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傅玄评传 > 一、北地傅氏的来龙去脉

  一、北地傅氏的来龙去脉

  (一)北地郡治的徙迁情形

  北地郡始设于秦代,为秦统一天下所置36 郡之一,郡治在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西汉武帝开疆拓境,分天下为13 州,将原属雍州的北地郡划归新置的朔方刺史部①,郡治很可能北迁至马领(今甘肃庆阳县西北)。到了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公元35 年),"省朔方(郡)入并州"(《晋书·地理志上》),罢雍州而置凉州,北地郡归入凉州所辖,郡治为富平;汉未献帝建安十八年(213 年),"省凉州刺史,以并雍州部"②,北地郡又成了合并雍、凉二州为雍州后的22 郡之一。魏晋二代,雍州虽先后分割出凉州、秦州③,但北地郡一直属雍州不变,④郡治改在泥阳。

  北地郡治于东汉、魏晋时期先后设在富平、泥阳,今地该注何处,必须联系当时羌胡内侵的态势加以确定,不留意很容易弄错。西汉时北地郡治由义渠北迁马领,应与北地郡领地向西北拓境至今宁夏灵武以远有关。《汉书·地理志》根据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 年)即西汉未年天下户口领地情形,记载北地郡领县十九。其中西北方向辖有富平、灵州,在今宁夏灵武县南北;东南方向有泥阳、义渠道,在今甘肃宁县东西,与今陕西省交错毗接。

  西汉王朝拓境守边,疆域安宁,毋庸赘言。但是,经过王莽之乱,东汉王朝建立后,北境的羌胡叛乱内侵却愈演愈烈,始终困扰着东汉政权。东汉初,北地郡属陇右军阀魄嚣的势力范围,羌胡盘踞,士民内徙。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 年),北地等边郡"郡民归于本土","城郭丘墟,扫地更为"(《通鉴》卷四四)。安帝永初五年(111 年),北地郡内徒池阳(今陕西三原县北);顺帝永建四年(129 年),还治旧土;永和六年(141 年),又徒居冯翊郡境。此后直到傅玄死, 100 多年间,北地郡再没有恢复旧土失地,始终寄寓在原冯翊西部,夹在冯翊、扶风二郡之间。东汉一朝,北地郡三次内徙,即便还治旧土,城郭已遭战乱破坏,"丘墟"而"更为",显然再不能据西汉地名所在按图索骥了,变动是毫无疑义的。

  首先,东汉时北地郡所领的富平、灵州二县治,绝不可能仍归故地。《后汉书·郡国志五》出北地郡有六城,户3100 多,口18000 余,领县不到西汉时的1/3,人口与西汉相比(户64000, 口 21 万有余),竟不够1/10。"六城"中就有富平(郡治所在)、泥阳、灵州。《郡国志》是根据永和五年(公元140 年)的领地作统计的,此前此后,北地郡均曾内徙。

  统计情形说明,北地郡采用的是内徒冯翊后的实际簿籍状况。因为《郡国志》还记载了各郡距离京都洛阳的里程。北地郡在"滩阳西千一百里",京兆在"雒阳西九百五十里",安定郡在"雒阳西千七百里"。这说明,北地郡治富平距京兆长安很近,当在长安西北的冯翊境内,而距安定郡治临泾① 顾颔刚《两汉州制考》(载前历史语言研究所《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庆 祝论文集》)有详考。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西汉分幅图采用了 顾氏结论。

  ② 《后汉书·百官志五》注引《献帝起居注》。

  ③ 魂文帝登基(220 年)后,雍、凉分治。西晋武帝泰始五年(269 年), 雍、凉二州之间新置秦州。④ 《三国志·傅嘏传》裴注引《傅子》曰:"李丰与(傅)嘏同州。"李丰 是冯翊人,居三辅之地,属雍州;北地郡内徙冯翊境,就由凉州改属雍州了,故 二人可称"同州"。

