭外戚、宦官的排斥打击,"儒者之风盖衰矣"(《后汉书·儒林传》),官学随之颓废,浮竞之风颇兴。但是,传统经学作为士族的精神寄托和思想武器,是不会完全衰落的,私学传授在士人中就会受到青睐。刘宽日后与诸生"执经对讲"(本传语),说明私学是有市场的。傅燮师从刘宽,接受传统经学的熏陶,这对他的思想性格具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再举"之郡非本郡北地。既为"再举",则有"初举"①。当时士子被"初举",一般不就,多是"再举"或征辟后才入仕,而且相隔时间不会很久。"初举"多为本郡。傅燮曾为北地郡"初举"。本传曰:"初,(北地)郡将范津明知人,举(傅)燮孝廉。"范津其人后来做了汉阳太守,傅燮接替了他;此前他曾在北地郡担任边将,举过傅燮。

  那么,"再举"之郡是否还是本郡呢?不是的。原因是,北地郡于傅燮被"再举"入仕后,即光和七年(184 年)初,并没有发生"将丧"或已丧的事变;即便"再举"仍是北地郡,本传不当称"所举郡"。因此,"再举"之"所举郡"当为他郡,或与傅燮曾侨居该郡有关②。史料不足,无法确定。不过,傅燮光和六年(183 年)被"所举郡再举"后,次年(184 年)二月,张角领导的黄中起义在冀州"反叛","安平、甘陵人各执其王以应之"(《后汉书·灵帝纪》)。甘陵国是桓帝建和二年(148 年)由"清河国"改称的(《后汉书·桓帝纪》)。傅燮一支又称"清河傅氏",或与傅燮少时曾侨居其地有关。甘陵国于桓帝延熹九年(166 年)前后,形成南北部朋党,是汉未党人之议的发祥地。这些跟傅燮有无联系呢?值得考虑。

  (二)讨黄巾功多不封

  据《通鉴》卷五八记载,中平元年(184 年)三月初,北地太守皇甫嵩、交趾刺史朱被匆忙调至京城,各统一军,合计四万余人,共同讨击颍川郡(治阳翟,今河南禹县)内的黄中军。初仕居官的傅燮受任护军司马之职,领兵作战,先在朱部下。四月间,傅燮所在朱携军为黄巾军波才打败,皇甫嵩军据守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又被波才包围,官军兵少受困,军中惊恐。五月,从洛阳率兵增援的骑都尉曹操所部会同朱赶至长社,三军里应外合,大破围城的黄巾军。六月,皇甫嵩、朱携二军合势攻夺了颍川郡治阳翟,乘胜向东南挺进,讨击邻近的陈国(治陈县,今河南淮阳县)、汝南④ 《后汉书·刘宽传》记,延熹八年(165 年)之前,刘宽仕历情况是:"桓帝时,大将军辟,五迁司徒长史。时京师地震,特见询问。再迁,出为东海相。"大将军梁冀受诛在延熹二年(159 年)八月,"京师地震"在延熹五年(162 年)五月。刘宽入仕当在延熹二年(159 年)诛梁冀前,他40 岁时;出东海相在延熹五年(162 年)地震之后。

