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诸葛亮大传 > 第四章 霸业雏成

  第四章 霸业雏成

  天府沃野是诸葛亮对益州概括性的描绘。他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险塞一词,概括了益州的地理环境。

  天府一词,概括了益州的经济状况。

  最后一句,概括了益州的政治、文化传统。

  生活常识的逻辑告诉我们:对认识对象的高度概括源于对它的透彻了解;对一事物的透彻了解源于对它的周密观察和仔细揣摩;对一事物周密观察和仔细揣摩又源于对它的高度重视。

  诸葛亮对益州是非常重视的,在他的隆中对的整盘棋中,益州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棋子。

  荆州固然重要,但仅仅据有荆州,还只是一块孤棋。荆州不仅对刘备重要,对孙权和曹操同样重要。

  曹操以中原为根,虎视眈眈地盯着荆州。

  孙权以江东为根,梦寐以求地想着荆州。

  唯独刘备据有部分荆州后,却无其他地区作根。如果占有益州,把荆州连成一片,整个一盘棋就活了。

  诸葛亮对益州的认识相当正确,对益州的概括相当准确。

  益州具有险峻的地理形势:北面横亘着秦岭和大巴山,东面是广袤的湘鄂山区,南面有丘陵起伏的云贵高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四塞之国。

  有关古籍中这样记载益州:

  巴蜀,陇西郡之南境,内史之南境,其余土境,自汉以后历代开拓氐羌戎夷之地。汉武帝置十三州,此为益州,领郡八。益之为言隘也,言其地隘险。一曰疆壤益大。

  又说:(益州)土肥沃,无凶岁,山重复,四塞险固,王政微缺,跋扈先起。

  西晋文学家左思著《蜀都赋》,这样描写蜀地的险峻:

  夫蜀都者,盖兆基于上世,开国于中古。廓灵关以为门,包玉垒而为宇,带二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水陆所凑,兼六合而交会焉;丰蔚所盛,茂八区而菴霭焉。于前则跨蹑犍、牂,枕交趾。经途所亘,五千余里,山阜相属,含溪怀谷,岗峦纠纷,触石吐云,郁葐蒀以翠微,崛巍巍以峨峨。

  唐代大诗人李白作《蜀道难》一诗,用文学笔调把益州的险峻描绘得更加淋漓尽致:

  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索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古籍中平淡无奇的客观记载,诗赋中夸张渲染的生动描述,都说明了一个事实:益州是个四塞险固的地方。

  然而,高山险阻挡不住益州地区文明发展的进程。巴蜀文明的进程,至迟可以上溯到远古传说时期。

  传说黄帝娶西陵之女,名为嫘祖。嫘祖是黄帝正妃,生两个儿子:一个叫青阳,一个叫昌意。青阳居住江水,昌意居住若水,皆在蜀地。昌意娶蜀山氏女,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关于禹的出生地,传说中有几种说法,而禹出生在蜀地的传说,说明巴蜀地区与华夏文明起源的关系。

  春秋时期,巴国与秦、楚、邓等俱为诸侯国,它们在长时期内有着政治军事和文化交往,巴国已活跃在西南地区的政治舞台上。

  蜀地的历史记载也很早。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春秋时期,周朝统治礼崩乐坏,蜀侯开始称王。传说第一代蜀王名叫蚕丛,第二代叫柏灌,第三代叫鱼凫。传到杜宇时,开始改王称帝,号为望帝。

  战国初期,秦国已成为西部地区的一个强国。秦惠文王执政时,巴、蜀两国的关系日趋紧张起来。蜀王把自己的弟弟封于汉中,号曰苴侯。苴侯与巴王交好,因为巴国与蜀国有仇,所以蜀王大怒,出兵讨伐苴侯。苴侯兵败,逃往巴国,并向秦国求救。秦惠文王早有灭蜀的打算,在此之前就作了许多工作。他知道蜀王好色,便投其所好,多次给蜀王以美女,以加速蜀王的荒淫,而且还利用蜀王的贪财对蜀国进行侦察。为了探明进入蜀国的道路,秦惠文王做了五头石牛,把金子置在牛尾下,告诉蜀王说,这是五头能拉金子的石牛,如果蜀王喜欢,可以送给他。蜀王大喜,令人把石牛拖回蜀国。沉重的石牛在地上拖过,留下一条进入蜀国的道路,人们把它称作石牛道。公元前316年秋,秦惠文王派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率军伐蜀,进入蜀国所走的正是那条石牛道。蜀王率兵抵御,兵败退走,后被秦军追杀。这年十月,蜀被秦灭亡。平蜀之后,司马错等又乘胜灭掉苴侯与巴国,历史又重演了一幕唇亡齿寒的悲剧。

