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复辟声中之德意志〔1〕(一九二一年九月三日)

  【正文】

  △革命后共产党人之失败

  △复辟派之突起

  △政治上之反动

  △守旧派之得势

  △复辟思想之宣传

  △暗杀事件之发生

  △牵连及于政党

  德意志自一九一八年十一月革命后,共和改造之业,成于极短期中,一切根本大法,与夫困难外交之应付,战后内政之整理,皆能依次颁定,措置裕如。论者谓此为其四周环境有以逼之使然,惟细加审察,则知其国民秉赋之厚,智识之发达,民族团结之坚,皆与有极大关键。是盖证诸革命后种种变动之事实,而知其然也。德国革命之起,起于国内人心之厌战,及国外新思潮之输入。社会党人乃得借之以推翻皇室,改革宪政,树共和之业。人心厌战,军阀之专横,与战事之失败实为其导因。故革命一起,言和之声,遍于全国。不一旬而休战约成,军阀威严随之以灭,皇冠王号,弃如粪土,其积怨之深,盖群以穷兵黩武轻启战衅之咎归之军阀、皇帝,于和平之望,则另图改造,以济其穷。但德国为战败国也,国政改革,不能不计及四周环境之适应。帝政军阀,联合国所深恶者也,去之适足以应其求。至若革命后之施设,则过于急进,必有类似赤俄共产之嫌,联合国所大惧也。冒昧取法,必招联合国之攻击,德人亦殊不愿为此孤注之一掷。中庸之道,惟在求渐进的改革,励行共和政治,纳人民于轨道之中。全体相安,使列强无所藉口,此实大多数德人所共悬之目标,而亦智识发达之德人所必取之途径也。惟国中亦有少数德人,因俄国赤化宣传之影响,颇思以共产主义、苏维埃制度行之于改革后之德国。其主持机关为斯巴达几派,亦称共产党。斯派党人虽不多,然其宣传之力却极大,其所凭藉,在联络退伍之兵士、失业之工人、海港之水手、与不得志之青年,为劳兵攫夺政权之鼓吹。德国革命首发难者为基尔海港之水手,继其后者,有巴扬之兵工会议之革命,柏林工人之罢工,帝政遂同之推翻。革命既成,兵工会议定为临时立法之中枢,共产派人主张仿俄制不再另立国会,即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稳进派人反对之,因大多数国民之后援,卒另召集国民会议,举行普通选举,制定共和宪法,实现全民政治。共产派人既不得志于改革,乃谋所以推翻之。一九一九年间,各地暴动之事,时有所闻,轻者罢工示威,重者揭竿而起,昌言革命。如一月之变,国民会议选举几不得行;二月之变,宪法会议几受干涉,其他若巴扬共产政府之出现,沙格张利邦政府之摇动,是皆为共和政府一发千钧之时。其能免于赤化者,固共和政府奠定之功,然大多数人民望治之殷,实具极大转移力也。

