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后,李德仲向省委作了汇报。松江省委经过讨论,决心执行东北局、东北军区的决定。结果,参军农民达到五。七万人,超额完成任务。
到一九四八年三月冬季攻势结束,东北人民解放军进行又一次整编时,第一批成立并已训练完毕的独立团实际上达八十八个、二十二万人,其中大部分补充了主力。再加上五万多“解放战士”,使主力部队空前充实。东北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除原有的第一、二、三、四、六纵队外,一九四七年八月以后,又先后成立了第五、七、八、九、十、十一、十二纵队。同时,将二线兵团的另一部分和地方兵团编成了十五个独立师。此外还有一个炮兵纵队,一个坦克团,三个骑兵师和一个铁道纵队,都做到了兵员满额。到一九四八年八月止,主力部队共七十万人,加上地方武装,总兵力达一百五十万人。其中,作为二线兵团补充部队的已达一百六十四个团,三十七万人①。
①截至一九四九年三月,东北人民解放军共组建二线兵团一百八十九个团,总兵力达四十二万余人
为了把这些二线兵团组建好,罗荣桓还派总部机关人员下去实地点验,检查二线兵团的训练成绩和部队素质。
§军工生产和后勤建设
在紧张的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中,罗荣桓还以很大的精力来抓军工生产和后勤工作。
随着战争的扩大,部队的发展,只靠日伪留下的武器弹药,已经远远不够了。部队枪械弹药的补充,除靠战场缴获外,还要发展自己的军事工业。东北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军工生产的条件比其他各解放区优越得多。当时,东北已经有了许多军工生产点,分散在各军区,生产计划不统一,产品质量和数量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必须加强统一集中的领导,争取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生产。东北局建议由伍修权抓此项工作。
伍修权曾在苏联学习过,红军时期进入中央根据地工作。他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参谋长,东北停战谈判时,曾出任停战谈判东北执行小组中共方面的参谋长。国民党破坏停战协定后,伍修权回到哈尔滨,罗荣桓找他谈话,问他对工作安排有什么想法。伍修权在执行小组期间,天天同美方和国民党方面的代表“吵架”,由于对方胡搅蛮缠而憋了一肚子气,他表示希望到前方同敌人真刀真枪地干一场。
“到前方的愿望是很好的。”罗荣桓说,“不过,目前部队作战武器消耗很大,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和部队的扩大,后方军工生产越来越重要了。战争的胜负除了取决于其他多种因素之外,有无充足精良的武器弹药,也将产生直接影响。这件工作目前跟不上,很需要大抓一下,军区准备成立一个军工部,你负责领导军工生产怎么样?”伍修权愉快地接受了任务,随即到北安、鹤岗、鸡西、珲春、哈尔滨、牡丹江和大连七个军工点了解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
一九四七年十月,东北局召开了东北军工会议,成立了军工部。经中央批准,任命东北军政大学总校副校长何长工为部长,伍修权为政委。
何长工是罗荣桓在秋收起义时期的老战友。何长工上任之前,罗荣桓同他谈话说:
“长工同志,毛主席要我们在两年内建设百万大军,解放‘两路四城’①。东北局决定你来抓军工建设,搞武器弹药。我们请伍修权同志给你当政委。后勤所有的汽车和司机由你调动,家里的事让伍修权同志多管一些,你就在外面跑跑跳跳,你看怎么样?”
①两路指中长路、北宁路。四城指沈阳、锦州、天津、北平。参看本书第二十章第三节
何长工愉快地受领了任务。何长工建议,将现在一时还不能回国的日本侨民中的军工人才动员出来,让他们帮助我们搞两三年,把我们的工人教会再走。对他们及其家属在生活上实行优待。罗荣桓非常赞成,高兴地说:“这个办法好,东北有工厂,有原料,就缺技术人员。有了技术人员,枪炮都可以造。不仅要动员日本技术人员教技术,还要动员他们把日本军队埋在地下的枪枝弹药都找出来,让那些东西为我所用。”
在日本投降之前,日本军队在东北搞了不少秘密军事仓库。日本战败后,他们也遗弃了不少武器装备。民主联军经过广泛的搜索和征集,把这些军事装备都起了出来。在这方面,炮兵司令朱瑞起了重大的作用。一九四三年朱瑞从山东赴延安,七大之后,中央曾准备任命他为八路军副参谋长,他感到自己在苏联学的是炮兵,还是扎扎实实搞本行好,便提出要从事炮兵建设。于是,中央命令他代理延安炮校校长。抗战胜利后,中央决定由他率炮校到东北,担任民主联军第一任炮兵司令兼炮兵学校校长。他带领新建的炮兵部队和炮校学员,在靠近苏联、朝鲜边境的山沟里,收集了大量日本人遗弃的大炮和零部件,修理装配成各种型号的大炮,装备了部队。
军工部除曾同苏联方面谈判,将苏方存放在满洲里的一批日军武器接收过来外,最主要的任务则是组织自己的军工厂进行生产。
一九四八年夏季,东北解放区共有大小军事工厂五十五个,除修理各种武器外,可年产六〇毫米炮二千门,迫击炮弹五十万发,山炮、野炮弹二十万发,手榴弹一百五十万枚,子弹一千七百万发,复装山炮、野炮炮弹二十五万发。为了进一步加强领导,一九四八年六月另成立了军需部(由杨至诚担任部长),把一般军需品的生产与武器弹药的生产分开。军需生产方面,可日产单衣一。九万套,胶鞋、布鞋各一万双。生产的军工、军需产品除供应东北部队外,还支援了关内解放军。
部队不断扩大,装备不断改善,运输线不断延长,后勤工作的战略作用越来越突出了。对此,罗荣桓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一九六一年十一月,他在听取杨成武副总长的汇报时曾说:“在东北作战时就有一条经验,打起仗来,一要抓指挥机关,二要抓后勤。这两个部门很重要。指挥机关组织不好,后方东西跟不上,打仗就成问题。”正由于后勤工作对战争所具有的重大战略作用,罗荣桓以很大精力参与了对后勤工作的领导。
一九四八年三月,东北军区召开了后勤部长、卫生部长会议,总结冬季攻势作战以来后勤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今后的任务。罗荣桓出席了会议,他在总结报告中指出:今后战争规模将更大,战线将更长,使用兵力将更加高度集中。要做到既能攻坚,又能野战。根据这些特点,加强后勤工作建设,满足百万大军的武器弹药、被服装备、粮秣和其他物资的需要,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他要求加强党对后勤工作的领导,把政治工作贯彻到各个系统中去,保证各项政策、法令、决议、命令的执行。在后勤制度上要求统一标准,统一制度,统一开支,反对本位主义,反对浪费人力物力的现象。在总结报告中,他还针对今后作战的特点,提出了后勤工作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如从军工部中分出军需部,将供给与生产分开;健全二级军区的后勤组织;成立东、西线后勤司令部;建议在专区、县级成立有党、政、军、民参加的战勤委员会,统一战勤领导;在运输线沿途设立大、中、小型兵站,将各地区的公私车辆统一登记,组织起来,以便一声令下能够统一调动,服务于战争;在南下作战主要方向的冀察热辽地区内,增建十五至二十个野战医院,能收容二。五万至三万伤员;组织七千至八千副担架,以保证伤员的及时运送等等。
随着主力部队南移,各部队纷纷设置后方留守处。这些留守处一度存在一些混乱现象。
在一九四八年三月的东北军区政治工作会议上,罗荣桓在总结报告中,专门讲了关于整顿各后方留守处的问题。他说: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