  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14),秦惠文王封子通国为蜀侯,任陈壮为蜀相,同时在巴地设巴郡。秦国对巴蜀的统治,即设郡,又封侯,郡县制与分封制并用。秦国当时已与山东六国发生了广泛密切的联系,巴蜀地区作为秦国的一个行政区域,有利于它与中原文明的交往。不但如此,为了加强在巴蜀地区的统治,秦国还实行移民政策,将秦民万家迁往蜀地,这就直接促进了关中文化与巴蜀文化的交流。

  秦惠文王十四年(前311)以后,由于蜀地几经政治风云,秦王不再在蜀地封侯,只设郡守。秦国的郡县制在巴蜀地区彻底实行,秦国对巴蜀的统治更加牢固有效了。

  秦霸西戎,巴蜀地区是秦国的行政单位。秦统一六国,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后,巴蜀又成为统一国家中的行政单位。从秦以后,一直到西汉、东汉,此种情况都无大的变化。尽管由于地理位置、政治地位、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明程度有量的差别,但巴蜀地区很早就被卷入中华文明发展的主流之中,其文明发展的进程始终与中原文明同步。

  巴蜀地区有富饶的经济资源。古代土地肥沃,农业和畜牧业的兴盛,都同水利资源息息相关。我国第一大河长江从西向东横穿巴蜀地区,嘉陵江、涪江、沱江、岷江以及其他大小河流从北向南注入长江,为古代巴蜀之地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提供了重要的水利基础。

  《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地的经济状况说: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纻、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蔓有辛蒟,园有芳蒻、香茗、给客橙、葵。其药物之异者有巴戟、天椒;竹木之者有桃支、灵寿。此处所说的黄润,即一种细麻布;鲜粉即一种化妆品;辛蒟,即一种香科;芳蒻,即魔芋。由此可见,巴地的物产十分丰富。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蜀地的物产说:其宝则有壁玉、金、银、珠、碧、铜、铁、铅、锡、赭、垩、锦、绣、罽、氂、犀、象、毡、毦、丹黄、空青、桑、漆、麻、纻之饶,滇、僚、、僰僮仆六百之富其山林泽渔,园囿瓜果,四节代熟,靡不有焉。

  巴蜀地区资源物产丰富,加上人们对此地的开发较早,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高。在蜀地,望帝杜宇时,曾教民务农,说明这个地区在很早就进行农业生产。除农业生产外,畜牧业、水利等也得到了发展。史载杜宇自以功德高诸王,乃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垒、峨眉为城郭,江、潜、绵、洛为池泽,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园苑。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这里所说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就是指蜀相开明始凿灌县宝瓶口,这说明蜀地在远古就修建了重要的水利工程。

  秦昭襄王时,李冰任蜀郡太守,在此大兴水利工程。《水经注》在记载长江流过都安县(即今四川灌县)时说:李冰作大堰于此,堰于江作塴,塴有左右口,谓之湔塴.江入郫江,检江以行舟。《益州记》曰:江至都安,堰其右,检其左,其正流遂东。郫江之右也,因山颓水,坐致竹木,以溉诸郡。又羊摩江灌江西,于玉女房下作三石人于白沙邮,邮在堰官上立水中,刻要江神,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腰。是以蜀人旱则藉以为溉,雨则不遏其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它包括鱼嘴、金刚堤、飞沙堰、人字堤及宝瓶口等工程。鱼嘴和金刚堤把岷江水分为外江和内江。外江为岷江正流,内江水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整个工程比蜀相开明时的宝瓶口水利工程更加完整,更加系统,更加科学,更加有利于蜀地的经济发展。史书记载说,都江堰建成后,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又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益州境险,益州地富。这境险地富的益州曾经是胜者称王天下的起点,也曾经是败者坐以待毙的樊笼。

