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小时候在嘉陵江学游泳,常从江边捡些好看的河流石带回家来,因为母亲喜欢收藏各式各样的河流石。母亲端详着花纹各异的河流石,对二毛说:
“二毛,这些好看的河流石,多少万年以前,它们也许有棱有角,有锋有芒,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它们也曾为改造大自然立下不朽功劳——用它们锋利的尖角开挖河道,用它们的身躯加固河床。那尖锋曾是我们祖先挑战大自然的工具。总之,它们曾是改天换地的先驱……
“一颗小小的石子可以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我们作为一个人来到世间,决不可苟且偷生。作为一个人,能够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变得更美好;作为一个人,能够去改造世界,使世界变得更理想。倘若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发挥那种创造力,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妈妈,我们应该怎样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呢?”二毛若有所思地问妈妈。妈妈告诉他:
“小时候,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长大了,用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一天,二毛捡到了一枚闪闪发光的河流石,小伙伴们都说这是一块天然钻石。二毛欢天喜地地跑回家里,拿给妈妈看。妈妈摇摇头说:
“这是一块漂亮的河流石,但它不是钻石。”
“那钻石是什么样子的呢?”二毛问妈妈。
妈妈告诉他:
“钻石就是人们常说的宝石。钻石有十几种色泽,但其中最优异的是那种无色的钻石。因为这种无色钻石在黑夜发出的光最亮,只有在漆黑的夜里,人们才能看到那令人叹为观止的色泽。”
妈妈看了看几个孩子,接着说下去:
“无色钻石的色泽真实而自然,质地非凡。同样,人生的色泽倘若是真实而自然的,那么他的气质也是非凡的。”
小二毛忽闪着一双大眼睛问妈妈:
“什么是人生的色泽呢?”
妈妈微笑着回答说:
“虚荣不是,浮华也不是;得意的脸不是,骄傲的心也不是;名位不是,权势更不是。人生的色泽不是别的,是专注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最美好的道德品格。”
从教会学校毕业的母亲,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
“上帝给你的不会太多。”二毛毕竟年纪尚小,他对母亲的话似懂非懂。长大成人以后的袁隆平,回想儿时母亲讲过的话,渐渐地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人不可贪婪,学会拥有,也须学会放弃。
在袁隆平家的院子里有棵橘子树,树冠尚小,枝权也显干瘦,本无亮丽之处,可它却撑起了另一个灿烂的生命:一株花红叶绿的凌霄花正在攀缘着它生长。那凌霄花生来花朵张扬,藤蔓更为张扬,它在橘子树的树干上盘绕几圈之后,竟然爬上了树冠。
一天,妈妈走来,用剪刀狠狠地剪断凌霄花的枝蔓,并把它从树上扯下来,抛得远远的。二毛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把那么好看的花给毁掉?妈妈问他是喜欢吃橘子,还是喜欢看花?小二毛说两样都喜欢。妈妈说,二者不可兼得。二毛问,为什么?妈妈告诉他,那凌霄花虽然很好看,但它太张扬了。它张扬着攀来攀去,它依附,它寄生,它吸尽橘子树的汁液,橘子树便要枯萎了。所以,二者不可兼得。
“肯于索取,也肯于舍弃,二者不可兼得。”这是袁隆平成人以后从母亲的教诲中悟出的一个人生哲理。
袁兴烈一家人在重庆一住就是8年。父亲袁兴烈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军人,因积极抗日,颇得国民党将领孙连仲的赏识,被委任为第二集团军驻渝办事处的上校秘书。
随着父亲的升迁,二毛的家境也日渐好转。后来,他一家迁居到嘉陵江南岸,当年的门牌为周家湾狮子口龙门浩27号。
龙门浩这条长街,街巷深深,全由青石板铺得整整齐齐,曲曲弯弯地顺着山势向前延伸,两旁民房多是二层小楼,一片灰黑色。少年袁隆平走在这条长长的青石板路上,好像总是走也走不完。
1939年8月,袁隆平与弟弟袁隆德一同走进嘉陵江畔的龙门浩中心小学读书。
嘉陵江,波涛滚滚,它穿过奇峰峡谷,来到山城重庆。一路上,时而汹涌澎湃,时而清澈宁静。袁隆平每天放学之后,邀上几个小伙伴,带上四弟隆德,跳人嘉陵江,游向江心,好不欢畅。
一天傍晚,父亲站在楼上远眺,发现嘉陵江中有两个黑点一前一后在游动。已经是放学时分,两个孩子却不在家中,他心中就有些疑虑,便拿来望远镜仔细观看。这一看吓了一跳:原来正是自己的两个儿子在江中游泳。他疾步走向江边,大声呼叫着,才把隆平和隆德叫上岸来。父亲责问隆平说:
“你自己喜欢游泳,水性也好,偶尔一游,倒也罢了,为何要带水性不好的隆德一起来耍?”
“隆德水性不好更需要学习锻炼嘛!”
“出了危险怎么办?”
“请老爸放心,有我‘浪里白条’在此,确保隆德平安!”
一句话,把父亲给说乐了。
“呜——呜——呜——”
急促、凄厉的空袭警报声,一次又一次在重庆上空响起。
预告空袭的信号弹,在引人注目的地方一次又一次升空。
紧接着,日军飞机飞临头顶。它们盘旋了两圈后,将重磅炸弹倾泻下来。顿时,爆炸声震耳欲聋,燃烧弹引发的冲天大火,烧向民房、高楼,美丽的山城变成一片火海……
袁兴烈不顾一切地带着两个儿子冲进防空洞。
空袭警报解除后,他们一家人聚在一起。这时,他们看到的山城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房倒屋塌,横尸遍地,惨不忍睹。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