  ① 据和帝永元十三年(101 年)诏,缘边郡口"五万以下,三岁举(孝廉)一人"。见《通鉴》卷四八。北地郡人口当时(183 年前后)不足5 万。

  ② 《晋书·李含传》记,李含是陇西狄道人,侨居关中始平,西晋时两郡并举其孝廉,说明侨居之郡是能够举荐的。

  郡(治平舆,今河南平舆县北)的黄巾军,又连连取胜。

  在南线战场接连平息颍川、陈国、汝南三郡(国)的黄巾势力,官军声威大振的同时,北线战场却遇到了麻烦。卢植所部与黄中起义的领袖人物张角在巨鹿郡的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固垒息军,暂呈胶着态势;朝廷撤换了卢植,派去了董卓督战,也无建树。于是,朝廷诏命朱军继续南下,讨击南阳;皇甫嵩回师北上,进攻东郡(治濮阳,今河南濮阳县南)。这时,傅燮统领之部转归皇甫嵩指挥,随之北进。傅燮的战功主要是在北上后赢得的。八月,皇甫嵩军在东郡苍亭(今山东阳谷县北)与黄巾军交战,傅燮所部捉获并处斩了这支黄巾军的首领卜巳;接着,皇甫嵩军受诏继续北上讨张角。十月,破广宗;十一月,陷下曲阳(巨鹿郡之北境,今河北晋县西)。至此,燃遍神州南北的黄巾起义烈火被暂时扑灭了。作为主帅的皇甫嵩,为东汉王朝的苟延残喘,立下了汗马功劳,升官晋爵,一时荣显。但是,作为得力干将的傅曼,"斩贼三帅卜已,张伯、梁仲宁等,功高为封首"①,竟因宦官赵忠作梗,一无封赏。

  傅燮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功多不封,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这件事在当时曾引起士人们的纷纷议论,为傅燮鸣不平。两年后,中平三年(186 年)朝廷诏论讨黄巾之功时,执金吾甄举代表众议,当面向刚由中常侍升迁车骑将军的宦官首领赵忠递言道:"傅南容前在东军,有功不侯,故天下失望。"(《后汉书·傅燮传》)对于傅燮之功,我们今天不能赞许,因为他的手上沾满了黄巾军的鲜血;对于他的不受封的因由,却值得特别提出来一议。汉末两次"党锢之祸"后,党人遭禁,宦官得势。黄巾起义之前,朝中十二常侍张让、赵忠等宦官头目控制皇室,把持朝政,勾结在一起为非作歹,京师昏乱,州郡民不聊生。宦官集团的政敌是遭打击的正直士人,士人情议的目的是为了铲除宦官,振兴皇权。斗争的结果是,有声有色的关心政治、扶持王室的书生议论,反被诬为谋反之举,受到残酷镇压;而危害王权、祸国殃民的好佞宦官,却变成了皇权依赖的势力。宦官们的倒行逆施,激发了黄巾大起义;"党人"们蒙受不白之冤,国家危难之际却又得依赖他们。当汉灵帝发现正是身边的宦官参与危害社稷的阴谋后,对诸常侍发问:"汝曹常言党人欲为不轨,皆令禁锢,或有伏诛者。今党人更为国用,汝曹反与张角通,为可斩未?"(《通鉴》卷五八)于是,在皇甫嵩的建议下,朝廷解除了党禁;朝野揭露指斥宦官的清议又一次勃然而兴。但是,昏庸的灵帝信赖的仍是身边的这班宦官,对他们放纵亲属、典据州郡、侵掠百姓的行径不闻不问,对他们在京城西园公开卖官爵、贪货财的劣迹听之任之,甚至还继续处死上奏言事、指斥宦官的朝臣。

  在上述背景下,奔赴前线作战的傅燮义正辞严上疏灵帝,仍将矛头直指朝中宦官。下面摘引这篇名疏:??今张角起于赵、魏,黄巾乱于六州,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者也。??黄巾虽盛,不足为庙堂忧也;臣之所惧,在于治水不自其源,末流弥增其广耳。??阉竖弄权,忠臣不进。诚使张角枭夷,黄巾变服,臣之所忧,甫益深耳。何者?夫邪正之人不宜共国,亦犹冰炭不可同器。??陛下宜① 《后汉书》本传注引《续汉书》语。其中张伯、梁仲宁二帅,当为巨鹿张角黄巾军首领。思虞舜四罪之举,速行谗佞之诛,则善人思进,奸凶自息。

