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十四日)
【题解】
这是在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闭幕典礼上的讲话节录。
【正文】
这次戏曲观摩大会演很成功,正如同沈雁冰〔1〕部长所说的:这是空前的胜利。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曾经开过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会〔2〕。一九五○年开过一次戏曲工作会议。这一次又开了有二十三种剧种、三十七个剧团、一千六百多位同志参加的会演大会,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新中国也是头一次举行。这件事情标志着我们的戏曲工作前进了一大步。所以,应当庆贺。
我因为工作关系,不可能把这次演出的二十三种剧种都看了,所以拿我个人来说,这是一种遗憾。但是,也看到了一小部分和听到了一些,这就使人对全中国的戏曲艺术能看出一个发展的远景来了,看出毛主席所指示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远景来了。因此,我很高兴在今天大会闭幕的时候,向参加观摩演出的一千多位同志以及全体工作同志表示庆贺。
现在借这个机会讲什么呢?不过,我首先要申明的,要讲总不能离开本题。政务院在去年五月五日曾经发过关于戏曲改革的指示,这个指示,到会的同志都看到过或者听到过吧。这个方针无须重复说了,不过根据这个方针的精神,总得懂得一点戏曲改革的事情。我要申明,对于戏曲我是外行,同时也没有把所有的戏都看了。毛主席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因此,我的意见不一定成熟,只是给大家提供一点意见,不算指示,不要说是周某人说的。这是我要申明的。
下面我讲五点有关戏曲改革工作方面的意见。
一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毛主席不管说任何一句话,对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我们从“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这八个字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我们从这次会演中就看到了我国戏曲的发展,这次会演就证明了“百花齐放”。因为中国极大部分的戏曲,就是地方戏。在一九五○年全国戏曲工作会议时,我说过:京戏是从地方戏来的,从二百年前的徽调、汉调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到了北京以后就提高了,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提高。同时,我们还应该承认,封建社会把它定型化了、宫廷化了,这就给京戏带来了许多缺点,在今天需要改革。所以,京戏进入到京城以后,有它提高的一方面,也有它不好的一方面,受到了浓厚的封建性的影响,灌注了不少封建的东西。不过最近三年来,有了很大的改进。
京戏与地方戏各有各的好处,所以提倡“百花齐放”。如果让我们来表决一下:荷花与梅花哪个好?我想这是很难的。夏天当然是荷花好,冬天当然是梅花好。这是有时间地点的不同的,所以不能说哪个好,哪个不好。毛主席指示说:“百花齐放”,这是非常恰当的。因为是百花,就各有各的好处。就花来说,也有时间的不同,气候的不同,条件的不同。地方戏也是一样,首先地方戏的音乐语言就不一样,这个地方用这种音乐,那个地方用那种音乐,唱出来的腔调也不一样,各有各地方的风格。一个西北人听到福建戏说,这有什么听头?你叫他看陕西梆子,他却看得津津有味。同样你让一个福建人去听陕西梆子,他也听不懂。四川人说川戏好,上海人说沪剧好。是的,各个地方戏有各自的好处,也有它的短处。因此,各个地方戏不要忙于比高低,应当承认“百花齐放”,应当让各个地方的戏曲艺术统统都发展起来。