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珈恩会议与法内阁〔1〕(一九二二年一月二十二日)

  【正文】

  珈恩会议之后半幕

  欧洲现象,自一九二二年开幕后,似稍呈活气,其中最令人注意者,厥惟英法之关系与珈恩会议之内容。当珈恩会议初开议时,全欧经济会议之招集、俄德之被邀参与,经济现状之救济、商务自由之恢复与英法表示接近之契约,此种之动议,皆喧腾得势于会场。欧人闻之,方以为英法当局皆有所觉悟,而全欧当拜和平之赐矣。即在赤俄政府,得协约国邀往参与三月中姜劳亚(意大利滨海之城)全欧经济会议,亦声明允许与会。惟关于会议地点稍有异议,据俄政府意以伦敦为宜。其理由:(一)以俄意交通不便,来往费时特多,而由姜劳亚至莫斯科之电报,尤多阻隔;(二)以意国现时反对布党之反革命派时有暴动,届时恐难免不加害于俄代表。有此两因,列宁万难亲身莅止,倘改在伦敦,前虑既无,列宁或能拨冗一行,此俄政府之意见也。至于德,则威尔士政府方日日希望与协约各国得同列一党,共商欧事,闻此邀请,宁不欢迎?俄德既无多大问题,其他各小邦自更愿随声附和,以从英、法、意诸国之后,赞襄此举。姜劳亚会议之情势既定,珈恩会议前半幕之成效已甚有可观,继之而解决者,乃为英法契约与德国交纳赔款两事,亦即吾今兹通信时欲特别提及者。英法契约之呼声,本出自法总理白里安氏之口,白氏至珈恩后,即尽其力之所能,为此事与劳特乔治磋商。劳氏亦深知欲缓和欧局、安定欧事,联法实为不可免之事实。惟劳氏狡猾,彼虽有与法结成契约之决心,但彼颇不欲轻予然诺,于是声东击西之策略乃毕具于会场。姜劳亚全欧经济会议之招集,是其第一着,继之者有允许德代表莅会报告德政府财政状况与经济情形,关系于契约本身者,更有扩英法契约为莱因流域契约之议,而同时更有意比两政府要求加入契约之表示。其外于契约者,法总理因图成契约之念甚急,已与劳氏为彼此了解上之让步;至系契约于本身者,则法总理故争之甚力,决不愿有扩大加入任何国家之可能。关此一层,在劳氏意,本亦非期其实现,特不过持此以减少法总理之奢望耳。本来法国右派报纸,对于英法契约所持之论调,大都以英法对德互结对等的守护同盟,其防护区域,西兼及比利时,东更及波兰与捷克斯拉夫。此种过当之同盟,不仅劳特乔治不能承诺,即白里安氏自视亦颇难于向英人提出。盖劳氏于扩大契约,联合德比之反面拒绝外,更曾声言英政府殊不欲于契约中有极显明之防德条文。此举亦即为法人将有过分之要求发也。白里安氏颇能洞见先机,故于珈恩之会,壹意以实事求是为主,决不向英相多有留难,结果于十日,遂有英法契约之三项大纲传闻于外,其内容为:(一)英法间对于地方之侵略将以互助之保证抵抗之;(二)所侵略之范围当限于经凡尔赛条约所规定之德法边疆;(三)实行之时效将定以十年。大纲既定,契约成功之期已迫,珈恩会议后半幕之功效,乃正可睹矣。不意适当此时,法国政变忽起,白里安氏仓卒归巴黎。此君一去,珈恩会议乃现停顿现象。翌日,白里安氏辞积消息复传至珈恩,最高会议遂亦随之解体,而会议内容稍能使世人略抱乐观者,至是复呈动摇不定之状态矣。斯盖不仅白里安氏个人之不幸,亦珈恩会议之大不幸也。

