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贺龙传

第十七章 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奠基人(4)

  1953年11月1日,中央体育学院在北京先农坛正式开学。师生们把先农坛体育场看台底下的空间当作宿舍,搭个席棚作为教室和食堂。共和国的第一所体育学院就这样诞生了。

  后来,中央体育学院改名北京体育学院,并在圆明园北面选定了新院址。贺龙和钟师统等共同研究确定了办校方针、学制安排、课程设置,以及校舍设计、学生生活等许多重要问题。他指出:“体育是门科学。体育学院应该在战术、技术、解剖和体育理论等方面搞出一套东西来,为加速提高运动技术和训练工作服务。”“北京体院是中国体育界的最高学府,要有我们自己的教授,要办成世界上一个有权威的体育中心。”

  贺龙还指示各级体委要大办业余体育学校。采取大中小结合的办法,大量训练干部和技术人才,以适应群众体育运动日益发展的需要。

  培训体育人才,离不开完善的体育场馆和各种先进的训练设施。但是,旧中国体育场馆极少。在北京,除1937年建造的先农坛体育场之外,尚无一座体育场馆,甚至连一个带看台的篮球场也没有。贺龙和国家体委负责人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在北京修建一个设施比较齐全、设备比较先进的体育馆,并得到了国务院的支持。荣高棠和黄中跑遍了北京市,终于在天坛的东侧找到了一块空地。他们高兴地对贺龙说:“地皮找到了。但是我们没有施工力量,也不懂建筑。”

  贺龙想到了北京市副市长万里。他曾担任过西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委员,在重庆组织过城市建设。万里此时正在外地,贺龙立即打长途电话,请他出马筹建北京体育馆。

  万里接到电话的第二天就返回了北京。荣高棠和黄中问他:“你怎么提前回来了?”万里风趣地说:“贺老总的军令如山倒啊!怎能不立即报到?”

  不久,贺龙又调来了参加过修建重庆人民大礼堂的张一粟,协助万里工作。

  这样,由万里挂帅,管平、张一粟等负责领导,北京市设计院设计,大通公司承担施工,开始修建总建筑面积为3.3万平方米的体育馆。贺龙给他们1年的工期。设计人员加班加点,3个月就绘制出了体育馆的各种图纸。1954年秋动工兴建。在施工过程中,贺龙经常到工地去看望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对他们说:“这个工程,是体委在北京修建的第一座体育馆,一定要建好,按时竣工。中央和北京市许多部门都支持你们,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参加施工的数千名职工努力奋战,节假日也不休息。经过1年多的紧张施工,到1955年4月,一座占地16公顷,由比赛馆、游泳馆、训练馆组成,可供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举重、游泳比赛和训练用的多功能体育馆全部竣工。

  五十年代初期,在贺龙为首的国家体委领导下,全国有计划地兴建了中小型体育馆38座。成都、广州、昆明、兰州、南京、西安都建造了有2.5万个以上席位的体育场。在北京又兴建了射击场、摩托车赛车场和陶然亭游泳场,这些场馆的建设为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和培养运动员创造了条件。

  “体育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毛泽东给新中国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发展体育运动的方针。1953年4月27日,贺龙在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说:“我们应该把体育运动搞好,提高人民身体健康水平。这不仅现在需要,而且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会更加需要……我们的体育运动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贺龙强调指出:“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运动即明确地以服务于人民健康、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为目的。这是我国体育历史上的一个本质的改变。”“体育工作应该围绕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生产和国防。体育为生产,体育为国防,国防也是为了生产。如果体育不是为了生产和国防,那我们搞体育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今天搞体育,把人民的体质搞好,是为了使学生不缺课,工人不缺勤,战士的手榴弹扔得远些,同敌人拼刺刀时勇气更足一些,使害神经衰弱症的减少一些。因此,各级体委必须善于抓住开展基层体育运动这个中心环节,善于进行组织工作,把我们有限的力量,使用到最主要的地方去。”

  1954年7月13日,应苏联邀请,贺龙率中国体育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体育节”。利用这个机会,他对苏联从中央到基层的体育工作进行1个月的考察。贺龙和代表团成员在莫斯科、基辅、索契、第比利斯等地,对苏联的体育组织、制度、政策、训练、竞赛、群众体育、业余训练、场地设施等作了全面调查。参观了各种类型的大小运动场馆,访问了各级政府的体育运动委员会,工厂、集体农庄的体育组织,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莫斯科航空俱乐部和列宁格勒体育科学研究院,以及农村体育运动展览馆。在考察中,给贺龙印象最深的是苏联推行的“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和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8月17日回国以后,向中共中央、周恩来和国务院高等教育委员会党组织写了报告,介绍苏联开展“劳卫制”的情况,并且提出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学习苏联经验的建议。1954年,在学校中正式试行“劳卫制”,作为推广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一项具体措施。

  1955年10月,第一届工人体育运动大会在北京举行。在贺龙积极推动下,这届运动会前后,在全国职工中掀起了体育活动的热潮。到1956年底,已建立起全国性的产业体育协会19个,基层体育协会2.51万个,会员达178万之众。全国总工会领导的职工体育运动,在当时,普及面最广,成绩最为显著。贺龙曾多次赞扬他们。1958年初,贺龙听说全国总工会准备压缩当年的体育经费,便于1月20日亲自致函总工会主席赖若愚:“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文化体育运动的高潮也必然接踵而来。”“据说今年总工会体育规划的数字小(经费也大大缩小了),望加修改。因这笔钱也是有关工人福利的,仍以占工会会费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为好。另总工会和各级工会的体育部〔应〕迅速建立起来,以便有领导地开展国防体育活动。”这封信,反映了贺龙对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关注。

  中国的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普及农村体育运动,对于提高全民族的体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贺龙指出,体育队伍的雄厚力量还是在农村。但因农村的体育水平普遍很低,经费又很有限,所以开展体育活动应该有重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本此精神,国家体委在1953年确定,在农村中主要结合民兵训练,利用农闲季节,着重试行一些在农村中便于开展的运动项目。另外,也提倡在农民中开展固有的、有利于增进人民健康的各种民族形式的体育活动。1956年6月,国家体委根据贺龙的倡议,在北京召开了首次全国农村体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依靠共青团组织,坚持业余、自愿和简便易行的原则,开展农村体育运动。经过各级体育组织的工作,到1957年,中国大陆农村中已经建立起了3万多个基层体育协会,会员达90多万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