如果说这个地方的戏好,那个地方的戏不好,这就不能使那个地方的戏发展起来,至少要受到一些影响。如果把四川戏拿到福建去演,人家不懂,那又何苦呢?因此我们应当承认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短长。当然有的地方水准高一些,有的水准低一些,但是这不要紧。就拿水准低一些的来说吧,它在封建社会里这样被摧残、受压迫,可是还能够活到人民的时代。它之所以能够存在,总有一个基本的条件,这就是我两年前说过的,“广大人民爱好它”。毛主席曾说过,这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东西。它之所以为广大人民所喜爱,是由于里面有人民性的东西,有符合人民生活的东西,所以能够流传到今天,并且可能流传到更远的将来。
有很多被埋没了的戏曲艺术,我们今天就要把它挖掘出来。这个工作,我们还做得太少。这次来中国的傀儡戏专家奥布拉兹卓夫〔3〕,他非常关心我们的傀儡戏,向我们说:你们怎么不把影子戏发展起来呢?被埋没了的,何止影子戏?因此,我们一定要花一些力量,把埋没在民间的戏曲艺术都很好地挖掘和发展起来。所以,现在不要忙于分高低,要让它们“百花齐放”。
有很多被埋没了的艺术,也是过去受到摧残,自己没有力量挣扎出来的艺术。旧社会的统治阶级和士大夫阶层,他们瞧不起人民的爱好,因此竭力地摧残、破坏艺术,以至让它喘不过气来。我们现在要来执行毛主席的方针,让所有的戏曲艺术“百花齐放”。“百花齐放”以后,还要“推陈出新”。我现在来讲一讲“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关系。
必须先把花开放出来,没有花你怎么能出新?不是中国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花朵,中国人民就不会爱好它。换句话说,一定要是我们人民中间发展出来的花朵,才受到人民的欢迎。发展盆景是靠不住的,摆在礼堂里可以,你叫它开花结果就不行。橡胶树一定要在南方才有,在北方就没有,即使有,它也不见得会开花结果。一定要在它那个地方的土壤生长出来的东西,那个地方的人民才爱好它。所以,我们要发展自己的戏曲艺术,首先得承认“百花齐放”,也就是首先要发掘我们民间的戏曲艺术,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推陈出新”。如果不先“百花齐放”,那你怎么去加以改革,怎么去加以发展呢?没有基础怎么改革,怎么出新呢?
你把别的地方戏搬到你那个地方去,怎么行呢?这次来中国的苏联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吉洪诺夫说:“民间的东西,一定要在当地人民的音乐语言的基础上来发展。”他特别讲了这个问题,而且讲得很肯定。我想,我们各种地方戏也是如此,不然就成了无根之树。在座的三十七个剧团和二十三种剧种的全体同志们,你们不要觉得自己的那个戏还差,或者是水平比较低,因此就觉得没有希望了。你们要坚信是能够而且可以发展的。比如郿鄠〔4〕,这次没有选上,但是不是说郿鄠就没有它的地位了呢?不,肯定它是有地位、会发展的。我们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地方戏都能够发展,都能够改革的,否则就失去了自己的戏。如果把别的地方的戏搬去,把自己的戏放下不管,这是不对的。我们考虑一切问题,都要从人民的需要,人民的爱好来着眼。没有选上的,就愈要往前进。这次没有选上,争取下次选上。只要努力于发展,努力于改革,任何地方戏都有它光明的前途的。
二普及与提高
这个问题也许在各剧团争论的比较少,也许在戏改干部中时常发生争论。其实,毛主席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在下面常常发生偏差。毛主席对这个问题有两句重要的名言:“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5〕普及与提高不是对立的,是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也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来提高,不能够凭空提高。不进到它的音乐语言、风格、腔调里面去,你怎么把它提高?住在舒服的暖房里,喊提高是没有用处的。总要有新的接触,那种提高才有效果。《西厢记》的张生,如果不与莺莺时常见面,那只有在房里闷死。如果不认清这个问题,或者采取粗暴的态度,或者采取轻率的态度,乱改剧本,乱提意见,这个说一句改一句,那个说一句改一句,结果使剧本无所适从,改得四不像。虽然它有缺点,这样一改,改得更不像了。所以,必须投入到它的里面去,经过调查研究后,才可以提出改进的意见。