  白里安氏辞职之原因

  白里安氏缘何而辞职,斯为吾人所急欲知者,吾今先请言其近因。白里安氏之返巴黎时在本月十一日下午,此行盖为向内阁及国会中解释英法契约及会议内容而来。先是,白氏于赴珈恩之先,彼以国会中大多数舆论对于珈恩会议并无怀疑论调,且彼又自恃于国会中信任方隆,乃未曾向国会中为英法契约及其他问题有所表示咨询。不虞因此遂遗反对党以可乘之隙,其攻击白氏之点在白氏于珈恩会议中,过于示弱于协约。姜劳亚之经济会议,德俄将往参与,一无限制,势将有危及法国之虞。而英法契约,更有非对等缔结之传言,其中言之最甚者,乃为白里安氏因急于求成契约之故,竟不惜于对德问题上有所退让。斯项消息,为最能动法人之心,而亦反对白氏派所持以号召声诉之资也。概括言之,即对于白氏之对外政策,认为不能满意耳。本来白氏自前岁就任后,一年来之外交策略,大都以强硬态度出之,对德一切措施无论矣,即对于隔海之英伦政府,亦时时以倔强之抗议,争辩欧事,虽以劳特乔治之猾,有时亦不能稍示让步,因此种强横之结果,法政府在表面上似颇占优势。一般战胜热狂之法兰西民众,得此投其所好之政象,于白氏乃群无微辞。国会中多数派之右党,亦以白氏能应其好大喜功之欲望,赞助之声浪,时围绕于白氏左右。舆论间属望白氏之意义若此。而白氏忽因游美归来,一旦悟其对外方针之难得善果,竟弃其向日所取之强横孤立状态,以联英安欧为职志。姑无论白氏所取之手段与所射之目标如何,即此对外迁就之表示,已大足惹法右党之反感矣。法国政党本极复杂,小党林立,派别各异。白里安氏以无党之人操纵其间,其所能洽合者惟在一时政见与手段之运用,所谓真正党纲之赞同,固无与也。结合之始既不甚坚固,故一旦所见有异,出尔反尔之举,各政党遂亦优为之。当白氏去岁未赴美之前,国会中党于克里蒙梭之鞑地鄂氏曾以对德与华府会议问题质问法内阁应付之不当。赞同者虽占少数,然各派分子都有,察其情势,已知各派中咸有反对白氏之人在矣。政府运用与政党团结一致之精神自是遂不复存在。当日投反对白氏票数最多之党实为右派,左共和党与民主合和共同团乃其中坚也。至鞑氏尚非右派中坚人物,以与克氏关系论,尚觉[鞑]偏于左。故当时鞑氏仅为发难者,其私心或为报复白氏昔日推翻克氏嫌怨,若真正欲与白氏为难者,其动机已酝酿于右派。及珈恩事起,遂一发而不复止,领其军者乃为前总统朴印开雷氏,而鞑氏反不与焉。微闻此次反对白氏内幕中人物;且与现总统米勒兰氏有关。米氏本为一九一九年大选举时国民大团结之中坚人物,因戴香纳氏之伤废,得继为总统,与白氏固有旧日同党之谊也。以政见论,米、白两氏亦似较米、朴两氏为接近,而今兹忽有此举,殊甚令人惊讶。究其内因,似米氏近颇有好大喜功之念,对于白氏之和平政策,自有所慊。阁员受其意旨,于白氏在珈恩之行动,遂亦有所怀疑,结果法财长杜美氏特自珈恩回巴,向内阁全体解释,众意似犹嫌不足,于十一日复有下列三项决议送达于法总理:

  (一)德国赔款总数不能低减;

  (二)驻扎莱因左岸军队决不能撤回;

  (三)法国在必须情形之下,当有权讨论对德经济课罚与军事惩治事件。

  于此决议外,复附有国会现象不佳之报告。白氏得此恶耗,遂连夜赶回巴黎。十二日午间开内阁会议,白氏将在珈恩情形与英法契约之内容详为解释一遍,全体阁员当决定一致向国会负责。下午至国会,众议院反对白氏之空气虽甚紧张,然对于白氏尚保持批评与研究态度,未闻有激烈之反对演说出现。在白氏报告中,间有少数反对党人出以杂语,此为予白氏以难堪者。白氏之报告,重在对英事件,彼言英政府于此次会议中实多所牺牲,而法政府实毫无所损。以分配德国赔款论,法政府或更多有所获。论英法契约,彼言实为两方对等防护侵略之用,其根据确欲使凡尔赛和约加一层安全保证,英代表决未曾有妨害或限制法国安全之要求为报纸中所传说者。关于三月中姜劳亚会议,白氏以为欲图全欧平和,必使各国之安全得以保证,而姜劳亚会议亦所以应此要求者也。白氏声明之意旨大概如此。论理,国会中对此当有表示,然除少数于其演说中间予以难堪外,大多数之反对派大都默无一言。白氏受此次冷淡待遇,知大势已难挽回,遂于报告终了后,特声明曰:“吾于珈恩所作之事已尽语诸君,现时将有其他事件可为,吾当离此议场而上爱利阶(法内阁所在地)之道。”白氏言毕,即掉头不顾而去,随行之阁员,均群相惊讶。盖白氏此举,颇出人不意,即阁员事前亦概未预闻。白氏既至爱利阶,辞职之呈文遂直达米勒兰总统手矣。白氏之决然辞职,其原因固已为上所述,惟其中尚有所谓内因者,即内阁意见之不一致,与今后外交之棘手是也。夫法治内阁,阁员主张未有不取决一致者,乃白氏在珈恩之行动,其内阁中人竟从后面议其非,是知内阁意见之纷歧,已使其难于久安其位。至外交之棘手,则由于对外既已表示缓和,对内又须不失国人热狂之欢心,两方调处,即使国会中反对议案不遽提出,日久亦将穷于应付。情势至此,与其强使英法契约告成,而变将来无穷之督责,勿若及早引退,与后继者以善于改变之机,此白氏之骤然辞职,既为己谋,而兼为人谋者也。〔2〕

