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炷香一支接一支点在世子卧室旁的小厅中,李时珍和陆长史等人静等着。不久,拥在保姆怀里的小世子睁开了双眼,对一旁的王妃怯弱地低声喊了声“妈”,王妃激动得情不自禁地扑在世子的身上,李时珍等人也露出了笑容。
李时珍又给世子开了一付常山、牡蛎、木香、附事一类的药,给世子煎服,一个多月之后,世子的健康状况就完全恢复正常了。
世子的病好之后,李时珍向钱差官提出辞行,说:“烦请您转告王爷,世子的病已经康复了,我准备在一两天之内回蕲州去。”
楚王朱英火佥和其他贵族老爷一样,对待一切都贪婪成性。他既想得到天下所有的黄金珠宝,也要占有天下的能工巧匠和各种技术人材。而且世子的病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复发,临到那时又到哪里去找李时珍这样高明的医生呢?所以,他听说李时珍要走,马上让钱差官将李时珍找来。
李时珍肃然地走进了楚王的客厅。
楚王清了清喉咙,故作威严地说:“管家说你要走,是真的吗?我知道你很有能耐,娘娘要赏你珠宝,我也要赏你一个官。现在我的奉祠所还缺一个奉祠正,你就来干吧。”
李时珍说:“我要辞行,一是因为世子的病如果不受到别的刺激,我敢担保不会再犯了,我在这里没有多少用处;二是家中有些小事我放心不下,急着回去处理,为此,我希望王爷放我回蕲州。”
楚王说:“怎么啦?是不是嫌八品官小了,你为王府立了大功,一定要接受我的赏赐,不要再提什么行的话了,有什么困难让管家帮助解决。”说完,不管李时珍愿意不愿意,起身就走了。
当时的封建王爷权势很大,无论办什么事一向都是专横跋扈的。李时珍对这些非常清楚,因此,也就不敢再推辞了。
这样,李时珍就在楚王府里住了下来。奉祠正是王府主管典礼方面事务的八品小官,良医所是负责王府成员医疗的诊所。官位不大,事情也不多,却把李时珍紧紧束缚在王府里不得脱身。
不久,中秋佳节来临,王妃为感谢李时珍治好了世子的病,在王府花园宽敞的水阁中,摆一桌丰盛的宴席酬谢李时珍。在宴席终了时,王妃命使女捧出了一盘金光闪闪的珠宝。王妃对李时珍说:“感谢先生为世子治好了多年的痼疾,这点珠宝算是我们的酬劳,请先生收下,不要推辞。”
李时珍一再推辞不受,他说:“为世子治病是我们当医生的本分,娘娘的赏赐万万不敢接受。如果您允许的话,我衷心地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让我阅读王府藏的有关医药方面的图书典籍;二是请允许我能自由地在武昌附近的山川中采集一些有用的药材,以备急用。”
王妃笑道:“这是先生职分内的事,有什么不允许呢?先生如此认真负责,更应该得到奖赏!我吩咐管理典籍的人和宫中侍卫,一切遵从先生的意愿好了。这点珠宝也请先生一定收下。”
李时珍十分感激地说:“娘娘允许了我的两项要求,对我来说,这比珠宝贵重十倍。我是个行医的,珠宝对我用处不大,因此,珠宝我是坚决辞谢的,请娘娘收回成命。”
这以后,王府纷纷传颂着李时珍拒收赏赐而请求读书的事,因而他在王府里的中下等人中赢得了相当高的威信。对李时珍来说,虽然辞谢了珠宝,却得到了学习和行动的自由,可以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干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武昌城外,有一座蜿蜒数里,横贯南北的山,叫做蛇山。在山的北头,巍巍耸立着黄鹤楼,黄鹤楼前有座观音阁。李时珍经常到观音阁去,同一个颇懂医术的老和尚谈得十分投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李时珍在楚王府供职的消息传出后,许多患有疑难病症的家属都知道他是湖广地区的名医,千方百计地打听办法向他求医。但是,只有少数的同王府里中下层人有一定关系的病人,才能请到李时珍去看病。
其实李时珍没有任何架子,在蕲州家乡什么人都可以请他看病,可是在这里,他人生地不熟,又在官府里担负有一定的职位,不能主动地去找病人看病。一般的平民百姓也无法闯进侍卫森严的王府去,自然就不能找到李时珍去看病了。
但是,时间长了后,李时珍经常去找观音阁和尚的习惯传出去了,慢慢普通百姓也都认识了李时珍,许多病人的家属就到王府大街的街口等候着请他,还有一些武昌地区附近慕名而来的病人就直接到观音阁找他看病。久而久之,观音阁几乎成了李时珍的义务诊所了。
观音阁的老和尚看到李时珍每天热心地为平民百姓看病,非常劳累,就劝他注意休息。李时珍说:“我辛辛苦苦十几年学来的一点医术,总不能只为几个贵人看病吧?有了技术,不问平民百姓的疾苦,却让自己闲闲散散地过日子,这对生命来说岂不是极大的浪费吗?到这里来多诊好一些病人,虽然劳累一点,但心里高兴,也就不觉得累了。”
李时珍在王府除了经常给百姓看病外,就是阅读大量的医药典籍,丰富自己的知识。
公元1556年,明王朝下令全国各地官吏推荐医术高明的人,送到北京,到太医院供职。由于李时珍的名声响遍湖广,当然就在被推荐的医生之中,楚王想留也留不住,就顺水推舟地把他送到了北京。
于是,李时珍在他38岁时,离开了生活将近两年的武昌城,来到了明朝的国都北京。
在太医院里,由于有从全国各地汇集来的一批高谈阔论的当代“医学权威”和趋炎附势的轻浮之徒,医师众多,李时珍这个从湖广去的“乡巴佬”根本算不上什么。因此,他整天浸泡在太医院那灰尘满架,很少有人问津的藏书楼中,翻阅着淡黄色的书卷,埋头摘录他所需要的资料。在太医院担任太医不久,李时珍就离开了太医院,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蕲州。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