  共产党人之失败于德,由于民众与以同情者甚少。反之,共和政府乃为民众同情之所寄矣。民众望治于共和政府若是之殷,然则共和政府亦果足以慰民众之望耶?是证之于近两年来之变化,反动之生,又似滋长甚速者。急进者既不为民众所喜,稳进者又生效甚迟,反动之结果,复古之说,乃得浸假以入于人心。传布此种思想者,为军阀与旧日官僚,有所谓全德联合会者更藉之以宣传复辟之思想。前德皇威廉第二、自窜居荷兰后,每日锯木骑射,不问世事,一似已忘情于帝制者,实则其近侍皇族攀龙附凤之思,仍盘踞于脑中未去,即彼自身,亦未尝不跃跃欲试。欧西报纸偶叙及彼之起居,记其言行,复国之思,在在可以征得。不过彼以联合国与以极大注意之故,不得不深自韬晦,以避世人耳目。至其皇族近臣与退职之旧日将校,则已渐无忌惮,时时思得机以逞。同时又有民族少年联合,乃为复辟派利用一般浅见少年所组织,德国大学学生亦多有加入者。革命初成时,民众方一致热心于共和政府之建设,群以此为救国之良方,复辟之思潮,本无由侵入。逮一九一九年夏和约签定后灌意志国民之束缚反转胜于前,是时人心遂渐有不满意于共和政府之动议。然此事究为协约国威迫而成,咎尚不在新共和政府。惟外交之难关既过,内政之施设得宜,实为人心所最切实之事。平心而论,革命后一年间德政府之施设,各种法律之制定,财政之整理,工业振兴之提倡,经济现状之改良,亦决非无功可记者。特群众心理求成太急,求全之责备,每不能为当事者设身处地一想,且复不谅四周环境应付之艰难,壹意归咎于新政府处事之懦弱。是种非难之声浪,不仅旧派人如是,即新派急进者亦复如是。盖旧者目政府太放纵共产党人,不为严厉之处置,而新者则以政府太趋向守旧为可攻也。反动之实现,起于一九一九年来,是时退职之兴登堡元帅有柏林之旅行,复辟之徒,思利用此时机,举行示威运动。此种计划,颇引起当时政府之注意。至一九二○年三月遂有反革命之变动起于柏林,致共和政府两迁其地,东北德意志几尽入反革命派之手。倡乱者有卡柏氏及洛德伟将军,卡氏自为总理,任洛氏为陆军大元帅,惟当时民众表同情于复辟者尚不甚多,且各政党尤以拥护共和为其号召之标帜,故咸表示一致反对。海陆军中人固不免有志切复辟之人,然在职军人,究多倾心于共和。结果由德意志共和国总统爱勃脱氏发出全体罢工通告,全国闻命遵行。卡洛两氏知人心尚无意于复辟,遂仓皇以遁,乱事旋平。是役也事虽未成,但守旧复古之思想,确已浸渐入于人心,其影响直至于今日德意志之复辟运动。两年来之反动视诸方革命后之急进变乱,真有退步现象。大战后联合国之政治,无不自左向右,德国以新造之局,竟亦不能免此。战争之遗毒,诚令人不寒而栗也。〔2〕

  一九二○年三月复辟之局既败,未几,六月中有新国会之选举。吾人于此可考得其民心之所向,以定反动之潮流究达如何程度。先于此次选举者,有一九一九年一月之国民会议选举,兹列两次选举之结果如下,以明各党势力之增减。

  党名一九一九年一九二○年

  德意志国性民党42人65人

  德意志国民党21人61人

  耶稣教民党88人67人

  耶稣教联邦党21人

  德意志民主党75人45人

  社会民主党 163人 110人

  独立社会党22人80人

  共产党 2人

  其他小团体10人 9人

  总计 421人 460人

  右表所列,为依左右情势而列者,德意志国性民党,为旧日之保守党,政党中最守旧派也。党员多为农民及守旧官僚,其政策颇赞助为革命之运动,主张以兵力保持旧有制度,而带有甚浓之复辟色彩。次之国民党,亦为右派之中坚,其党员多为昔日之自由党员,大地主、资本家均属于是派。其于共和无所谓憎恶与爱护,惟视其本身之利益为从违,与守旧派政策不甚相异。再进则为缓和派,耶稣教党无甚特殊政见,其宗旨在拥护教宗。民主党之宗旨与社会民主党无大出入,党员多为知识阶级中人。以上两党甚能赞助政府,为政府中之左右翼,与社会民主党共担国政。左派之社会党,在革命前本为一党,革命后因步骤之缓急遂分裂为三。最急者为共产党;缓进者为社会民主党,今日德国政府之中坚也;其一则为独立社会党。此三派之政见,社会民主党主张渐进的社会化某产主义,励行共和政治,赞成加入国际联盟,于现今之资本主义不遽主张推魏;独立社会党则主张一切物产应即归为社会公有,不赞成庇护资本家,于公民政治却不反对。共产党为非妥协党,国民会议时,彼尚以斯巴达几派号召国中,谋为直接行动,至去岁春间始兼取议院行动,故六月选举,亦获得二名议席。其宗旨则仍以实现苏维埃制度及无产阶级专政为依归。各政党之内容如是,吾人试取其两年来选举之情比较观之,则知社会间民意之趋势,确有由左而右之变动。社会党人数一九一九年共为一百八十五人,一九二○年共为一百九十二人,乍视之似属加增,然以全国会人数相计,则一九一九年约当全数百分之四十四者,至去岁已减至百分之四十二矣。至其内部之趋势,却又由右而左。独立社会党人数大增,此其故在社会民主党执政之设施,有趋向守旧派之色彩,颇为一般赞助者所不喜,致主持急进者乃得因之以活动。一方社会间反动之结果,缓进派之党势竟被挫于守旧派;右派国性民党与国民党之势大见进步。前者议员额数增加三之一;后者增加三之二,此种突进之现象,纯由于赞助人数加多之故。而国民党之后援为资本阶级,于此尤知富豪地主结合之坚,是不仅为共产主义实行之大阻碍,且益增守旧派之势力,而危及共和政治,实为新政府之大患。缓进派耶稣教党视前岁分裂为二,人数尚无变更。民主党人数则锐减,由七十五人减至四十五人,竟超过二分之一矣。是两党者本与社会民主党平分政权,乃自去岁六月选举后,三党之党势,非分即减,所谓政府派之中坚已不复如国民会议开后权威之可恃。三党共得人数二百四十三人(耶稣教党两派均在内),仅过全国会总数之半。政府不安之现象,两极端之反动派与急进派,均得时时与以难堪。发于先者有今岁三月之共产党人起事于德国中部,发于后者乃有最近之复辟运动。三月之乱经两旬之久,共和政府始得借武力弭平,至今兹之变现方喧腾于其国中,尚未能睹其究竟也。〔3〕

