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苏轼

三五

  贬居儋州期间,苏轼仍有大量诗词文问世。元符二年(1099年)立春时节,他曾作一词。

  减字木兰花·立春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花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苏轼为海南春色所感发,一气贯注地写下这首词,自然真切,朴实感人。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九日,哲宗驾崩,年仅二十四岁。他父亲神宗有十四个儿子,他只有一个“刘美人”所生的小孩,幼年就夭亡了。哲宗的弟弟徽宗继位,他日后留下三十一个儿子,几幅好画,和一个混乱的邦国。哥哥的暴政,徽宗继续施行,他任用同一批人,遵守同样的政策。不过,徽宗赵佶即位的前几个月,由新太后(神宗皇后)摄政。那年四月,韩忠彦、李清臣为相,起复元祐诸臣。七月太后还政给儿子,却一直庇护元祐党人,直到次年元月她去世为止。她活着的时候,流放的学者都获赦升官。

  苏轼又开始东飘西荡的生活。五月,他由儋州内移廉州(今广西合浦)安置,刚过海到雷州一个月,又奉诏授舒州(今安徽安庆)团练副使,永州(今湖南零陵)安置。四个月内他一再换路前往永州,走到半路,终于收到随处定居的许可——如果一开始就获准自由定居,苏氏兄弟就可以轻易在广州会合,一起北上。苏辙被派到湖南洞庭湖边的一个地区。当时苏轼奉调到海南岛对岸,离广州很远,苏辙匆匆带家人北上,他们本来住在苏轼惠州的寓所。他走到汉口附近,官位升迁,获准自由居住,于是他回颍昌去,那儿有一处田庄,其他的子女都住在该地。苏轼收到移居湖南的命令,就随儿子由廉州北上,往梧州进发,叫其他的孩子来接他。到了那儿,发现子孙还没有来,而且贺江水浅,很难直接北上湖南,他决定绕路,先回广州,再穿过北面的水脊,由江西到湖南去。

  十月苏轼抵达广州,与子孙家人团聚。次子苏迨也由北方赶来看父亲。十一月苏轼途经英州,得旨复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在外州军任便居住。十二月苏轼至韶州(今广东韶关市西南)度岁。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正月苏轼穿过大庾岭,在山北的赣县停留了七十天。他等船来载一大家人,但是好几个小孩生病,有六个仆人得瘟疫死去。四月苏轼过豫章(今江西南昌),入庐山,五月到了南京。他曾写信给好友钱世雄,要他在常州代寻一间房舍,但他也想和弟弟同住,只是家中人口众多,苏辙的居处有限,他怕太过打扰。最后苏轼决定与弟弟为邻,他在南京渡江,叫苏迈和苏迨到常州清理家务,然后到仪征会合,再去颍昌(今河南省许昌市东)与弟弟同住。

  不过该年一月太后去世,此时已是五月,由一切迹象看来,政风会转回原状。苏轼怕麻烦再起,不愿居住在离京师太近的地方,于是苏轼决定最终定居常州。六月十一日,苏轼由仪征出发,过长江,经镇江,取道运河,于六月十五日到达常州。

  在南京时,苏轼已经患病,到常州后他的病势转剧,仅一个多月后,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在常州病逝,终年六十六岁。

  苏轼和弟弟苏辙,从小以父亲苏洵为师,学习写文章,以后应该说是得之于自然了。他曾经说:“写文章就好比行云流水,开始的时候没有规定的目标,常常是当自己感到有话要说的时候,就应当不停顿地写下去,到了无话可说的时候,就应当立即停止。”

  虽然是嬉笑怒骂的文辞,他都可以写出来、背出来。

  苏轼文章的格局雄浑浩涵、光芒四射、雄视百代,可说是有文章以来,很少见到的!苏洵晚年读《易经》,作《易传》未完成,就命令苏轼完成他的遗愿。苏轼写成了《易传》,又定了《论语说》;后来住在海南,写了《书传》;又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内制》十卷、《外制》三卷、《和陶诗》四卷。后来名闻一时的文人如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陈师道,当他们还没有被社会上的人们所了解的时候,苏轼对待他们却犹如朋辈,从来没有以师辈自居。

  苏轼自从成了举人到作为出入皇宫的侍从,一直把爱护君王作为臣的根本,忠言规劝,正直敢言,挺挺大节,朝中群臣没有一个能出其上。但是被小人妒忌、中伤、排挤,使他不能安于朝廷之上。

  宋高宗即位,追赠苏轼为资政殿学士,把他的孙子苏符封为礼部尚书;又把他的文章置放在御案左右,读着这些文章就整天忘记了疲倦,赞美他是文章的宗师,亲自写了集赞,赠给他的曾孙苏峤;又推崇追赠苏轼为太师,谥为“文忠”。苏轼有三个儿子:苏迈、苏迨、苏过,都善于写文章。

  苏迈,是驾部员外郎。苏迨是承务郎。

  苏过,字叔党。在苏轼做杭州太守的时候,苏过十九岁,那年,他从两浙路发解参与诗赋考试,但经礼部考试却没被录取。等到苏轼做兵部尚书,苏过担任右承务郎。在苏轼统兵定武,贬谪英州,又贬惠州,迁儋耳,以后又不断徙移廉州、永州的这段长时间中,只有苏过独自一个侍奉苏轼。凡是白天夜晚冬天夏天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苏过都一身百为,从不感到为难。初到海上,他写了一篇文章叫《志隐》,苏轼看了以后说:“我可以在这个海岛的夷人中安定下来了。”

  因此让苏过写作《孔子弟子别传》。苏轼在常州去世,苏过将父亲葬在汝州(今河南临汝)郏城小峨眉山,以后在颍昌(今河南许昌)住了下来,在湖的南面种了几亩竹子,名为小斜川,自号“斜川居士”。死的时候,五十二岁。

  苏过一开始是太原府税监,后来为颍昌府郾城县(今属河南)县令,都是因为法令罢了官。晚年权通判中山府。有《斜川集》二十卷。他的《思子台赋》、《飓风赋》很早就在社会上流传。当时人们称苏过为“小坡”,因为时人把苏轼称为“大坡”。苏过的叔父苏辙经常称赞苏过能尽孝道,把他作为榜样去教导宗族中的子弟。苏辙说:“我哥哥远住在海上,就培养了这个孩子是能写文章的。”苏过有七个儿子:苏籥、苏籍、苏节、苏筚、苏笈、苏笛、苏箾。

  [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