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李清照

三六

  §李清照词作中“愁”的求解

  “愁”字在李清照的词作中频频闪现,就是那些通篇找不出“愁”字的词作,其表现的情绪,也大多与“愁”结下了不解之缘,或是少女的淡淡轻愁,或是闺中少妇的闲愁,或是离愁,或是“双溪舴艋舟”

  都“载不动”的愁,或“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愁。

  她的“愁”,虽不如蔡琰的“悲愤”,也不像南唐后主的“粗服乱头”,声声哀泣,但却似乎更具感染力和穿透力,掩卷之时,那种透彻肺腑的力量由不得你不久久沉浸与回味,以至于使一些封建卫道者竟然感到惧怕,视为“不祥”之语。

  为什么李词会如此专注于言“愁”,而其所言之愁又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

  让我们先到历史的长河中去求解。

  言“愁”是我国诗歌的传统。

  《诗经》三百篇,很少欢乐的声音,大多是哀怨愁郁之作: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秦风·蒹葭》)

  分明压抑着爱的激情,而把它化为如梦如幻的追求中那无边的愁绪和哀伤。

  即使是情人相见时分的歌,也浸透着愁郁和凄寒: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郑风·风雨》)

  游子归来时所唱的歌,那种荒寒凄冷的调子,更是凉意袭人: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小雅·采薇》)

  其他如“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王风·黍离》)、“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邶风·谷风》)、“心之忧矣,曷维其已”(《邶风·绿衣》)

  这类沉郁苍凉的诗句在《诗经》中频频闪现。

  屈原的忧愤中,失落与哀愁也是不可回避的因素。

  《古诗十九首》,弹出了强烈的忧患音符。透过诗人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的咏叹,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那悲伤愁苦的面容,听到诗人那沉郁悲凉、骚动不安的灵魂在呐喊、在叹息。

  试看: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驱车上东门》)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生年不满百》)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明月何皎皎》)

  深切的哀愁和痛苦的思虑浸透在字里行间,读来凉意袭人。

  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李白狂放后的“举杯消愁愁更愁”、杜甫的“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诵转凄凉”,都无不跃动着一个“愁”字。

  “愁”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离不开的一个重要内容。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而人的感情中,喜怒哀乐皆备,为何中国古典诗歌对“哀愁”却情有独钟呢?这要从民族心理特征中去寻求答案。

  中华民族基本心理特征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本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心理,这种心理,在中华民族心态中表现得特别突出。

  从《周易》时代开始,“忧患意识”就已初露端倪。《易传·系辞下》云:“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的,其有“忧患”。在周人时刻警惕着面临的“大难”时,在一种冷静而深沉的“忧患”指引下,“作《易》者”才写出了饱含“忧患”的《周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