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朱德主题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朱德同志对首钢建设的关怀 ——周冠五

  今年12月1日是朱德同志诞辰105周年,每当我回想起他老人家时,许多情景又浮现在我眼前。

  我和朱总司令的接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那时我已从军队转业到石景山钢铁厂(首钢前身)。

  50年代,朱老总曾多次来厂里视察,每次都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的士气。直到今天,朱老总那种奋发忘我、志在千里的精神,仍然鼓舞着我这个老战士在工业战线继续奋斗。

  记得在1951年底,我们钢铁厂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后,曾以全体职工的名义致函朱老总,汇报我们的工作情况。不久,就收到一封发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信,展开一看,朱老总那苍劲潇洒的字迹立即映入眼帘--石景山钢铁厂全体职工同志们:

  你们去年十二月三十日的信已经收到。经过去年一年的努力,你们不仅提前完成而且超过了国家所规定的生产任务,我特向你们祝贺!

  你们的厂是我国仅有的几个钢铁厂之一,我曾亲自来看过,看到过去被国民党反动派所破坏的厂,在你们手中正一天天地恢复和发展起来。你们厂的负责同志告诉我,厂里现已开工的两个高护,和原来当作废品的两个小炉,都是工人同志们以很大的热情迅速修复的,并且它们的生产量都已远远超过敌伪时期的最高纪录。这些表明同志们已能够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来担负起自己的生产任务。你们的厂目前虽然还只能每年生产几十万吨,但国家对它希望很大,它是有很大发展前途的。因此,我希望你们更好地努力,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学习钢铁生产方面的新技术,为石景山钢铁厂未来的发展,奠定一个稳固的基础。

  在领导方面,应该紧紧掌握依靠工人阶级发展生产的方针,以便以最快的速度来完成国家的建设石景山钢铁厂的计划。最后,希望同志们于一九五二年在生产战线上取得更大的胜利,并祝你们身体健康。

  此致

  敬礼!

  朱德

  一九五二年一月二十一日

  朱老总这封信,给全厂职工以极大的鼓舞。他在信中要求我们厂的领导者“紧紧掌握依靠工人阶级发展生产的方针”,这在今天也是有现实意义的。而且,他还对当时那样一个小厂寄予很高的期望,认为“它是有很大发展前途的”,同时,他还要求我们努力学习,“为石景山钢铁厂未来的发展奠定一个稳固的基础”,这些朴素的话语,当时在我们这些厂领导心目中,份量是相当重的。

  朱老总多次来我厂视察,给我们的促进更大。我印象最深的,是朱老总来我厂参加扩建开工典礼的情景。那是1958年5月28日、下午,朱老总轻车简从,只带着两位随从人员来到厂里。当时他已年届古稀,但精神很好。

  因为离开工典礼还有20多分钟,我们请朱老总先到白楼招待所稍事休息。朱老总一坐下,就笑着对大家说:“要开工了,应该搞快点!这次‘八大’的精神,你们都知道了嘛,在北京搞个大的钢铁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而且在政治上也有很大影响。”他像谈家常一样亲切的语气,立即感染了大家。

  当时,我们还没有自己的矿山,准备在河北迁安建矿,当我们向朱老总汇报谈到那里铁矿蕴藏量丰富时,朱老总非常高兴,他说:“好啊!好啊!你们敢干不敢干?有没有信心?”在座的同志答道:“有信心!我们很想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接着,我打开扩建平面图,请朱老总审阅。他戴上老花镜,像战争年代审视军事地图一样,察看得十分仔细。当看到烧结和炼钢车间等项目时,朱老总风趣地问:“是不是要全面开花啊?”我答道;“是的。”他微笑着赞许道:“很好!搞快点,紧凑一些。”沉吟片刻,他说:“建筑工程部不是在北京吗?听说他们有很多机械,跟他们要点儿嘛。”

  当他的视线投到新厂房的位置时,关切地问我:“制造厂怎么样了?”我说:“已经搞了一个扩建计划,报到部里了。我们打算搞成一个能生产大型设备的制造厂。”没等我说完,朱老总兴奋地说:“好,一定要搞成一个能生产大型设备的制造厂。这是工业的母机,我们国家需要,有这个基础条件为什么不搞呢!”

  这一番热情的话语,使我们在座的工厂领导备受鼓舞。当我们陪同朱老总来到开工典礼会场,并请他剪彩时,两千多名工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事后,许多工人纷纷表示,朱副主席在百忙之中赶来我们石钢剪彩,这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对我厂建设的关怀,使我们增添了力量!

