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徐向前传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五台山没有名字,5座山峰内外,气候异常恶劣,春天飞沙走石,夏天酷热难当,秋天颗粒不收,冬天滴水成冰,人们无法生活,文殊菩萨传教到此,决心改变这种状况,造福于人间。东海龙宫里有一块大石头,叫歇龙石,能改变气候。于是,文殊菩萨变作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借歇龙石。龙王以为他搬不走,就答应了。谁知,文殊菩萨口念咒语,巨石立刻变成手指大小,文殊拾起塞进袖筒,向龙王施礼告别,飘然而去。到了中间山峰南边,把歇龙石恢复原来大小,放在山谷里。当时正是烈日当空,久旱不雨,放下歇龙石后,五峰内外立刻变得清凉无比。于是,人们把这条谷叫清凉谷,山就叫清凉山,山上建了一座寺院,叫清凉寺。从此,这里风调雨顺,年年丰收。后来,龙王因没有歇龙石,热得受不了,就出海来寻找。群龙在山里找歇龙石,一气之下,用尾巴把5个山头扫掉了,留下了5个平台,人们就将清凉山叫五台山。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在徐母的心中却留下了故事中的神。她信仰文殊菩萨,就像在五台山修造六六三百六十座寺院的人们一样崇拜他。她没有能力到五台山建寺造庙供奉文殊,就从五台山“请”来一尊木雕文殊,后来又添了一尊石刻的。尽管这些偶像高不盈尺,面孔痴滞,无五脏六腑和思维,但她还是十分虔诚地供奉着,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夜半人静时,还要闭目打坐。她心诚得连鱼、肉、葱、蒜、韭菜都不入口,叫做“吃清口斋”。

  徐向前刚刚会观察周围事物时,看到母亲烧香祷告,不知是怎么回事,以为做母亲的都是这个样呢。有一回,母亲不在,他和哥在家,玩着玩着,就跑到供佛的楼上,把母亲用的念珠、经卷拿下来,穿上母亲的长衣服,模仿着母亲的样子,数着念珠,“默”着经卷,胡闹了一阵。母亲回家看到这种情景,生了气,差点要打他。

  在徐家,徐向前的两个姐姐都随着母亲吃斋念佛,爸爸和哥哥都不信佛,却也不反对她们信。佛门要求弟子“积德”,他们认为,积德总不是坏事。于是母亲除了例行祈祷之外,就是把信仰凝聚到行动上,广积德,做好事。

  母亲怜贫惜老,施舍僧侣。冬天,街上来了乞讨的人,她常把他们让到屋里,给吃,给喝,再施舍,然后打发他们走。如遇僧尼化缘到门前,都以同道师长相待,净手素斋,不吝布施。母亲这种行为,影响了徐向前。他幼小的心灵还理解不了那些难以捉摸的盲目崇信的意义。他是从人与人的关系中认识母亲的。他朦朦胧胧的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爱护,平等相处。尤其对穷苦人,母亲那样做是对的。

  有一年隆冬的一天,徐向前正在街上和孩子们一起玩,见到一个讨饭的老人被狗扯倒,衣服撕破了,篮子摔出了好远,老人躺在雪地里,好一会没有起得来。见到这种情景,徐向前赶忙跑过去,把老人扶起来,又把篮子、棍子拣起来送到老人手里,然后对老人说:“到我们家去暖和暖和吧。”老人迟疑着不肯走。徐向前又说:“走吧,到我们家,会给你饭吃的。”老人又看了看眼前这副显露着稚气、诚恳表情的小脸,一拐一拐地跟着到了徐家。老人冻得麻木的身躯暖和了,撕破了的衣服缝好了,吃了一顿饱饭,临走又拿了一些干粮。他含着泪水,不断道谢,“小兄弟”、“老婶子”的叫个不停。

  母亲的节俭勤劳,对徐向前也有很大影响。母亲闲不下来,他也闲不下来。母亲打扫屋里屋外,他也拿着小笤帚东一下西一下的划拉;母亲做饭,他也往灶门里添柴添炭。

  他伴随母亲劳动,劳动伴随着他成长。尽管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这是劳动,或者说,那时他做的不算什么劳动,但对他劳动观念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效果。七八岁以后,他便有了更多的劳动机会。母亲还给他和哥哥都规定了数额,早起必须拾一箩头粪回来。