  此疏之议,旨在劝灵帝尽快诛杀宦官。在傅燮之前,郎中张钧就上书提出相同建议,言辞并不激烈,却因此下狱送了命。这件眼前事傅燮当然清楚,但他还是不稍委蛇地点明众人想说而不敢说的意思。这正是前此党人题拂之精神气度的再现!他的上疏引起赵忠"忿恶",论功行封时有意"谮之"而不得封;两年后朝议其事后,赵忠派人说项"致殷勤",又遭傅燮断然拒绝:"遇与不遇,命也;有功不论,时也,傅燮岂求私赏哉!"(本传)党禁之后,乱世之时,这种掷地有声的铿锵之语,确是空谷足音,令赵忠之流感到威慑,既恨其直,又惮其名,欲害无由,且不敢冒然为之。傅燮触犯宦官权贵的一道上疏、一番理论所显示出的一身正气,远比他南北征战中的斩获之"功"更见光彩!他功多不封,令时人抱不平;他不畏权势、不为利诱,更今后人敬仰!

  (三)朝议弃守凉州,一语惊人

  东汉一朝,凉州境内诸羌反叛声势浩大,持续不断,使得朝廷疲于应付,靡费用兵,耗竭国本。宋代司马光认为,"御之失道"、"郡县侵冤",正是导致诸羌"离叛侵扰"的原因所在;"若视之如草木禽兽","悉艾杀之","虽克捷有功,君子所不与也"(《通鉴》卷五六)。其实,在东汉平羌战事中,也不乏有识之士,他们主张以恩信招抚羌众,不赞成一味讨剿屠灭,但朝廷不但不采纳,还要举劾追究,下狱治罪。灵帝初年,在段顽统领下,大军压境,转战山谷,穷追不舍,以残暴的手段镇压了羌人的反抗,一时"陇右清静",郡县荒残。

  当黄巾军于中原八州"一时俱起"之时,陇右凉州羌人又在边章、韩遂的带领下,举起了反抗大旗,烧杀州郡,寇扰三辅。

  中平元年(184 年)十二月,傅燮由冀州返至京城,讨黄巾功多不封。

  据本传讲,朝廷改派他出任安定都尉,"以疾免",仍留京师,"后拜议郎",约在中平二年(185 年)初。三月问,廷尉崔烈人钱500 万,买通宦官,升为司徒。作为鼎鼎名士,竟致买官求荣,阿附奸佞,已置声誉于不顾。他上台后第一桩出奇建议就是提议放弃凉州,理由是"凉州兵乱不止,征发天下役赋无已"(《通鉴》卷五八),振振有词,似乎满有道理。这一提议事关重大,朝臣不可能均表赞成,反对者中就以傅燮为代表。本传记曰:司徒崔烈以为宜弃凉州。诏会公卿百官,烈坚执先议。燮厉言日:"斩司徒,天下乃安!"尚书郎杨赞奏燮廷辱大臣。

  尽管崔烈其人因买官而"声誉顿衰",人格卑污,但是在廷议场合,傅燮如此出语惊人,许慢宰相,实属罕见!根据袁宏《后汉纪》的记录,接着灵帝"有诏问本意"①,傅燮上书作答,其大意是:凉州之地作为"天下之冲要,国家之藩卫",弃之则"三辅危"、"京师薄";作为宰相崔烈"不念为国"筹谋安缉之策,反而要割弃先王列祖拓置的"万里之土",不是"极① 《通鉴》卷五八据《后汉书·傅燮传》,紧承上引廷议文字后,出"帝以 问燮,对曰"云云,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似乎当廷问答。看来,袁宏的记录是有 道理的。

  蔽",就是"不忠"。傅燮上书从社稷安危的大局出发,无懈可击,灵帝"善而从之"(《通鉴》语);傅燮的立场亦为"众议所归"(木传语)。还有,傅燮属籍西土,强烈的乡土感情,也促使他对放弃凉州之议持激烈的反对立场。在他之先,安定王符也曾坚决批评安帝时大将军邓骘等放弃凉州的主张;《潜夫论》里《救边》、《劝将》、《边议》三篇,专门针对这个问题有议。

