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后,两万大军,驻扎在金田的几个小山村,军饷供应很困难。起义后的第三天,洪秀全率领大军离开金田,向东出发,占领商业重镇江口圩。这里物产丰富,交通方便。他们打算在这儿补充一下军需,即去平南和浔江一带召集拜上帝会的群众,再从水路去桂林。
这时,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李星沅、广西提督向荣率部一万余人杀气腾腾地向牛排岭扑来,妄图扼杀这支新生的农民革命队伍——太平军。由于太平军大多数是农民,有散漫的习气,为了发挥战斗力,为了粉碎清军的围剿,1851年1月上旬,洪秀全就向太平军将士发布了五条军事纪律:
一、遵条命,即服天条和命令;
二、别男行女行,即分男营女营;
三、秋毫莫犯,即爱护百姓;
四、公心和傩,各遵头目约束(和傩就是内部和睦),即不私藏财物,团结和睦,服从指挥,守纪律;
五、同心合力,不得临阵退缩。
这五条军事纪律,对保持太平军的统一步调,增强部队的战斗力,起了很大的作用。
2月28日,太平军东占江口圩。至今流传的“金田起义出大王”,就是指这件事。清提督向荣、总兵李能臣、周凤歧率军万余人,从东、北、西三面进犯江口,想一网打尽太平军。
“轰、轰、轰!”一个又一个的地雷炸响了。紧接着,洪秀全布置的伏兵,如同神兵天降,把清兵打得大败而逃。
这一仗,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率领的女兵也大显神威,得到太平军和老百姓的一致赞扬。
紧接着在屈甲州,洪秀全又施展诱敌深入之计,一举歼敌几百人。
太平军虽然接连打败了敌人的几次进攻。但粮饷短缺,再呆下去,会被困死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3月8日,乘着夜色朦胧,洪秀全命令太平军撤离江口,向西行军。大队人马,连夜翻过紫荆山,向武宣挺进。几天后,便在武宣县的东乡,扎下了大营。
得到军情,向荣率军前来围剿。
3月19日,趁敌兵刚到,洪秀全巧设计谋,把敌人引进台村、灵湖的伏击圈中。
又是一场漂亮的歼灭仗,广西巡抚周天爵,压队冒死冲锋,向荣才被救出重围,保住了性命。
灵湖大捷后,洪秀全趁机在东乡正式宣布“登极”,称“天王”。
后来,太平天国把这一天(3月23日,旧历二月二十一日),定为“天王登极节”。
在清军的围剿下,太平军和清兵在东乡浴血战斗了两个多月。结果太平军的伤病员不断增加,粮、盐、火药供应不上。为了鼓舞全军的斗志,萧朝贵假托天兄耶稣下凡,号召战士:“不临阵脱逃同心同力,同打江山”
5月15日夜,洪秀全率领大军,悄悄撤离东乡,攻占象州古城。清军毫无防备,仅几天的功夫,太平军就占领了寺村、中坪、百丈洪秀全在中坪设立了大本营。
半个多月以后,向荣、乌兰泰等清军头目,再次率军追来。
6月9日,太平军绕到敌军侧背,夜袭独鳌岭清军大营。敌军丢盔弃械,各自逃命。
乌兰泰吃败仗后,心惊胆战,不敢再打,采用严格封锁粮草的办法,想把太平军困死在象州。清朝增派重臣赛尚阿率领大兵来广西。得到情报后,洪秀全下令全军秘密撤离象州。
三天后,当乌兰泰得到探报说太平军无踪无影时,洪秀全已率领主力回到了紫荆山金田地区。
紫荆山金田地区是太平天国革命的摇篮,群众基础好。回来后,正赶上秋收,粮草供应紧张的困难,也暂时解决了。
太平军经过整休后,将原来的五军,扩编为十军。
这时,清朝内阁大学士,钦差大臣赛尚阿亲自指挥三万清军,分两路向金田扑来。
太平军也兵分两路,严阵以待。前路由杨秀清、萧朝贵率领,驻守金田平原地区;后路由洪秀全、冯云山率领,驻守紫荆山区,并在茶地设下大营。
眼看一场恶仗就要开始了!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