  永安村前有一条车马人行大道,离徐向前家有1里多远,他们兄弟俩多是在这条大道上拾粪。别人家的大小孩子也要到这条大道上去拾,谁起来得早,就能多拾一些,谁起得晚,就可能空着箩头回家。徐向前要完成母亲定的数额就得早起床,要得到母亲的赞扬还得走在哥哥的前面。他有时起得早,不等哥醒来,就背上箩头走了。

  有一次,哥哥起来晚了,没有拾到粪,怕母亲责罚,就央求徐向前把粪分给他一半。徐向前不干,他反对欺骗母亲。哥俩吵了一阵,哥哥自知理亏,只好到母亲面前去认错。

  北方冬天的五更时分是最冷的,人们管它叫“鬼龇牙的时辰”。有时徐向前拾粪回来,脚冻麻木了,手冻僵了。母亲很心疼,帮他脱鞋,让他上热炕暖和,还用手暖他的冻得发紫的小手,可是从来不说不让孩子去拾粪的话。

  徐向前到成年后才体会到,母亲这样做,也是一种对孩子的爱,而且是真正的爱。这对他的坚强性格的形成,是一个直接的因素。

  到了夏天,徐向前就去割草,挖野菜,采榆、杏、桑、槐、杨、柳叶。受生活的逼迫,他小时候吃过许多种野菜和树叶。这对他后来从事千难万苦的革命事业倒很有好处。战争年代,长征途中,他这些生活经验帮他度过了许多难关。长征时,红四方面军曾三过草地,粮食极度缺乏,他带头采野菜充饥。他不仅认识什么样的野菜可以吃,而且知道什么样的野菜怎样做才好吃。为了不忘记自己的出身,为了使自己经常忆起最初的革命年代,直到他当了元帅之后,还经常吃些粗粮和野菜,有时还自己亲手去采摘。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社会交流极不发达。在城里,吃、穿、用主要是用货币去交换,而在徐向前生长的山村里,吃、穿、用主要靠自家生产,买卖货物很少见。家家户户,年年岁岁,都要自己想方设法地种地、织布、编织各种器皿、家具、帘席。

  徐向前生活在这样的“小社会”中,必须努力去适应这个环境。要会做各种家务事,会做力所能及的农活,还要学会各种编织手艺。他学会了编挖野菜和挑土拾粪用的箩头、篮子,捞米饭用的笊篱等一些编织手艺。在他当上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时候,家里还用着他编的笊篱。这笊篱往往引起母亲对他的思念,有时手里拿着笊篱,眼泪就流了下来。

  §接受父亲的启蒙教育

  父亲看儿子,总是把眼光放在年龄的前面,给设计一条路,让他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徐向前的祖父曾经给徐向前的父亲设计了一条路:不务农,也不经商,要为官。走这条路的第一步就是读书。为达到目的,在家境逆转的情况下,仍咬牙坚持供儿子读书。但是,读书,为官,是一条艰难的路,忍辱、奋斗,结果没能走通。徐向前父亲的学业没有成就,祖父却先逝去了。

  这些比徐向前出生还早几十年的事,他只能从老一辈的片言只语中有所了解。不过,父亲后来的境遇,他倒知道一些。

  “我父亲是个晚清秀才,教了一辈子书。”“为人耿直,不阿不欺,办事公道。”(徐向前:《历史的回顾》。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第2、3页。)这是徐向前心目中父亲的形象。

  徐向前的父亲徐慰淮,生于1857年。因家境艰难,从小在外祖母家就学。他父亲去世时,他只有13岁。为了前程,祖母继续供父亲读书。近20岁时,通过了清朝科举制度的最低一级,获得了能在县学、府学读书的生员学位。一般称秀才。生员有应乡试的资格,乡试合格称举人。可是由于家境不济,他一直没有通过乡试,到老还是个“穷秀才”。

  秀才,在村里还有一定的声望。他学字“次江”,号“遇丰年”。次江这个学名很少有人称呼,“遇丰年”,倒是村里人经常叫的。村里有大小事情,如打架斗殴难解、家庭纠纷不平时,都愿意找遇丰年评说;有分门立户、割地买房的事,也要找他作中证。全村人信任他,不完全是因为他有一点学问,主要是因为他热心于村里的公共事业。村里设立学堂,他到处奔走去请先生,学堂的房子坏了,他也率先出力维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