  (今甘肃径川县北)尚有600 里之遥。富平、灵州二县,西汉东汉的北地郡属地均有其名,具体的地点却因时制宜,不能因袭而用。

  其次,东汉初年北地郡第一次内徙又复治旧土后的"灵州",已不在西汉时的灵州旧地,而新置于西汉时郡治马领一带。《通鉴》卷五○记载,安帝元初三年(116 年),邓遵击先零羌于灵州。李贤注"灵州"曰:"故城在今庆州马领县西北。"即现在的甘肃省庆阳县西北。①直到曹魏嘉平五年(253年)司马昭率军平"新平羌"(新平治今陕西省彬县),"耀兵灵州"(《晋书·文帝纪》),也能说明东汉以后所称"灵州",已不在今宁夏灵武附近,而在"新平"以北的西汉时马领一带。金城塞北原西汉灵州、富平之地,东汉时长期为先零羌据有,丁奚城是羌人的重要据点。永和六年(141 年)东、西羌合势时,当时的北地太守贾福曾率郡兵挺进射姑山(今甘肃省庆阳县西北)抗击羌人而败归,更可证明北地郡早已退缩至今甘肃省庆阳县以南。所以《通鉴》中胡注东汉北地郡常以唐代宁州(今甘肃省宁县一带)指称,可视作郡境所辖之地。

  最后,魏晋时北地郡内徙冯诩,郡治泥阳县也不再是两汉时故地。泥阳县故址在今甘肃宁县东南,因处泥水之阳得名。东汉永和六年(141 年)北地郡失守后,内徙冯翊,魏晋时长期末变。《晋书·地理志上》载:北地郡"统县二,户二千六百"。所统二县为泥阳、富平,泥阳为郡治所在,即今陕西耀县东南;富平即今陕西富平县。泥阳、富平均属以旧名称新地。至于北地郡的户口,显然比东汉时又见减少。而且,据西晋时江统《徙戎论》一文追述来看,汉未北地郡的居民中有一半是羌胡,"与华人杂处"。史书中所见"北地羌"、"北地胡",根据唐长孺先生意见,所指为种族名,而并不是说居于其时的北地郡。①"北地羌"于魏晋时以马兰山为聚集地,南与冯翊、北地二郡连接;"北地胡"是指流动于两汉时北地境内的卢水胡、鲜卑族等。一旦反叛侵扰,"北地羌"。"北地胡"就会混成一体,井引起北地郡内杂居的羌胡响应,共同起事作乱。汉未、魏晋时所称"北地羌"、"北地胡",与当时的北地郡有关系,但不是一回事。

  我们花费上述笔墨并非多余,而是与傅玄家世息息相关的。傅玄的祖父傅燮的郡籍在《后汉书》本传里称"北地灵州",与傅玄的"北地泥阳"就不同,如果孤立看待而不联系北地郡变迁的历史背景,恐怕是很难说清楚的。东汉时的灵州东移至西汉时的马领附近(东汉北地郡无马领),仍以西汉灵州标注②就不合适了。北地傅氏起先由义渠北迁马领,是随郡治变化的结果;东汉废马领而徙置灵州,又成灵州人。汉未,北地原境不属中原王朝统辖后,内徒北地郡治又成随徙之新泥阳,傅氏只好称泥阳人。《宋书·傅弘之传》曰:傅氏旧属灵州,汉未郡境为虏所侵,失土寄冯翊,置泥阳、富平二县,灵州废不立,故傅氏悉属泥阳。

  ① 唐杜佑《通典》卷一六三"州郡三"记"庆州。马岭县"条亦出:"汉 灵州县故城在(马)岭北,有山在西北。"这与胡注相合。

  ① 参《魏晋杂胡考》,《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 年版。

  ②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东汉分幅图,北地郡之灵州、富平所在地仍以西汉故地标出;人们又据以注今地。

