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卫东官场笔记网络版

作者:小桥老树

    三位少壮派在俱乐部谈了很久。从岭西的历史、现状,愧判对岭西未来发展的设想。

    官位能至厅级的干部,都是从千军万马中爬出来的,是踩着无数基层官员的肩膀一步一步突出重围,多数都是精明强干之人。

    不少愤青将市长们看成蠢货。其实市长们不是蠢货,而是他们对社会认识得太浅。

    在岭西,不少人混迹于街头的年轻人,人到中年以后就回归到了社会主流,成为社会的骨干,他们看不惯年轻一代肤浅和冲动,又因为单调、乏味和保守被年轻人所批判。当年国外的嬉皮士也有类似的经。

    赵、洪、侯三人都有当秘书或是秘书长的经历,养成了谨言慎行的习惯。平时甚少谈理想人生和政治见解,此时在明郎月光之下,面对着波光粼粼的小湖,将阳光下的厚重盔甲脱下,天南地北地闲聊着,无拘无束。

    聊了一会,话题聊到了媒体,赵东想起了一事,道:“卫东发在岭西日报的那篇文章捅了马蜂窝,我至少看到了六篇文章点了你的名,你胆子不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侯卫东写了这篇文章以后。引起了一些非议,可是他的这篇文章恰好合了省政府朱建国和周昌全的胃口,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

    “那篇文章与其来说是理论文章更准确来说是我对沙州国有企业转制的总结加上那天参加了国内几位经济学家的座谈会,受到了一些启发,这才写了这篇文章。”

    洪昂道:“这篇文章的时机稍为有些不合适,目前社会上对贫富悬殊意见很大,你这篇文章出台,就算是写的是真蒋,也会被扔臭鸡蛋。也不知对你的调动是否产生影响。”

    赵东所站角度不一样,道:“理论是一回事,实践是另一回事,钱书记和朱省长都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知道岭西的社会现实,更知道做事的艰难,不会在意在意那些闭门搞理论者的胡说八道。”他特意强调道:“我对真正的理论家还是心存敬意,在国家转型期间,孙治方、薛慕桥、吴敬链等经济学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有一些书斋型的学者,脱离了奔腾的大时代,我瞧不上这类人。”

    他又对侯卫东道:“卫东这些年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很多人都认为你是秘书党,我不同意这种看法。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进步,卫东能成长。关键在于能做实事,岭西进步不是说出来的,是老老实实、扎扎实实做出来的。”

    三人聊得很尽兴,似乎在这一刻都回到漏*点飞扬的青春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