  秦末,项羽为了遏制刘邦,把他封在巴蜀汉中,并封秦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为雍王、塞王、翟王,把守关中。当刘邦率众沿着险峻的栈道不情愿地进入汉中时,却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烧掉惟一通往外界的栈道,以向项羽显示无出川东向之意。其实,烧掉栈道,是为了麻痹项羽;麻痹项羽,是为了更顺利地出川东进。无出川东向之意的外部表现,恰恰掩盖着定要出川东向的心态。

  最了解刘邦心态的人要属萧何了。

  韩信因在刘邦处不被重用,不辞而别。萧何闻讯,策马急追。当他追回韩信,面见刘邦时,君臣有一段对话,颇耐人寻味。

  刘邦问:所追者谁?萧何答:韩信也。刘邦不信,骂道:诸将逃亡者以十数,你都不追。追韩信不过是骗人的鬼话。萧何说:诸将容易得到。至于韩信,国士无双。大王若想在汉中长久称王,就不要用韩信;如果决心争天下,除了韩信,没有人能帮您实现此目的。这要看您拿什么主意了。刘邦说:我当然要挥兵东向了,安能郁郁久居此乎!其实,即使刘邦不说,萧何也知道他的心思。否则,萧何为什么要不辞劳苦把韩信追回来呢?还不是为了让他帮助刘邦打天下!

  刘邦身居蜀汉,却念念不忘取得天下,在众人的辅佐下,最后终于打败项羽,建立汉朝。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公孙述趁乱占据益州,先称蜀王,后称皇帝。据说,公孙述在称帝之前,曾作了一个梦,梦中有人对他说:八厶子系,十二为期。公孙述醒来,对其妻子说:八厶为公,子系为孙,能作十二年皇帝。虽贵而祚短,若何?其妻回答说:朝闻道,夕死尚可,况十二乎!上述对话,反映了公孙述夫妇的目光短浅,胸无远志。公孙述根本不是一位有雄才大志之人。他不思进取,据险自守,等光武帝刘秀平定山东,据有中原,其势由占天下四分之三,进而五分之四,进而九分之八,最后一举吞并蜀地。

  一百八十多年以后,历史仿佛进入了又一个轮回。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争战,天下四分五裂,益州被刘焉、刘璋父子所占据。但刘焉父子暗弱无能,明眼人早就看出他们不是益州的真正主人。

  最早提出取刘璋之位而代之的是诸葛亮,最终把这种设想实现的是诸葛亮所辅佐的刘备集团。诸葛亮辅佐的刘备集团占据益州,与刘邦不同。刘邦是被迫进入巴蜀汉中,而刘备是主动进入巴蜀地区。

  诸葛亮辅佐的刘备集团占据益州,与公孙述迥异。公孙述是要在蜀中称王称帝,而诸葛亮是要借巴蜀之地实现复兴汉室的目标。公孙述在占据巴蜀之前已经是蜀郡太守,而刘备、诸葛亮等人在占领巴蜀前只据有其下游的荆州部分地区,巴蜀另有其主。占据益州,意味着取代益州的旧主人,而取代益州旧主人,不但要靠机会,还要靠智慧和实力。机会肯定会有。因为当时益州的形势是: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益州怎么会成了这个样子?我们还是从头说起。

  东汉灵帝时,政治极端黑暗,社会矛盾急剧激化,黄巾起义的爆发,是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表现。黄巾起义虽被平息,但东汉政权已经失去了对局面的控制。就在这时,太常刘焉向朝廷建议说: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明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刘焉提此建议,自有他自己的打算。原来,他看到天下将要大乱,朝廷已无力扭转乾坤,留在京师,只能被卷入动荡的漩涡,难保自身安全。因此,他一面建议朝廷设置州牧,一面要求到交阯(即交州,治今越南河内东)任州牧。刘焉要求担任州牧是有资格的,符合他自己建议中提出的清名重臣的标准。他是江夏竟陵(治今湖北潜江西北)人,汉鲁恭王的后代。他的先人在汉章帝元和年中徙封竟陵,所以后代支庶安家于此。刘焉少年时便出仕州郡,因为皇亲宗室的缘故任中郎,后因其师司徒祝恬之丧而辞官。辞官后居于阳城山,积学教授,被举为贤良方正。由此可见,刘焉之名不可谓不清。后来,他又被司徒府所征辟,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其位不可谓不重。

