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中法大借款竟实行签字矣〔1〕(一九二一年七月三十日)

  【正文】

  △中法大借款竟实行签字矣

  △借款总额五万万佛郎

  △印花税验契税作担保品

  △签字日期为七月二十五日

  △负责签字者有吴鼎昌陈箓

  △旅法华人拒款运动之失败

  △借款成功与中法实业银行之影响

  △旅法各界人士最近之态度

  吾于一月前,为中法大借款事,曾两次通函详述其经过。彼时旅法华人拒款之势正盛,群情激昂,颇欲得吴鼎昌而甘心。吴知风色不佳,避居英伦。陈箓为各团体严词质问,曾函称借款事确已取消。未几,中法实业银行随之倒闭。中法借款,重要原因本由于维持中法实业银行营业之亏累而起,该行既倒,借款事遂略见停顿,巴黎各报亦不复提此事,旅法各界拒款之运动亦渐由热狂中趋于冷静,现象渐消沉矣。在民众之心理,固以为情势既变,而彼等之心有所慑,借款事或真能如愿打消。不谓狡猾官僚,借款能员如吴鼎昌、陈箓、朱启钤等人,已早识破民意,其于群情激昂时,乃匿声者匿声,解释者解释,使借款事表面上告一停整,骗大家一时耳目。群情既稍趋冷静,彼等遂复于暗中大施活动,秘密接洽,果也彼等之手段通天,于不闻声息中,竟将借款合同商定,决于本月二十五日签字。届期巴黎时报始将此事揭出,霹雳一声,惊醒旅法华人之痴梦,方知所谓取消,所谓不成事实,所现之停顿现象,均欺人之谈,至此乃又为彼等之计所中矣。

  借款内容,前月传闻均言总额为三万万佛郎,今据巴黎时报载则为五万万佛郎。最近各方面探得消息,亦言已变三万万为五万万矣。借款担保品为全国印花税、验契税收入,且有由法国监理收税五十年之议。借款条件除救济中法实业银行外,有以所借之款购振兴全国实业材料于法,及以滇渝铁路建筑权与法之说,此盖政治而兼实业借款也。经手负责人,中国方面确为吴鼎昌及陈箓,朱启钤虽曾与闻其事,因急于赴美故,遂未得列名签字,恐回扣终将分得若干也。

  兹次借款之成,中间虽似有一月之停顿,实则暗中进行,未尝有一日休。蛛丝马迹,自不无可寻之处。当驻法公使馆于上月旅法华人开拒款大会之先,曾有两次公函发出。前函有云“关于借款一事,尊处诸多误会”,后函则承认中法借款之磋商确有其事,并历述借款内情之经过,其总额与用途与外间所传闻者概同,并指明经手借款者为吴鼎昌。后函则云“经吴君电告财政部,得复电称该行计划,万无允理。适法国银行代表两人由沪来京,对于计划,亦不赞同,遂议定由彼自电巴黎银行团将该计划书撤回,本馆可以证明此项借款已不成事实也。嗣因外间传说甚盛,本馆复派秘书往法国外交部、财政部主管司长及汇理银行秘书长处密探,佥以迩来中国借款,只有此项,而此项业经取消,可以证实,此外并无他项借款事。又法财政部司长称,现法国财政极为困难,自顾不暇,纵将来中国政府有向法国借款之举,法国政府亦须慎重考虑,并须经国会同意,方能就商”等语。而同时吴鼎昌亦由英伦来一函致各团体,不承认彼曾接洽借款事件。函中有云“弟个人意见,对于中国政局现状,不但不主张借外债,即内债亦不主张滥借。此次来欧,尤未受何种机关委托,办理何种借款之事。且在巴黎并未与法国政府财政当局者见面,不知此种谣言从何而生”。同属于政府方面人物也,两方措辞之矛盾,竟至如此,于此可以得出数种断定:

  (一)吴鼎昌为借款之重要经手人,似无疑义。

  (二)公使馆中人亦曾与闻其事,非然者,关于借款之内容,断不能知之如彼其详。

  (三)公使馆所以肯将此事揭破,而又伪托政府已来电取消者,盖思藉此可以安民众之心也。殊不知由此可以证出借款进行,决未中止。使中政府果因计划不合,不允借款如其函中所述,则计划之规定,非刻板者,不合终可易为合适。观现今由三万万佛郎变为五万万佛郎,即知中政府之所视为合意者,在得多金以供其挥霍耳。

  (四)公使馆函中所以将借款事,尽情推之吴鼎昌身上者,一方面为卸其责任,一方面可以证明当时陈箓与吴鼎昌关于借款事,犹未十分合意。其原因当有“酸素”作用在内,回扣之不均欤?权限之侵犯欤?二者必居其一。不然,吴函既绝对不承认经手借款,而公使馆函乃特为证实之,衡以官官相护之旨,决不至是。

  (五)公使馆第二函,述及法国财政部司长声言今后向中国借款,必须经国会同意。是言外已承认此次借款果由法国会同意,便可施行,而借款提案固明明在众议院财政委员会中,永未撤回也。

  有此五种关系,便知当时所谓停顿,确属之于表面。内中所以图中国政府之合意,法国国会之同意,陈箓与吴鼎昌之接近者,殆无日不在进行中。驯至今日,借款之数目变矣。签字者不仅为吴鼎昌,且有几次通函声称未曾与闻之陈箓矣。而法国方面,前此所昌反对之人,亦均不复反对,且有加入赞成运动者矣。是其所进行者无不成功,此借款命运所由定也。〔2〕