  白氏辞职后之珈恩会议

  白里安氏辞职之消息既达珈恩,时最高会议各国代表正环坐而听德代表万特劳氏之报告。德代表之得参与协约最高会议,亦为白氏对于劳特乔治缓和政策让步之表征。首得白氏辞职电报者系法代表劳赛尔氏,众人闻信互相耳语,报告之会议遂因之暂停。逮当日会议开毕,法代表二十余人均决定返巴黎,而劳特乔治亦于十三日行。颇动人听闻珈恩会议,至是遂成一无结果而散,时留于珈恩尚有所事者仅为一赔偿委员会。该委员会对于德国交付赔款方法复有所集议,当决定于正式办法未经妥定以前,限德政府于每十日间必须交纳一百五十万金镑于赔偿委员会,其日期自十三日起计算。此意已经各国委员承认,据情直达柏林政府矣。总珈恩会议为期仅七日,其讨论之事项属于决议范围者,亦仅为招集姜劳亚全欧经济会议一事。其他若德国赔款本年须交纳问题,虽已经赔偿委员会正式咨求会议中同意,但法国新内阁是否完全予以同意,现尚在不可知之数。至英法契约,则白里安氏内阁因是以倒。继白氏之朴印开雷氏虽力言英法契约必将使其成功,然将来即使能如法人之愿,恐实现后之内容,已非复如珈恩会议时所提出讨论者矣。关于此事,英代表在未去之先,曾将英法两方预定之英法契约内容宣布于世,其用意盖在证明法国偏右舆论所传说之不确,与英政府对此事之热心耳。契约中重要意旨,实在保证凡尔赛和约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三条之完全实现。此三条所关系事件,乃为德国边疆防守问题,易言之,即毁灭德国对法之防守也。契约中之条件与白里安在国会中所定无甚出入,盖均本于传闻于外之三项大纲而定。其为三项大纲所未及者,仅为该契约对于英国属地非至其赞同后,不生联带效力一事。此外珈恩会议中亦曾议及救济欧洲经济问题,其议案系将经济与产业界代表之建议,加以严格的修正。其最大之差异,乃使救济团体之成立,易商办为官办。此事亦未得正式决定,以情势言,自当归于姜劳亚会议中再议,惟姜劳亚会议本身在此未来一月中有无变化,现尚不能确定,是会议之内容如何,更难料其究竟矣。