  刘焉要求到交阯去任州牧,本意是想躲避世难。但由于增置州一级行政单位毕竟事大,朝廷要谨慎从事,所以没立即决定,刘焉的要求也未及时满足。恰在这个时候,侍中董扶对刘焉说: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董扶是益州广汉(治今四川广汉北)人,因此,他的话对刘焉影响很大,刘焉便改变了初衷,要求任益州牧了。不久,朝廷采纳了刘焉的建议,正式把州作为一级行政机构,刘焉也因此出为监军使者,兼任益州牧。董扶也要求辞去侍中,到益州任蜀郡西部属国都尉。巴西人赵韪也要求辞去太仓令,随刘焉入蜀。

  机会是什么?机会是一种只能自然遇到,不能人为创造的外部条件。机会有很强的时效性,它永远朝着一维方向运动,一旦逝去,就永远不会再有。

  据有益州的机会本来应该是曹操的。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即将征讨荆州,刘璋派遣河内人阴溥向曹操致敬。曹操大喜,立即给刘璋加振威将军称号,给他哥哥刘瑁加平寇将军称号。在曹操攻占荆州后,刘璋又派别驾从事张肃给曹操送去叟兵三百人和杂御物。所谓叟兵,即武装起来的叟人。当时,蜀人称益州内的氐、羌等少数民族为叟,叟兵特别能打仗。曹操非常高兴,拜刘璋的使臣张肃为广汉太守。大约在赤壁之战前夕,刘璋又派张肃的弟弟张松向曹操致敬。刘璋对曹操如此殷勤,表明他对曹操的惧怕心理。曹操给刘璋兄弟加封赠号,还越俎代庖,任命刘璋的下属为刘璋的地方行政长官,俨然是益州的主宰。不但如此,张松等人早就对刘璋大失所望,正在选择心中的明君新主,这对曹操控制益州无疑是个很好的机会。

  然而,曹操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当张松作为刘璋的使臣往荆州去向曹操致意时,却遭到曹操的冷遇。曹操为什么冷遇张松?有一种说法是张松容貌丑陋。史书上曾这样记载张肃、张松兄弟二人的容貌:张肃有威仪,容貌甚伟。松为人短小,放荡不治节操。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难道孔子所慨叹的错误在曹操身上又重现了吗?事实远不是那么简单。曹操用人,重才大于重德,更何况他手下的大将乐进,也生得容貌短小,不也被任为右将军,谥为威侯吗?曹操冷遇张松,恐怕是由于益州已经臣服,他的整个心思全在如何征服江东上的缘故上。在第三章《联吴抗曹》一节,我们已经揭示过曹操由于一系列胜利所生出的骄傲心态,他怎能把一个已经臣服的政权的使臣放在眼里呢!

  不管怎么说,曹操冷淡张松都是一个极大的错误。西晋人习凿齿对这件事是这样评论的:

  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于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于俯仰之顷,岂不惜乎!是以君子劳谦日昃,虑以下人,功高而居之以让,势尊而守之以卑。情近于物,故虽贵而人不厌其重;德洽群生,故业广而天下愈欣其庆。夫然,故能有其富贵,保其功业,隆显当时,传福百世,何骄矜之有哉!君子是以知曹操之不能遂兼天下者也。

  习凿齿说由于曹操这一骄矜,导致了天下三分,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有道理的。假如曹操不对张松持骄矜态度,张松就可能劝刘璋死心塌地地依附曹操。假如刘璋死心塌地地依附于曹操,他就不会对曹操征讨汉中张鲁反应那么紧张,就不会请刘备入蜀帮他守卫益州。假如历史真的发展成这个样子,刘备能不能实现隆中对跨有荆益的战略计划就要划一个问号,起码,刘备不会如此顺利地占有益州是肯定的。

  然而,假设不是历史。历史是按其本身的规律合乎逻辑的自然发展过程。

  张松受到曹操的冷遇后,理所当然对曹操产生怨恨情绪。史书记载说:

  璋(即刘璋)复遣别驾张松诣曹公,曹公时已定荆州,走先主,不复存录松,松以此怨。会曹公军不利于赤壁,兼以疫死。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因说璋曰:刘豫州(即刘备),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璋皆然之,遣法正连好先主,寻又令正及孟达送兵数千助先主守御,正遂还。

  看来,益州牧刘璋与曹操绝好而转向刘备,张松是起了关键作用的。

  张松对刘璋是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他给刘璋所出的主意,根本不是从刘璋的利益出发。他可以利用刘璋暗弱的弱点,以自己的能说会道,把整个益州像货物一样卖给识家。当他劝说刘璋绝好曹操结好刘备时,就意味着他已经决定把益州交给刘备了。

  张松根据什么选择了刘备呢?

  我们可以认为,刘备有许多与曹操截然相反的品格。曹操待人严峻,刘备待人宽和;曹操待人暴烈,刘备待人仁爱;曹操待人谲诈,刘备待人忠厚。

  我们还可以认为,曹操的赤壁大败,证明了强大的曹操是可以打败的,也证明了刘备集团通过与孙吴的联合而显示了自己的潜力。

  但是,仅仅根据上述理由还不能说明张松选择刘备的必然性。

  固然,刘备在品格上与曹操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只有通过与刘备接触才能体会得到。

  固然,赤壁之战的胜利显示了刘备集团的潜在力量。但仅此一点是不够的,只有既显示了力量,又表示出爱才之意,刘备才能赢得张松的好感,而这一点,也只有通过与刘备的接触才能达到。

  很明显,张松在劝刘璋与刘备结好之前已经与刘备有了接触。史书上是这样记载张松与刘备的接触的:

  备(即刘备)前见张松,后得法正,皆厚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因问蜀中阔狭,兵器府库人马众寡,及诸要害道里远近。松等具言之,又画地图山川处所,由是尽知益州虚实也。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不但知道了张松确实与刘备有所接触,还能估计出他们接触的大概时间。张松是在曹操占领荆州以后去见曹操的,在赤壁之战以后才回到益州。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建安十三年九月,曹操到新野,刘琮投降,刘备败走夏口,曹操进军江陵。同年十二月,曹操到达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从九月一直到年底,张松一直在荆州活动。鉴于曹操对他的冷遇,张松不会在曹操处停留很长时间,大部分时间应该是在江夏刘备处度过的。

  略构想的实现在诸葛亮隆中对战略计划中,占有益州是至关紧要的一步。

  从战略系统角度看,占领荆州是进占益州的必要准备。只有先占有荆州,进占益州才有一个可靠的起点和根据地。所以,诸葛亮在占领和经营荆州方面花费了很大的精力。然而,若不及时占有益州,荆州便会失去其战略意义。因为第一,荆州是个战略争地,曹操、孙权、刘备都要占领荆州。曹、孙两家都有自己的战略大本营,而对刘备来说,若不占领益州,荆州只是一块孤棋。第二,正因为荆州是个战略争地,它不适于作刘备集团的政治中心,政治中心应放在益州。第三,隆中对所设想的是对中原实行两路夹击,若不占领益州,单凭荆州一路,进取中原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占据益州并把重心向益州转移,是刘备集团迟早要进行的工作,而益州形势的急剧变化,又使这项工作不得不以急促的方式提前进行。如果刘备没有与刘璋兵戎相见,诸葛亮不会马上率大军入蜀;如果刘备听从了庞统、法正等人的建议,偷袭刘璋成功,重心向益州转移的工作可以从从容容地进行。然而,刘备入蜀军队已经和刘璋军队枪对枪、刀对刀地干起来了,而且雒城久攻不下。此时摆在刘备集团前面只有前进一条路,如果撤兵,且不说可能被刘璋追兵吃掉,即使侥幸撤出益州,刘璋必定会将进入益州的大门紧闭,严加防备。再想入蜀,真是难于上青天了。

