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心理学书籍

我们为什么不爱租房爱买房

  房价一路飙升,很多人奋斗一辈子也买不起一个小阁楼,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为 房子负担甚至负债累累,为此累为此快乐着。

  单身在京的张阳买了一个小户型后就开始节衣缩食地生活:从现在开始,不买衣服, 不和朋友聚会,不乱逛街 没事就待在家里睡觉!睡觉是最省钱的活动。她自动隔绝各种新开的美食店、KTV和酒吧,原来的大牌化妆品也尽量用可代替的超市货。尽 管如此,张阳仍然满足于有房的快乐。尽管每月要还银行很多贷款,但是房价涨得也快, 短短几个月一平米就涨了 5000多元,张阳更乐于看见这种纸上财富的增长。

  是的,正如张阳一样,对于很多人而言,把房子买下了,便是放下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即使因此做了房奴,也累并快乐着。因为,如果现在不买,也许以后再也买不起了。 当我们在嫌房价太贵买不起时,房价却依然自顾自地飞涨。

  房价的涨幅远远比我们工资的涨幅大得多,这让还没有买房的人感到压力很大。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先租房呢?为什么房子对于我们这么重要呢?

  首先,这要追溯到中国几千年根深蒂固的传统。一方面,在中国传统思想里,“家” 被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家是一个被深深刻在中国人心中的烙印般的温馨情结,家承 载了一种情怀,承载了一种文化。另一方面,房子是家的物质载体。家是人类特有的 感情归宿和心灵慰藉,但这只体现在意识层面,房子才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实体。房子 俨然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安身立命之所。在很多人眼里,家就是房子,房子就是家。 所以,中国人对房子是很钟情的,只要有钱就买房置地。其次,房子的重要地位以及 房价的飙升,也是整个社会期待所造成的结局。相比较西方人,中国人对买房的热切 要高出很多倍。对西方人来说,这种对拥有房子的狂热是他们难以理解的,他们喜欢 租房。在法国,人们拥有自主产权的房屋比率不过30%,其他西方国家,这个比率也 不会超过50%,而中国人住房自主产权拥有比率已经超过了 80%,中国人对租房是“不 得已才而为之”。对此,心理学家解释说:“这个社会把有没有房作为对年轻人的期待, 而不是把有没有租到房子作为社会期待”,更深层的原因是“当有没有房子成为一种 标准,成了有符号性质的东西,会对年轻人产生从众压力。包括学术界在讨论社会分 层的时候,房子也成为标准之一。房子本身不仅仅承担了居住的功能,还成为影响别 人对他的看法的因素。”

  此外,土地资源是社会的稀缺资源,让大家都将房子看成稀缺商品,产生“物以 稀为贵”的消费心理。的确,从长期来看,房价的合理上涨是必然。从社会学角度看, 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正 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阶段,这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房价的上涨。可是,不可否认, 其中也有一部分是炒作的结果。很多专家在预言房价必涨,很多媒体每天报道各地高 房价,这让大家变得紧张兮兮,即使房价再高,只要能先付下首付,也甘愿从此背上 房奴的压力。

  最后,对于不少人而言,房子是一种身份的特征,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理想房子, 会让自己充满荣耀感和胜利感。买房是一种消费行为。按照消费社会学的基本理论, 消费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参与体验”的生产活动。这种社会参与体验直接影响到我 们的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在这个意义上,消费活动乃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成员 身份感的确认方式。同时,消费还是一种社会地位的生产活动、一种社会语言。在 消费行为中,社会地位被生产出来,并且由于这种行为的持续性,社会地位被一再 巩固复制。上等阶层为凸现自身的阶层优势,并反衬出其他阶层的地位劣势,力图 通过奢侈消费而抬高阶层地位的门槛。中、下阶层则为创造高于自身实际阶层位置 的“地位假象”,试图通过对上等阶层消费形式进行模仿。这也就为天价房子的产 生准备了心理土壤。

  总之,房价的居高不下,是各种传统、社会、心理等因素共同推进的。我们不能否认房子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但是房子的最终宗旨是要带来幸福,而不是让人因此 背上重压而喘不过气来。所以,对此我们都要量力而行,不要过度从众和攀比,找到 适合自己的生活模式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