  当五月中旬协约国以哀的美敦书式要求德国承诺赔款总额,及裁减军备之立即履行,德政府迫于情势,不得已而忍泣吞声接收。是时守旧派咸一致反对,攻击现政府之无能,复辟派乃得乘之,散布推翻共和舆论于民间。其所恃以攻击共和政府之短者,厥维大战中之和平运动。彼等以此为馁士气蒙大败之导因,其后休战条约又冒昧签字,以致和约无更改讨论之余地,及于最近复无坚持抗拒之勇,忍辱而承诺力不能负之赔款。之数事者,诚为德人所最痛心疾首。然无可奈何之承诺,与势所必至之媾和,决非可专咎德政府者。惟群众心理有易为欺瞒之弱点,故一经复辟党人描述旧日皇威之盛,未尝不为心动,以为造成今日凋零之局者,实革命为之厉阶。斯种误谬之推理,固为识者所非难,惟爱国热狂之民众,因望治之殷,终不免为反动潮流所打动,故大学学生亦不能免于集队执旗为复辟之示威运动。乡村农民于共和真缔,本不甚明瞭,且与共和政府关系亦甚浅薄,乃带有怀旧之思。城市工人亦有少数抱复辟念者。此外若资本家、大地主,其于共和本无所爱惜,昔日之所以赞助革命者,以其能阻止战争之延长也。今则新共和政府因接收赔款总额,而有新税增加之规定,是彼等最不愿闻之事,怨府所在,彼等乃反动而倾向复辟。复辟派人得此凭借,故能于数月来大张旗鼓,广为宣传。其反革命机关,有“前敌军人会”及“铁冠同盟”,此两者皆退职军官将士所组织。彼等昔日在职,军国主义之迷梦方酣,一旦因战败故,兵权顿失,受协约国军事上种种限制,以彼等好大喜功之见,触目伤怀,自难免于怀旧之感,故君之思。彼等结合已坚,每当战事纪念时,常有所聚议。至最近数星期中,运动益力,约十数日前,德国东部粤特河上之弗兰克费城,前帝国参谋次长罗顿道夫,曾与前德皇子集旧日军官于是地有所商榷。数日后罗氏复往柏林,退职军人会集于广场中欢迎之,兼为示威运动,到者约一万五千余人。同时且有威廉第二来电,文中有云:“战胜之光荣,尚留待于黑暗之将来。”罗氏演说中,亦有“战胜之光荣,将再起于德意志民族中”之语。罗氏者军阀派之魁首也。大战中揭揽大权,穷兵黩武,至今无悔,是盖视兴登堡大将为尤甚者。今突起活动于共和旗帜之下,虽未敢昌言复辟,然以退职之军人与军阀之魁首有所结合,乃又益之以威廉第二之来电,不问而知其意果何居矣。彼等之演说,颇攻击现政府之无状,而尤致恨于一九一九年十一月休战条约之签字。因事及人,于是凡列身于签字之役,而表绝对赞成者,皆为彼等所痛恶,不幸之爱智白格氏遂首当其冲,为此事之第一牺牲者矣。

