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又是一年秋季,人事沧桑就这样在自然的兴衰交替中不断变幻。转眼间,历史的脚步已经走过强盛壮大的唐帝国,悄悄地挪到了一个浸透着文化,却因此沉重不堪的时代。任何发生过的事情和存在过的生命比较现实都有某种程度的苍白空洞,但只要试着走过去,就会发现所有过去都仍存活着,而所有现实都有那么点虚假。我们便从1157年的秋季,打开一部曾经挣扎、痛苦得极真实的灵魂之史吧。
远远看去山色苍茫,映衬着一片高邈的天空,这一望无际的原野更显得空空荡荡。太阳正缓缓落下,桔黄的暖色给寂寞的天地平添了几分温馨和绚丽。忽然就听马蹄声响,循着贯穿南北的那条官道奔来八九匹高头大马,裹起一路滚滚烟尘。骑在马上的是几位年轻公子,一个个意气风发,催马加鞭,好像着意卖弄跨下好脚力一样。只见头前领队的那个面容略胖,脸膛红润,一双浓黑剑眉下闪烁着炯炯有神的眼睛,好一副精神抖擞、英姿飒爽的模样。他叫辛弃疾,字幼安,年纪十八,虽是这班人里年纪最小的,威望却来得最高,学识武功无不优秀,又有豪爽不拘、热情义气的性格,做事稳重公道,所以深为众人所推服。
这一次前往燕京赶考进士,直到现在赶路回家,其间一切食宿起居和各项活动的安排就皆以辛弃疾马首是瞻,辛弃疾竟也能够有条不紊、井井有条地处理这些琐杂之事。
跑了一阵,辛弃疾发现自己已远远超过同伴,便带紧僵绳,勒马站住,等候众人跟上前来。
暮霭沉沉,天边很迅疾地划过一两只归鸟。看着看着,辛弃疾忽然想起了爷爷,爷爷对于他来说几乎就涵盖了家的含义。从小父母亡故,全靠爷爷辛辛苦苦抚养到现在,所有生活和学习中都有爷爷精细入微的呵护照顾。
临出门时,爷爷竟亲自操劳,把换洗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又在里面塞了几十两银子,边系包袱边嘱咐着:“路上一定要小心,做什么事都三思而后行,比不得家里,万万莫莽撞行事。上次你去画了路线图,和沿途一些村镇位置,这回该多注意一下军营驻守、兵力分配的情况,周围的地形地貌也不要忽视过去。总之,多动脑子。”
“是,爷爷,您尽管放心。”辛弃疾回道。
“唉,也该放心了,已经长大成人了。”爷爷抬起头仔细打量着装束齐备、有些兴奋的辛弃疾。从小到大,他花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总算没有白费,孙子懂事听话,勤奋好学,武术文学都修习得挺像样子。
爷爷今年又见老了一分,鬓间的头发已经雪白一片,额头脸庞的皱纹也似深了一层。岁月无情地将他的生命一点点吞啮着。
正思想间,已有一匹黑色骏骑赶上前来。
“幼安兄,你可真快啊。”来人面貌清秀,带一股儒雅之气,他叫党世杰,字怀英,是辛弃疾最为要好的朋友。两人一起在亳州人氏刘瞻门下读书,人称“辛党”。虽然长了辛弃疾七岁还多,党世杰还是称他作兄,一是初识后就这样称呼,时间长了虽知道辛弃疾年岁,也觉难以改口,索性就仍照原来叫法;二是他从心底里对辛弃疾真有一种敬佩和尊重混同的情感。他觉得辛弃疾身上有些可任大事的品质自己永远也学不来。
两人于是并马先行,聊起燕京的所见所闻和各种感触想法。
从1153年燕京被金朝定都以来便逐渐繁华兴盛起来。街上商贾云集,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人们衣冠鲜亮,神情悠闲地游摊逛铺,到处都是车来马往、熙攘嘈杂的景象。辛弃疾一行人待考试结束又四处玩耍观赏了一番,加起来总共在那里呆了有十三四天。
“燕京到底和咱们历城县不一样,新鲜东西那么多,只可惜被金狗给占了,要不然恐怕比现在还强些呢。”辛弃疾道。
党世杰摇摇头并不同意:“燕京也就定作都城以后才发展的,如果还是宋人地盘,处在北部边防之地,绝不可能有今天的光景。”党世杰虽然也时常被辛弃疾慷慨的言论所动,可他毕竟不像辛弃疾那样对金朝对女真人有种强烈无比的排斥。他觉得时势发展既然已经这样,就应该顺应大局。两位好朋友的矛盾和争吵主要就是由于这种观念上的分歧。不过两个人救世济民,建功立业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哪怕红脸十天半个月,到后来也还能携手言和,彼此的友谊便在少年人的坦率真诚里不断地加深。
辛弃疾正要反驳,就听身后已吵成一团,原来被甩在后面的其他人也赶了上来,正为谁前谁后,排名列次争得面红耳赤。辛弃疾、党世杰两人连忙调解。
都是年青气盛,可也都心意诚挚、不存芥蒂,所以吵的时候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毫不相让,好的时候又拳拳相待,亲密无私。不一会儿一伙人便又嘻嘻哈哈笑在一起。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