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庄子

三八

  §第三章 评价

  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派有二,一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另一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在先秦,除孔孟、老庄外,管子、荀子、商鞅、韩非、宋锎、尹文、墨子等人都有自己的学说体系,不过在秦汉以后都衰微了。儒家以邹鲁文化为中心,注重社会人事,老庄思想则反映了荆楚文化的特点,注重天道自然。在中华民族的精神结构中,一般说来,儒家思想构成其现实层面,道家思想构成其超越的层面,“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张力和基本构局。

  庄子是道家集大成的人物,他的著作含蕴深广,文采卓绝,在我国古代的思想史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先秦至两汉的数百年间,其人其书都不显赫。战国时期,一些法家曾直接主持变法的重大政治活动,儒墨两派也属“显学”,庄子则因其思想同当时的政治形式格格不入而没有被当时所重视。汉初崇尚老子之学,主要是在一是程度上吸取了无为的思想,以利于贯彻与民休息的政策,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但并非全盘接受老子学说。至于庄子要求人类社会倒退到原始蒙昧的状态,根本弃绝政治,不要政府,当然是汉王朝无法接受的。汉武帝以来,儒家逐步确立了它在思想学术界的统治地位,道家和庄子就更是相形见绌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来统一的大帝国开始变成南北对峙,战祸频繁,政治形势变幻莫测,王朝不断更替。在这社会大动荡中,儒学失去了昔日的独尊地位,而不少士大夫为逃避政治风险,专事玄妙的“清谈”,道家思想就有了他们的理论依据的精神支柱,道家著作于是倍受重视。魏晋时王弼注《庄子》,向秀和郭象等注《庄子》,同时为《庄子》作注的人有几十位之多。一时老庄之学盛行,谈玄论道,蔚成风气。

  东汉末年出现道教,奉老子为教主,与儒、佛二教争长。唐朝皇帝姓李,尊老子(一说李耳)为始祖,号太上玄元皇帝,道教势力大盛。唐玄宗时还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尊《庄子》为《南华经》。《南华经》和《道德经》都成为道教的经典。

  可以说自魏晋以来,庄学一直有相当稳固的学术地位,并呈现上升的趋势。

  庄学中所表现的人生态度、美学思想和思维特征普遍存在于历史文论、画论和文学艺术作品之中。中国的美学思想、绘画、小说、诗词乃至书法、雕塑、音乐,无不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庄学精神和风格,其程度甚至超过儒家的影响。如庄子的道,落实在人生之上,乃是崇高的艺术精神;而他由心斋功夫把握到的心,乃是艺术精神之主体;中国绘画乃是这种艺术精神的特殊产物和典型体现(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庄子的思想和哲学是中国古代隐士思想的总结和发挥,其内在的精神与气质极容易引起历代隐士、落魄文人甚至失势官僚的认同和共鸣,并成为他们孤寂心灵的慰藉。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对庄子哲学作过这样的评价:“在历史中的任何时代,总有不得志的人,在一个人的一生之中,总是遇到些不如意的事,这些都是问题。庄周哲学并不能使那些不得志的人得志,也不能使不如意的事成为如意。它不能解决问题,但它能使人有一种精神境界。对于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这些问题就不成问题了,它不能解决问题,但能取消问题。人生之中总有些问题是不可能解决而只能取消的。”确实,取消问题也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庄学作为一种已对中国社会产生广泛影响并且有重要价值的思想体系,对之用现代现念和方法重新加以认识和研究,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类社会经过漫长年代的发展,创造出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人们享受到了愈来愈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也产生了愈来愈多的问题。如人类对自然界过度的、没有计划的开发利用,已造成了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人类和大自然正在走上相互抵触的道路;又如由于现代社会人们过于看重金钱和物质利益,无休止地追求物欲的满足和感官的享受,造成社会关系日益紧张和自我身心失衡。这些问题已开始影响和威胁着人类社会进一步的和谐发展,有识之士已开始关注这些问题,并试图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果我们对人类社会曾经产生过的有价值的传统观念和生存智慧予以足够的重视,扬弃其可能导致的一些消极影响的方面,并给予现代意义的阐释和发挥,或许能够帮助人类社会少走弯路,以缓减或匡正当今所存在的种种弊端。例如,庄学中所提倡的顺应自然,“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的思想,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如,庄学中所追求的破除客观条件和心理因素的束缚以实现精神“逍遥”的思想,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处理自身的身心关系,都将有所裨益。让我们专心地聆听一下先哲的思想,或许会启发我们的智慧。

  [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