  弄清北地郡徒治背景,这段话就很好理解了。只是"旧属灵州"一语,当与东汉时灵州所在而论才是。

  (二)北地傅氏的郡望问题

  北地傅氏自西汉名将傅介子始。汉初关中少民,北部边境屡遭匈奴骚扰,三辅并不安宁。于是高祖刘邦采纳刘敬"强本弱未之术",大量徒民充实关中;接着,文帝听取了晁错"徒民实边"的建议,募民屯戍北境塞下,以防御匈奴。傅介子或其父辈大概就是在汉初徙居北地的。①《汉书》本传讲,他于汉昭帝时两次出使西域,很受赏识。特别是后一次以平乐监身份持节,元风四年(前77 年)率少数随从,刺杀了匈奴所立的楼兰王,确保楼兰国归附汉王朝。这使傅介子名声大振,因功受封义阳乡(今河南桐柏县东)侯;北地傅氏后代也因以为荣,追溯先祖必以"傅介子之后"(《三国志·傅嘏传》)相称。

  为了便于叙说,下面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明、宋汪藻《世说新语·叙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有影印版)中的人物谱系、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中《十遇·傅》所出,兹将北地傅氏的世系简示如下:{ewc MVIMAGE,MVIMAGE, !13800100_0009_1.bmp}①{ewcMVIMAGE,MVIMAGE, !13800100_0009_1.bmp}②{ewcMVIMAGE,MVIMAGE, !13800100_0009_1.bmp}③前面我们已据北地郡于汉魏晋徙迁背景,说明了傅曼所称"北地灵州"在今甘肃庆阳县西北,傅嘏、傅玄所称"北地泥阳"在今陕西耀县东南的基本事实。此外,关于北地傅氏的郡望问题,还需补充以下几点内容。

  1.关于清河傅氏

  前举三种唐宋人著述均称,自傅燮始,这一支北地傅氏后裔被称为"清河傅氏"。《新唐书》在紧承傅咸之后,讲道:"子孙自北地徙清河。"《古今姓氏书辨证》在傅咸名下明言"始自北地徙清河"。两处记载虽稍有出入,但肯定与傅咸有关系。清末吴士鉴、刘承斡的《晋斠书注》在傅咸卒年正文后出注曰:"《衰字记》六十六曰:'河间县傅咸冢:晋之文士,葬于此。'案,威为北地泥阳人,其官终于司隶校尉,不知何以葬于河问?或以其曾为冀州刺史欤?"清河在今山东临清县附近,紧傍今山东、河北二省交界的大运河;河间在今河北献县东南。西晋时清河国、河问国之间尚隔有安平国与勃海郡,并不毗邻;冀州治所虽在安平国,但傅成本传讲,他井没有到任冀州刺史,死后葬于河间确实令人费解。还有,傅咸有三子:傅敷、傅晞、傅纂。其中傅敷、傅昧于永嘉乱中避于江南,子孙相承,是在东晋南朝的江南安身立命的;至于傅纂其人,史书未出他的存活去向,也不见有关他的后人① 《汉书》本传只言傅介于是"北地人"。颜师古注据《赵亢国传》赞语"义渠公孙贺、傅介子"一语,推断傅介子当为北地义渠人。

  ① 《汉书·傅介子传》:"子敞有罪不得嗣(爵),国除。"此傅敞于他处不 载。② 《宋书·傅弘之传》作"韶"。《南史·傅弘之传》却作"歆",《晋书· 桓石绥传》又作"歆之"。③ 《太平御览》卷五一二引《傅子》:"傅燮,字南容,奉寡嫂甚谨,食孤 侄如赤子。"可知傅燮有一兄早死,与傅睿无干。

  踪迹。①因此,所谓"清河傅氏"从傅咸及其后辈身上无法找到答案,那么为什么又冒出"清河"支属,而且从傅燮算起呢?是否与傅曼有关涉?这个问题暂且不论,留待后面讨论傅燮时再说。

