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粟裕传

五四

  粟裕晚年谈到苏中抗日斗争的经验,反复强调要点争夺战的重要作用。他说,要写苏中抗日斗争,我就写要点争夺战。没有要点争夺战,就没有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所谓要点,不是指某个具体的点,而是指根据地的基本区和战略要点。要点争夺不是盲目硬拼,而是积极斗争。如果在敌人严重进攻面前,不采取积极斗争的方针,就会使敌人分割、封锁、压缩根据地的企图得逞,就不可能建成基本根据地。既是游击战,又是要点争夺,是不是矛盾?不。游击战的特点在于秘密而周到的准备,迅速而突然的动作,主动而灵活的指挥。游击战的战术是在实践中发展的,我们应该根据新的情况创造新的战法。

  四、以武装斗争为中心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坚持立足当前着眼发展的治军思想。

  在创建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过程中,粟裕始终把武装斗争摆在中心地位。他指出:“武装的建设,尤其在今天敌后斗争,更有其特殊的严重的意义。从敌后斗争发展的历史来看,也可以说是武装斗争的发展史。没有武装则一切根据地的建设就不可能;没有武装则一切进步主张也便失去了保证。”(《粟裕论苏中抗战》,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319页。)

  为了掌握苏中武装斗争的特点和规律,粟裕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不仅研究苏中抗日斗争的实践经验,而且研究全国以至世界范围的战争,探索现代战争的一般规律和抗日战争的特殊规律探索苏中抗日战争的特点和规律,用以指导苏中的武装斗争。

  1941年5月底到6月初,粟裕先后主持召开第一师参谋工作会议和苏中军区地方武装工作会议,并在这两个会议上作总结报告。这两个报告,继1940年的《关于组织战斗》和《战时参谋生作》之后,再次系统论述了他对现代战争一般规律与抗日战争特殊规律的探索成果,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苏中抗日斗争的特点和规律以及由此产生的治军和作战方针。

  粟裕在报告中指出,“由于科学的发达,生产技术的进步,新式武器的发明,使战争起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战争不仅是线的战争、面的战争,而且是立体的战争;不仅在平地上打,而且在水中打,在土里打,在空中打,像《封神榜》上的一套法宝出来了。这些说明现在的战争,兵器新奇了,战术复杂了,技术当然更复杂了。”(《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84—85页。)他认为,我军在武器装备和技术水平上虽然离现代化很远,但是我们的对手是拥有现代化装备的日本侵略军,我们必须懂得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懂得敌人的优长和弱点;扬己之长,攻敌之短,最终战胜敌人。

  根据这样的认识,粟裕在对苏中抗日战争的指导上,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辩证地处理现代战争一般规律与抗日战争特殊规律的关系,立足当前,着眼发展,从而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治军思想。

  他一手抓主力部队建设,一手抓地方武装建设,创建适应抗日战争发展规律的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1941年6月,苏中军区专门召开地方武装工作会议,粟裕在总结报告中指出,中国早一个弱国,同日本帝国主义作战,完全打正规战是不行的,必须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只有广大的群众加入了武装斗争,建立起了地方武装,才能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才能防止日伪力量侵入到农村里面,才能逐渐转变敌我力量对比,而最终驱逐日寇出境。同时指出,游击战不能解决最后胜利问题,取得最后胜利还要靠正规战。所以,一定要使地方武装逐步发展,上升为主力部队,成为充实主力兵团的后备力量。他说:一个抗日根据地的坚持和巩固,没有主力兵团作拳头固然是不能设想的;但是,没有具有相当战斗力的地方兵团,势必把主力兵团长时间限制在地方任务上,而不能起到它应有的拳头作用。只有建立起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广大民兵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才能算是真正地建立了强大的武装力量,才能坚持目前的斗争,应付将来更大的局面,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他提出,要利用减租减息蓬勃开展的有利时机,放手发动群众,大力发展地方武装,并从主力部队抽调大批骨干加强地方部队的领导力量,抽调部分主力部队作为各县地方部队的基础,要求在每个乡镇普遍建立地方武装和民兵自卫队,使全苏中能有上百万地方武装和民兵自卫队。他要求主力部队采取“老母鸡孵小鸡”的办法,像师傅带徒弟一样把地方部队带出来,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他们独立坚持一个地区的斗争。随着形势的发展,使一部分地方武装上升为主力部队,但又不能采取割韭菜的办法,刚长出来就一刀砍光。在苏中区党政军领导机关的组织领导下,苏中各县很快就组建起10个警卫团以及遍布各个乡村的地方武装,主力部队也由7000多人发展到1.3万余人,形成了主力部队、地方部队、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材。髓着形势的发展,这种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不仅保证有足够的力量坚持苏中抗日斗争,而且为后来完成中共中央赋予的向南发展的战略任务积蓄了雄厚的力量。

  粟裕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提高部队、特别是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放在部队建设的重要地位。他指出:“我们部队要真正变成现代化,提高干部的水平是先决问题。”(《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86页。)在组建第一师同时,就创办了第一师抗日军政干部学校。1941年9月,与“抗大”五分校合并,成立“抗大”苏中大队,1942年5月改称“抗大”九分校,粟裕兼任校长。利用苏中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又靠近上海、南京的有利条件,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经过短期训练,把他们分配到部队担任军事、政治干部,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据1941年10月统计,知识分子在主力部队营以下干部甲占60%,在连队政治指导员中占70%(后来达到80—90%),在师团营干部中还有一些大学生和留学生。他们在苏中区的武装力零建设和根据地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人后来成为治国治军的骨干和著名的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在师、旅两级,都有一支由知识分子组成的战地服务团。他们都是政治工作的多面子,不仅在军内做宣传鼓动工作,而且到地方做群众工作,能够创作演出配合当前斗争的文艺节目,还能排演《日出》、《钦差大臣》等中外名剧。第一师的政治工作生动活泼,朝气蓬勃,成为部队的传统。

  粟裕对知识分子干部热情关怀,严格要求,大胆使用,同他们结成了深厚的战斗友谊。长沙湘雅医学院的高才生李振湘,为了实现抗日救国的抱负,毅然放弃即将到手的毕业文凭,参加组建不久的新四军,先后担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军医处长、第一师和苏中军区卫生部长,在粟裕领导下工作。他个性鲜明,有棱有角。有人说他锋芒毕露,要把他的棱角锉去。粟裕没有这样做,而是尊重他,信任他,支持他,鼓励他的开拓创新精神,为他创造工作条件,使他大胆放手地工作,并且耐心引导他实现由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爱憎,共同的责任,把他们两人紧紧结合在一起,成为息息相通、配合默契的同志和战友。李振湘救死扶伤,成绩卓著,被誉为“军中华佗”。他说:“我是一个普通的医生,如果没有粟司令这样的好师长好领导,我充其量只能是看几个病人、做几个手术而已。离开了这个特定条件,是不可能有什么作为的。”

  粟裕把改善部队的武器装备作为军队建设的重要任务,特别重视技术兵种的发展和技术人才的培训。他认为,“为了战胜具有现代技术装备的敌人,除从政治及人力动员上去压倒敌人外,还应在技术与装备上适当的提高,以改善敌我优劣悬殊的形势”。因此,提出大力发展军工生产,积极发展技术兵种。他说:“现在应努力训练一批技术兵种干部,以利将来发展。”(《粟裕论苏中抗战》,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214、235页。)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