“百花齐放”不是不要领导人,相反地是重视领导人。譬如一个剧团里有那么多人,总得有一个人来负责,他总可以远看一步,领导大家往发展的道路上走。我们剧团需要这样的领导同志,只有这样,才能够前进。
地方戏也有局限性。这个地方的人懂得,那个地方的人不懂得,这就需要慢慢地提高。看到其他发展和改革得比较好的地方戏,根据自己剧种的特点和要求,来吸收其营养,也是必要的。但是,要注意,地方戏的改革总要在它的基础上来改革,不要改得四不像。譬如各个地方的戏,都有它的特点,有它的风格,不要搞成一个大杂烩。米邱林〔6〕发明了改造自然的法则,寒带的植物可以移到热带去种植,或者把芙蓉接在梅花上。但是,戏曲接种是不行的,或者说不是那么简单的。就是植物的接种,也得根据它的条件,如果你把南方的橡胶树移到北方来,不一步步地移,就死掉了。
乱提意见,乱改剧本,是破坏艺术,不是尊重艺术,所以毛主席反对以粗暴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艺术遗产。
不错,我们是要互相学习的。我们这次互相观摩了二十三种剧种,互相取长补短,你的好的技术我来学,你的好的表演我也学。我们不但对内互相学,对外也要学。但是,要在我们自己的基础上来学,学的东西要符合自己的条件,所以毛主席反对“硬搬”。学是要学,要以自己为主来改革,来发展,不然,尽管是别的戏的长处,如果你不按照自己剧种的特点来吸收的话,那就不成为地方戏了。这不但创造不出更高级的戏来,反而破坏了它的艺术。不能一步登天,所以我们不能急。京戏也是一样的,要逐渐地前进,稳步地前进,这才靠得住。
三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
戏曲的改革和发展,一定要讲究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关于戏改的政策,政务院已经指示过,我就不重复了。下面我就谈谈与戏改有关的标准问题。
(一)政治标准。
我们的戏曲是在八百多年的封建统治的基础上保留下来的,同时又是在一百多年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下发展起来的。所以戏曲本身有着封建的或殖民地的气味。这种封建的特别是殖民地的气味,一定要把它剔除出去。如果这一点不加以改革或剔除,就谈不上政治标准了。因此,节目的审定,必须慎重,不能乱改。我们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时代了,已经不是歌颂封建道德的时代了!
我们旧的戏曲,有为人民爱好的一面,也有维护封建制度的一面。我现在随便举两个小的例子:譬如,花鼓戏表现青年男女恋爱,但不敢说妇女解放,只好说她是狐狸精;又譬如,川戏对于秀才是讽刺的,这就是对封建秩序的讽刺,虽然它不敢正面来破坏,但是它可以从侧面来破坏这个秩序,这种戏就值得保留下来。所以,京戏里面有许多像《水浒传》里的抗官府这类的戏,我们应当发扬。另外有一类,它的背景是封建的,因为过去总是皇帝管事,戏中描写的人物也是为封建统治做事情的,在这方面都是封建统治者。但是,有的也做了一些好事,像他们为了求得自己民族的独立,抵抗外来的侵略,在统一中国的事业中出了一些力。所以,在封建社会里,也有些积极的事情。我们在改革戏曲的时候,要看它主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积极的需要把它保留下来,消极的则需要把它改革或剔除。所以,政治标准不是把原有的一概抹杀。
人民之所以爱好它,不但是艺术方面有好的,政治方面也有好的。但是,这些是不够的,人民需要更多的比这些人民性更加充分的新戏曲,这当然就需要编写新的剧本。
