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商界铁娘子董明珠 > 第四章 独树一帜的营销革命(7)

  第四章 独树一帜的营销革命(7)

  第四章  独树一帜的营销革命(7)

  董明珠一直声明,要在能承受的情况下降低格力产品的价格,实实在在考核企业的发展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来做出正确的产品价格定位,使消费者满意。在前赴后继的“价格大战”中,格力恪守自己的原则与承诺,降低成本但决不降低质量。实际上,格力的价格每年都在调整,1990年一台1匹空调要卖7000多元,到现在降到了1000元左右。1997年春天,格力率先把分体式空调的价格由六千元降到了不足四千元。

  2001年起空调原材料成本连续多年上涨,三年间每台空调价格平均每年下滑37%,净利润降幅则高达50%以上。2003年格力空调的销售增长高达83%,而利润增长却仅为134%,收缩幅度之大令人震惊。在2004冷冻年度,随着钢材、塑料等原材料大幅度涨价,压缩机等重要元件供应紧张,使得空调制造成本大幅度攀升,众多依靠低价策略的中小企业不堪重负,纷纷破产和倒闭。

  格力率先进行了价格调整,大幅降低1匹空调的售价降至1099元以打压中小规模品牌的市场侧袭,随即美的宣布同等匹量空调降至1088元,格力第一次被列为挑起价格战的始作俑者。

  格力凭借多年来积累的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实力,通过对营销制度的不断革新和完善,继续保持销售快速增长、利润稳步增长的趋势,化解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不利因素,保证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格力规模的不断扩大、产能的扩张有效化解了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

  2006年,以铜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到达历史最高点,铜价更突破了83万元/吨的历史性大关,同时压缩机生产企业又集体涨价,平均提价幅度在15%以上。对于空调业这样的标准化产业而言,如此种种可谓“致命考验”。而空调产品中铜材占总成本的20%以上,平均每台空调机需用铜6到7公斤,若每吨铜涨价1万元,一个拥有1000万台年产量的企业就要增加成本近亿元。

  迫于成本压力,空调企业先后两次提高市场售价,此时的格力再次凭借规模优势,以最小的幅度最后一个提价,从而进一步拉大了与美的、海尔等主要竞争对手的差距。2007年春节前,格力则宣布了全线降价5%的决定,以打破行业内放出的涨价风声。探究格力的价格政策,实际应该说是一种虚实相间、坚持原则而不失灵活的市场策略。

  叫板国美:别人这样,我偏不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的日益完善,一批家电连锁销售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历程,已经成长为市场上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其中,尤以国美、苏宁、永乐等为代表的企业的表现更是抢眼。自2000年以来,这些大型连锁企业开始在全国各大城市攻城掠地,疯狂圈地,在整个家电市场中占有的份额大幅度提高,其地位也直线上升。据商务部最新公布的全国商业连锁30强名单中,国美以178亿元的年销售额位列第三,在家电零售领域排名第一;而苏宁、永乐、三联等其他连锁企业销售业绩也非常可观,紧随国美之后。

  看到国美和苏宁等专业大卖场的强势,很多家电企业在“术业有专攻”的精神指导下专注于制造,大幅削减自己的渠道投入和经销商队伍,甩掉巨大的营销成本,而把销售几乎毫无保留地交给了这些大卖场。家电大卖场已经成为国内大多数厂家不可或缺的、甚至是最重要的渠道力量,海尔、美的等企业纷纷成立大客户连锁部,强化与家电连锁的对接、支持和服务功能,甚至海尔还与苏宁成立联合销售公司,原负责销售的海尔工贸公司则处于管理和辅助的角色。一些中小品牌为了“讨好”这些连锁巨头甚至主动放弃了其他渠道资源。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