  此外尚有促成此次借款之要因,则为中法实业银行之倒闭。驻法公使馆于中法实业银行倒闭之次日,曾有一函复留法各团体。内为公使发表正式宣言事,函末要语有:“至本馆看法,现在中法实业银行业经停闭,此项借款,当然根本取消矣”云云。是公使馆以中法实业银行倒闭,为中法大借款不能成立之反证,与前函所谓“政府复电称万无允理”之言,已有倒果为因之嫌矣。一方法国各报,对于中法实业银行之倒闭,均极力攻击法政府不设法维持,有失信于中国人之罪。社会舆论,各界要人,亦多有向法政府质问办法者。法财政总长乃不似先前之固执私见,渐有加以考量之宣言矣。中法实业银行方面,自倒闭后,信用扫地,恢复本甚难言,吾国人之存款汇款于其中者,国内外总计有四万万佛郎之多,群情愤急,自可想见。惟该行颇不以倒闭为意,于中国则委托上海各银行担保其必偿还华人在该行存款之原额,在法国则由公使馆通知旅法华人,凡由该行存款汇款者,均得于七月二十日以前通知公使馆,由公使馆直接向该行交涉偿还之事。夫既倒银行,竟犹能负全额偿还之责,则其不自认为倒闭也明甚,其恃有极大之后援也亦明甚。银行之后援也,唯在多金。中法实业银行而有多金可得,中法大借款之势在必成矣。原救济该银行与中法借款,本为两事。法政府、法银行界果以为中法实业银行之倒闭,于其国际间信用,有莫大影响,则彼等应设法救济,与我政府本丝毫无与。然而今之关系所以如此之深者,一则由于法国政府与其银行界不愿为一无所得之牺牲,救此已倒之银行,而思取其代价于吾国;一则由于吾国政府,非不愿救济中法实业银行,非不愿借外款,前此所以踌躇不决者,盖以总额归之于中政府者殊少,不足供其浪费。有此二因,双方之需要,久已吻合,其所差者,仅总额之增加与分配之方法耳。且希冀中法借款之成者,又不仅两国政府及中法实业银行本身而已,凡恃该行生活之人,及欲得回扣之借款能员,如吾国之王克敏,吴鼎昌、朱启钤、陈箓,法国之秘诺特、巴道等人者,又皆为促成此项借款之主要人也,国人尤不可淡然视之。借款成矣,旅法华人之态度若何耶?前此之运动,奔走呼号,开会警告,悉皆付流水以去。所谓反对自反对,借款自借款,已成为官僚卖国之惯技。昔之行于国内无所惧者,今则于海外行之,更视此六千侨胞若无睹也。旅法各界于借款签字消息传出后,曾发出通告二次。第一次通告发于本月二十五日,内中述借款签字情形,略如吾通信中所述。最后有数语曰:“同人等现正暗中竭力侦探一切,并用各种方法各样手段以为对付,总之一息尚存,决不愿亲见此次卖国借款有成立之日。事急矣!时迫矣!我同胞其速醒,其速起,分途并进,无论用何手段,以诛除此辈奸人,均吾爱国之真同志也。”第二次通告发于本月二十九日,原文节录如下:

  ……此项借款,确与中国存亡有关。应知借款成功之日,即国内战祸再起之时,陷吾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者此借款也。印花、验契等税为最近国家财政上重要收入,且此项税更须增减,最与吾人痛痒休戚有关。一旦受人监理,举措不克自主,财政生机,于焉以尽,是使中国国民永无自行更草税则(印花、验契)之余地,国家永无自行整理财政之机会者,亦此借款也。吾人在此曾经向法国政府及议会并各国一再宣言,誓不承认此类非民意之借款。乃彼等竟充耳不闻,吾人至此,亦惟有实行吾人坚确之决心,并请全国国民与吾人取一致主张。此外尚望各地诸君本此主张分途进行,务期造成舆论,克收实效为要。

  同时又有一电致国内各团体,想必先此信入国人之目矣,兹不赘录。夫印花税、验契税之关系国家财政,诚有如旅法各界通告中所论者,一旦举其监理权授法人,则太阿倒持,尚容吾国有财政上活动除地耶?邮政现象,可为殷鉴。至购实业材料,法有专售权,是陷吾人于无选择比较之绝境。窳败劣恶,任其意与,宁有真正振兴实业之望?铁路与以建筑权,其地又在滇蜀间,是吾政府直自认其为法国之特殊地带也。授人以隙,不啻自促其亡。此外借款总额之分配,五万万佛郎不为少矣,合之现时国币得为一万万元。中法实业银行按旧议应收二万万佛郎,今果如何,尚不得知。余款除经手人将得一笔巨大回扣外,将悉以与之今日之北京政府。开支用途,不问而知其为供应军阀之攫取,官僚政客分其余润耳。如此重大担负,又轻轻向吾民族身上一放,未识国人对之果作如何打算也?〔3〕

  【注释】

  〔1〕本文原载一九二一年9月29、30日天津《益世报》,署名“恩来”。

  〔2〕以上原载一九二一年9月29日天津《益世报》。

  〔3〕以上原载一九二一年9月30日天津《益世报》。

  2007/09/10

  中法大借款竟实行签字矣〔1〕(一九二一年七月三十日)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