新的剧本创作,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创造得出来的。譬如这次奖励的剧本中,完全新的创作比较少,而大部分是修改的。这是难怪的,时间太短,在这方面不要太苛求。
我们也有不少人,当一个运动来了的时候,写了不少剧本,但不能流传下来。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人民对它不喜爱,因为戏不是演说,戏总是戏嘛。所以,我们不能勉强改变人家的爱好。我们有些同志抱着一种单纯的任务观点,但是常常要失败的。譬如上海在“三反”、“五反”时就搞了这么一次,让所有的戏园子都要演关于“三反”、“五反”的戏。有一个实验剧团演《梁山伯与祝英台》,观众都挤到这里来看了,其他的戏园子没有人看。薄一波〔7〕同志知道了,就给他们一个很大的批评。在薄一波同志没有给他们批评之前,他们还说这个实验剧团不拥护“三反”、“五反”。这件事情很好地说明了政治同艺术结合的重要。任务观点,结果失败,这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教训。
宣传里面也要有艺术形式,不然尽管政治内容怎么强,也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对于写新的东西,不宜带勉强性。
我们的电影事业也发生过这样的错误,就是机械地划分“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片子,“积极的”片子收税少,“消极的”片子收税多。据说是因为“积极的”片子看的人少,“消极的”片子看的人多。把苏联一些含有恋爱色彩的片子列为“消极的”片子,也是不恰当的。这同样是政治性不强的表现。这里也说明了,如果以行政命令来办事,结果总是要失败的。
做工作总要碰破多少次头的,我现在可以说是过来人了。当然有的同志还年轻,非碰几次是不能改的。
政治是我们戏曲的内容,因此我们必须坚决地把许多存在我们戏曲里的封建落后的殖民地化的以及品格不高的东西,加以改革。
(二)艺术标准。
这个我是外行。但是我想,既然成为一种艺术,你总要统一,像一个戏。京戏有其特点,地方戏有各自的风格,总之不能搞得不统一。我还要重复说,地方戏不能把各个地方戏的精华,都放在一个戏里演出来。吃菜有大杂烩,戏曲就不能有大杂烩,任何艺术都不能破坏统一。
我建议改革戏曲的同志们,你们对旁人提的意见,听一半,不听一半。好像我们年纪大的对医生的意见,就是听一半,不听一半。如果你要全听的话,这也危险,那也危险,紧张得不得了,这样没有病也会病的。戏曲工作者不听别人的意见是不对的,但是不要全听。就是集体创作吧,总得有个人执笔。如果你写一笔,我写一笔,那就不成其为剧本,而成了记录了。我们的老舍〔8〕同志有这个经验,《方珍珠》前一段很好,后一段由于听了人家好多意见,结果把它改坏了。老舍同志的文学修养是很高的,同时他是很有主见的,你们比他年轻的同志们,更要很好注意。
改革剧本的时候,首先要求方向对。反人民的不要,我们要的是描写反侵略的,爱祖国、爱自由的,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戏。只要方向对,剧本有缺点可以逐步进行修改。苏联有些早年创作的戏,到现在还要改。所以,我们这次得奖的剧本,都是有其缺点的,我们一边给它奖励,一边让它修改。这次到中国来的一位苏联名演员纳赛罗娃〔9〕,她写了一个歌颂中国革命胜利的剧,写得很好,不过里面也有缺点,在苏联的时候,也有人向她提意见,而她不是听一句,改一句,要到中国来亲自体验生活后再来修改。只有像她这样慎重的精神,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
艺术品是发展矛盾,然后来统一矛盾,同时还要要求艺术本身的优美。如果你的艺术形象弄得很丑恶,尽管它的内容怎样好,是没有人喜欢看的。要为人民所爱好,就得符合劳动人民的感情,这是大家比较容易懂得的。
还有一点,就是要健康,这是包括多方面的。戏曲的健康,对人民有利,对国家有利。健康的戏曲,不是低级、下流的东西,被它歌颂的人物,性格上是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能够战斗,在任何侵略的情况下敢于反抗,但是表现在艺术上是多样的。
