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天命已定 高祖归天
§一、高祖归天
诸侯王的接连叛乱,使刘邦费尽了心思,平定一场场叛乱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的精力。在平定英布叛乱时,刘邦在阵前被英布暗箭射伤,打败英布之后,刘邦带着箭伤返回长安。途中他经过家乡沛县。长期背井离乡,在外征战多年的刘邦,如今回到故乡沛县,心中感慨万千,决定在沛县休息数日。
刘邦回到家乡之后,十分高兴,召集父老乡亲们一起欢宴。刘邦看着乡亲们的笑脸,想起自己当初率领沛县3000子弟起兵反秦,入武关,进咸阳是何等的威风;后来领兵出川与项羽一争高低,终于逼迫项羽乌江自刎,自己一统帝国。如今自己身为皇上,位居至尊,率军衣锦还乡。刘邦回顾起自己创业的艰辛,看到如今自己如此之高贵,不觉即兴编了一首楚歌唱了出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一边唱一边高兴地跳起舞来,乡亲们见到刘邦如此高兴便都跟着唱起来。刘邦对乡亲们说:“家乡的子弟跟随我征战多年,现在我夺取了天下,家乡人民都要跟着我享福。我就把沛县做为我的汤沐邑吧(汤沐邑:天子沐浴洁身的地方。汤沐即沐浴的意思)。并且从现在起,我宣布沛县的百姓世世代代免除徭役、赋税。”
乡亲们纷纷拜谢:“陛下千秋万代万岁,万万岁!”
刘邦一连在沛县住了好几天才动身回长安,从这一次平定叛乱,刘邦也深深体会到要巩固自己皇权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要想维护刘氏江山千秋万代不变的确需要费一番心思。其实在维护自己统治地位方面,刘邦的确下了一番功夫。
刘邦在消灭异姓王的同时,较为妥当地解决了中小将领的问题。高祖六年即公元前196年,刘邦分封萧何等大功臣20多人后,由于中下将领很多人争功不决,暂时没有行封。
有一次刘邦在洛阳南宫的辇道上,望见很多将领坐在沙地上窃窃私语,就问身边的张良:“子房,你看他们在干什么?”
张良笑着答道:“您还不知道吗?他们已在准备谋反。”
刘邦十分惊讶,问道:“如今天下安定,他们为什么还要造反?”
张良连忙解释:“其实这些将领们是怕你不能全部封赏他们,怕你将来记仇杀掉他们。”
刘邦听后皱起了眉头问张良该如何办。张良想了想问刘邦:“陛下生平最恨的,而大家又都知道的是谁?”
刘邦告诉他是雍齿,还说自己想把雍齿杀掉,张良却告诉他应该马上封雍齿为侯,大家看到连皇上最恨的雍齿都能封侯,自然会安定下来。
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封雍齿为侯,并向诸将许诺,会尽快的论功行赏。大家一看雍齿都被封了侯,心想自己肯定也少不了,于是都安下心来。
为了稳固统治,刘邦还必须强化自己的皇权意识。
因为当时封建专制主义刚刚建立,不少人仍然保持着战国以来那种“士无常君,国无定臣”的旧观念,故此,必须从礼仪规划和观念道德上加以引导、整肃。
在这方面,刘邦干了两件十分漂亮的事情。
一是尊父亲为太上皇。当时,刘邦与父亲刘太公住在一起;刘邦为表示孝顺,五天就去拜见一次太公。
太公习以为常,可是太公的属下却认为这不符合礼法,就对太公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皇帝虽然是您的儿子,但他是人主,您虽然是皇帝的父亲,但您却是人臣,怎么能让人主来拜见人臣呢?这样皇帝的威严不就没有了吗?”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