  2.关于太康改籍

  《宋书·傅弘之传》曰:"晋武帝太康三年复立灵州县,傅氏悉属灵州。

  弘之高祖抵,晋司徒,后封灵州公,不欲封本县,故祗一门还属泥阳。"太康三年(282 年),西晋又恢复了北地郡灵州县建制,这时傅玄刚去世不久。傅嘏子、傅玄族侄傅抵却不愿仍归旧属灵州,坚持以徙置泥阳为籍,以致这两门北地傅氏后裔在日后侨居江南称自己的郡望地时出现了分歧。傅祗之后的傅弘之称"北地泥阳",傅咸之后的傅亮称"北地灵州",均见《宋书》本传。这说明傅玄下一代的两支同宗同望傅氏已经不同门了。问题是,傅玄与其同辈年长的傅暇(209-255)是一种什么关系?史书称傅嘏是傅玄的"从兄",傅抵是傅咸的"从叔",似乎血缘很近。但是,据后来颜之推反映北方人士的亲族关系,"虽三二十世,犹呼为'从伯'、'从叔'"(《颜氏家训·风操篇》),与南方严格的称谓有异。这虽讲的是南北朝的风俗,应该说追溯至魏晋时期也是适用的。也就是说,傅嘏、傅玄二人间是否属真正意义上的从兄弟关系,很难认定。从前列世系表及页注中,我们也可发现,傅玄之祖傅燮与傅嘏之祖傅睿就不是亲兄弟,二人各有父辈,其父辈是否为亲兄弟,由于史籍失载,也不能断定。因此,即使傅嘏、傅玄仍可以从兄弟相称谓,而两支傅氏的血亲关系也越来越疏远了,太康年间的改籍只不过是意味着亲疏关系的公开分支、各有所属罢了。

  3.关于汉魏及其后的郡望问题

  西汉士人称籍,或因袭祖居地,或用新徙居地,或改为封爵地,情况比较灵活。但是,后来的情形表明,郡望之地只是士人出处标榜的胸前徽章而已,很难说那个地方就是一个人出生成长或赋闲居住的所在。这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尤为突出,几代人一直居住、作官在江南的士子,却仍沿袭着远祖的郡籍,必称自己是北方某地的人士。这当然是门阀制度造成讲究门第、郡望、族姓的后果。但追究起来,仍与汉魏制度有关。比如,两汉时规定边人不得内徙,汉未的品评人物乃至魏初开始制定的"九品官人法",以及魏晋时实行虚封不就其封地的变化等,就使得士人的属籍,特别是边郡士民之籍,很难随便更改。①汉魏之际,天下大乱,"衣冠士族,多离于本上"(《通典》卷一四),沿至西晋,土断不行,士人只好仍称旧籍;加之选举中注重门第族姓,旧籍虽与实际居住地毫无关系,却决定出处居职,是士人社会地位贵贱的标识,因而大姓世族十分重视。这样,旧属籍只不过成了识别人地的郡望所属的渊源了,实际上是不必认真计较的。就以傅玄而言,由于"汉魏以① 新、旧《唐书·酷吏传》有传的傅游艺,武后时为相,但本传又记为 "卫州汲人"(今河南汲县西南)。傅游艺虽为傅玄、傅咸之后裔,但并不能肯定 他就是傅纂之后,且注籍与前代又异,还有南北统一的因素需要考虑,因此很难 确定。另外,南朝宋、齐、梁三代与北魏及分裂后的东魏,在青齐地区争夺时, 有清河人傅永、东清河人傅竖眼(其先祖傅伷亦为清河人,后南迁磐阳,即今山 东临淄市南),《魏书》有传。但是,傅伷是否即为傅咸之后,这支清河傅氏是否 为"裔孙仕后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情形,仍下能上溯而定。

  ① 更改属籍的例外情形有:朝廷特准,如东汉张矣由敦煌迁至弘农;乘着时世纷乱,冒称某郡大姓,如汉魏之际管宁著《氏姓论》就鉴于"衰乱之时,世多妄变氏族者"(《三国志·管宁传》注引《傅子》)。来,羌胡、鲜卑降者,多处之塞内诸郡","西北诸郡,皆为戎居"(《通鉴》卷八一),像傅氏这样的名门望族,还会继续居留在北地郡吗?显然不会。不但傅玄没在北地郡呆过,而且他的前辈父祖、后代子孙也与北地郡很少有关系乃至毫无关系。②我们前面认真讨论北地灵州、泥阳的实际所在,只是为了辨明傅氏郡望本末,而不是要坐实他们不同时期的居留地。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