  爱智白格为耶稣党党魁,前内阁财政总长,稳进派中人也。彼为当日代表临时政府签字于休战条约之一人。于一九一七、一九一八两年间,曾极力从事于和平之运动,以此招军阀派之所忌。上月二十六日爱氏与国会议员狄爱芝氏散步于柏登市中,忽为二少年所袭击,爱氏身中十二枪,登时毙命,狄氏亦略受微伤。爱氏为德国有数政治家,且人甚和平,恶耗传至全国后,无论何派,均表示哀忱。左派及缓进派党人尤深愤慨,咸谓此事必复辟派人所为。社会间舆论亦多以此为复辟派人谋推翻共和之试验。其意非仅在死一爱氏。盖欲以此验全国人心之向背。故凡为拥护共和之人,当此大难,亟宜振起,以除内奸。斯言也颇足动社会之听,于是守秩序爱和平之民众,咸奋起为保护共和之表示。爱氏葬礼,本定于柏林举行,社会党人谋于是日集群众为大示威之运动,以警戒复辟派。嗣爱氏改葬于比白洼克城,柏林之示威运动,乃改于八月三十一日举行。先此者有二十八日波斯丹城之示威运动,柏林之会既集,到者至二十余万人,街衢充塞,红旗与国徽飞舞空中,群众狂呼共和万岁,党人向各处演说,其所诋复辟派者备至。民气如此,而复辟派亦不少弱,同日军阀魁首及旧日皇族亦集于波斯丹城为圣刚登战役纪念之举行,其野心欲望与崛强之态度,可谓发挥至尽矣。〔4〕

  民间之举动如此沸腾,政府方面对于此事亦极注意。当爱氏被刺之日,德总理卫尔斯氏方外出赴某项大会,闻耗语某新闻记者曰:“是时共和政府实在危险之中,吾人宜起而联合以反对此破坏分裂宗国之徒。”卫氏亦耶稣教党徒,与爱氏为同党,故所言如此深切。德政府内阁会议,当定为施行戒严令于东德及巴扬各地,全德职工组合首领亦向政府宣言,请政府为保护共和故,速颁戒严令,并言全国一千一百万职工均愿为政府后盾。同时德政府复通告全国,禁止退职之军人复着武装,违者处以极重之罚金,由五百马克至一万马克,并处以一月以上之监禁。柏林守旧派报纸有复辟嫌疑者,已被政府禁止发行。德政府处理兹事之手段,甚形严厉。对于凶手之通缉悬赏十万马克,惟自肇事至今,凶手之消息尚无所闻,而所得者乃关于此事之意外惊人消息。发现此项秘密者,为民主党人。据云有旧日保安队退职警察一百人,秘密组织一复仇会,专行暗杀彼等心目中所视为卖国之贼。爱智白格氏之死,即为彼党中人所刺杀,并闻国民党首领斯剃勒氏曾与此事有关。斯氏为工业资本家,与现政府极不合,果尔是暗杀事件牵连及于政党矣。复辟之范围将益形扩大,斯氏报纸,颇为力辩其诬,然左派党人殊信之不疑,政见之倾轧恐将益甚。

  本月二日又有所谓沙丹战役纪念者,德政府恐因是引起种种不靖现象,曾颁令全国禁止举行是项纪念。不意守旧党人怀旧好武之心理难除,届期仍暗中所有聚会。社会党人闻之殊不忍忿忿之心,集柏林工人谋为破坏之举。当日晚国民党人集于柏林某处,工人越窗而入,痛殴会众,枪伤数人,纪念乃无由以成。又有某学校学生,染复辟之思想者数十人,于当日武装而出,列队执旗,以示威于群众,途遇工人队,互相格斗,彼此均有所伤。政党之守旧者无论矣,乃青年中亦有以复辟为职志者,奋斗牺牲,乃为霍享荼伦皇统争其存续,其智且在工人下矣。岂皇帝之复出,真与德意志之休戚有莫大关键耶,抑其心目中别有所为?社会间评论,多谓其由于革命后社会对于大学学生不若在帝国时代重视之故,以致有此反动。斯言虽为过当,且大学生之眼光亦不致如此短浅,惟证之于近来西欧学生之举动,亦诚有难令人满意者。去岁法国大罢工,有大队学生应政府之遣派,替代工人职务,破坏罢工事业。此则与德国大学生倡复辟、与工人格斗者又何以异。斯皆为学生界之奇耻,阶级教育破产之明证也。此风不单行见智识阶级与劳动阶级有破裂之虞,门户之见,殊足为改造前途伏无穷隐忧也。〔5〕

  【注释】

  〔1〕本文原载一九二一年10月19—22日天津《益世报》,署名“翔宇”。

  〔2〕以上原载一九二一年10月19日天津《益世报》。

  〔3〕以上原载一九二一年10月20日天津《益世报》。

  〔4〕以上原载一九二一年10月21日天津《益世报》。

  〔5〕以上原载一九二一年10月22日天津《益世报》。

  2007/09/10

  复辟声中之德意志〔1〕(一九二一年九月三日)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