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王猛

二〇

  【第五章 改革强前秦】

  猛宰政公平,流放尸素,拔幽滞,显贤才,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教以康耻,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庶绩咸熙,百揆时叙。于是兵强国富,垂及升平,猛之力也。坚尝从容谓猛曰:“卿夙夜匪懈,忧勤万机,若文王得太公,吾将优游以来岁。”猛曰:“不图陛下知臣之过,臣何足以拟古人!”坚曰“以吾观之,太公岂能过也。”

  ——《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下》

  苻坚志欲吞天下,王猛劝之学耕稼;

  帝躬耕,后亲织,笑语欢歌飞农家;

  改革吏治兴学堂,唯才是举废门阀:

  继绝救孤九千九,拓衢建驿八百八;

  凤凰齐集东门阙,励精图治可成霸。

  长安大治,让苻坚喜不自胜。公元359 年,自7 月份王猛因先斩后奏杀强德而被免去侍中和中书令之职后,他身无兼职,一心一意地当了三个多月的京兆尹。10 月,荷坚提升他当吏部尚书(总干部部长),不久又加任太子詹事(太子宫总管);11 月,又升任左仆射(国务院副总理);12 月,除恢复被免的侍中(高级顾问),和中书令(立法机关最高首长)的职务外,又提拔加授为辅国将军。司隶校尉(京畿卫戍总司令),特准宫中留宿(这是比任何高官都崇高的荣誉和权力)。也就是说,此时的王猛一人身兼八个要职,横跨文武两班。王猛在一年(359 年)之内虽曾被免去两个兼职,但从年初一个小小的尚书左丞(国务院副秘书长),六品官,一年之中连升五级,位比八公,官从一品,按今天的话说,实在是坐了直升飞机。王猛对此深感不安,上疏辞让,推荐散骑常侍、阳平公爵苻融,光禄散骑任群和隐土朱彤来接替自己的部分兼职,苻坚没有批准,但对他推荐的三个人另有任用。

  这里我们打一个小岔:王猛推荐的这三个人,他并非个个都看准了。那个隐士朱彤经他推荐当了尚书侍郎(国务院首长助理)和太子庶子(太子宫管理官),后来又得到提升。他并非是王猛所认为的人才,而是成了一个有名的马屁精。后来,苻坚不顾王猛不可伐晋的临终嘱咐,准备进攻东晋,在群臣的一片反对声中,汉官中唯有朱彤拍马赞成,促成了苻坚一意孤行,终有淝水之战的火顶之灾,为我们留下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这一成语。

  此是后话,按下不表。

  且说王猛一年连升五级,身兼八职,有些老臣本来就对他不满,现在更是义愤填膺。尚书令仇腾、丞相长史席宝又一次站出来坚决反对。苻坚不禁大怒,当场将仇腾贬为甘松护军,夺去席宝的爵位,让他以白衣身份当长史。这么一来,吓得文武百官谁也不敢再放一个屁。苻坚似乎故意要给群臣看一看,不几天,又给王猛加官,升为尚书令(接替仇腾当国务院最高首长)、太子太傅(太子首席老师)、散骑常侍(掌管侍从、规谏的权臣,相当于皇家办公厅主任)。王猛不断上表辞让,苻坚就是不批,而且又给他加授司徒(三公之一、管民户、土地、徒役)和录尚书事(总揽朝政,各部都可管)两个要职,其他官职仍然保留。虽然王猛固辞不受,但苻坚不允。

  此时,王猛到底兼了多少职,也许苻坚和王猛自己都记不清楚了。让一个人兼如此多的实职,从管理学上讲这的确是荒唐无稽的,但从政治上讲,苻坚又是高明过人的。他让王猛兼任朝中最有权的实职,从一个六品官一下提为从一品、接着又提为正一品,传达的信息非常明确:在前秦除了我苻坚大王之外,最重要的大臣就是王猛了,他是我最亲信的辅佐,文武百官要像听我的话一样来服从王猛。

  “疑人勿用,用人勿疑。”苻坚对王猛坚持了这条原则。为了防止军队对王猛不满,苻坚特地任命王猛的好朋友李威当了护军(军事总监)。要办成大事,必须有思想、有魄力、有策略,等等,但最重要的还必须有权力。现在,苻坚已将权柄授予了王猛,就看他的了。他要干什么呢?他要改革,来个全面的改革!

  他要改革经济。自两晋“八王之乱”以来,中国的土地上战争几乎连年不断,人民流离失所,田地大片荒芜,中原一带往往只见白骨,不见炊烟。各族草头王、军阀、豪强穷兵黩武,愈战愈穷,愈穷愈战,无有穷期。前秦拥有关中的富饶之地,然而水旱灾害频繁,农民好不容易有点收成,往往都被豪强们夺走,国家往往收不回来。特别是豪强们抢夺的所谓荫户,形同奴隶,人身和劳动成果只属于豪强而国家无法控制。经济上的分裂致使国库空虚。本来贫穷落后,物质贫乏,统治阶级却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消耗尽有限的财富。农民没了盼头,根本就无心发展生产,很多人宁可流浪逃荒,而不愿种地受穷,因为反正是啥也没有。

  在当时,社会生产力的主力是农业,因此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个关键。

  有一天,苻坚召王猛共商国是,问道:吾欲效汉祖(刘邦),吞并天下,统一八荒,区区关中,非吾所居也。不知军国之事,应以何为先?”王猛对曰:陛下志在天下,臣当鞠躬尽瘁,以遂陛下之大志,当年秦用商君,以农战而霸,依臣愚见,军国大事,以农为先。兴农则国富,国富而兵强,然后可以霸天下。

  苻坚听得饶有兴趣,频频点头。王猛于是向苻坚汇报起他的经济改革政策:清理全国的土地和人口,禁绝荫户,有田者不耕问罪,无田者国家允许其开荒,让人民回到土地上;减少租税,过去官收十之七八,农民无种田之心,现在倒过来,让农民得大头,熟田官收二三成,新开荒地头年免收,次年收一成,三年后收二成……

  苻坚听到这里,打断了王猛:“如此少收租赋,怎堪国用?”

  王猛给苻坚算了一笔账:只要种地的多了,国家租赋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多。好比过去种一千亩,一亩收八斛,共八千斛;现在一万亩,一亩收二斛,就有二万斛。还有各地豪门的荫户,几占全国人口的二三成,祖赋交给了豪门,现在清理出来,交给国家,岂不又是一个大数?再说,人民富了,就会感皇恩、戴皇德,山呼万岁。藏粮于民,不畏饥荒……

  苻坚问道:“不知卿还有何策,可让黎民回到田地?”王猛一笑,说道:“臣还有一策,不知陛下肯用否?”

  苻坚说:“吾视卿为股肱,卿之良策,岂有不用之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