  朴印开雷氏之登台

  当白里安氏于十二日向法总统提出辞职书后,法总统并无若何挽留表示,当晚便招法前总统朴印开雷氏入总统府,劝其组织继任内阁。朴氏之答辞系容归与政友磋商。此言一出,白氏内阁之运命告终,而朴氏新内阁之使命定矣。次日,朴氏遍与各派要人接洽,大多数政党都表示赞助朴氏。持异议者为国会中少数派之社会党与共产党及拥护白氏甚力之社会激进党。朴氏本为右派左共和党中坚人物,其政策上之信用,自较白氏为能得右派之欢迎。而今日法国国会又为右派得势之天下,朴氏有此厚援,自不虞组阁不成。故当十四日劳特乔治自珈恩经巴黎返英伦时,朴氏特以私人名义留其在巴作一日谈。其所接洽者,大都关于今后英法外交之关系,特重之点,则朴氏颇希望此后协约国最高会议之招集当力求减少,彼此外交事件,仍当返回旧道,以两国大使为交涉之中坚人。朴氏此言,已轻轻将其对外政见无形表出。盖大战后英法国际事务,多借最高会议为解决途径,去岁一年中白里安氏之略得胜利者在此,而今岁之失败也亦由此。朴氏之政见,既务以一反白氏所为为主,对于最高会议易受劳氏愚弄之恐慌,遂亦不得不表示拒绝,此朴氏于登台先所以必须向劳氏郑重声明以明示其志趣于各派也。惟劳氏对此似颇不谓然,逮彼回英伦后,于本月二十一日联合自由党演说会中,曾声言世界和平问题,必须由各国政府中领袖人物直接会商,始能解除种种误会,减省许多周折。劳氏并谓设一九一四年欧战开始之先,各国政府首领能会晤一堂者,则八月之大变动,或竟能幸免。劳氏之为此言,纯为对朴氏而发,其言外之用意,且又暗射于三月中之姜劳亚会议矣。朴氏受米氏组阁之命后三日,全体阁员名单乃正式拟妥,由朴氏持往报告米氏,阁员之分配多为右派中人,而白氏内阁中留任之阁员亦有四人。现在华府会议为法国总代表之殖民部长沙老氏便为其中之一人。朴氏阁员中重要人物,为副总理兼法长之拔多氏与财长拉斯泰瑞氏。拔氏为国民大团结中重要人物,亦属之共和党。彼在国会中时有攻击英政府之议论。今朴氏邀其入阁,足证朴氏对英政策将一反白氏之旧观矣。易语言之,亦即返于白氏初就任时之政见也。原来法国内阁更替,虽亦类于其他立宪国受国会中多数党赞否之支配,但根本之动因,则与各国异。在各国内阁既倒,其国会中多数党派必已先期有变。至在法国,则自大战后其国会中多数派即属于右党。内阁虽三倒,而右派之势力并未损失丝毫,且更有日益兴盛之势。故法内阁之倒实倒于其所持之政策渐不能得右派之欢心,而怨声遂起,斯实与国会中之多数派曾否变动无关。右党中最要政见,厥在对外,对德主严视,对俄主拒绝,对波土各国主利用,对中欧主蔑视,对英意主竞争。概括言之,即渐有倾向军国主义之意念。苟内阁政见与其合者即予以赞助,否则便须推倒。昔日克里蒙梭氏下野,由于有对英退让之嫌;今日白里安氏之辞职,于亲英之外更有对于俄德让步之嫌,故其去也益速。朴氏之政见,以出身于共和党故,自易与右派融成水乳。且朴氏又为完成欧战之一人(朴氏受组阁命后,社会共产派报纸殆无不以朴氏为战争引导者詈之),其压迫德国之心目尤为热狂之民众所欢迎,若仅以此论朴氏内阁寿命,或能较白氏为长。惟所可虑者,乃朴氏曾邀克氏嫡派鞑地鄂氏与白氏赞助党社会激进派首领爱留氏共入内阁,均被拒绝,是朴氏反对党之在野者,固不仅社会党与共产党已也。而朴氏当前之难关,尤重在对外。未来之三月会议,邀请各国与会之通告既已发出,法政府势难以一国之保留而变更其会议。其所能为力者,仅属于议案内容之限制。关于此事,法政府必须预商之于英,英政府能见允与否,现尚不得而知。然法政府之要求,故已于昨日发出矣。法政府之公文,系经法国驻英大使手送达英外部者。此盖为朴氏登台后表现其政见之第一声也。其向英政府解说者系声明姜劳亚全欧会议之内容,将不得议及妨害凡尔赛和约之议案,更不得有最高会议与经济会议忽然发生于同一时间内。法政府对于前此珈恩会议中所决议之六项将提出于姜劳亚会议要求各国承认者,甚表赞同。法政府非至此事实现后,将无复有其他议案提出。至关英法契约事,朴氏甚愿英政府采取英法对等共同防御之原则,使法国终不居于完全受施地位。契约中虽不便列入英法共同阻止德国侵略波兰与捷克等等条文,但亦宜以不但防止德国西侵,更当注意其东侵为言。法政府之公文大概若此,其用意盖欲以改变英法契约内容,表示其强横对英政策,以六项决议之必须实施,困赤俄代表也(按六项决议前次通信中已道及,承认国债实为其中最主要之条文)。朴氏之政见已表现者亦即以此事为要。至其十九日于众议院中发表政见之演说,则多为照例之场面语,除好大喜功跃跃欲试之心理随处流露外,实无甚可纪。然即此一场演说,固已赢得四百三十四对八十四之同意票。而安然降格为法兰西之内阁总理,是知法国政党中人倾向右派者之易与矣。〔3〕

  【注释】

  〔1〕本文原载一九二二年3月19、20日天津《益世报》,署名“恩来”。“珈恩”,中文译名。作者有的文章中也译为“加恩”,《益世报》原文如此。

  〔2〕以上原载一九二二年3月19日天津《益世报》。

  〔3〕以上原载一九二二年3月20日天津《益世报》。

  2007/09/10

  珈恩会议与法内阁〔1〕(一九二二年一月二十二日)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