这不是说,只演武生戏,就不演文戏了。但是,不管武戏也好,文戏也好,都要有一种战斗性,不要使大家误会表现刚就是战斗,表现柔一点就没有战斗性了。大家要知道,虽是为柔,也是为刚,是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譬如,在内战时期,我们为了消灭国民党匪帮的力量,曾暂时退出了延安,这种战略上的撤退,还是有战斗性的,并不是只有表现了大战、进攻才有战斗性,结果我们又回到了延安,并且得到了全中国的胜利。不但在军事上有刚有柔,在戏里面同样有刚有柔,不要以为就是打,就是进攻,就是发脾气,才能表现战斗性。说到这里,我想讲到《白蛇传》,如果《白蛇传》的白素贞同青儿都是一种个性,那这戏就不好唱了,正因为一个用刚的方式,一个用柔的方式,才教训了许仙。戏就是矛盾的发展,发展的结果就是统一。当然,在你们面前讲,是有点班门弄斧。
艺术的标准,要求作品是统一的,又是优美的、健康的,要有一定的水平。水平不能脱离实际,如果我们今天的服装、道具,与人民的生活、生产水平离得太远了就不好;如果我们今天还拿以前的农村的水平用在现在,当然也不好。但是,我们要防止奢侈、铺张,不然将会脱离人民的爱好。美是要有条件的,人民的生活要一天天提高。如果你不按照这个规律,就要脱离群众。
四团结与改造
我们今天要把整个戏曲界的人,除去极少数带恶霸性质的败类外,都团结起来。
我们在什么原则下团结呢?就是要改造,为工农兵服务。我们今天有二千多个剧团,参加剧团的人首先要和敌人划清界线。我们今天把敌人打垮了,但还没有完全肃清,有的跑到台湾、美帝国主义那里去了,有的还在国内暗中捣鬼,成为破坏我们人民政权的敌人。因此,我们全国的戏曲工作者,敌我界线一定要划清,这是主要的界线。简单地说,就是要与国民党反动派以及帝国主义划清界线。对暗藏的敌人也要注意。我们要站稳立场,我们是靠艺术的劳动来生活的,我们属于人民,因此我们首先要站稳为工农兵服务的立场,这是我们改造的基础。
在座的有的经过了学习,有的还没有。我们的脑子里甚至还有些封建的思想,我们必须经过长期的改造,去肃清这种存在我们脑子里的封建残余。这种改造,需要较长的时间,不要求急,不过你们可以多努力一些。
总之,戏曲工作者的全体同志们,必须划清界线,站稳立场,长期地改造自己。这样,你们经过生活体验,就会一天天进步。政府团结你们、改造你们,再经过你们自己的努力、同志们的帮助,以达到很好地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服务。
在改造中,在团结中,一定要认清我们是戏曲工作者,我们的本行就是戏曲,因此每一个戏曲工作者的职业要专。如果认为搞戏曲没有前途,或者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改行,这就不对了。梅兰芳、程砚秋、盖叫天〔10〕等好些在座的同志,他们都有几十年的功夫了,他们都把戏曲当作自己终生的职业,因此他们都有了很好的前途。所以,全国的艺人同志,不管是年老的年轻的,都要使自己的艺术专业化,要有专技。不但戏曲要这样,我们国家任何人将来都要专业化,因此我们正在分别培养国家建设的各种专门人才。中国现在是一个新的社会,因为人民都起来了,要把我们国家建设好,也很容易,现在不论哪个人,只要做了一件好的事情,大家就鼓掌。如果你自满了,不加强学习,不锻炼了,那就不能前进。
在培养专门人才的工作上,领导方面的人也不注意,把一些有艺术才能的同志,调去当行政干部。行政干部应当由别人来干,不应调他们去干。这种情形,从老解放区到现在,我们是看得很清楚的,有些年轻的演员歌唱得很好,但调去干过几年旁的工作后,再叫他唱就不行了。譬如李波〔11〕同志,她的戏演得很好,可是行政上把她调去搞党务工作,搞行政工作,这样怎么叫她演戏呢!地方戏剧团也有这种情况。这样就把一些在艺术上有点底子的同志,调得垮台了!我们很替你们担心。但这个事情怪谁呢?我首先责备自己,同时要责备文化部的几位负责同志,以及大行政区的文化部门的领导同志。要知道,一些中外的艺术家,都是经过了几十年的艺术生活,才能创造出非常成熟的艺术成品来。不能积累,怎么能发展呢?
