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学书籍 ›› 思考,快与慢 ›› 第9章 目标问题与启发性问题形影不离 · 2
上一章:第9章 目标问题与启发性问题形影不离 · 1
下一章:⭐ 第二部分 启发法与偏见
情感启发式:因为喜欢,所以认同
一旦加入情感因素,结论对论证的主导作用便会最大程度地凸显出来。心理学家保罗·斯洛维克(Paul Slovic)提出了“情感启发式”的概念,认为人们的好恶决定了他们的世界观。你的政治倾向决定了你对各类论证的看法,即它们是令人信服的还是难以服众的。如果你对当前的医疗政策还满意,就会相信该政策能给自己带来很多好处,而且你相信在这个政策下,花同样的钱能做更多的事。如果你对其他国家采取鹰的态度,就很可能会觉得其他国家相对弱小,更有可能对自己的国家俯首帖耳。而如果你的态度像只鸽子,就会觉得它们更强,不会轻易受到牵制。你对辐照食品、瘦肉、核能、文身或摩托车等事物的态度会左右你对这些事物的感受,它们是惠及生活还是充满风险。如果你对这些事物通通都不喜欢,很可能会觉得它们对你而言利少弊多,根本不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
结论的至高无上并不意味着你的思维完全停止运转了,也不意味着你可以完全忽略信息和合理解释得出自己的结论。在了解到自己并不喜欢的一项活动的风险其实远比自己想象的小时,你的看法乃至情绪就会发生变化(至少会有那么一点变化)。然而,这种较低风险的信息同样也会改变你对该活动益处的看法(你认为益处会更大),尽管你接收到的信息中没有任何与益处相关的信息。
在此我们又看到了系统2的另一个“特性”。到目前为止,我似乎已经将其描述成一个给系统1留有足够余地的默许监视器。我描述的系统2还具有主动搜寻记忆的功能、复杂计算功能、比较功能、规划功能和决策功能。在球拍和球的问题中以及许多其他的两个系统相互作用的例子中,系统2似乎总是处于最高决策地位,并有能力抵制系统1的建议,它能使事情放缓,开始进行逻辑分析。自我批评是系统2的功能之一。但在态度方面,系统2更像是系统1各种情感的赞许者而非批评者,也可以说是其各种情感的转让者而非实施者。它搜寻的信息和论据多半局限于与已有看法一致的信息,并不着意对其进行调查审核。积极且追求连贯的系统1为要求不高的系统2提供了各种解决方案。
示例—替代和启发法
“还记得我们绞尽脑汁去回答的那个问题吗?我们是不是把它换成了一个简单点的问题呢?”
“别人问我们的问题是这位候选人是否会成功,但我们要回答的问题似乎是她是否能成功应对采访。咱们还是别顾左右而言他了。”
“他喜欢这个项目,因此他认为该项目投入少、回报高。这是情感启发式的一个典型案例。”
“我们将去年的表现作为依据来预测公司未来几年的表现。这个依据能作为有效参照吗?我们还需要其他什么信息才能作出正确预测?”
下面列出了系统1的特点和活动。每个主动句都代替了一个陈述句,虽然表述更精确了,但却更难理解了,因此大脑便开始自主且快速地运行。我希望这个对大脑特性的描述能帮你形成一种对虚拟的系统1各种“特性”的直觉认识。与身边的很多人一样,你对系统1在不同情况下如何运作会有直觉的认识,而且其中大多数直觉都是正确的。
系统1的特点
·生成印象、感觉和倾向;当系统2支持这些行为时,它们就会成为信仰、态度和意图。
·自主且快速运行,只需付出较少努力,甚至不用付出努力,没有自主控制的感觉。
·当发现(搜寻)特殊形式时,能接受系统2编控来调动注意力。
·在接受了一定的训练后,能够做出熟练的回应,产生直觉。
·为联想记忆激发出来的各种想法创造连贯形式。
·将认知放松感和真理错觉、愉快的感觉以及放松的警惕感联系起来。
·区分常态中令人惊奇之事。。推断原因和意图。。忽略歧义,按捺住心中的疑问。
·夸大情感的一致性(光环效应)。
·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证据上,忽略不存在的证据(眼见即为事实)。
·作一些基本估测。。通过常态和原型来表现集合,但不要将两者看成一个整体。
·通过测量确定不同程度对应的匹配物(比如音量的大小)。
·真正去计算,而不是空想(思维的发散性)。
·有时用简单点的问题替代难题(启发法)。
·对变化的感知比对形态的感知更敏锐(前景理论)。*
·对可能性作出过高估计。*
·对数量越来越不敏感(心理物理学)。*
·对损失的反应比获得更强烈(损失厌恶)。*
·严密设计决策问题,分别进行讨论。
* *带*的内容将在本书第四部分作详细介绍。
子午书屋(ziwushuwu.com)
上一章:第9章 目标问题与启发性问题形影不离 · 1
下一章:⭐ 第二部分 启发法与偏见
· 推荐小说:思考,快与慢 拖延心理学 逃避自由 乌合之众 少有人走的路 遇见未知的自己 人性的弱点 心理医生为什么没有告诉我 社会性动物 重口味心理学 克服恐惧感和恐惧症 心灵正能量 正能量 教育心理学教材 每天学点怪诞心理学 家庭会伤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机 CIA超级攻心术 怪诞心理学 59秒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书籍 生命的重建 宽恕就是爱 心理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