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韩愈

三一

  §第十三章 战耶和耶论辩多 平叛定乱凯旋归

  元和十年至十二年,宪宗兴兵讨伐淮西吴元济的叛乱。这次兴兵,是唐室历来讨伐藩镇最艰苦的一次战役。韩愈作为行军司马,参赞军机,立下了赫赫战功。

  说起淮西叛乱,还得追溯到德宗建中时代。当时任淮西节度使的是李希烈,掌管蔡州。他于建中三年参加魏传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已、成都节度使李惟岳的叛乱,并被叛将们推举为帅,气焰十分嚣张。害得中原百姓人心慌乱,无所依归。当年韩愈嫂子郑氏避乱宣城就是因为这次叛乱。

  起兵之后,李希烈和朝廷分庭抗礼,形成了长期的割据。三年后,李希烈为部将陈仙奇所杀,朝廷就以陈仙奇为节度使。不久,陈仙奇又被部将吴少诚所害,朝廷不得已,又以吴少诚为节度使。

  元和四年,独霸淮西二十多年的吴少诚去世,大将吴少阳不经朝廷任命,自立为留后。当时宪宗正用兵河北,不得已授之为节度使。

  如此几番更迭,到了元和九年八月,吴少阳去世,他的儿子吴元济为攫取大权,密不发丧,自领军权,并发兵四处掳掠。

  此时,唐室兵力充足,宪宗决心要削除这个“叛镇”,以解心头之忧。同年十月,宪宗下诏命严绶为淮西招讨使,率各镇的兵马讨伐吴元济。之后,又为解东都之急,增派十六镇的兵马进讨。

  然而十万大军,面对一个小小的吴元济,竟屡战无功。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各种不同的见解纷纷出台。

  韩愈一向对藩镇拥兵叛乱深恶痛绝,如今见皇上意在必得,不由得振奋起来,而元和十年二月份,鄂岳观察使柳公绰自请带兵出征的行为,更是大大地鼓舞了他。在是战是和的论辩中,韩愈成了一名积极的主战分子。

  这年五月,宪宗不放心前方战事,特派遣御史中丞裴度前往淮西行营视察用兵形势。裴度观察之后,回朝奏报。认为淮西可以取胜。前方将帅李光颜勇敢有谋,定能立功。得此奏报,宪宗大为喜悦。

  这日早朝,群臣列班。

  韩愈出列奏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淮西三小州,残弊困据之余,而当天下之全力,其破可立而待也,然所未可知者,在陛下断与不断耳!臣有六项建议;其一,诸镇各发兵二三千人,势力单弱,旅居异乡,心孤意怯,难以有功,宜令全部归还本镇。召募许、唐、汝、寿等州士民组织成军,防备寇贼。”

  韩愈话未说完,早有翰林学士钱徽站了出来。奏道:“陛下,臣以为战争乃劳民伤财之事,为了淮西区区小地,而耗天下之全力,是为不值也。况已有十万之众派往淮西,却战而无功,伤财,害生灵涂炭。臣以为应该与吴元济议和,劝他对陛下俯首称臣。”

  “陛下,臣以为不当议和,吴元济凶残狡诈,不服王命,如果与其议和,必然助长其气焰,灭我朝威,”

  韩愈接着奏道。

  “陛下,老臣以为应当议和。逞一时之威事小,天下百姓之安定事大。”宰相韦贯之奏道。

  “行了,行了。”宪宗不耐烦了,“都不要说了。韩卿家,你的第二条建议是什么?”

  “启奏陛下,臣的第二条建议是选择冲要之地,屯聚重兵,审量兵势,乘机取胜。其三是蔡州士兵都是国家百姓,如果处境已穷,不须过分杀戮,喻以皇恩,释放回家。其四,淮西地小,元济庸愚,灭此小寇如泰山压石,不可因一时无功,便议罢兵。第五,用兵胜负在于赏罚,厚赏重罚,定可成事。第六,淄青、恒翼两镇如果有意救助淮西,应特别下诏警告他们说:‘如敢相扇动,就赦免元济,回军讨伐。’如此做来,二镇定然破胆,自不敢轻举妄动”韩愈滔滔不绝,侃侃而谈,丝毫不顾忌主和派们投来的敌视的目光。

  宪宗讨伐淮西的决心已定,因此把用兵大权交给主战宰相武元衡,由其全权决定用兵的计划、安排。

  在这主战、主和的争论中,还发生了一段令京师震惊的插曲。

  淄青节度使李师道一向与吴元济关系不错,如今吴元济被伐,而自己也不敢帮忙,一是无法尽朋友之谊,更重要的是吴元济失败,自己想要割据一方的计划也就成了泡影,正愁眉不展时,一门客献计道:

  “天子之所以决意讨蔡,是由于武元衡的大力推动,只要把武元衡刺死,其他宰相便会力劝天子罢兵。”

  “此计可行?”李师道将信将疑。

  “可行。”门客道,“如果大人信得过我,小人愿效犬马之劳。”

  “好,就派你去。”李师道同意了。

  没多久,那门客来到长安伺机行刺。与此同时,河北王承宗也派人到长安为吴元济游说,并上书诋毁武元衡。

  六月三日晨,李师道的刺客果然刺死了武元衡,并杀伤裴度,朝野震惊。宪宗下诏悬赏捉拿凶贼,却误抓了王承宗的部卒张晏等十余人,处了死刑,而真凶却逃离了长安。

  刺杀武元衡的事件并没有动摇宪宗伐吴的决心,他一方面启用主张用兵的裴度为宰相,韩愈为中书舍人;另一方面免除主和分子钱徽、萧倪翰林学士的兼职,以压制主和派的声势。

  至此,和战两派势均力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