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王猛

七一

  后记:虎死猴称王

  (苻)坚至五将山,姚苌遣将军吴忠围之。坚众奔散,独侍御十数人而已。神色自若,坐而待之,召宰人进食。俄而忠至,执坚以归新平,幽之于别室。苌求传国玺于坚曰:“苌次膺苻历,可以为惠。”坚瞋目叱之曰:“小羌乃敢于逼天子,岂以传国玺授汝羌也。国纬苻命,何所依据?五胡次序,无汝羌名。这天不祥,其能久乎!玺已送晋,不可得也。”苌又遣尹纬说坚,求为尧舜禅代之事。坚责讳曰:“禅代者,圣贤之事,姚苌叛贱,奈何拟古之人!”坚既不许苌以禅代,骂而求死,苌乃缢坚于新平佛寺中,时年四十八。中山公说及张夫人并自杀。是岁,太元十年也(公元385 年)。

  ——《晋书卷一百十四·载记第十四·苻坚下》

  好大喜功伐江南,
  草木皆兵八公山;
  一战败绩毁社稷,
  四方烽火乱中原;
  欲哭无泪苻坚死,
  只悔有违王猛言;
  光明已伴光明去,
  黑暗又随黑暗来。

  在王猛逝世前,中国事实上已形成前秦、东晋两个大国南北对峙的局面。前秦灭燕之后,又灭仇池,降前凉,夺巴蜀,远在内蒙古的代国亦腑首称臣。王猛逝世后的一年,即公元376 年,苻坚又兴兵灭掉前凉,凉王张天锡自缚而降。苻坚封张天锡为归义侯。接着,苻坚又遣兵攻代国,将其一分为二而治之。自此,中国北方和西南已尽归秦有,东晋只剩江南一块小地方。再说偏安江南的东晋,自桓温第三次北伐(公元369 年)惨败之后,便一蹶不振。桓温丧师辱国,不仅不能自省,反而加罪于人,弄得冤狱遍于国中。这位东晋事实上的“皇帝”自枋头之败后,除了保住了寿春(安徽寿县)之外,可以说没有办过一件好事,晚年罪行,罄竹难书,这里只讲一件最大逆不道的事。

  公元371 年,也就是王猛镇邺、治理关东六州时,这位苦恼的大司马桓温先生正在大生闷气。他本想北伐灭燕之后耀武扬威地回朝,让朝廷授其“九锡”。“九锡”也者,古代帝国尊礼大臣所给的九种器物也。九件器物为:衣服、朱户、纳陛(登金銮殿的阶梯)、舆马、乐则、虎贲、斧钺、弓矢、鬯(一种芬芳的黄酒,祭祀时灌地所用)。这是皇上给大臣的最高礼遇。正史上记载的接受过“九锡”之礼的人,在晋朝之前仅曹操与王莽二人。他们无不先加“九锡”,然后夺取政权。桓温欲加“九锡”,篡位夺权之心,昭然若揭。但是他老人家偏偏不争气,第三次北伐损兵折将,狼狈而回,因此不好意思开口要“九锡”。桓温气不打一处出,躺在床上,拍打枕头,叹息说:“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当遗臭万年!”听说法术师杜灵能够预测人的贵贱,桓温便请他来算命。

  这位杜灵先生虽然是个骗子,但似乎还剩一点良心,不想让桓温篡位,装模作样地看了半天,得出了“事业大如宇宙,为官位极人臣”的结论。法术师等于明说他当不了皇帝,桓温气得将他赶走了。还是郗超最了解桓温的心,于是给他出了一个大逆不道的歪点子,对他说:“若不行废立大事,难洗北伐失败之耻。”桓温这个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人听了深以为然。两人商量半天,决定设计将皇帝司马奕搞臭搞垮,另立一位新皇帝。桓温派人到处造谣,说皇上司马奕是个阳萎患者,不能行房事,让他喜欢的男子相龙、计好、朱灵宝等人负责打扫寝宫卫生,与美人苟合,田美人、孟美人生的三个儿子都是相龙等人下的种。他们先让皇帝将儿子封为亲王,准备将来名正言顺地悄悄将司马氏的江山夺到手里。

  就靠这个谣言,桓温将皇帝司马奕废了,封为海西公(谥为废帝),另立会稽王司马里为帝(简文帝)。司马昱当了一年皇帝,由于一大到晚担惊受怕,害怕桓温像废司马奕一样废了他,忧郁成病,呜呼哀哉。公元372 年,司马曜(昌明)这个黄口稚儿(10 岁)继承老父当了皇帝(孝武帝)。桓温本已将朝中异己全都排除,本想让司马昱临死时立遗诏将皇位禅让给自己,事实上司马昱已准备这样并写好了遗诏,偏偏有个侍中王坦之冒死将这份遗诏撕得粉碎,另外起草了一份遗诏,让桓温学习诸葛亮和王导辅佐幼子。桓温气得要死,又没有胆量政变篡位,不得己上书求“九锡”。此时桓温已经患病,朝中吏部尚书谢安和侍中王坦之听说后,故意拖延不发授其“九锡”的诏书。一拖三四个月,至公元372 年7 月,桓温拖不过去,死了,终年62 岁。

  桓温行废立大事时,前秦天王苻坚曾有一个评价,说:“桓温从前在灞上吃了败仗(公元354 年第一次北伐),后来又在枋头吃了败仗(公元369年第三次北伐),不能自我反省,向国人请罪,反而变本加厉,废黜君王,以图自我辩解。60 多岁的老家伙,举动这般幼稚,怎么能包容四海?俗话说:‘受了老婆的气,却板起面孔向老爹发脾气’,说的就是桓温这号人。”

  但是,桓温之死对东晋是福不是祸,对前秦是祸不是福,这一点苻坚没有能看明白。桓温死时,王猛尚健在。对于这件大事,王猛进行了认真研究。桓温在世时,东晋的军政大权几乎完全掌握在他一个人的手中。权力集中本是办大事的必要条件,但桓温将权力用在了争权夺利上,勇于内斗而怯于外战,因而这只大老虎反而难以形成对邻国的真正威胁。桓温一死,情况将为之一变。第一种可能是发生内乱,但出大乱子的可能性不大;第二种可能是权力继续保留在桓氏家族的手中,但桓氏家族中没有像桓温这样有权威的人;第三种可能是权力由桓氏家庭与以谢安为首的朝廷大臣分担,造成一种平衡,但主要由谢安说了算。王猛感到第三种可能性最大。如果这样,桓温之死对前秦并非福音。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