  朱德同志作风踏实,他每次来首钢视察,都不是仅仅走马观花地看一番,或是泛泛地说几句话,而是实实在在地了解一些情况,有时甚至提出一些技术性很强的问题,以商量的口气与我们研究,或者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1958年9月1日朱老总在视察首钢时,不仅仔细地视察了烧结、三高炉、三焦炉、转炉、炼钢和电炉等工地,而且还对着平面布置图,向我们详细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然后与我们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那一次,在谈到扩建中的机器制造厂时,朱老总说:“你们自己把机床搞起来,就方便了,就有把握了。”紧接着,他关切地问:“机器厂的人有问题吗?”“发展有问题吗?有限制吗?”他说:“要是有限制的话,那就一段一段地、一期一期地搞……”,“现在要规划好,一有闲工夫,就打零工,搞那些零星活,为发展作准备。”

  当时国内正在搞“全民大炼钢铁”,朱老总在谈话中对此没有具体评价,不过他说了这样一段话:“各地小高炉已经搞起来了,他们自己上山背矿,什么地方有,就在什么地方取,交通不便,自己背矿、码铁,很苦。”我们介绍说:“附近有些县办的小高炉,我们给了一些帮助,交通不便的地方,我们打算提供小推车等运输工具,帮他们解决交通问题。”但朱老总沉思一会儿,温和地建议道:“他们上山背矿,人多势众。你们做个计划,把这些矿石收起来,怎么样?不要赚他们的钱,不亏本就行了。你们做得到吗?作个计划,先从最近的收起。”

  现在想起来,朱老总这番话实际上是保留了对“全民大炼钢铁”的看法,而是把希望寄托在钢铁企业这个“正规军”。后来的事实证明,到处搞小高炉的做法并不科学,浪费大,效益差。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到朱老总的求实精神。

  这次视察过程中,朱老总对我们石景山钢铁厂的工人们大干社会主义的精神十分称赞,对大家的干劲表示赞许。当时正值“国庆”前夕,工人们为了超额完成任务,想出多种办法克服重重困难。生产建设需要的大批耐火材料不能保障供应,工人们就在数十里以外的山区找来原料,自制成耐火砖和耐火土,保证了施工进度。朱老总对这种自力更生创造条件的做法表示支持,他还建议我们 自己搞个耐火材料厂,勉励我们“大力促钢”。

  这次视察,古稀之年的朱老总去工地、登高炉,走了很多地方,边看边谈,兴致很高。快到中午时,我担心朱老总太疲劳,请他休息一会儿,他看了看表说:“还是赶回去吧。”在登车离厂时,他还大声对我们说:“加劲地干,快点干吧!”直到现在,他说这几句话时的情景还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里,那种不知疲倦的高昂斗志,时时激励着我。

  虚心好学,不耻下问,是朱老总的一大特点。到首钢视察时,由于他经常问得很仔细,有的问题涉及到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知识,有时还碰上一些技术术语,遇到不明白之处,他总要反复地询问,或要工程技术人员解释得更详细些,直到弄明白为止。这些情景,常使我们在场的同志深受感动,也深受教益。它对我们的启示是,不掌握一定的专业科技知识,就不配做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企业越发展壮大,现代化程度越高,技术越先进,对我们领导者提出的要求也就越高、越严,因此非下决心钻进去不可。不久前,我们根据首钢公司发展的新情况,办了一个卢沟工校,专门培训厂长、书记,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学习管理知识和冶金专业工艺技术;我们的目标,在于培训出一支素质好、能够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需要的干部队伍。应该说,重视掌握专业知识,是朱老总带给我们的好作风。至于我自己,在学习专业知识方面,自然也不敢懈怠,好在随时可以向周围的科技专家请教。

  作为一位高瞻远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朱老总深知钢铁工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他来首钢视察时的言谈,我们能够感到他那种希望祖国钢铁工业有更快发展的迫切心情。我们知道,朱老总多次视察首钢,这不仅体现了朱老总对首钢建设事业的关怀,更反映了他对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密切关注。

  1959年5月15日,朱老总视察首钢时,对我们的生产和发展情况问得格外细,诸如“三高炉开炉一个月以后的生产水平可达多少?”“三焦炉一天可出多少焦?”“迁安铁矿明年可出多少矿?”“磁选后含铁量多少?”“运输问题怎么样?”等等,当得到满意的答复后,朱老总又询问我们对下一步发展有什么打算。

  我打开公司的平面布局图,向他汇报公司布局情况和下一步计划,他一边听,一边看,并且不住地点头,汇报完后,朱老总笑着称赞道:“你们的雄心更大了!”

  紧接着,他显得有些兴奋地说:“你们搞一千万吨也不算多。我在苏联乌克兰呆了一天,他们的大高炉容积一千九百多立方米,三个月搞成一座。”他提高声音说:“我们将来也可以搞大的。”

  朱老总接着说:“你们搞一千万吨还不算大,可以搞两千多万吨。听说美国就有两千多万吨的大厂。”他在谈话中还问我们,“你们赶鞍钢赶得上赶不上?”他表示希望我们做个计划,一步一步地来,逐步发展。

  而今一晃三十年过去了。这期间,首钢与祖国一样,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经历了“文革”的大动乱,最终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首钢有幸成为我国第一批改革试点企业,这使得它能像雄鹰一样展翅飞翔。

  我们首钢人并没有自满。朱老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我们的关怀和厚望,始终激励和鞭策着首钢人不断进取。现在,十八万首钢职工正期待着利用自己积累的资金,在外地(如齐鲁地区)再兴建一座大型钢铁厂,从而实现朱老总当年提出的“我们将来也可以搞大的”愿望,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1991年6月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