  (四)出任汉阳太守,以身殉职

  中平三年(公元186 年)初,宦官头目赵忠想拉拢傅燮,遭到拒绝后,就借机将傅里外放,出为汉阳太守①。当时凉州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②,汉阳郡治在冀县(今甘肃甘谷县)。

  中平四年(公元187 年)三月,西羌首领韩遂拥兵10 余万,由金城郡(治允吾,今甘肃、青海交界处,湟水之滨)向东南进围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夺而据之。凉州刺吏耿鄙决定率兵前往征讨,傅燮写信谏阻,以为:使君统政日浅,人未知教。??今率不习之人,越大陇之阻,将十举十危。而贼闻大军将至,必万人一心。边兵多勇,其锋难当;而新合之众,上下未和,万一内变,虽悔无及。不若息军养德,明赏必罚,??然后率已教之人,讨已离之贼,其功可坐而待也??(《全后汉文》卷八一)傅燮已有作战经历,是员悍将。

  他现在主张"息军养德",就鉴于双方力量悬殊太大,条件尚不成熟,而且对"万一内变",祸生时腋的危机应有警惕。但是耿鄙不听,一意孤行。四月间,匆忙招募的讨伐军在耿鄙统领下进至狄道,与韩遂叛羌兵未及交锋,内部发生叛变,耿鄙的州别驾应贼杀主,军司马马腾拥兵倒戈。讨伐军倾刻瓦解,与叛羌合为一体,无所顾忌地推进至汉阳。这一急遽祸变并不出傅燮所料,但汉阳己是孤城一座,坚守或求援均无可能,傅燮无回天之力,汉阳失守已成必然。

  据《通鉴》卷五八所记,汉阳城被叛军围困后,傅燮镇定自若地拒绝了来自三个方面的劝解。一是北地胡骑兵"随贼攻郡,皆夙怀燮恩,共于城外叩头,求送曼归乡里"①;二是其于傅斡从旁赞成"羌胡之请还乡里";三是投降叛羌的原酒泉太守黄衍前来游说。傅燮对儿子所留遗言里,表明他宁死不失节的选择,也流露出"吾行何之"的不能选择的悲凉。于是,傅燮"遂① 傅燮为北地人,时属雍州。灵帝熹平四年(175 年),明制"三互法",禁忌任官,本州人士下允许监临本州。因此,皇甫嵩作为凉州安定人,可以出任北地太守;傅燮则先出为安定都尉(未上任),继而为汉阳太守,就因为他已成雍州人的缘故。到后来曹操自为魏公(213 年)以后,本州人亦可监临本州,如张既(《三国志》有传)就是例子。

  ② 一说,凉州与汉阳郡同治冀县。《通鉴》卷五八胡注:"冀县,属汉阳郡,郡及凉州刺吏治焉。"① "北地胡"据点,正在原北地郡灵州境,故以"乡里"相称。但北地郡于傅燮出生之前,就已寄治冯翊,此言"夙怀燮恩",殊不可解。妄测之,城外"北地胡"中混杂有寄治冯翊之北地郡之内徙胡人,而傅燮入仕前曾居于北地郡,因有"怀恩"之意。这是一种可能。另一种可能是,傅燮未居北地郡,而讨黄巾时,皇甫嵩由北地太守任赴征,部属中有从北地郡随行胡人,因与傅燮相处,才有"怀恩"之谓。第三种可能是,北地傅氏先世对羌胡有恩,本传里其子傅斡讲,"乡里羌胡,先被恩德"云云,似可注意。麾左右进兵,临陈战殁",以身殉职。他死后没几年,京师洛阳惨遭董卓烧掠,成为一片废墟,从此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大乱开始了。傅燮是东汉末年难得的义士忠臣,却"不容于朝";他死得壮烈感人,却守不住汉阳城,救不了洛阳城。这是一曲时代的悲歌。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