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记文学 > 是的,我们能(奥巴马传记) > 第二章
第二章
麦德林觉得“祖母”这个称呼太显老了,
孙子刚能说话就坚持要他叫自己“图图(tutu)”。在夏威夷语里“图图”意指祖父或者祖母(grandparent),一家人后来习惯性地简称“toot”。同样,奥巴马也不管斯坦利叫“祖父”,代之以“Gramps”1。小奥巴马从外婆、外公和妈妈那里听到许多关于父亲的故事。这些精彩的故事大多带点神话色彩,还不乏诗意,老巴拉克的形象慢慢有了些传奇和英雄意味,仿佛圣战中横刀立马的勇士一般。
故事的主讲人一般是外公斯坦利,外婆和安做补充。有天,大家又聊到老巴拉克,这次是关于他和朋友的故事。
话说老巴拉克和安带着另一个黑人同学开车出去兜风。在肯尼亚,车都像英国那样占左道行驶,老巴拉克不太习惯美国的交通规则,一路上把车开得歪歪扭扭的。仨人一路跌撞,终于爬到了个小山顶上,老巴拉克掏出自己心爱的烟斗抽起来。那位同学好奇,硬要把烟斗要过来玩儿,结果却不小心把烟斗掉到了山崖下面去。奥扬戈历来教育儿子要尊重别人的东西,同学的无心之失让老巴拉克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得到这个同学应有的尊重。怒不可遏的老巴拉克双手揪起那家伙就要往悬崖下扔!
虽然老巴拉克后来放过了这个冒失的同学,但安对他这一粗鲁的举动仍然心有余悸。外公绘声绘色的故事让在场人的心里都着实紧了一把,但他倒是觉得整件事情挺好玩儿的,倾向于把这看做是一个笑话。
外公、外婆和妈妈组成的“故事三人行”给小奥巴马讲述了不少关于老巴拉克的奇闻轶事,这些故事在他的脑海中构建起父亲伟岸的形象。但有一次安却讲了个老巴拉克在夏威夷大学的尴尬事:为表彰老巴拉克在学业方面的突出表现,相关方面决定授予他美国大学优等生荣誉学会奖(Phi Beta Kappa),这可是个巨大的荣誉。与会者全部盛装出席,唯独老巴拉克穿了条最喜欢的蓝色牛仔裤就蹦哒了去,到场之后才觉得尴尬。那是安第一次见他如此不自在。不过,老巴拉克性格坚毅,似乎还没什么事儿能打击他的自尊心。
这类故事也没能损害父亲在奥巴马心中的高大形象。
学习之余老巴拉克有时会与斯坦利和几个朋友去酒吧放松一下,这些事儿后来也成了一家人的谈资。有天,一行人在酒吧遇到个白人男子,似乎是曾和黑人有过过节,他大声嚷嚷拒绝和黑人同桌喝酒,还满嘴脏话。大家都以为脾气火爆的老巴拉克会大打出手,岂料他微笑着,冷静地走上前去和那个人讨论人权、尊严以及种族主义的荒谬性,给他好好上了一课。讲完之后,那个男子戏剧性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从包中掏出100美圆赔礼道歉。除了那些在场的人,几乎没人相信这个故事。
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故事让父亲的形象在奥巴马的心中变得真实而生动。
即便不能和父亲朝夕相处,但还有外公陪伴身边,这时的斯坦利可以说是“既当外公,又当爸爸”,走到哪儿都把孙子给带上,有客户请他去玩儿也不例外。奥巴马后来回忆说,有次美国宇航员的返回舱落在了夏威夷的近海,爷孙俩就一起去夏威夷的希凯姆空军基地(Hickam Air Force Base)看热闹。外公把奥巴马高高地放在肩膀上,看见宇航员出来了就叫他使劲儿挥手,信誓旦旦地说航天员正在跟他打招呼。
外公希望为小奥巴马营造一种温情脉脉的氛围,让他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备受大家宠爱的孩子。
奥巴马的肤色让外人忍不住好奇却又不明就里。经常有些来夏威夷度假的观光客被小家伙的奇特相貌所吸引,他们要么一知半解地谈论小奥巴马的身世,要么就盯着他看半天搞不清所以然。对那些误把奥巴马当夏威夷人的,外公拉下脸来批评他们无知;对那些搞不清楚奥巴马到底应该属于哪个种族的人,外公则一本正经地说他是原夏威夷国王卡美哈美哈(King Kamehameha)的后裔,自然与众不同。结果可想而知,这群游客争先恐后地跟奥巴马合影,为自己能偶遇皇室后代而激动不已。
种族隔阂在白人看来似乎并不存在,但是对有色人群来讲却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一家人不仅尽力保护小奥巴马,使他不被美国当时的种族偏见所伤害,而且试图让小家伙从自己和父亲身上寻找自信。他们用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填充老巴拉克的形象,让小奥巴马觉得自己血统优越、不同凡响,每个故事都讲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奥巴马信以为真,自然问题就少,诸如“既然爸爸这么伟大,我为啥从没见过呢?”之类的问题一直都没有问起过。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