  此时,只有改变重兵守荆的方针,以重兵入蜀救援了。

  派谁去援助刘备,谁留下镇守荆州,这是诸葛亮必须要处理好的重要问题。

  清人王夫之曾说:为先主计,莫如留武侯率云与飞守江陵,而北攻襄、邓;攻蜀之事,先主以自任有余,而不必武侯也。在他看来,诸葛亮应当与张飞、赵云等留守荆州,而让关羽率援军入蜀。刘备有雄才,关羽骁勇过人,再加上法正足智多谋,照样可以取得益州。诸葛亮实在不应该率军入蜀。

  如果庞统不死,王夫之的分析自有其合理之处,而且诸葛亮很可能坐镇荆州。因为诸葛亮虽然同意把政治中心移向益州,但他也同时兼顾荆州,因为荆州军队毕竟是合击中原的另一只手臂。但庞统死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庞统不但能协助刘备占领益州,而且能协助刘备治理益州。庞统去世,以刘备之雄、关羽之勇、法正之智固然可以拿下益州,但能否治理好益州则另当别论。关羽武勇绝伦,但治国非其所长;法正虽有谋略,但心地过于狭窄,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以此治国显然也不适宜。因此援军入蜀之任只能由诸葛亮担当。

  镇守荆州的任务交给谁呢?

  根据隆中对的战略,荆州一路的主要任务是北征襄、邓,也就是说,主要敌人是北边的曹操。诸葛亮治理荆州期间,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巩固与孙吴的联盟,由于诸葛亮的努力,这项工作也是卓有成效的。这样,荆州北拒曹操的任务就更加突出。张飞是一员猛将,其雄壮威猛,亚于关羽,而且又敬爱君子而不恤小人,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就连刘备也担心他早晚会出问题。把荆州交给他,诸葛亮显然不放心。赵云倒是有勇有谋,他办事精细、谨慎,但诸葛亮在与他的接触中,从他言谈话语中感到他对两路夹击中原的钳形攻势似乎有自己的看法。诸葛亮并不是那种不许不同意见存在的专横之人,相反,他对赵云的有自己主见是非常赏识的。但诸葛亮坚决主张,让人去作自己理解的事,更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想当初,他和庞统的分工就有这方面的因素。让我们再回忆一下建安十五年庞统对刘备说的那段话:

  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孙吴,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庞统这段话,反映了他在对荆州看法上与诸葛亮是有分歧的。庞统认为荆州是曹、孙、刘三家矛盾的焦点,是危险之地,因而每次规划总方针时从不提及荆州,甚至连荆州在经济上的地位也加以否定。所以,庞统与诸葛亮一个协助刘备入蜀,一个坐镇荆州,这种分工与上述分歧不能说没有关系。而赵云在对荆州的看法上是倾向于庞统的。很显然,让赵云随自己入蜀,比让他镇守荆州更为有利。

  关羽是镇守荆州最合适的人选。

  关羽是与曹操打交道最多的人,他的武勇,他的忠义,在曹操军中有很大影响。早在建安五年,刘备被曹操打败,关羽被曹操生擒。曹操任命他为偏将军,礼之甚厚。那时候,曹操正与袁绍对峙于官渡。袁绍派遣大将颜良进攻白马(治今河南浚县东南),曹操派张辽和关羽为先锋进击颜良。关羽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军将士亲眼目睹了关羽的武勇与威风。后来,关羽知道了刘备在袁绍军中,准备离开曹操返回刘备身边。曹操察觉后,对他重加赏赐,企图留住他。而关羽把所有赐品尽数封存留下,又写了一封告辞的书信,然后去投奔在袁绍军中的刘备。曹操的左右还想追击,曹操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关羽的重于情义,给曹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于与曹操打交道多,关羽与曹军中许多大将的关系很好。例如当曹操察觉到关羽要离开他时,便派张辽前去试探。张辽见到关羽,问及去留之事,关羽说: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③张辽探明了关羽的真情后,感到很为难:向曹操报告吧,恐怕他杀了关羽;不报告实情,又有背于事君之道。他犹豫再三,最后叹道:公,君父也;羽,兄弟耳。还是说了实情。再比如曹操的大将徐晃,与关羽的关系也很好。在关羽与徐晃在樊城战场相遇时,史书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情节:

  羽与晃宿相爱,遥共语,但说平生,不及军事。须臾,晃下马宣令: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羽惊怖,谓晃曰:大兄,是何言邪!晃曰:此国之事耳。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