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虔诚佛事
唐太宗晚年对佛教的态度转向虔诚,在他驾崩之年,曾数告玄奘:“朕共师相逢晚,不得广兴佛事”,大有相见相逢晚,憾不广佛事之慨。为什么会发生这个变化呢?联系当时环境,当与玄奘东归适逢其时有关。
玄奘,原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人(缑氏,现在的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玄奘是他出家后的法号。
因为他精通印度佛学中的《经藏》、《律藏》和《论藏》,所以也有人叫他唐三藏。他的父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13岁就出家做了和尚。唐朝初年,玄奘到四川研究佛经。那时候,四川比较安定,从各地来了很多有名的高僧。玄奘向他们请教,学问大有长进。
他看遍了国内的佛经资料,有不少问题解决不了。于是,他学习梵文,决心到佛教的发源地天竺(现在的印度半岛)去学佛经。
当时中国的西部地区还在突厥的控制之下,唐朝政府严禁百姓私自出境。官府拒绝了玄奘的申请,约好了的同伴都不去了。玄奘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公元627年秋天,他跟随一些商人由长安出发,踏上了西行的道路。走到甘肃西部,快到玉门关(唐朝边境的最后一道关卡)的时候,玄奘骑的马死了,跟随他的两个小和尚也跑了,后面官府的差役又追了上来,玄奘躲在客店里,不知如何是好。瓜州的州官李昌拿着追捕文书走了进来,问道:“师父就是玄奘吧?”
玄奘犹豫了一下,没有回答。李昌说:“师父如说实话,弟子可以给您想个办法。”玄奘见李昌态度诚恳,就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李昌赞叹道:“师父决心取经,研究佛法,真了不起,我一定尽力帮助。”说完便撕碎了追捕文书,说:“师父赶快走吧,天黑就出不了关了。”玄奘又惊又喜,赶紧离开客店,奔向玉门关。
玄奘只身在沙漠中前进,一天中午,来到第一座烽火台。他正在马旁喝水,突然飞来一箭。过了一会儿,又是一箭。玄奘急忙朝着烽火台大喊:“我是长安来的和尚,要到西天取经,请你们不要射箭。”守卫烽火台的官兵弄清了玄奘的来历,都很敬佩,送他过了烽火台。到了第四座烽火台,烽官(守卫烽火台的将官)还留他住了一夜,给他准备了干粮和清水,并且嘱咐说:“第五烽烽官很坏,万一被他发现,性命难保,请师父绕道走吧!”
玄奘又继续赶路了。沙漠之中,上不见飞鸟,下不见走兽,白天热风如火,晚上寒风似刀。有时候因为气流的急剧变化,会看到幻影,明明望到人群马队,走近了却又什么也没有,行人以为是妖魔鬼怪。沿途到处是人马遗骨,断剑折枪。玄奘走了100多里路,口渴难忍,停下来喝水。不料,在取皮囊的时候,一失手,整个皮囊里的水全泼到沙漠上。茫茫黄沙,一望无边,到哪里才能再找到水呢?玄奘忍着极度的干渴,走了五天,最后昏倒在沙漠中。半夜以后,忽然凉风习习,玄奘清醒过来了。幸好前面不远就是一片绿洲。清清的泉水,嫩绿的野草,使他脱离了险境。
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行程,玄奘终于走出800里沙漠,来到了高昌国(在今新疆境内)。高昌王本是汉人,也是一个佛教徒。他很尊敬玄奘,苦苦请求玄奘留下来说法,答应给他优厚的酬劳。玄奘说:“我远游是为求佛,现在被大王阻留,大王只能留住我的身体,却留不住我的精神。”高昌王还是不让他走,他一连三天不吃不喝。到了第四天,高昌王深受感动,答应送他西行,并且送给他衣物、干粮、挑夫和30匹马,还给沿途各国写信,请他们保护这位远行的高僧。
此后,玄奘又翻山越岭,整整走了一年,公元628年夏天才到天竺。在这里,他看到许多高大的舵鸟;看到150尺高的石像和1000尺长的石刻卧佛像;还看到成群的巨象往来运输。他几次横渡恒河,遍访佛教史上的古迹。他访问了伽耶城(今印度比哈尔邦加雅城),那里有一棵五丈多高的菩提树,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经在这棵树下苦修;他到了佛经中所说的西天灵山,参观了释迦牟尼说法的地址。这些实地考察,使玄奘对佛经的理解更深入了。
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的那烂陀寺,是天竺佛教的最高学府,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常年有僧徒一万多人。玄奘到院的那天,1000多名和尚捧着香、花迎接来自中国的客人。寺的住持(当家和尚)戒贤,是个年过百岁的佛教权威,他早已不讲学了,但是为了表示对中国的友好,特地收玄奘为弟子,重开讲坛,用15个月的时间,给玄奘讲了最难懂的佛经。
玄奘夜以继日地钻研佛经,学习古代印度的语言,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那烂陀寺,能通晓20部经论的有1000人,通晓30部的有500人,通晓50部的只有10人,玄奘就是这10人中的一个。但是他并不满足。10年中,他在天竺到处求教,终于像戒贤一样,通晓了全部经论的奥妙。玄奘博学的声誉传遍整个天竺。
公元641年,玄奘路经曲女城(今印度北方邦卡瑙季),受到戒日王的欢迎。恰好这时候有一个反对那烂陀派的人写了一篇论文呈给戒日王,声称没有人能驳倒一个字。戒日王是个狂热的佛教徒,他决定在曲女城举行盛大的法会,公开辩论。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