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艺海无涯——袁世海回忆录

五八

  “定了!少春的功夫多好哇!甭说武戏,就是这几出文戏,也足使我佩服!”

  少春练功的情景,始终盘旋在我的眼前,印象太深了。我禁不住问李华亭:

  “李桂春先生善演海派戏,为什么少春文的武的,都是正规的京派风格呢?”

  “哎呀!李老板为他的儿子下了大本钱啦!为了少春学本事,将家迁到天津定居。文的请了陈秀华,这位教师对余派唱法多有研究啊!武的,请丁永利,精通杨(小楼)派、尚(和玉)派的路子。将他们长年养在家,手把手地教,还错的了?少春的功练得狠极了。咱们今天来得晚,《八大锤》的下场,已经是第三遍了……”

  难怪,难怪!功不负人!李老先生真是教子有方啊!

  *

  少春在中国大戏院首次演出。第一天打泡我没参加,因我得回北平与盛藻哥演一场《论英雄》,这是有约在先的,不能食言。另外,自去年底赴东北,几个月来未得回家探望,尽管每月将包银如数寄回,母亲也是盼子早归,理应去看望。幸喜家中平安无事,我演出后第二天清晨,放心地赶回天津。

  我住在中国大戏院三楼的一间单身宿舍里。时间一长,戏院内卖票、检票及一些勤杂人员都与我处得比较熟悉了,见我从北平归来,齐向我伸拇指夸赞昨天少春的演出。

  “没想到这个李少春还真有两下子!唱功好,武的也真冲,连我们都给他叫好了!”

  “可惜了的,昨天晚上才卖了三百多张票,孟经理出面请了四百人,为嘛呢,天津人还不知道这个李少春。”

  “你老别忙,照我看,这样的好戏,不出三天准客满。你们二位一起合作就更好了。”

  这些夸赞都在我预想之中。凭我看到的少春练功、调嗓的情景,演出的效果准错不了。当我与他合演了预定的四天剧目之后,对他的艺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这四天演出中,少春展示了他的文武全才。可以说,唱功老生、衰派老生、扎靠武生、短打武生样样都行。这在三十年代文武分工明细的京剧舞台上是极为罕见的。难能可贵的是,少春还不满二十岁,却能在吸收众家之长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去发挥,去创新,使各类角色不但栩栩如生,而且各有绝活。他所创造的这些舞台艺术形象,放射出夺目的光彩,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之中。

  譬如,他扮演的侠义老英雄肖恩,摆脱书生气十足的文老生演法,突出人物的英武气概。与教师爷开打的一套单刀枪是溜而不快,扫蹦子稳而不猛。既表现肖恩两鬓苍苍的龙钟之态,又不失当年水泊英雄的本色。

  《恶虎村》中短打武生应工的黄天霸,原有南北两派演法。南派经盖叫天老先生等创新,“走边”的技巧繁重。少春在此处采用了南派的演法。随着“你看去这半月,路静人稀……”的念白,所做的各式身段,一忽儿如雄鹰展翅,一忽儿如鱼跃水面,一忽儿如骏马飞奔。最后“扫堂腿”、“旋子”,紧接“金鸡独立”,疾转十数圈后稳稳当当地随着“四击头”停住。霎那间又在“丝鞭”的锣鼓点中起“云手”,将腰间所系的鸾带用脚踢搭在肩膀上。一连串优美大方的繁杂身段,集中地体现了少春短打武生美、健、帅的特点。

  少春演出的《水帘洞、闹地府》一剧就更为喜人。少春承丁永利先生的实授,是京派大猴的风格,有着杨小楼先生所演孙悟空的派头、气魄,表现了悟空作为美猴王和齐天大圣的风采。同时他又适当吸收南派猴戏的特长,使悟空不离猴的本色。他加用了很多灵巧、敏捷的“地蹦”、“乌龙脚柱”等小跟头,而且花样翻新。他在《水帘洞》一剧中表演的猴王,能纵身翻起“虎跳前扑”,窜入龙宫;又能跨腿窜上龙椅背;还能双臂舞动三股钢叉,在地府,只见他将金箍捧往地上一杵,就势来个“旱地拔葱”,只身飞跃两张桌高的阎王殿。

  这个动作,如果是一名撑竿跳运动员表演体育节目,也许不足为奇,然而出现在三十年代的京剧舞台上,可称一绝,观众感到格外新奇。武打设计也很别致。少春之弟幼春紧密配合,饰演地府中的大头鬼,手拿一把特大的扇子与悟空交战,左右一扇被悟空收去,他又变戏法似地拿出比前次略小的扇子,一次比一次小,直到最后从耳朵里掏出一把小扇子为止,毫不露出破绽。恰巧,这天李吉瑞、尚和玉二位老前辈来看戏,李桂春先生在下场问陪同。尚老先生看到此处,笑着说:“嘿!您儿子发明了‘化学(时髦的意思)把子’!真了不起!”李吉瑞老先生也说:“恭喜!恭喜!您教子有方,李氏门中有后啦!”我也在下场门候场,听得一清二楚。这类开打虽是噱头,但设计得滑稽又不庸俗,就很是不易了。

  少春的猴戏基础如此雄厚,所以解放后,我们同赴日本、加拿大、西欧、南美各国进行友好访问,他在国际上一直享有“猴王”的美誉。

  观众被少春的艺术征服了,我们的演出自《水帘洞》起,场场客满。到第四天演《八大锤》时,二千多人的中国大戏院,非但座无虚席,而且四周也站满了观众,从台上望去,是黑压压一片。少春饰演前陆文龙、后王佐。一个是稚气十足的英雄少年,一个是举止大方、断臂报国的岳飞帐下之谋士。少春将这两个人物的表演尺度,掌握得极有分寸。陆文龙大战岳云、狄雷等四将时,虽是每人均使双锤(故此剧得名《八大锤》),但对阵交锋的武打技巧并无雷同之处。增加了很多京派没有的技巧,却又无卖弄之感。少春每战败一将,无需缓锣鼓借机休息,就又接战一将。真是一场激烈的车轮战。“枪下场”的“撇桃”、“扔枪”、“蹦子”、“鹞子翻身”、背手“十字别枪”、“亮相”,比那天我看他练功时更干净、更帅。这也很自然,他平日练功,是接连反复练几遍车轮战的开打,有多累呀!舞台上只演一次,又脱去了练功穿的长棉袍,换上了箭衣,犹如穿上了单褂,怎能不透着全身轻快呢?当然水平也就更高了。他下场后,没有坐下休息,只略微擦擦汗,往脸上扑些粉,脱去箭衣,又换一件干水衣子,再穿上衬褶子。待几分钟的垫场戏结束,这位长髯飘飘,文雅而又气派的王佐便上场了。王佐的唱、做、念兼重。他放开柔嫩、脆亮的嗓音唱起大段的二黄导板、原板。在表演王佐为了混进兀术营内,向陆文龙讲明他父母被杀害的真相,为劝陆归宋而忍痛断臂时,少春又创新意。他在用剑砍断左臂、起吊毛范儿的同时,迅速地将左臂退出衣袖,待躺倒台上,左臂已然不见,检场人配合著从侧幕扔出一只假臂。观众为这逼真的断臂技巧,惊讶不止,掌声如雷。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