我们演戏,不能靠一两个人,京戏到宫廷以后,除了几个主要的演员以外,其余的人就没有事情做。我们应当提倡集体主义。当然,集体主义没有主要的角色也不行。总之,要使得大家都有事情做。东北这次演出的《雁荡山》,替京戏找出了一个方向。再譬如《孙悟空大闹天宫》、《野猪林》,除了主角之外,群众都有事做。这是一个发展,这是一个新的方向。集体主义里面也要有主要的角色,他表演的技术要更熟练、艺术更高,所以《雁荡山》是我们发展的方向。我们要提倡集体主义,就要把大家的水平提高,大家要专业化。只有这样,我们的艺术才可能更加提高。
我们的政治地位都很高了,但是今天有许多事情与我们的政治地位不相称。戏曲艺术也是这样,这就需要提高我们的艺术水平。全部的文化、戏曲工作者,要注意使我们各地方的剧团能够得到发展,首先要注意各种戏曲艺术不至于垮台,并且还要从各个方面配合起来,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艺术提高。
五克服困难,迎接胜利
三年来戏曲改革是有成绩的,这是值得提出来称赞的。但是,我们现在还有困难。我们面前还存在着强大的敌人,抗美援朝还在继续,因此我们的生活水平不会一下子提得很高。尽管这样,政府完全有力量克服这种困难。文化部门还要开行政会议,来逐步解决这些困难。一方面要解决现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还有一些困难,需要我们今后继续克服。我们克服这种困难是有前途的,一定要胜利的。毛主席的话应当记住,胜利连着胜利。但是,我们还有困难,两千多个剧团的生活有困难,是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解决呢?当然要解决一些,但是还会留下一些困难,并且可能发生一些新的困难。你们是地方上的生活水平,现在到了北京得到了很好的待遇,回去就冷清清的,这是大家要做精神准备的。
这次一定要尽力帮助大家解决较多的困难,但是有些困难还需要逐渐地解决。你们回去以后,要与当地的政府很好地合作,来共同解决。全国人民的生活还没有提得很高,我们的生活也不能提得太高。各地的戏园子是应当很好地解决的,但是一下子还不能都解决。肯定地说,全国人民的生活会一天一天好起来的。全国两千多个剧团、十五万艺人,以全国二千多个县、市来说是不多的。只要我们的经济、文化发展起来了,我看五年、十年,你们的生活水平比现在会有提高的。我们只要经过一个困难的过程,就可以走上幸福的光明的前程,这是肯定的。
我们有部分地区的戏改工作是有缺点的,有些是属于戏改干部对政策不了解的,也有一小部分戏改干部作风上、品质上是恶劣的,这一点文化部门一定要加以清除。我们反对旧社会,旧社会中的一些统治者虽然也喜好戏曲,但是他们是玩弄戏曲,糟蹋艺人,而我们是爱好艺术,尊重艺人。所以,我们对那些作风上、品质上恶劣的戏改工作者,尽管是极少数的,我们一定要加以清除。以后如果有这样的戏改干部,你们可以向中央人民政府写信。
旧社会反动统治阶级长期侮辱我们,现在我们自己应当首先尊重自己,同时互相尊重。我们做戏曲改革工作的人,更应当尊重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够沿着毛主席所指示我们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向前进。
【注释】
〔1〕沈雁冰
沈雁冰,当时任政务院文化部部长。
〔2〕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会
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会即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一九四九年七月二日至十九日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章程,选举产生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联合会领导机构,郭沫若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
〔3〕奥布拉兹卓夫
奥布拉兹卓夫是前苏联木偶剧院艺术指导者、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演员、斯大林奖金获得者。
〔4〕郿鄠
郿鄠,这里指郿鄠戏。一说是由陕西省郿县(今眉县),鄠县(今户县)的山歌、小调、童谣等发展成地方戏曲。又说是由元明北曲吸收郿县、鄠县的歌谣、小调发展而成的。流行于陕西各地及山西、湖北、河南、甘肃部分地区。
〔5〕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2页)。
〔6〕米丘林
米丘林,前苏联植物育种学家、农学家。
〔7〕薄一波
薄一波,当时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部长。
〔8〕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当时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一九五○年在创作话剧《方珍珠》的过程中,未把解放后的方珍珠写成典型人物,遂使主人公不再突出,失去全剧中心人物。另外,原订全剧共写四幕,后经友人劝告,改为五幕,致使后二幕单薄无力。
〔9〕纳赛罗娃
纳赛罗娃是前苏联人民演员、民族歌唱家、斯大林奖金获得者。
〔10〕梅兰芳、程砚秋、盖叫天
梅兰芳、程砚秋、盖叫天,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们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形成了各自的艺术风格,影响很广,是京剧“梅派”、“程派”、“盖派”艺术的创立者。
〔11〕李波
李波,当时是中央戏剧学院附属歌剧院演员。
2007/09/10
关于戏曲改革的几个问题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