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唐太宗

二九

  §第十四章 重视民心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臣说:“凡事都必须致力于根本。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穿衣吃饭为根本,凡经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根本。要不失时,只有皇帝不苛烦百姓才能达到。如果战争不断,营建不停,而想不占用农事的时间怎么可以做得到呢?”

  这一年,京城天旱,蝗虫大量滋生。太宗到禁苑中去视察庄稼,双手捧起几个蝗虫祝告说:“粮食是百姓的生命,你吃了粮食,是坑害百姓。百姓有过错,责任在我一人,你如果有灵性,只该吃我的心,不要伤害百姓。”祝告完毕,就要吞下蝗虫,左右的人急忙劝说:“吃下去怕要生病,不能吃。”太宗说:“我希望灾难转移到我身上,还避免什么病呢?”说完,就把蝗虫吞了。从此蝗虫不再为害。

  有一次,唐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珪说:“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很多百姓饥饿困乏。当时国家的粮仓堆得满满的,但是不允许开仓救济,却命令百姓逃荒到有粮食的地方去。隋文帝不爱惜百姓却爱惜仓库到这种地步。等到隋文帝晚年,总括国家储积的粮食,可以供给全国食用五六十年。隋炀帝仗持这样的富裕,所以豪华奢侈,荒淫无道,结果导致灭亡。炀帝丧失国家,也同他父亲一样有责。凡是治理国家的,务必积蓄于民,不在于装满朝廷的仓库。古人说: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那么国君的用度怎么会够?只要仓库的储粮能够防备荒年,此外何必劳烦储蓄。”

  唐太宗做事情重视顺应民心。贞观元年,他对侍臣说:“自古以来帝王凡是要兴建工程,必须重视顺应民心。大禹开凿九山,疏通九江,耗费人力非常巨大,却没有人痛恨埋怨,就是因为民心希望这样做,他集中了百姓的心愿。秦始皇营造宫室,人们常常指责批评,就因为他是为了满足私欲,不跟民心一致的缘故。我最近想造一座宫殿,材料已经准备齐全,但是远想秦始皇的事情,就不兴建了。”

  贞观四年,太宗对侍臣说:“扩建修饰宫殿屋宇,游玩观赏池台,这是帝王所希望的,而不为百姓所希望。帝王所希望的是骄奢淫逸,百姓所不希望的是劳累疲敝。孔子说:有一句可以终身实行的话,恐怕就是仁恕之道吧!自己所不情愿做的事,不要施加给别人。劳累疲敝的事,确实不能施加给百姓。我居于帝王的尊位,富有天下,处理事情都设身处地,真诚地节制自己的欲望,不做百姓不希望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够顺应民情。”

  在另一次与侍臣的谈话中,太宗用生动的比喻论述了对天下百姓实行仁义的重要。他说:“树林茂密鸟就栖息,水面宽阔鱼就游动,仁义积聚百姓自然归顺。人们都知道畏惧躲避灾害,不知道实行仁义灾害就不会产生。仁义之道,应当记在心里,经常使它继续发展下去,如有片刻的松懈怠慢,离仁义就已经远了。犹如饮食供养身体,常使肚子吃饱,才能够保存生命。”王珪叩头说:“陛下能知道这些话,天下百姓真是太幸运了!”

  贞观二年,隋朝通事舍人郑仁基的女儿才十六七岁,容貌美丽,堪称绝代佳人,当时没有谁比得上她。

  文德皇后访寻到后,请求留在后宫,作为妃嫔,太宗聘此女,封为充华,诏书已发,但册封的使者尚未出发。魏征听说这个女子已经许配给陆爽,就急忙进宫见太宗,说:“陛下作为百姓的父母,抚爱百姓,应以百姓的忧虑为忧,以百姓的欢乐为乐。自古以来,有道德的君主,把百姓的心愿作为自己的心愿,所以君主住楼台亭榭,就想到百姓应有房屋安身;君主吃着美味佳肴,就想到百姓应该没有饥寒交迫的担忧;眷顾妃嫔之时,就要想到百姓也有娶妻成家的欢乐。

  这是国之君主应当经常想到的道义。现在郑氏的女儿,很久以前就许配给了别人,陛下聘娶她没有怀疑,也没有询问,此事传播到全国各地,难道是作为百姓父母的国君应有的道义吗?我听说的虽然还不十分准确,但深恐它会损害圣上的美德,不敢隐瞒事情。君王的一举一动,都要记录下来,我希望陛下特别留神思考。”

  太宗听了魏征这话,非常吃惊,亲自写诏书答复他,深深地自我责备,就停止派遣册封的使者,下令将郑氏女送还给她的旧夫。左仆射房玄龄、中书令温彦博、礼部尚书王珪、御史大夫韦挺等说:“郑氏女许配陆家,没有确切的证据,隆重的礼仪既然举行,不可中途停止。”此外,陆爽本人也上表说:“我的父亲陆康在世时,与郑家来往,有时互相馈赠资财,当初没有婚姻交涉为亲戚。”并说:“外人不知道实际情况,妄自有这样的说法。”大臣们又劝太宗娶郑女。太宗很狐疑,就问魏征:“群臣或许是顺从旨意,陆爽为什么这样分辩?”魏征说:“依我考虑,陆爽的本意可以知道,他把陛下等同于太上皇。”太宗说:“为什么呢?”魏征说:“太上皇刚平定京城的时候,得到辛处俭的妻子,稍蒙宠爱。辛处俭当时任太子舍人。太上皇听到此事很不高兴,就下令将辛处俭调出东宫任万年县令。辛处俭常怀恐惧之心,经常担心不能保全头颅。陆爽认为陛下今天虽然宽容了他,但担心以后暗加谴责贬官,所以再三自我表白,本意就在这里,不值得奇怪。”太宗笑着说:“外边人的想法或许这样。然而我所说的话,不能使人一定相信”。

  于是发出诏书说:“现在听说郑氏之女,过去已经接受别人礼聘,先前发出诏书的时候,对此事没有详细审查,这是我的不是,也是有关官署的过失。授充华的诏书应停止执行。”当时的人无不称赞感叹这件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