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么在不知不觉中被大量的信息催眠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想去面对的,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无力应对及反抗。悲观的人会用自我催眠的方式麻痹自己,选择逃避,把决定权交给命运, 处于一种碌碌无为的状态。
一个学生参加主持人大赛的半决赛,请我支着让评委在三分钟之内记住她。根据 她的情况,我拟定了一个出场的方式:
上场之后,落落大方地摆好站姿,不说话,而是拉远目光,先将观众扫视一遍, 然后收回目光,与评委老师一一对视,并以优雅的姿态与评委打招呼:“各位老师好, 我们又见面了! ”
这是个“荒唐”的招呼,因为这些评委与她之前没有见过,于是就会有评委问:“这 位选手,我们什么时候见过面? ”
她按照步骤回答:“昨天晚上,梦里! ”这时,她便开始最为关键的三句话介绍, 这三句话是这样的:“xx,带着21年梦想的x x (停顿),xx今天把21年奋斗 所得的能量展示给大家(停顿),请看x x接下来的表现!”
这个开场成为了该环节最有吸引力的开场白,这位学生最后也如愿以偿地赢得了 比赛。这种出场方式的可取之处在于:开场的冷场引起了评委与观众的紧张;接着与 评委对视,让评委感到意外,忍不住去注意该选手的形象一~这正是她的优点;接下来, 一句“我们又见面了”再次引起评委老师的好奇,而回答则给这些善于用画面思考的 评委带来了想象,他们对选手的感觉就会更为贴近,自然非常想要知道选手的名字; 而最后三句介绍,重复了四次名字,又将一个为梦想努力的女孩的形象完全展示出来, 这一来评委怎么会不记得这位选手呢?
要走出舒适圈,最重要的是从小事做起,先完成那些你力所能及的事,选择一种 较小的无效行为模式,通过准备式的训练来学会控制恐惧行为模式是恐惧专家们使用 的一个秘诀。通过身体上的行为来改变生活中的细微的行为模式,你会逐步踏出舒适 圈。当你踏出舒适圈,你就是在改变行为模式,开始控制自己。当你在某一领域重新 控制自己,你就会有信心在其他领域得到改变。切i己脱离实际,无论你的恐惧行为模 式是什么,都要作好准备,逐步改变。当你迈步踏出舒适圈,无论步伐多小,都要奖 励自己。
当画面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时,我们往往会多想几次,而这正是一个重复的过程, 然而事实上,这是一种偷换概念的行为。但是由于我们已经被美好表象催眠,正如“谎言重复一千遍也会成为真理” 一样。听者巳经被大量重复信息催眠了。如果说一遍、 两遍我们的左脑会通过评判机制将其抵挡在外,那么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三年、五年 每天不断地循环灌输,再强大的评判机制也会有被摧垮的一天。
人的一切行为都受到内心各种各样感觉的影响,这些感觉来自于过去储存在大脑 里的画面。最重要的是,这些画面在进人人的大脑时伴随着什么样的情绪体验,这种 情绪体验就直接影响此人下一次在遇到同样事情时所采取的决定。人在快乐的时候, 内心的阻抗与评判是最少的,此时发生的事情也最容易被接纳。不仅如此,人在面对 变化万千的世界时,经常会有一种对“恐惧”这种感觉的忧虑,即我们所说的不安全感。 而这种不安全感,会使我们在行动的时候犹豫不决。
除了广告,权威的催眠能力在很多别的场合也得到了体现。人们对权威的崇拜和 权威情结的迷恋,让他们对所谓的权威信服、听从。名人的成功带着人们所羡慕的光环, 因此,名人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成为一个羡慕、崇拜、想要模仿和接纳的榜样。名人的行为、 语言甚至外在的装饰、声音、眼神都会被人们的潜意识接纳,达到催眠效果。
榜样的催眠力量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催眠效 果,使后人不断传承他们所带来的美好东西,并且在传承的过程中挖掘深的层次、扩 充新的内容、纠正现有的缺陷,加上时间的沉积,使得我们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正 如牛顿所说:“如果说我有什么伟大之处,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日韩流” 第几次催眠了你?从早期风靡大陆的日剧《排球女将》《东京爱情故事》到最近几年 流行的韩剧《蓝色生死恋》《浪漫满屋》等,日、韩剧总能在中国荧屏上刮起一阵收视旋风。
生活中,我们经常给自己制订目标。然而一旦目标实现不了,我们就会放弃这个 目标转而寻求其他目标。在遇到困难时,我们首先想到的不应是改变目标,而是要变 化方法寻找新的突破口。
每个人都追求完美,所以在人生的路上,我们往往会关注那些我们没有的品质、 能力、经历,等等。很多时候我们会做一些事情来弥补这种缺憾,以满足内心深处对 完美的渴望。但在行动的过程中,自我认知与外部客观环境总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因 此就会受挫,渐渐地就会积累很多的负面情绪。生命是一个不断完善与提升的过程。 但有时,人们往往太执着于弥补自己的缺点,忘记真正的自我,在外界变化中不断失 落而陷入痛苦。人总有一些“缺陷”是难以改变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些缺陷 恰好也是让我们变得独一无二的特质。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缺陷还让我们具有与众不 同的魅力。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